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肯定认识马克思、雨果、莎士比亚、达芬奇这些耳熟能详的历史名人吧?也很喜欢希腊神话和安徒生的童话故事吧?哪么你有没参观过英国的大英博物馆和法国的卢浮宫呢?有没看过西班牙斗牛呢?西方文化要览就是这样一部关于西方诸国文化的百科知识性的宝典,它简明扼要,同时又很全面地介绍了西方文化发生、发展直至现代文化的整个历史过程,以及西方文化的主要内涵。如果想知道的话,不要错过哦!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西方文化要览 |
分类 | 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论 |
作者 | 朱寰//吴泽义//王松亭//刘锡海 |
出版社 | 中国青年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你肯定认识马克思、雨果、莎士比亚、达芬奇这些耳熟能详的历史名人吧?也很喜欢希腊神话和安徒生的童话故事吧?哪么你有没参观过英国的大英博物馆和法国的卢浮宫呢?有没看过西班牙斗牛呢?西方文化要览就是这样一部关于西方诸国文化的百科知识性的宝典,它简明扼要,同时又很全面地介绍了西方文化发生、发展直至现代文化的整个历史过程,以及西方文化的主要内涵。如果想知道的话,不要错过哦! 目录 序…………………………………………………………………………………1 第一章 西方文化史概述………………………………………………………1 第一节 史前文化……………………………………………………………1 一、旧石器文化……………………………………………………………1 二、中石器文化……………………………………………………………3 三、新后器文化……………………………………………………………4 四、铜石并用时代的文化…………………………………………………4 五、青铜文化………………………………………………………………5 第二节 古希腊、罗马文化…………………………………………………6 一、克里特文化……………………………………………………………7 二、迈锡尼文化……………………………………………………………8 三、荷马时代的希腊文化…………………………………………………9 四、古风时期的希腊文化…………………………………………………10 五、古典时期的希腊文化…………………………………………………12 六、希腊化时期的文化……………………………………………………14 七、共和国时期的罗马文化………………………………………………15 八、帝国时期的罗马文化…………………………………………………17 第三节 中世纪文化…………………………………………………………19 一、中世纪前期的文化……………………………………………………19 二、中世纪后期的文艺复兴文化…………………………………………21 第四节 近代西方文化………………………………………………………29 一、古典主义文化……………………………………………………………29 二、启蒙主义文化……………………………………………………………31 三、浪漫主义文化……………………………………………………………33 四、批判现实主义文化………………………………………………………35 五、科学与技术………………………………………………………………38 第五节 现代西方文化…………………………………………………………41 一、现代西方哲学和社会科学………………………………………………41 二、现代西方文学……………………………………………………………43 三、现代西方美术……………………………………………………………45 四、电影艺术…………………………………………………………………46 五、自然科学与技术…………………………………………………………47 六、现代西方人的基本价值观………………………………………………49 (一)自由与平等……………………………………………………………50 (二)个人成就与竞争………………………………………………………52 (三)实用与效率……………………………………………………………52 (四)个人主义与义…………………………………………………………53 二章 西方学术思想 古代中世纪部分………………………………………57 第一节 古希腊罗马的学术思想………………………………………………57 一、古希腊罗马的哲学思想…………………………………………………57 二、古希腊罗马的逻辑学思想………………………………………………68 三、古希腊罗马的心理学思想………………………………………………70 四、古希腊罗马的美学思想…………………………………………………73 五、古希腊罗马的法律思想…………………………………………………77 六、古希腊罗马的经济学思想………………………………………………82 七、古希腊罗马的史学思想…………………………………………………83 第二节 中世纪西方学术思想…………………………………………………92 一、中世纪西方哲学思想……………………………………………………92 二、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方逻辑学思想……………………………97 三、中世纪西方心理学思想…………………………………………………99 四、中世纪西方美学思想………………………………………………………101 五、中世纪西方法律思想…………………………………………………103 六、中世纪西方经济学思想………………………………………………105 七、中世纪西方史学思想…………………………………………………106 第三章 西方学术思想 近代部分……………………………………………117 一、近代西方哲学思想……………………………………………………117 二、近代西方逻辑学思想…………………………………………………139 三、近代西方心理学思想…………………………………………………142 