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战区最高统帅--抗战时期的蒋介石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杨树标//杨菁
出版社 华文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第一章 蒋介石从“剿共”的位置上转过来

1.“九一八”事变前后对日寇入侵的态度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华的标志,也是蒋介石从“剿共”的位置上转过来的开始。

蒋介石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本性是比较了解的。早年(1907年),蒋介石留学日本,对日本的国情开始有了了解。据记述:“盖当先抵日之后,道途观察,虽仅及其表面,然可窥见日本政府施行新政之效力,故决定除在学校学习一切外,一有余暇,即竭力设法以研究日本军事、政治、工商、市政及外交上各种方略之内幕,并往参观各种机关之管理,录之于书,而备他日改造本国之借镜。”①1927年8月,蒋介石第一次下野赴日,对日本的国情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这一年9月29日,蒋介石携张群、宋子文及副官孟超然、留日同乡孙鹤皋、机要秘书陈舜耕等离开上海去日本。据日本陆军参谋本部于1927年10月4日编撰的报告书《国民党统一问题》记载:“蒋介石于九月二十九日由上海来到长崎,目下去云仙静游,虽然宣称还要去美、德、法等国,但由于正在为将来划策之际,所以欧美之行,尚难肯定。”这一天,蒋介石对东方通讯社记者发表谈话:“余此次来日,乃欲观察及研究十三年以来进步足以惊人之日本,以定将来之计划。且余之友人居日者甚多,欲乘此闲暇之机会,重温旧好。并愿藉与日本诸名流相晋接,此外则并无何等之目的。关于此后之事,尚无何等决定。现拟赴云仙小住,暂事静养。”蒋介石到达日本后,到云仙宝塚、奈良、神户、大津、箱根大涌谷、小涌谷、汤本、芦之湖、河口湖、热海、伊东、东京等地转了一圈。他认为:“日本进步之速可惊,社会秩序与教育亦均有进步。未至日本以前,以为其物质进步,精神必衰退;今乃知其兴盛犹未艾也。”他很感慨地说:“日本建设猛进,不知吾国何日乃能臻此耳!”他认为日本对华的方针归纳起来有五点:“(1)满蒙经济发展。(2)满蒙为日俄战争牺牲所得来;日俄之战,为东亚存亡之战。日本之侵略中国,即基于此观念之误,而漠视中国革命进步之环境。(3)投资满洲交通实业,谓中国人皆受其惠。(4)不在政治上吞并满洲,致担负义务。(5)须保留其在满洲之权利。”他又认为日本对华政策有三点错误:“(1)以为中国革命成功,其东亚地位动摇。(2)利用中国南北分裂,从中操纵。(3)利用无知军阀,压制民众。”

10月23日,蒋介石发表了《告日本国民书》,要求日本方面对于其自辛亥革命以来的对华政策有所反省,呼吁中日圆满合作。蒋介石首先说:“中正遵奉中国国民党孙总理之遗嘱,从事于中国国民革命,与贵国人士暌违久矣。此次辞职周游,先来贵国观光,对于各种事业之进步,良用钦佩。至个人此来,辱荷各界人士竭诚优遇,尤深感谢。”接着,蒋介石说了一大段话:“窃忆我孙总理尝称中日两国为兄弟之邦,无论在任何方面观察,均有唇齿相依之关系。中正深信贵国国民,希望我中华民族之解放与独立,必较他国国民尤为真实,且贵国人士提倡中日两国之亲善,已有多年,惜乎未得其道,故至今尚难实现。此我两国有识之士莫不引为憾事者也。中正尝以为欲期中日亲善之实现,必先扫除两国亲善之障碍。障碍为何,厥为中国国民所共弃之军阀也。”“惟其间有不明中国国情之国家,不顾东亚之安危,徒眩惑于目前短小之权利,利用我国民所痛心疾首之万恶军阀,以间接压制我民众,阻挠革命与新兴势力之膨胀,而连结国际永久不解之仇恨,以贻我东亚民族无穷之耻辱。”“吾人确信我中日两国根本之亲善,非利用军阀所能成功,亦非少数人互相结合所能奏效;必待我两国国民与国民间,有自动的及自觉的精神之团结,乃能达其目的,是以吾人今后努力亲善工作,首当扫除国民间从前之误会与恶感,以及亲善障碍之军阀,并切望日本七千万同文同种之民族,对于我中国革命运动彻底了解,而予以道德及精神之援助,是实为我革命进行莫大之助力,亦即我两国根本亲善之良谟也。否则军阀之恶势力一日不除,我国国民必多增一日之痛苦,国民革命之完成固因之延长时日,而我两国之亲善亦无从实现,其影响于东亚全局之大,固不待言,而最近世界之战祸,亦将胚胎于其间,是诚足为我两国前途忧也。”  日本对蒋介石的呼吁置之不理,正如日本产经新闻社古屋奎二所说:“日本军阀充耳不闻,毫无接受之意,只顾疾足狂奔,一如预言所指——把全世界卷入了战争的惨祸。”①

