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徐兆寿,1968年生,甘肃凉州人,复旦大学文学博士。现任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甘肃省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全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甘肃省首批荣誉作家。教育部新世纪人才,甘肃省“四个一批”人才。 1988年开始发表作品,共计500多万字。出版长篇小说《非常日记》《荒原问道》等7部,诗集《那古老大海的浪花啊》《麦穗之歌》等3部,学术著作《精神的高原》《人学的困境与超越》等13部。获全国畅销书奖、敦煌文艺奖、黄河文学奖、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十多项奖,在《新华文摘》《光明日报》《小说评论》《文艺争鸣》等刊物上发表文学评论近百篇。 后记 这部书稿从写作到现在已经三年多了,其中经 历的各种修改与统稿很是艰辛。三年前,“一带一 路”倡议尚未提出,丝绸之路还只是在申遗之中, 做这个课题多少有些超前。我们学院同事们的兴趣 多在新闻、传播理论的研究与电影、电视的研究, 少数几位开始做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研究,只有我一 个人要做丝绸之路相关的课题。中国的大学自20世 纪90年代以来发生了很大的分野,先是“985”大学 的崛起,后是“211”大学的得势。几番评估和建设 将原本平静的大学折腾得云烟四起,孔雀东南飞, 人才都往东南一带流失,且在各种评奖、人才选拔 之时,教育部给予了“985”和“211”高校很多优 厚政策,使这些高校不仅经费远比一般高校丰裕, 且人才济济。于是,在课题的申报与研究中也慢慢 地形成一种趋势,“985”高校的教师将基础理论和 前沿性的课题都包揽了,“211”高校的教师是后一 个梯队,到了一般的地方高校时,就只能做地方性 的课题了。学术格局也变小了。 但是,并非所有的地方性课题都是小课题,比 如丝绸之路与南海问题在当下就是世界性的大课题 ,而这些课题原来“985”和“211”高校的教师可 能碰过的不多,于是,地方高校就显示了它的特色 。所以,在今天来看,地方高校进行学术研究得有 两方面的修养,一是基础研究要扎实,也就是要有 总体性观念与深厚的学术基础;二是地方性研究要 突出,形成特色。如果这两方面的修养都充分,那 么,地方高校的研究可能对于中国学术的贡献在今 天要更为重要。比如对于丝绸之路的研究对于我们 这些西部的高校来说便是如此。 我原本是做当代文学研究,后来因为工作调动 从事旅游文化研究,不得已进行过粗浅的中国传统 文化研究,甚至做过一些中西文化比较的工作,但 这些简单的工作给予我很大的帮助。如果说对于今 天的学者来讲,中西文化兼修是必备条件的话,那 么,中国文化史与西方文化史便是任督二脉。这是 基础。我有幸给学生们在讲授这两门课时学习了它 们,并且明白了中西文化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这也 成为我后来提倡进行中国传统文化传播思想和方法 研究,提倡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原因。 后来,在进行丝绸之路旅游文化研究时,不断 地往丝绸之路沿线探寻,当我脚踏上这古老的文明 大地时,我便慢慢地知道,我的命运大概要与它相 连了。它沉重的呼吸、忧郁的表情以及蛮荒的背景 深深地拨动了我的心弦。我愿意孤独地行走在这无 人的荒野。 八年之后,又是工作调动,我开始进行文化传 播研究,我便自然地转向中国传统文化传播与丝绸 之路文化传播。那时,当我提出这一命题时,进行 文化研究的人都赞同这个方向,但我的同事们大都 沉默着。我自然是理解他们的,因为他们过去和现 在都未曾做过这方面的研究工作,要突然落地进行 地方文化的研究有些艰难。于是,我只好孤独地上 路了。 丝绸之路文化传播是一个浩大的课题,自从敦 煌学成为显学之后,敦煌学热起来了,但丝绸之路 的研究似乎反而淡了下来。中国有个吐鲁番学会, 主要是史学界的人在进行西域文化的研究。西域也 热起来了。甘肃还有人在进行五凉文化的研究。似 乎丝绸之路的不同节点都有文化热点,但整体性的 研究和传播倒并没有成为趋势。这可能也有一个渐 进的过程。 我曾经在纪录片《河西走廊》的研讨会上冒昧 地提出,丝绸之路学可以成立了,当时也只是说了 说,并未引起大家讨论的兴趣。后来,我不断地在 一些论坛上提出建立丝绸之路学的问题,史学界和 文化界有一些学者认为是可以的。今年在兰州财经 大学举办的“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新媒体发展与丝 绸之路文化传播高峰论坛中,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博 士生导师张大可教授也提出同样的倡议。我觉得在 “一带一路”建设的热潮中,这个认识会慢慢地成 熟,终究会被学界认可的。 提出一个概念很容易,但要进行具体研究和传 播就很难。于是,我在研究生中开了一门丝绸之路 文化传播的课程,起先是只在我自己的研究生中开 ,这两年大家有了共识,这门课便成为研究生的选 修课。正是在这个课堂上,我带着我的学生们进行 了一次又一次的尝试。那时还有一种雄心,即要把 这些写作的内容全都变成纪录片。