四、近代西方美学思想……………………………………………………152 五、近代西方法律思想……………………………………………………161 六、近代西方经济学思想…………………………………………………173 七、近代西方史学思想……………………………………………………194 八、近代西方社会学思想…………………………………………………236 第四章 西方学术思想 现代部分……………………………………………260 一、现代西方哲学思想……………………………………………………260 二、现代西方逻辑学思想…………………………………………………304 三、现代西方心理学思想…………………………………………………308 四、现代西方美学思想……………………………………………………320 五、现代西方法律思想……………………………………………………327 (三)基本范畴,概念释义………………………………………………………334 六、现代西方经济学思想…………………………………………………339 七、现代西方史学思想……………………………………………………351 八、现代西方社会学思想…………………………………………………372 九、现代西方情报学思想…………………………………………………400 五章 文学………………………………………………………………………409 第一节 希腊文学………………………………………………………………410 一、荷马时代和荷马史诗……………………………………………………411 二、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415 三、古希腊的“喜剧之父”—阿里斯托芬…………………………………420 第二节 古罗马文学……………………………………………………………422 一、古罗马的喜剧作家………………………………………………………422 二、古罗马三大诗人…………………………………………………………424 第三节 中世纪文学……………………………………………………………426 一、教会文学…………………………………………………………………426 二、民间文学…………………………………………………………………426 三、骑士文学…………………………………………………………………427 四、城市文学…………………………………………………………………427 第四节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428 一、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三颗文学巨星……………………………………428 二、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五大作家……………………………………………433 第五节 近代文学………………………………………………………………442 一、古典主义文学……………………………………………………………442 二、启蒙主义文学……………………………………………………………446 三、浪漫主义文学……………………………………………………………457 四、批判现实主义文学………………………………………………………461 第六节 西方现代文学…………………………………………………………503 一、英国最杰出的剧作家肖伯纳……………………………………………503 二、爱尔兰现代著名“意识流" 小说家乔伊斯……………………………506 三、德国当代杰出的小说家托马斯·曼……………………………………509 四、西方现代派文学的重要奠基人卡夫卡…………………………………511 五、美国现代进步作家德莱塞………………………………………………513 六、美国现代杰出的文学家海明威…………………………………………515 六章 艺术………………………………………………………………………518 第一节 永恒的魅力—古代希腊美术…………………………………………518 一、早期希腊美术:荷马时代(公元前12—前9世纪)………………………518 二、希腊社会城邦形成时期的美术: 古风时期(公元前8一前6世纪)…………………………………………519 三、希腊鼎盛时期的美术:古典时期(公元前5—前4世纪)………………522 四、后期希腊美术:希腊化时期 (公元前4世纪末至公元1世纪)……………………………………………532 第二节 古代罗马美术…………………………………………………………535 一、古罗马的建筑艺术………………………………………………………536 二、古罗马雕刻艺术…………………………………………………………540 三、古罗马绘画………………………………………………………………543 第三节 中世纪欧洲基督教建筑………………………………………………545 一、拜占廷式:圣索菲亚大教堂为代表……………………………………545 二、俄罗斯式:华西里·伯拉仁诺教堂为代表……………………………546 三、罗马式:比萨斜塔为代表………………………………………………546 四、哥特式:夏特尔大教堂、科隆大教堂和 米兰大教堂为代表………………………………………………………547 第四节 人的觉醒——文艺复兴美术…………………………………………548 一、开创文艺复兴美术新纪元的艺术家……………………………………548 二、15世纪佛罗伦萨画派诸大师……………………………………………563 三、安布利亚画派和帕多瓦画派的主要代表………………………………569 四、意大利文艺复兴鼎盛时期最杰出的 艺术大师—“艺坛三杰"…………………………………………………570 五、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期—艺术成就 最辉煌的威尼斯画派………………………………………………………581 六、威尼斯画派最后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艺术家丁托列托………………588 七、意大利北方诸国的文艺复兴美术………………………………………589 