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余秋雨鼎力推荐并作序,是中国人文素质必读书,是北大青年学者数十年读书心得的完美呈现。
此书对文学的初级者来说很有阅读性,书中的文学常识很多,文学故事也是一大特色。猎读此书,对于文学知识的认识会有较大提高,对文学爱好者来说,是种补充。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知道点中国文学(彩图版) |
分类 | |
作者 | 姜赟 |
出版社 | 文化艺术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由余秋雨鼎力推荐并作序,是中国人文素质必读书,是北大青年学者数十年读书心得的完美呈现。 此书对文学的初级者来说很有阅读性,书中的文学常识很多,文学故事也是一大特色。猎读此书,对于文学知识的认识会有较大提高,对文学爱好者来说,是种补充。 内容推荐 《诗经》反映了什么样的上古社会生活?为何说《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竹林七贤是怎么影响当时的社会风气的?谁是响当当的铜豌豆?中国第一部现实主义小说是哪部?…… 这些我们都应该知道点。 “知道点”丛书落脚点虽然宏大,着眼点却是谦虚俏皮,北大青年学者数十年读书心得完美分享,图文并茂,带你领略中国文明与历史的博大精深。 目录 文学萌芽与先民歌唱 神话与传说的渊薮——《山海经》 先民的歌声——《诗经》 散文勃兴——先秦文学 纂诸侯别说——《国语》 不祧之大宗——《左传》 长短纵横之术——《战国策》 衣被词人——屈原 战斗的传教士——墨子 德侔天地,道贯古今——孔子 仁者无敌——亚圣孟子 集百家之大成——苟子 柔弱胜刚强——老子 鲲鹏展翅逍遥游——庄周 御风而行——列子 法家集大成者——韩非 一字千金成《吕览》——吕不韦 蔚然大国——两汉文坛风貌 千古才情——贾谊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 五言之冠冕——《古诗十九首》 巨笔绘兴衰——班固 操行有常贤,仕宦无常遇——王充 建安风骨正始玄风——魏晋南北朝文学 文坛三父子——三曹 瑶林琼树啸傲风尘——竹林七贤 古今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 情感七始,化动八风——刘勰 流丽万有东方意境——唐朝文学 初唐四杰——王杨卢骆 清音悠悠响非凡——孟浩然 “诗佛”——王维 斗酒诗百篇——李白 漂泊一生,忧民一世——杜甫 一篇“长恨”有风情——白居易 楚雨含情皆有托——李商隐 情致豪迈,轻倩秀艳——杜牧 “诗豪”——刘禹锡 元和中兴,文章复古—一古文运动 寂处观群动,独立自吟诗——柳宗元 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韩愈 花间词祖——温庭筠 薄命君王绝代词——李煜 八音克谐神人以和——宋代文学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 白衣卿相——柳永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关西大汉尽唱苏学士——苏东坡 醉翁亭中醉翁醉——欧阳修 务为有补,适用为本——王安石 山抹微云——秦观 富艳精工——周邦彦 别是一家——李清照 一世豪杰——辛弃疾, 僵卧孤村不自哀——陆游 瘦石孤花.清笙幽磬——姜夔 生逢乱世佳作出——元好问 集诸儒之大成,授百代之精深——朱熹 江西诗宗——黄庭坚 牢笼万态杂剧兴——元代文学 响当当的铜豌豆——关汉卿l 愿天下姻眷皆完聚——王实甫 曲状元——马致远 墙头马上道白朴 曲词最甚的杂剧家——郑光祖 万仞崛起——明代文学 情乎?欲乎?