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蕴空山传奇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董卓武
出版社 太白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半夜子时,老营人马开始出城。大顺军的老营由李自成的夫人高桂英和他们的义子李双喜率领,是大顺军的后勤保障部队,保管着大顺军的钱粮财物,一些老人妇女和孩童也跟在老营的队伍里。从北京城西撤的时候,老营的车队里突然增加了二百多辆神秘的大车。这二百多辆神秘的大车都装载得整整齐齐,包裹得严严密密,并且有专人看管,一路上从没有打开过,也不许外人靠近,显然和其他的辎重车辆有所不同。少年将军李双喜主要负责这二百多辆车的看管和指挥。

城里燃起了几处大火,火光映红了西安城的天空。高桂英的车走在前面,中间是长长的车队,李双喜带着几个将领紧跟在车队后面。这么庞大的队伍,全凭了将士的忠心耿耿和训练有素,才保证了行军路上井井有条、忙而不乱的秩序。忽然,车队中有一辆大车陷进了路边的沟里,李双喜带着几个将领急忙上前,一齐帮着把那辆大车推了出来。

就在这当口,车队后面有一辆单驾马车悄悄地离开队伍,拐进了旁边的一条岔道,隐匿在夜晚的黑暗之中。李双喜和几个将领没有发现这一悄然的变故,继续指挥大军一路而去。

这辆单驾马车离开了大顺军的队伍之后,慌乱之中不分南北东西,见路就走。开始还是马蹄轻掩、车轮无声,悄悄地行了一阵之后,估摸着离大顺军已有了一段距离,便渐渐放开了马蹄,快马加鞭,驱车狂奔,仿佛是从地狱里往外逃命一般。

精灵的我知道,这确实是两个逃命的人。这大半年时间以来,天地动荡,生死变幻,他们的命运先是从天上跌到地上,又从地上跌进地狱,接着又从地狱里弹起来又跌进地狱里的地下室。在突然变故和悲惨现实的无情打击下,这两个人就是有八条命怕是都折腾得差不多了,这会儿他们就像无头的苍蝇、被打蒙的羔羊,已经不是他们在逃命,而是命在逃他们,连我看见了都替他们难过,惶恐。

马车在夜色中狂奔,周围的物影黑漆漆地从身边掠过。经过了正在萌发新芽的灞桥垂柳,经过了烽火戏诸侯的骊山,经过了刘邦会项羽的鸿门,在夜色和慌乱中他们全然不知。一口气稀里糊涂地跑了大约几个时辰,看着四周不再有什么动静,车夫才慢慢放松了手里紧绷的缰绳,让跑得直喘粗气的马慢了一点儿脚步。

坐在车里的人感觉到车子慢了下来,一个中年男人撩开车窗上的布帘探出头来,压着声音对车夫问:“老哥,我们到哪儿了?”

赶车的车夫环顾了一下四周,说:“不知道这是哪里,好像是西安城的东边。”

问话的中年男人通过车窗往外看了看,一脸茫然。这时天色开始发亮,但路上还看不见一个行人。

走到一个十字路口,有几家小店孤零零竖在路边。车夫把马车轻声吁停,从车上下来活动了几下僵硬的身体,刚才问话的中年男人也从车厢里跨了出来。这个中年人看上去约有四十多年纪,身材修长,面容白皙,但一脸倦容。他下来以后,往周围看了看,然后回身又从车里搀扶出一个约有十一二岁的男孩。

这个男孩头发散乱,满脸泪痕,神情慌乱,虽然身上穿的衣服已经长短不整,脏破不堪,但仍能看出是一身富贵人家的穿着。男孩子下得车来,摇摇晃晃,几乎站立不住,只好倚靠在中年男人的身上。

三个人茫然看着身边这陌生的一切,不知道这儿到底是什么地方,也不知道下一步该往哪里去。

忽然,大概是听到了外面的动静,路边一家小店的门“吱扭”一声打开了,一个人探出了半边身子往这边张望。

车夫赶紧跑过去,边跑边“老乡老乡”地叫。那个人摸不着头脑有点儿害怕,倏地把身子缩进去就要关门。车夫赶忙跑到跟前把门抵住,好话央求,说是走迷了想打听个路。

P6-7

后记

难忘和感恩小时候的农村生活。那种生活纯真、快乐、自然,像金子一样一直散发着光芒,让我至今受用无尽。我的家就在蕴空山下,蕴空山的故事就是我们家的故事,虽然离开家乡有三十多年,但与家乡的联系和藕丝情结始终没有隔断过。《蕴空山传奇》是我根据小时候的生活感受和家乡的故事传说,以及后来收集的多种素材综合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是写给我东府南塬的一部心灵恋歌。