第五节 1 7世纪意大利两位杰出的艺术大师 卡拉瓦乔和贝尼尼…………………………………………………………599 一、卡拉瓦乔现实主义………………………………………………………599 二、巴洛克雕刻建筑艺术盛期最杰出的 艺术大师—贝尼尼…………………………………………………………602 三、波伦亚学院派……………………………………………………………600 第六节 17世纪欧洲三大油画家 —委拉斯开兹、鲁本斯、伦勃朗…………………………………………606 一、西班牙1 7世纪最杰出的现实主义艺术大师 —委拉斯开兹………………………………………………………………606 二、佛兰德斯画派……………………………………………………………611 三、荷兰画派…………………………………………………………………616 第七节 18世纪法国“洛可可”画派…………………………………………623 一、“洛可可”画派著名代表人物——华托……………………………623 二、“洛可可”画派牧歌画家布歇………………………………………625 三、善画贵族式爱情画家弗拉戈纳尔……………………………………626 第八节 启蒙时期的法国画家…………………………………………………626 一、市民画家夏尔丹………………………………………………………627 二、“小人物”画家格瑞兹………………………………………………628 三、色粉画家拉图尔………………………………………………………628 四、18世纪法国著名雕刻大师法尔孔奈…………………………………629 五、18世纪法国著名肖像雕刻家乌东……………………………………630 第九节 18、19世纪浪漫主义画家……………………………………………631 一、浪漫主义美术伟大先驱戈雅…………………………………………631 二、法国杰出的浪漫主义画家席里柯……………………………………635 三、独树一帜的浪漫主义雕刻家吕德……………………………………636 第十节 19世纪法国的新古典主义画派………………………………………638 一、新古典主义画派旗手大卫……………………………………………638 二、法国最后一位古典主义艺术大师安格尔……………………………643 第十二节 “雕刻界的摩西”——罗丹………………………………………645 第十三节 法国19世纪三大现实主义画家……………………………………648 一、法国近代杰出的政治讽刺画家杜米埃………………………………648 二、法国19世纪杰出的现实主义画家库尔贝……………………………651 三、法国19世纪的著名“农民画家“米勒………………………………654 第十四节 法国印象画派……………………………………………………657 第十五节 俄国美术及巡回展览画派………………………………………662 一、“画家中的果戈理”菲多托夫………………………………………662 二、“人民画家”别罗夫…………………………………………………666 三、关注下层的画家普基列夫……………………………………………669 四、巡回画派的思想领袖克拉姆斯柯依…………………………………669 五、巡回画派最杰出的画家列宾…………………………………………671 六、俄国杰出的历史画家苏里科夫………………………………………675 第十六节 现代美术诸流派…………………………………………………677 一、野兽派…………………………………………………………………678 二、表现派…………………………………………………………………679 三、立体派…………………………………………………………………680 四、达达派…………………………………………………………………681 五、超现实主义……………………………………………………………682 六、抽象派…………………………………………………………………683 七、超级现实主义…………………………………………………………684 第七章宗教和神话传说…………………………………………………………686 第一节 古代宗教……………………………………………………………689 一、古日耳曼人的宗教……………………………………………………689 二、古斯拉夫人的宗教……………………………………………………689 三、古希腊的宗教…………………………………………………………690 四、古罗马的宗教…………………………………………………………691 第二节 犹太教………………………………………………………………692 一、犹太教概述……………………………………………………………692 二、犹太教的经典、教义和教规…………………………………………693 三、犹太教的礼俗和节日…………………………………………………694 第三节 基督教………………………………………………………………695 一、基督教概述……………………………………………………………695 二、基督教人物……………………………………………………………697 三、基督教经典、教义与神学……………………………………………700 四、基督教的宗教组织与修会……………………………………………704 五、基督教的主要教派……………………………………………………713 六、基督教的礼仪、标志和节日…………………………………………721 第四节 近现代西方宗教概况………………………………………………726 一、近现代西方主要国家宗教概况…………………………………………726 二、近现代西方基督教社会思潮……………………………………………728 第五节 希腊神话传说…………………………………………………………730 一、前奥林匹斯神系…………………………………………………………733 二、奥林匹斯神系……………………………………………………………737 三、大英雄和竞技会…………………………………………………………744 四、雅典系……………………………………………………………………749 五、迈锡尼系…………………………………………………………………750 六、特洛伊系…………………………………………………………………753 七、忒拜系……………………………………………………………………755 