——汤显祖 兴亡梦,儿女情——孔尚任与《桃花扇》 可怜一曲长生殿,断送功名到白头——洪昇 生不逢时——罗贯中 孤客走梁山,书生续旧梦——施耐庵 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西游记》 中国第一部现实主义小说——《金瓶梅》 “三言”诫天下——妈梦龙 “二拍”天下惊——凌濛初 雄瞻浩博——清代文学 闲情偶寄——李渔 孤标傲世偕谁隐——曹雪芹 口无所臧否,心有所褒贬——《儒林外史》 才非干宝,雅爱搜神——蒲松龄《聊斋志异》 无人能夺其席——纪昀与《阅微草堂笔记》 通天地人者日儒——黄宗羲 清末谴责小说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近代文学 中国翻译第一人——严复 海宇同声哭郑君——王国维 民族之魂——鲁迅, 在烈火中翱翔的凤凰——郭沫若 雾幕沉沉开子夜——茅盾 波远泽长,曲高和众——老舍 文海中奔腾的激流——巴金 中国的莎士比亚——曹禺 试读章节 诸侯的画廊——《国语》 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蒲松龄 左氏《国语》,其文深宏杰异,固世之所耽嗜而不已也。 ——柳宗元《非国语·序》 “卧薪尝胆”这个成语可谓家喻户晓,其主人公越王勾践以及美人西施的故事在我国浩瀚的文学画廊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故事叙述了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后,忍辱负重,悬苦胆于床头,不时品尝以提醒自己不要忘掉旧辱。经过十年休养生息,韬光养晦,终于报仇复国。他表现出的发愤图强情神,给后人以教益。这个故事见于《国语》中的《越语》。《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记载了起自周穆王,止于鲁悼公(约前1000—前440),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的事件。它没有记述详细的历史,而是以一些重要事件将历史串起来,并且以记载言论为主。其中《晋语》九卷,占全书近一半;《周语》三卷;《鲁语》、《楚语》、《越语》各两卷;《齐语》、《郑语》、《吴语》各一卷。 关于《国语》的作者,历来说法不一。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左丘失明,厥有《国语》。”认为《国语》和《左传》同出自左丘明之手。但《国语》和《左传》两书在编写体例、语言风格上存在很大差异,一般的看法是,《国语》的成书有一个过程,产生于战国初年,作者不详。 《国语》的文学成就总体而言没有《左传》高,但其缜密、生动、精练、真切的笔法,在历史散文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它详于记言而略于记事,将笔墨集中于对一两个主要人物形象的刻画上,有向传记文学发展的趋势。其中《勾践灭吴》就是有代表性的一篇。 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遣伍子胥为大将,领精兵攻打越围,越军大败。越王勾践退守到会稽山上,向士兵下令说:“凡是我的兄弟们,只要有帮我出谋划策打败吴国的,我将和他共理国政。”大夫文种进谏说:“我听说,商人在夏天的时候就准备皮货,而冬天的时候就准备细葛布,天旱的时候准备船,在有大水的时候则准备车辆,这样做就是想在缺少这些东西的时候马上派上用场。在没有被四邻侵扰的时候,我们也应该选拔谋臣与武士并供养起来,就像蓑笠一样,雨已经下来了,却要急着到处找。现在大王您退守到会稽山上了,才想起寻求谋臣勇士,怕是太晚了吧?”勾践说:“如果现在能够让我听听您的高见,哪能算是晚了呢?”于是就拉着文种还有范蠡等人一起商量,最后终于决定派文种去吴国议和。 夫差不顾伍子胥的反对与越国讲和,撤走了大军,勾践带着三百个士人到吴国为奴,受尽了屈辱。三年后,夫差认为勾践是真心臣服,所以就把他放回了越国。