小说中过去和现在两条线索交叉进行,以两个年代的孩子为主人公,以闯王刀隔空相连,最后以蕴空山悬棺墓为故事终结。蕴空山悬棺和闯王刀,都是华州地区流传很久的故事。在写作过程中有些素材是我现场调研和采访所得,有些是查阅历史资料所得,有些是从民间传说所得,还有些则是我的艺术加工和处理,目的是把关于蕴空山悬棺和闯王刀那些零散的往事传说,整理成一部好看的华州历史故事。小说中还有一条重要线索,那就是作为一个东府南塬人对南塬的热爱之情。怀念南塬的生活,热爱南塬的土地,感恩南塬的父老乡亲,是我在这本小说故事的背后,想要表达的一个主要思想,也就是我所说的情怀——对南塬,对生活,对人生的情怀!

小说在创作和出版过程中,得到了渭南市华州区党委、政府的重视和大力支持,蕴空山所在的大明镇领导也给予了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感谢!高塘塬上的文化人宋远先生对本书的创作提供了大量素材,《渭南日报》副总编张博、渭南市作协副主席王旺山、渭南师院文学教授任葆华等同人对本书的修改提出了中肯有益的意见,感念在心,一并致谢!

这是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文笔粗涩,难言写作水平,谨对家乡、对小时候的生活表示心中深深的敬意!

书中有不当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董卓武

2016年8月8日

目录

引子

第一章 来到东府南塬上的神秘人

第二章 关中自古天府国

第三章 皇宫惨案中的幸存者

第四章 人吃土一世,土吃人一口

第五章 与巨额财宝同入秦

第六章 老地道里捡到宝贝

第七章 太平寺中度日月

第八章 “日”“月”为“明”

第九章 太平塬上的黑娃

第十章 龙首堡是个文化村

第十一章 大地震留下的创痕

第十二章 秦岭山巅望南塬

第十三章 东府南塬上的义士

第十四章 蕴空山闹鬼

第十五章 忠义之士聚身边

第十六章 南塬上的明珠——高唐镇

第十七章 关帝庙闯王献宝刀

第十八章 蕴空悬棺藏古今

第十九章 猜身份五兄妹结义

第二十章 悬棺墓憨憨娃惊魂

第二十一章 王人杰商洛山起兵

第二十二章 京书爷悲愤遭难

第二十三章 杏儿熟了麦子黄了

第二十四章 奶奶的谜语

第二十五章 闯王刀不知所踪

第二十六章 悬棺墓里的真相

第二十七章 南塬上举起抗清旗

第二十八章 夺宝刀悬棺墓遇险

第二十九章 南塬自此有蕴空

尾声

后记

序言

让历史和故事变成今天的文化食粮——写在长篇小说《蕴空山传奇》前面

关中东府的华州是一片传奇热土,历史上,这里发生过很多传奇的往事,蕴空山悬棺的故事就是其中一个。

蕴空山是秦岭山脉在华州境内的一座山峰。有民间传说,在明末清初时期,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的四子朱慈烺国破外逃,几经辗转,最终来到了秦岭北麓的华州南塬上。当时的华州南塬,是乱世之中一个贫穷而荒僻的地方,几乎与外界隔绝,而且民风淳朴,这样的条件正好适宜朱慈烺隐居。朱慈烺在南塬上安顿下来以后,秘密联络明朝旧部人马,干下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反清廷,复大明。在这期间,他领导的反清抗争活动取得了一些胜利,但随着清政府统治力量的逐渐强大,复明的愿望最终成为泡影。若干年后,朱慈烺抛却心中的国仇家恨,来到秦岭北麓的蕴空山削发为僧,遁入空门。在他圆寂的那一刻,他终于明白了,世间万事都不过是一场蕴含空意的梦,既无可争,也无可恋,他嘱托弟子把自己的尸柩悬空而葬,四周不着泥土,寓意一切蕴空。从那以后,蕴空山悬棺作为华州南塬上的一个旷世奇观,受到了当地群众的保护,一直传存数百年至今。其间,有人甚至说,蕴空山悬棺是整个黄河流域唯一的一座悬棺,此说有待考证。