八、伊俄尔科斯系……………………………………………………………756 九、伊塔卡系…………………………………………………………………758 十、克里特系…………………………………………………………………759 第六节 罗马神话传说…………………………………………………………760 一、埃涅阿斯是罗马朱理亚氏族的始祖…………………………………760 二、罗马城的创建者………………………………………………………760 三、希腊罗马主要神祗对照表……………………………………………761 第八章 西方伦理思想…………………………………………………………763 第一节 西方古代中世纪伦理思想……………………………………………763 一、苏格拉底…………………………………………………………………763 二、柏拉图……………………………………………………………………767 三、亚里士多德的伦理思想…………………………………………………771 四、奥古斯丁的伦理思想……………………………………………………774 五、托马斯·阿奎那的伦理思想……………………………………………777 第二节 近代前期欧洲伦理思想………………………………………………780 一、弗兰西斯、培根的伦理思想……………………………………………780 二、托马斯·霍布斯的伦理思想……………………………………………783 三、大卫·休谟的伦理思想…………………………………………………786 四、斯宾诺莎的伦理思想……………………………………………………788 五、卢梭的伦理思想………………………………………………………791 六、康德的伦理思想………………………………………………………794 第三节 19世纪西方伦理思想………………………………………………796 一、约翰·哥特利勃·费希特……………………………………………797 二、路德维希·费尔巴哈的伦理思想……………………………………799 三、边沁的功利主义伦理思想……………………………………………802 四、斯宾塞的伦理思想……………………………………………………805 第四节 20世纪西方伦理思想………………………………………………808 一、柏格森的伦理思想……………………………………………………808 二、杜威的伦理思想………………………………………………………810 三、罗素的伦理思想………………………………………………………812 四、当代西方伦理学派……………………………………………………815 第九章风俗习惯…………………………………………………………………817 第一节 服饰…………………………………………………………………820 一、古希腊罗马的服饰……………………………………………………820 二、中世纪的服饰…………………………………………………………823 三、近现代的服饰…………………………………………………………830 第二节 婚俗…………………………………………………………………842 一、古希腊罗马的婚俗……………………………………………………842 二、中世纪欧洲的婚恋观…………………………………………………844 三、近现代西方的婚俗……………………………………………………845 第三节 节庆与娱乐…………………………………………………………859 一、西方的节庆及其起源…………………………………………………859 二、西方的娱乐及其起源…………………………………………………866 第四节 礼仪与生活风习……………………………………………………874 一、西方的礼仪……………………………………………………………874 二、西方的生活习俗………………………………………………………878 三、现代西方的生活方式与情趣…………………………………………890 每十章政治思想与政治制度…………………………………………893 第一节 上古时期的政治思想…………………………………………………893 一、柏拉图的理想国和政体循环论…………………………………………894 二、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思想…………………………………………………895 三、伊壁鸠鲁的国家观………………………………………………………896 四、斯多噶派的政治思想……………………………………………………897 五、波利比的混合政治论……………………………………………………897 六、西塞罗的政治思想………………………………………………………898 七、梭伦的政治改革…………………………………………………………898 八、赫拉克利特的政治思想…………………………………………………899 九、德谟克利特的政治思想…………………………………………………899 十、普罗塔哥拉的政治思想…………………………………………………900 十一、毕达哥拉斯的政治思想………………………………………………900 十二、苏格拉底的政治思想…………………………………………………900 十三、古希腊的政治思想特点………………………………………………901 十四、古罗马的政治思想特点………………………………………………901 第二节 上古时期的政治制度…………………………………………………902 一、古代希腊的城邦制度……………………………………………………902 二、雅典的民主制度…………………………………………………………902 三、斯巴达的国家制度………………………………………………………903 四、古罗马共和国的国家制度………………………………………………904 五、古罗马帝国的元首制……………………………………………………905 第三节 中世纪时期的政治思想………………………………………………905 一、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国》及其神权政治思想…………………………907 二、托马斯·阿奎那论教会与国家…………………………………………908 三、但丁的世界帝国论………………………………………………………908 