这次在日本,蒋介石开始了一些实质性的接触。蒋介石通过日本黑龙会首领头山满,与日本首相田中义一、陆军大臣向川义则、参谋总长金井范三及参谋次长南次郎进行秘密商谈。始终参与其事的日方要角,为田中义一的心腹南次郎。蒋介石同田中义一会谈是11月5日下午1时30分在东京青山私邸进行。蒋介石与张群同去,日方佐藤安之助陪席。谈话经过由佐藤记录,并于同月14日由日本外务次官出渊函送驻华公使,驻上海、汉口及奉天各总领事参考。这次会谈中,田中义一表示对蒋介石“将不惜充分援助”,其先决条件有三个。一为蒋介石必须反共。田中义一说:“日本对贵国之内争一切不加干涉,然在贵国有共产党跋扈,则断难旁观。”二为蒋介石必须“不牺牲日本之权利”。三为蒋介石“先行巩固南方”。田中义一说:“时至今日,最善之策,依然是先统一长江以南,俟基地巩固,再着手北伐。”田中义一又说日本并未帮助张作霖,只不过“日本之所愿惟在满洲维持治安而已”,换句话说,你蒋介石可以北伐打张作霖,不过日本在满洲的权益必须照旧,蒋介石不仅把田中义一作为“前辈”看待,而且对田中义一所谈明确表示:北伐可以暂不进行,日本在华的权益可以维护。蒋介石说:“本人如共产党跋扈则再起,否则纵令孙南下亦决心不再起”,“军队内有共产主义者侵人则不胜寒心”,“对于不可从今立即北伐之高论,全然有同感,俟南方巩固而后北伐,亦然”。“首相言中曾谓不得牺牲日本之权利,本人亦相信在中国之日本利益如得安全,则中国之国利民福亦可安全,两国之利害毕竟共通者也。”不过,蒋介石认为必须进行北伐打垮张作霖,“则满蒙问题既易解决,排日亦可绝迹”。

李宗仁后来在回忆中说:蒋介石同日本商谈的内容,“据日本少壮军人透露的秘密报导,约为:(1)蒋氏承认日本在满洲有特殊权益,履行中山先生早年对日本的诺言(据日本传说,中山在辛亥前,曾以‘满洲特殊权利’作为日本援助中国革命的交换条件)。(2)蒋决定反共到底。(3)日本支持蒋政权。(4)日本借予蒋氏四千万日元,以助蒋安定中国后,中、日两国进行经济合作等项”。②

P1-3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蒋介石从“剿共”的位置上转过来

 1.“九一八”事变前后对日寇入侵的态度

 2.怎样对待“一二八”淞沪抗战和长城抗战

 3.庐山训练内容的变化

 4.在国民党五大和五届二中全会上的讲话

 5.同意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6.开始有限度的转变

第二章 蒋介石的庐山谈话

 1.命令宋哲元抵抗

 2.统帅部会议

 3.庐山谈话

第三章 蒋介石比较努力的作战

 1.军事准备

 2.“八一三”淞沪会战

 3.忻口会战

 4.南京保卫战

 5.徐州会战

 6.被选为国民党总裁

 7.武汉会战

第四章 蒋介石指挥有限度的攻势

 1.战略方针的重新制定

 2.南昌会战

 3.随枣会战

 4.第一次长沙会战

 5.桂南会战与参谋长会议

 6.枣宜会战

 7.上高会战

 8.晋南会战(中条山战役)