也就是说,我们 是在为纪录片拍摄撰写学术稿本。所以,写作的风 格既要有深厚的学术功底,每一句要经得起学术的 考证,同时,语言风格又得是文学化的。这就给写 作增添了很大的难度。 写作是艰难的。我选了一些在写作上有特长的 研究生,一遍遍地告诉他们怎么写。首先是学术的 梳理,这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一般来讲,学生们 会将百度上查来的内容进行改编,有些会直接把它 们贴过来。但我要的是细节,历史的细节,历史中 个人的细节,甚至个人在历史的十字路口是如何面 对人性的种种挣扎。一句话,我要的是活着的历史 ,而非死去的史料。那只是知识。所以,要穿过百 度中的知识,走进历史中去。其次是写作的修辞。 要将这些内容梳理成当下流行的学术性史 目录 上部 消失的王国 第一章 梦回楼兰 第二章 月氏帝国 第三章 神秘龟兹 第四章 西辽帝国 第五章 浩浩匈奴 第六章 蒙古帝国 第七章 烈烈西夏 第八章 突厥简史 下部 奔腾的民族 第九章 西域胡人回回 第十章 苍狼之后裕固族 第十一章 最早先民羌族 第十二章 马背上的鲜卑人 第十三章 消失的古族——戎族 第十四章 消失的古族——狄族 后记
精彩页 第二章 月氏帝国 一 张骞通月氏 传说月氏国王派遣使者向汉武帝进献一头猛兽,此兽“形如犬子,大如狸,毛黄色”,使者却说它能使百邪之魍魉望而却步。汉武帝不信,命令使者令猛兽发声,只见猛兽慢慢舔舐嘴唇,忽然大叫一声,如霹雳震天,两目如矸石燃烧的火焰。武帝吓得弯下身子捂住耳朵,众将士惊得手中的兵器纷纷掉在地上。武帝认为此兽太过危险,送至上林苑命令老虎吃了它。令人咂舌的是,老虎见到它,连连后退,发出呜咽声,竟不战而屈。这一情形令汉武帝对月氏国之实力刮目相看。 《汉书·西域传》中记载,汉朝建立后,一直受到北方游牧强国匈奴的侵扰,令汉朝统治者头痛不已,汉武帝继位后,继续推行其父生前的养生息民政策,汉朝逐渐富强起来。 公元前162年,月氏受到匈奴袭击。冒顿单于的儿子老上单于杀掉了大月氏的国王,并把其首级割下带回匈奴,将其头骨外包皮,内镶金当作酒杯使用。这对月氏人是极大的侮辱,月氏人恨不得将匈奴人剥皮抽筋,但以其自身之力,无法与之抗衡。公元前138年,汉武帝经过长期的休整,决定反击匈奴的侵扰,以除心头大患。听到月氏王被杀这个消息,武帝知道机会来了,汉朝如果能跟月氏联合起来,切断匈奴与西域各国的联系,就等于切断了匈奴的右臂,可以为汉朝省去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机不可失,立即全国招募出使月氏的有志人士。然而到达月氏必须经过匈奴,这只“嗜血猛兽”让大多勇士望而却步。这时,张骞挺身而出。张骞是汉武帝的宫廷侍卫,拥有雄心壮志的他看到告示积极应征。汉武帝对其大加赞赏,特意选出100多名勇士协助张骞,就这样,100多人浩浩荡荡地出发了。才走不远,刚刚出了陇西,就遇到匈奴骑兵,张骞和他的100多位勇士全被活捉带到单于面前。单于问张骞为什么要靠近匈奴驻地,张骞如实回答:“汉武帝派我等一行人出使月氏,并没有侵犯匈奴的意思。”单于听后恼怒地说:“月氏在我北边,你们汉朝想遣使从我头上过?我想出使南越,汉天子答应吗?”恼归恼,单于是个惜才的人,他觉得张骞是个可塑之材想留为己用,决定把张骞扣在匈奴,逼他娶妻生子,希望以此消磨他的意志。 但是十年过去了,张骞始终记得他的使命。一天,张骞趁匈奴内乱逃了出来,但他并没有返回长安,而是继续向西,去完成联合月氏的使命。当他千辛万苦到达伊犁河和楚河流域时,月氏人却已经再一次西迁了。他只好继续向西前行,翻山越岭、跋山涉水,经过巴尔喀什湖北岸,翻过吉尔吉斯山脉,经过几十天,来到了大宛(今费尔干纳),大宛国王听说了他的遭遇和汉朝的富庶,非常高兴,想和汉朝通好。答应派向导和翻译把张骞领到康居(今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一带)。 张骞在大宛国王的帮助下,终于抵达月氏人的所在地。遗憾的是,今非昔比。此时的月氏执权者是一位夫人。月氏王被匈奴人杀死后,王子年幼无法统治国家,只好由王后乃真尔朵暂时代理王位,但这只是一个幌子,真正的权力落到了几位王公大臣手中。 王后听说有汉朝使者来访,非常高兴,专门举办宴会,盛情款待。宴会后,王后详细地向张骞询问了汉朝各方面的情况,王后疑惑地问张骞:“此次汉朝出使我国的目的是什么?”张骞立刻转达了汉武帝希望大月氏与汉朝共同联合抗击匈奴的愿望。 P17-19 导语 “丝绸之路”历史上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各民族对“丝绸之路”的形成和发展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徐兆寿主编的《往事如风--丝绸之路上的民族与王国》是西北师大传媒学院重点学科支持的项目“丝绸之路文化传播”中的一个子项目,是作者及其团队在丝绸之路文化传播方面迈出的第一步。 内容推荐 徐兆寿主编的《往事如风--丝绸之路上的民族与王国》书写的对象是丝绸之路上曾经叱咤风云过的一些民族和王国。有些已经湮灭了,有些还活跃在当代。她们曾经在中国历史上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今天仍然是历史、文学、人类学不断书写和发现的命题。她们也曾经给历史留下了太多的谜底,本书就是来揭开这些谜底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