四、马西利的政治思想………………………………………………………909 五、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910 六、布丹的主权理论…………………………………………………………911 七、浩特曼的反暴君思想……………………………………………………911 八、布鲁塔的反暴君思想……………………………………………………912 九、鲍埃西的反暴君思想……………………………………………………913 十、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政治思想………………………………………913 十一、格老秀斯的政治思想…………………………………………………916 十二、斯宾诺莎的社会契约论………………………………………………917 第四节 中世纪时期的政治制度………………………………………………918 一、英国政治制度……………………………………………………………918 二、法国政治制度……………………………………………………………920 三、德国政治制度……………………………………………………………923 四、沙皇俄国的专制制度……………………………………………………924 五、拜占廷帝国的中央集权政治制度………………………………………925 第五节 近代时期的政治思想…………………………………………………926 一、英国政治思想……………………………………………………………928 二、法国政治思想……………………………………………………………936 三、美国政治思想……………………………………………………………946 四、德国政治思想……………………………………………………………949 五、俄国政治思想……………………………………………………………952 巴枯宁的无政府主义思想…………………………………………………952 第六节 近代的政治制度………………………………………………………953 一、法国政治制度……………………………………………………………953 二、美国政治制度……………………………………………………………956 三、英国政治制度……………………………………………………………958 第七节 现代的政治思想………………………………………………………959 一、民主社会主义政治思想…………………………………………………963 二、法兰克福学派的政治思想………………………………………………966 三、新保守主义的政治观……………………………………………………971 第八节 现代的政治制度………………………………………………………973 一、现代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973 二、现代英国政治制度………………………………………………………977 三、现代美国政治制度………………………………………………………979 十一章 科学技术………………………………………………………………981 第一节 古代科学技术…………………………………………………………981 一、科学技术的起源…………………………………………………………981 二、古希腊的科学成就………………………………………………………983 三、中世纪欧洲科学…………………………………………………………986 第二节 近代科学技术…………………………………………………………988 一、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988 二、天文学的革命……………………………………………………………989 三、16至18世纪经典力学……………………………………………………989 四、哈维的血液循环学说……………………………………………………992 五、16至18世纪的化学革命…………………………………………………992 六、16至18世纪数学的成就…………………………………………………994 七、16至18世纪的科学思想与方法论………………………………………996 八、机械唯物主义的自然观…………………………………………………1000 九、产业革命与近代以来的第一次技术革命………………………………1001 十、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产生……………………………………………1006 十一、电磁学理论与第二次技术革命………………………………………1007 十二、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物理学革命…………………………………1015 第三节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1024 一、第三次技术革命…………………………………………………………1024 二、三论的产生、发展和趋势………………………………………………1039 三、现代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发展趋势………………………………………1047 四、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影响………………………………………………1052 五、新技术革命与西方学者的社会发展趋势观……………………………1053 第十二章教育及文化设施………………………………………………………1056 第一节 教育制度及思想……………………………………………………1056 一、上古教育………………………………………………………………1056 二、西欧中世纪教育………………………………………………………1066 三、欧美近现代教育………………………………………………………1072 第二节 学校…………………………………………………………………1091 一、上古学校………………………………………………………………1091 二、中世纪学校……………………………………………………………1092 