![]()
内容推荐 “尤尔根·哈贝马斯”,美国著名哲学家罗纳德·德沃金在这位欧洲伟大的思想家的八十岁诞辰之际写道,“不仅仅是全世界在世最著名的哲学家。他的名气本身就已经很著名了。”经过多年的研究、深入的调查和与同路人、时代见证者(比如哈贝马斯本人)的详尽对话,作者斯特凡·穆勒—多姆(Stefan Müller-Doohm)终于写就第一本我们这个时代最具价值的文化分子的自传。这本书为哲学思考的相互作用,智力干预,在历史事件的背景下的生活和工业历史的变化。 目录 前言 序言 同类中的异类 第一部分灾难与解放 第一章 作为常态的灾难岁月 第二章 在哥廷根、苏黎世和波恩的大学生活 第二部分政治与批判 第三章 在马克思咖啡馆接受智识教育 第四章 在性格迥异的阿本德罗特和伽达默尔的庇护下 第五章 重返法兰克福 第六章 在社会科学研究的象牙塔中 第三部分 学术活动和积极参与公共事务 第七章 场所精神: 第三次重返法兰克福 第八章 新项目 第九章 置身意识形态论争战区 第十章 反对德意志性和民族主义 第四部分世界公民社会与正义 第十一章 职业批判者 第十二章 驯化资本主义和欧洲的民主化 第十三章 后形而上学现代性中的哲学 第十四章 著作表 后记:内心的罗盘
导语 于尔根·哈贝马斯是德国当代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也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的中坚人物,他出生于杜塞多夫,曾先后在哥廷根大学、苏黎世大学、波恩大学学习哲学、心理学、历史学、经济学等,并获得哲学博士学位。由于思想庞杂而深刻,体系宏大而完备,哈贝马斯被公认是“当代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同时也被称作“当代的黑格尔”和“后工业革命最伟大的哲学家”,在西方学术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国内,哈贝马斯的学术著作和文集悉数出版,如《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理论和实践》、《交往行为理论》、《后形而上学思想》等,同样他的传记作品也为数不少。然而,不论在西方国家,还是在国内,关于哈贝马斯的传记基本就是哈贝马斯作品史;但是这位学术大家的人生之所以对普通读者有吸引力,远不是其高深莫测的学术著作能够体现的,还有他一次次走出学术象牙塔,在公共领域扮演起好斗的辩论者角色。哈贝马斯本职学术工作和业余辩论之间的相互交错,也就是哲学思想家与公共知识分子两种身份之间的交互,正是这部传记的内容主线,也是与其他哈贝马斯传记截然不同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