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郑林娟,女,1975年生于山东省夏津县,哲学博上,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学心理伦理学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医学伦理学和医学哲学。 目录 序一 序二 自序 导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目的 第二节 相关研究文献回顾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本书的基本框架 第一章 恩格尔哈特与生命伦理学的研究转向 第一节 生命伦理学的兴起、发展和理论探索 第二节 恩格尔哈特:多元境遇、理性差异与生命伦理学的转折 第二章 允许原则的历史一理论语境 第一节 语境之一:后现代与道德多元化 第二节 语境之二:理性的有限性 第三节 语境之三:自由主义的影响 第三章 医患关系:建构允许原则的基础 第一节 医学知识的客观性考察 第二节 医生权威的批判性审视 第三节 允许原则的提出 第四章 允许原则的要件、论证及其意义 第一节 允许原则的构成要件及允许原则的优先性 第二节 允许原则的意义 第三节 对允许原则及其论证的评价 第五章 允许原则与中国的医疗卫生实践 第一节 生命伦理学的“西学东渐 第二节 知情同意和中国的医患关系 第三节 允许原则对中国的可能影响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推荐 郑林娟著的《允许作为一种程序原则是否可行--恩格尔哈特生命伦理思想研究》致力于研究美国著名生命伦理学学者恩格尔哈特的《生命伦理学基础》,重点讨论了恩格尔哈特的俗世生命伦理学的核心问题——允许原则。写作本书的理论意义在于详尽解读恩格尔哈特的允许原则产生的历史文化语境、医生权威和患者自主的博弈,允许原则的内涵及意义和局限性,允许原则对于中国可能产生的效用,进一步拓深、推进国内学术界对恩格尔哈特的允许原则的研究。本书的实践意义在于借鉴允许原则来重新审视中国医疗实践中知情同意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对价值多元化境遇下的医患冲突或分歧提供伦理上的指导和建议,以期改善我国医疗技术水平与世界接轨而生命伦理学理论建设相对薄弱的现状。在研究方法上,本书主要使用了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