第三节 图书馆………………………………………………………………1099 一、国立图书馆……………………………………………………………1099 二、大学图书馆………………………………………………………………1105 三、专门图书馆………………………………………………………………1108 第四节 博物馆…………………………………………………………………1111 一、历史博物馆………………………………………………………………1111 二、艺术博物馆………………………………………………………………1114 三、科技博物馆…………………………………………………………………1120 四、专项博物馆…………………………………………………………………1125 五、名人故居……………………………………………………………………1133 第五节 剧院及艺术团…………………………………………………………1139 一、古代希腊的剧院:狄俄尼索斯剧院………………………………………1139 二、英国的剧院和艺术团………………………………………………………1140 三、法兰西喜剧院………………………………………………………………1142 四、斯卡拉歌剧院………………………………………………………………1143 五、科隆大剧院…………………………………………………………………1143 六、悉尼歌剧院…………………………………………………………………1144 七、卡内基音乐厅………………………………………………………………1145 八、维也纳国家歌剧院…………………………………………………………1145 九、艾比剧院……………………………………………………………………1146 第六节 体育设施………………………………………………………………1146 一、古代希腊罗马的体育设施………………………………………………1146 二、法国的体育设施…………………………………………………………1148 三、罗马奥林匹克体育场……………………………………………………1149 四、东京奥林匹克体育中心…………………………………………………1149 五、慕尼黑奥林匹克运动会体育中心………………………………………1150 六、赫尔辛基奥林匹克体育场………………………………………………1150 七、美国的体育设施…………………………………………………………1151 八、墨尔本奥林匹克体育场…………………………………………………1152 九、加拿大的体育设施………………………………………………………1152 十、南美的体育设施…………………………………………………………1153 第十三章 文化学………………………………………………………………1155 第一节 文化学的历史发展…………………………………………………1155 一、文化学的萌芽…………………………………………………………1155 二、文化学的创建期………………………………………………………1156 三、文化学的发展繁荣期…………………………………………………1158 四、文化学的现代时期……………………………………………………1160 第二节 文化学及其主要分支………………………………………………1164 一、文化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1164 二、文化学的三大分支学科………………………………………………1165 三、文化学的其他分支学科………………………………………………1167 四、文化学的基本研究方法………………………………………………1169 第三节 西方文化学诸流派及其代表人物…………………………………1172 一、早期进化学派…………………………………………………………1172 二、传播学派或文化历史学派……………………………………………1179 三、社会学派或社会学年刊派……………………………………………1186 四、美国历史学派或博厄斯学派…………………………………………1191 五、功能学派………………………………………………………………1200 六、文化心理学派或文化与人格学派……………………………………1203 七、新进化学派……………………………………………………………1209 八、结构主义学派…………………………………………………………1215 第四节 文化学中的疑难问题………………………………………………1222 一、关于“文化”的定义…………………………………………………1222 二、文明与文化的区别与联系……………………………………………1227 三、关于文化变迁的理论…………………………………………………1229 后记……………………………………………………………………………1239 试读章节 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Shakespeare,1564--1616)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文学史上称他为“英国戏剧之父”。其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均居文艺复兴时期的首位。他是欧洲文学史上少数几个最杰出的作家之一,因此他同荷马、但丁、歌德被誉为时代的四大作家。马克思和恩格斯高度评价他,称赞他是“最伟大的戏剧天才”,把他的作品誉为“世界艺术高峰之一”。 莎士比亚于1564年4月23日诞生在英国中部沃里克郡艾汶河畔斯特拉福镇上的一个富裕市民家庭。父亲是一个羊毛商人,曾先后被选为当地的议员和镇长。莎士比亚从小喜爱戏剧,幼年时在家乡的文法学校念书,14岁时由于父亲破产,中途辍学,开始独立谋生。传说他当过乡村教师、屠宰场的学徒,做过书童和律师小吏,还参加过远征军,去过荷兰、意大利。 1582年,18岁的莎士比亚娶了一位比他大8岁的农场主的女儿安娜·哈雪薇为妻。1587他只身来到伦敦,这时英国正处在女王伊丽莎白一世(1558--1603)统治的鼎盛时期。