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引言/1
一、问题的提出——学校布局调整的背景/2
二、我国学校班级规模制定的困惑/6
(一)我国班级规模的政策规定及广东省有关班级规模的政策规定/6
(二)世界主要国家班级规模指标比较/7
(三)我国学校班级规模制定的理论依据不足/9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10
(一)研究目的/10
(二)研究意义/11
四、研究思路和框架结构/12
(一)研究思路/12
(二)框架结构/14
五、研究方法/15
六、相关概念界定/17
第二章 文献综述/19
一、班级规模概述/19
(一)班级授课制的源起/19
(二)班级规模的研究视角/21
二、国外班级规模研究述评/23
(一)班级规模与学生学业成绩关系的相关研究/23
(二)班级规模与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关系的相关研究/31
(三)班级规模与学生动机情感关系的相关研究/38
三、国内班级规模研究述评/43
四、我国小班化研究现状的文献计量评估/45
(一)文献量分析/46
(二)研究主题分析/47
(三)研究方法/49
(四)研究力量的机构分布情况/5l
(五)研究力量的地理分布情况/52
(六)文献在期刊中的分布情况/54
五、对中外班级规模研究的比较与反思/55
(一)中外班级规模研究的比较/56
(二)中外班级规模研究的反思/57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测量工具的检验/59
一、研究问题和研究假设/59
(一)研究问题/59
(二)研究假设/60
二、研究工具与样本来源/61
(一)研究工具/61
(二)样本来源/67
三、测量工具的检验/68
(一)三年级能力测试竞赛试题的检验/68
(二)学生问卷的检验/70
四、抽样和测量程序/86
(一)总体/86
(二)抽样方法/86
(三)样本/88
(四)施测程序/89
(五)数据整理/90
第四章 班级规模对学生学业成绩影响分析/91
一、样本普通小学班级规模现状和差异分析/91
(一)不同地区普通小学班级规模现状和差异分析/92
(二)不同学校类型普通小学班级规模现状和差异分析/94
二、班级规模对学生学业成绩影响的多层线性模型分析/95
(一)学生学业成绩的现状与差异分析/96
(二)样本学校班级规模对学生学业成绩影响的差异分析/97
(三)学生学业成绩影响因素分析/99
(四)样本普通小学班级规模对学生学业成绩影响的多层线性模型分析/103
三、班级规模和学生学业成绩影响分析/110
第五章 班级规模对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影响分析/113
一、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测试结果/114
二、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班级规模和学生学业成绩的相关性/115
三、不同班级规模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差异分析/116
四、班级规模、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119
五、班级规模对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和学业成绩的影响/123
第六章 班级规模对学生动机情感的影响分析/125
一、学生动机和情感的测试结果/126
二、学生动机和情感、班级规模和学生学业成绩的相关性/127
三、样本普通小学不同班级规模学生动机和情感的差异分析/128
四、班级规模、学生动机和情感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129
(一)路径分析方法/129
(二)作为中介的学生动机和情感——班级规模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路径分析/130
五、班级规模对学生动机和情感的影响/132
第七章 我国现阶段班级规模效应失灵的政策探索/133
一、我国现阶段班级规模效应失灵的原因/134
(一)过早揭开“黑箱”:教育发展初级均衡阶段导致班级规模效应难以发挥/134
(二)小班教学是否一定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长期导向”文化与大班效应的部分匹配/136
(三)小班教学是否“物有所值”:现阶段大班教学在一定程度上的“内在合理性”/139
(四)“期望值”或“复杂论”:对班级规模效应失灵的理性认识/140
二、我国现阶段班级规模效应失灵的政策探索/141
(一)教育管理层面——现阶段教育均衡发展政策应优先于班级规模缩减政策/142
(二)学校层面——全面、深入推行“小班教学精神”/144
三、研究的局限与进一步研究的建议/147
第八章 国外班级规模改革以提升薄弱学校绩效案例研究:教育经费角度的探索/150
一、案例学校简介/151
二、案例学校小班化改革重组过程分析/152
(一)重组目标/152
(二)重组措施/154
三、案例学校小班化改革重组资源配置分析/156
(一)学区资源分配方法/157
(二)学校对资源的使用/161
(三)重组的其他相关分配/163
四、案例启示/164
(一)教育资源分配向薄弱学校、弱势群体倾斜/164
(二)学区与学校间资源控制权的平衡/167
(三)教师是以缩减班级规模为中心的学校重组的核心环节/169
附录一 学生问卷/171
附录二 三年级能力测试竞赛/175
参考文献/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