勾践对越国人说:“我自不量力,与吴国这样的大国作对,结果使你们流离失所,横尸遍野,这是我的罪过。我恳请你们允许我改变政策。”于是下令:“青壮年不娶老妇,老年不娶少妇,女孩子十七岁还未出嫁者,男子二十岁还不娶妻生子者,其父母有罪;孕妇临产,公家派医生守护。生下男孩,公家奖励两壶酒、一条狗;生下女孩,公家奖励两壶酒、一头猪;生三胞胎,公家给配备一名乳母;生双胞胎,公家发给吃的。还下令孤儿、寡妇、患病的人、贫苦和重病的人,由公家出钱供养教育他们的子女。前来投奔的四方之士,一定在庙堂上举行宴飨,以示尊重。”这样连续十年,国家不收赋税,老百姓家家存有三年的余粮。 越国的老百姓都请求说:“从前夫差让我们的大王在诸侯面前丢脸,现在越国已经忍受够了,请允许我们为您报仇。”勾践还故作姿态,推辞说:“从前打的那败仗,不是你们的罪过,是我的罪过。像我这样的人,哪里还知道什么是耻辱?大家就不用为我打仗了。”老百姓们又请求说:“越国全国上下爱戴大王,就像爱戴自己的父母一样。儿子想着为父母报仇,作为臣下也想着为国君报仇,难道还有谁敢不尽其全力吗?请大王带我们再打一仗!”勾践就答应了,于是招来大家宣誓说:“前进的将得到赏赐,后退的则要受到惩罚。” 越国上下同仇敌忾,于公元前482年利用夫差北上同晋国争霸的机会,一举攻破吴国都城姑苏,杀了吴太子友。十年后,越国再次攻占姑苏,夫差在姑苏山上自杀了。在勾践回国途中,范蠡携西施泛舟而去,而大夫文种不听范蠡隐退的劝告,结果回国不久被勾践赐死。 《国语》一书,深厚浑朴,《周语》、《鲁语》尚矣。《周语》辞胜事,《晋语》事胜辞。《齐语》单记桓公霸业,大略与《管子》同。如其妙理玮辞,骤读之而心惊,潜玩之而味永,还须以《越语》压卷。 …… P11-13 序言 北京大学历史系、中文系的一批青年学者编了一套“知道点”丛书,邀我写序。我对丛书的名称有点好奇,一问,明白了他们的意思,就决定写了。 原来,这套丛书里每一本的标题,都以“知道点”开头,如《知道点中国历史》、《知道点中国文化》、《知道点世界文化》……落脚点都显得宏大,而着眼点却很谦虚,显出青年学者的俏皮。中外文化是万仞群峰,我们不应该畏其高峻而仓皇躲开,更不应该看了两眼而自以为已经了如指掌。我们所能做的,是尊敬地在山脚下仰视,勤快地在山道口打听,简单说来,也就是:知道点。 首先,不知道是可惜的。区区五尺之躯,不以文化群峰作为背景,只是一种无觉无明、平庸卑琐的生理存在。人凭文化与外界进行不同层次的沟通,并通过文化证明自己是谁,对此,即使文化程度不高的人也有一种荣辱感。记得去年中央电视台举办一次全国直播的青年艺术人才大奖赛,比赛中有一项文史知识测试,结果出乎意料,几亿观众对这一部分的关注远远超过比赛的主体项目,全国各省观众对于自己省派出的选手在艺术技能上的落败并不在乎,却无法容忍他们居然答不出那些文史知识的试题。由此可知,直到今天,很多中国人还是习惯于在文化上寻求自身尊严和群体尊严的,这很不错。 但是,紧接下来的问题是,又必须提防人们对于文史知识的沉溺。沉溺,看似深入,实则是一种以文化名义制造的灭顶之灾。中国明清之后一直有一批名人以引诱别人沉溺来谋生,很不道德。因此,必须在文化的群峰间标划一些简明的线路,在历史的大海中铺设一些浮标的缆索,使人们既领略山水之胜又不至于沉溺。这种做法用一种通俗用语来表述,就是不必知道得太多、太杂、太碎、太滥,只须“知道点”。 “知道点”,不是降低标准,而是提高标准。这就像线路的设定者一定比一般的逛山者更懂得山,缆索铺设者也一定比一般的游水者更熟识海。不仅更懂、更熟识,而且也更有人道精神,更有文化责任。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觉得北大青年学者们编写这套“知道点”丛书是一项有价值的事业。新世纪的公民不可能全然舍弃人类以前创造的文化历史背景,却又不能让以前的创造来阻断今天的创造,因此应该有更多的山路划定者和缆索铺设者。只有这样,壮丽的历史文化才能真正成为新世纪的财产。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