当时英国戏剧事业正进入蓬勃发展的高潮之中,1576年,伦敦建立了大型的正式剧院(剧场可容纳1500--3000人),演员的演技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出现了一批受过高等教育的戏剧作家。他们都有较深的古典文化素养,又受过人文主义思想的熏陶,被人们称为“大学才子”。他们在吸收英国民间戏剧传统的基础上,也汲取古典戏剧的精华和意大利、西班牙等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新成就,写出了不少优秀剧本。他们之中有成就的戏剧作家有马洛、李利、格林和基德等。这些杰出的剧作家对莎士比亚都有过影响,其中尤以马洛的影响为最大。他们的活动为后来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奠定了基础。 莎士比亚来到伦敦的最初几年,生活过得很艰苦。由于他不是贵族出身,又无大学文凭,在伦敦也无任何靠山,像他这样的人,是无法在宫廷内谋得一官半职的。为了谋生,他只好到处奔走,经同乡介绍在剧院找到了工作。一开始是当马夫,为看戏的绅士们看管马匹、遛马和做清扫等最下等的工作。不久,做了一阵按时呼唤演员登场的工作,一些演员发现他口齿伶俐、头脑灵活、行动敏捷,便让他给演员提台词或上台跑龙套、当配角,后来扮演了一些重要角色,还担任了导演。莎士比亚勤奋好学,苦练演技的基本功。因此被同时代的人称为“勤勉之士”。他的“戏演的非常好”,成了名演员。后来成为剧院的股东,并获得了低级贵族称号,还在家乡购置了127英亩的地产。他经常随剧团到各地巡回演出,更广泛地接触到社会各阶层的生活。他30多岁就成为著名的戏剧家和诗人。约1610年离开伦敦回到了故乡。1616年4月23日逝世,遗体安葬在圣三一礼拜堂。莎士比亚的故居留给了长女苏珊娜和女婿名医约翰·霍尔博士。他们夫妇死后故居传给了惟一的女儿伊丽莎白。令人叹惜的是,伊丽莎白死前竟将莎士比亚故居中的书籍、手稿全部烧毁。这次罕见的文物浩劫,给后人研究莎士比亚带来了巨大的困难。……P439-440 序言 《西方文化要览》是一部关于欧美西方诸国文化的百科知识性读物。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创造的优秀文化都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由于各国各民族所拥有的自然条件不同,历史背景不同,走过的道路不同,社会发展水平不同,因而他们创造的文化内容也异彩纷呈,各具特色。因此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可以互通有无,采长补短,相互启发,彼此借鉴,促进国家民族文化的发展。西方各国文化是人类文化百花园中一簇灿烂的奇葩,有必要向我国读者作些介绍。 本书共分13章。第一章“西方文化史概述”,扼要地介绍了西方文化发生、发展直至现代文化的整个历史过程。上自西方文化的源头——克里特-迈锡尼文化、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中经中世纪文化、文艺复兴文化、启蒙运动文化,下至19—20世纪现代西方文化的新发展,对西方文化发展的全过程做了概括的说明。第二至第十三章,按专题介绍西方文化的具体内容。分九个专题:学术思想、文学艺术、宗教和神话传说、伦理道德、风俗习惯、政治思想及制度、科学技术、教育及文化设施、文化学,大体上包括了文化领域的主要方面。每个专题都设有综述和若干具体条目,主要侧重有关的文化知识的内容。本书与百科全书不同,主要是为了阅读,不是为了查考,因而把可读性放在首位。西方文化成果浩如烟海,要做到全面系统详尽的介绍不大可能。本书只能有选择地、有重点地做比较完整的介绍。如果在其他同类书籍中容易查到的条目,本书则或删或简,尽量避免无意义的重复。例如,哲学是西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中国青年出版社有《哲学小百科》问世,故书中“学术思想”部分只是扼要地介绍了西方哲学思想,将篇幅用来介绍其他学科的学术思想。 从这部书内容看,我认为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首先,这部书基本上突破了将文化仅视为意识形态的传统观念,大体上按照“大文化观”编排全书框架,符合当今时代文化发展的需要。研究社会文化必须弄清文化的内涵。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关于文化的定义不下百种,智者见智,仁者见仁。这样就使读者陷入十里云雾,弄不清真相。我认为要认识文化有两个基本点必须把握:(1)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对生产和生活实践的依赖性。文化是从哪里来的?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地上长出来的,而是从生产和生活的实践中来的。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不断再生产自己的生活,从而要求一定的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人们在生产实践活动中必然会取得两种成果:一种是物质成果,这是满足人类生活需要的物质基础;另一种是精神成果,产生和发展了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能力,这是满足人类对文化生活需要的基本条件。(2)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对社会协作的依赖性。人是社会动物,人类生产一开始就是社会生产,同样人类文化一开始就是社会上的人们共同劳动、共同创造的产物。所以文化的发展也必须靠一代一代人不断地努力。后人总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前进,后人总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远些。 