 9.第二次长沙会战

第五章 蒋介石就任中国战区最高统帅

 1.对日正式宣战

 2.第三次长沙会战与西安军事会议

 3.与史迪威相处

 4.派宋美龄赴美求援

 5.出席开罗会议

 6.常德会战与第四次南岳军事会议

 7.豫中会战

 8.长衡会战与黄山整军会议

 9.桂柳会战

 10.湘西会战

 11.滇缅会战

第六章 蒋介石同汪精卫的分歧

 1.对汪精卫投降日本的态度

 2.同日本的秘密和谈

 3.同汪伪的往来勾结

第七章 蒋介石没有忘记反共

 1.招牌换记的统治思想

 2.不断制造摩擦

 3.加强特务统治

 4.乘机控制西南

第八章 蒋介石实施战时经济体制

 1.所面临的严重困难

 2.建立战时经济体系

 3.建立四联总处

第九章 蒋介石的战时教育思想

 1.国防教育思想

 2.民族文化教育思想

 3.智、德、体、群“四育”并重的教育思想

尾声——蒋介石在1945年的声音

附录一 大事记

附录二 主要参考文献

序言

抗日战争的研究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民族的苦难、民族的骄傲,我们要铭刻心问。随着抗战史的研究,在各个方面已经大力开展,蒋介石,这位抗战中的人物,无论是中国共产党,还是中国国民党,还是其他各党派,还是普通国民,都打着“拥蒋抗日”的旗号,当时盟军方面还任命他为中国战区的“最高统帅”。我们曾在《蒋介石传》中,在《宋美龄传》中,均叙述了他在抗战中的活动,还特地应邀在《抗日战争史》丛书中写了一本题为《中国战区的“最高统帅”——抗战时期的蒋介石》。作为比较全面地叙述蒋介石在抗战中的活动还是第一本,当然是比较“正统”的观点,虽然许多话也展开地说了,但还是有一定限度的。当时整个气氛是比较好的,记得在1985年纪念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40周年时,以中共中央宣传部名义发至省军级的文件(只准我们到省政府大楼去看,不允许摘抄)中论及:“在抗战中,虽然国民党一些主要当权者没有放弃反共方针,但广大爱国的国民党官兵、政府官员是坚持抗日的。在主要由国民党军队承担的正面作战的战场上,凡是进行了英勇斗争的军队和战争中牺牲的官兵,都应该受到崇敬和纪念。”在中央指示下,1987年杭州市人民政府修复了杭州松木场西溪路上那块幸存的为纪念“一二八”淞沪抗战阵亡将士而立的牌坊。原先围绕着牌坊有一大块园林,牌坊只是进口的门,后来慢慢地荒芜了,因为参加1932年1月28日爆发的上海对日寇入侵作战的有国民党嫡系第五军第八十八师(是由张治中带领的),无疑的,阵亡将士也是国民党官兵,既然是国民党官兵,那怎么能肯定呢,相当长的时间里是这个逻辑占主导的。幸亏那块牌坊还在,也许是太牢固,是钢筋混凝土筑成的,也许还有其他缘故,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没有毁掉它。1987年这块牌坊被修缮一新,从残存的园林中开辟了一块看起来还算显眼的纪念地,在牌坊东侧墙上刻了一块小牌,上面写着:“一九三二年一月二十八日,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在淞沪奋起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翌日驻浙第八十八师驰赴支援,阵亡官佐士兵一千一百二十名。一九四六年国民政府浙江省政府建此牌坊。一九八六年杭州市人民政府修”。牌坊的横批是借用鲁涤平在1934年冬写的“浩气长存”四个大字,四根柱子用了两副对联,一副是黄绍竑题的“浩气壮湖山魂来怒卷江湖白,英名缅袍泽劫后新滋茎草青”,另一副是俞济时题的“墓门萎碧草十年汗马念前功,华表接青霄一角湖山归战骨”。现在这块纪念地又增添了阵亡将士的名单,刻在黑色大理石上,相当壮观、肃穆。听说全国各地陆续修建了抗战纪念地。我们想,现在再补充修订出版《中国战区最高统帅——抗战时期的蒋介石》这本书,是符合时宜且有一定意义的。我们不仅再翻阅蒋介石在抗战期间的四百多次演讲等文字,参阅《事略稿本》(蒋介石的“总统档案”),再浏览蒋介石指挥、参与的几十次大的正面战场的战役,把他召集的军事会议尽力反映;抗战时期的经济是战争打下去的支撑点,蒋介石是怎么抓这个点;还有抗战时期的教育,给我们国家培育了许多精英,蒋介石的教育思想又是怎样的,这些内容在这次修订再版中加以补充。我们的目的是《中国战区最高统帅——抗战时期的蒋介石》一书能再丰满一些,当然,它与反映抗战中蒋介石的面貌是有相当距离的,盼能有更多的书稿呈现。

杨树标 杨菁 于壬辰年冬初

内容推荐

杨树标、杨菁所著的《中国战区最高统帅--抗战时期的蒋介石》根据蒋介石在抗战时期的400多次演讲、参与指挥的几十次大的正面战场的战役及召集的军事会议等档案材料,客观记述了蒋介石在抗战时期由“剿共”态度到开始抗战的转变、比较努力的抗战、指挥有限度的攻势、就任中国战区最高统帅等抗战时期的重要活动。《中国战区最高统帅--抗战时期的蒋介石》是一部全面反映蒋介石抗战时期的学术性著作。

编辑推荐

杨树标、杨菁所著的《中国战区最高统帅--抗战时期的蒋介石》全面讲述了蒋介石在八年抗战过程中在政治、军事、外交、经济、对共等等各方面的政策!从一个侧面展示了那一场灾难带给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伤害!

本书比较全面客观地介绍了蒋介石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所作所为,较为客观地评述了蒋介石和国民党军队在抗战时期的作用,有助于读者全面了解抗日战争历史和意义。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18:4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