依据以上这些传说故事,从小在南塬上生活和成长的华州籍作者董卓武同志创作出了长篇小说《蕴空山传奇》。《蕴空山传奇》是一部华州地域特色非常浓郁的文学作品。一是小说题材全部来自于华州,除了主线索是蕴空山悬棺的秘密之外,中间还穿插有华州大地震的史实以及在华州流传已久的关于“闯王刀”的轶事等。这些历史事件和传说故事都发生在华州,是华州一定时期的历史符号。作者把这些历史符号有机串联在一起,既增加了小说的故事性和可读性,又使华州的历史往事一下子生动和鲜活了起来。二是小说中无论是人物的刻画、环境的描写,还是语言的运用以及风俗习惯的介绍等,都立足于华州的传统和文化背景,使读者在阅读故事的同时,仿佛在面前展开了一幅华州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的画卷。基于以上两点,读《蕴空山传奇》最强烈的感觉,就是熟悉、亲切!我体会到,这也是作者通过《蕴空山传奇》这部长篇小说展示华州和宣传华州的用心之处。可以说,《蕴空山传奇》是近年来唯一一部华州人写的、全部是反映华州历史故事和风土人情的、专门给华州人看的华州人自己的长篇小说。

虽然没有史料明确记载,但依据华州南塬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来看。在生产力落后的封建社会,南塬地区应该是一个偏僻落后、贫瘠荒凉的地方。但也正是这种生产生活条件恶劣的原因,才造就了华州南塬人民自古以来就有的勤劳朴实、勇敢坚强的秉性和本色。他们在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顽强生息,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州南塬人,一直传承到今天。《蕴空山传奇》中,作者通过对朱慈烺和众多人物事件的描写,尤其是朱慈娘最后悬棺南山、不沾清土的气节,实际上是对南塬人民那种顽强坚忍、不屈不挠精神的礼赞。我同意作者这个观点。

蕴空山的传说故事在华州尤其是南塬一带影响巨大,几乎人人皆知,村村有传。到现在,蕴空山悬棺已经是华州和关中地区一个重要的人文景点,每年都吸引着很多群众上山朝拜或者参观游览。随着渭南市和华州区“十三五”各项规划的实施,小说《蕴空山传奇》的出版发行,必将对下一步华州南塬乃至整个华州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和经济、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起到一个很好的促进和带动作用。讲述华州的故事,让华州的历史和故事变成今天有益的文化食粮,长篇小说《蕴空山传奇》在这方面做了很好的尝试,并取得了可喜的成功。在此,我谨向作者表示祝贺!作者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华州人,通过讲述家乡的故事,字里行间也表达出了对家乡无限的热爱之情,赤子之心拳拳可鉴!希望作者再接再厉,继续关注家乡的发展,创作出更好更多的新作品。

内容推荐

《蕴空山传奇》是董卓武根据小时候的生活感受和家乡的故事传说,以及后来收集的多种素材综合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是写给东府南塬的一部心灵恋歌。

小说中过去和现在两条线索交叉进行,以两个年代的孩子为主人公,以闯王刀隔空相连,最后以蕴空山悬棺墓为故事终结。

编辑推荐

蕴空山是秦岭山脉在华州境内的一座山峰。有民间传说,在明末清初时期,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的四子朱慈烺国破外逃,几经辗转,最终来到了秦岭北麓的华州南塬上。当时的华州南塬,是乱世之中一个贫穷而荒僻的地方,几乎与外界隔绝,而且民风淳朴,这样的条件正好适宜朱慈烺隐居。朱慈烺在南塬上安顿下来以后,秘密联络明朝旧部人马,干下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反清廷,复大明。在这期间,他领导的反清抗争活动取得了一些胜利,但随着清政府统治力量的逐渐强大,复明的愿望最终成为泡影。若干年后,朱慈烺抛却心中的国仇家恨,来到秦岭北麓的蕴空山削发为僧,遁入空门。在他圆寂的那一刻,他终于明白了,世间万事都不过是一场蕴含空意的梦,既无可争,也无可恋,他嘱托弟子把自己的尸柩悬空而葬,四周不着泥土,寓意一切蕴空。从那以后,蕴空山悬棺作为华州南塬上的一个旷世奇观,受到了当地群众的保护,一直传存数百年至今。

依据以上这些传说故事,从小在南塬上生活和成长的华州籍作者董卓武同志创作出了长篇小说《蕴空山传奇》。这是一部华州地域特色非常浓郁的文学作品。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2: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