人们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是互相对立又彼此依存相互渗透的,你里有我,我里有你。物质成果里有精神因素,即人的劳动、智慧、勇敢、技巧、团结协作等,这些精神的东西在物质里是看不见摸不到的,但它确实存在,构成物质的文化底蕴。同样,在精神成果里也有物质的因素,再现生产对象的姿态,表现对生产环境的印象,总结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吟诗作画、唱歌跳舞、著书立说,精神活动的一切都直接间接与物质生产和社会生活有关。从发生学的角度看,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是同时发生的,是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 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升,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发生分工,进而导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和对立。按照传统的观点,脑力劳动者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就是文化。从这个意义上看待文化,我认为是从狭义上理解文化,虽然不能说错,但不够全面准确。对这种只把文化看作文学艺术和知识体系的意识形态文化观,姑且称之为“小文化观”。 社会文化的范围是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和扩大。在生产的发展已进入工业文明高度发达、即将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仅用意识形态的观点看待文化是远远不够了。广义的文化观,即“大文化观”认为,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即人类在一定时期一定区域内所创造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创新。尤其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因此广义文化观认为文化有三种形态,即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所谓物质文化是指物质的东西具有文化的品位,体现一定思想、表现一定的知识技术水平、代表某种精神的,如故宫、兵马俑、人民大会堂、博物馆、图书馆、林则徐纪念馆等。所谓制度文化系指在社会生产和生活各领域体现新思想新精神的制度变迁和制度创新。至于精神文化也比过去所谓“意识形态文化”广泛得多。一般认为它包括科学技术、教育培训、卫生保健、体育竞技、文学艺术、图书出版、文博展览、思想信仰、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都属于精神文化的范畴。树立“大文化观”对于理解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正确处理文化与经济、文化与政治的关系,促进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是十分必要的。 其次,这部书虽然不涉及生产和经济,但在基本观点上把文化力当做生产力和经济的重要因素看待。书中认为,文化能使直接生产者充分发挥其生产能力,提高物质成果的产量和质量。生产力是什么?生产力反映的是在生产过程中人对自然的关系。但是人对自然的关系必须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即生产关系才能实现。生产力的状况所表明的是什么样的人使用什么样的工具生产他们所必需的物质资料。人是生产发展中的决定因素,处于生产过程中的人,其素质如何直接影响生产力的水平。这个生产者的文化程度、科学技术知识、生产经验、劳动态度等都会直接影响生产力的发挥。提高生产效率最活跃的因素是生产工具的改进。而改进工具,发明机器,还得靠人的科学技术知识和生产经验,以及他对提高生产的积极性。具有高尚理想、信念和道德修养的生产者,能在生产中克服各种困难,超常地发挥生产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文化还能创造激励生产提高所需要的特定的人文环境,妥善安排生产协作,使生产活动有序地进行。由此可见文化对生产活动是十分重要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书中把文化力看作是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是有充分根据的。 第三,这部书从西方国家的视角,看出文化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所谓综合国力是指一个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全部总体实力,其中包括资源、经济、政治、军事、外交、科技、教育、国民素质、民族的凝聚力和意志力等。概括地说,综合国力即国家的物质力、制度力和精神力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综合体。这三种力量表现在社会结构方面,即经济力、政治力和文化力的三位一体。仅从这三维结构来看,西方各国的文化力就是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方各国的综合国力,在18、19、20三个世纪,经过三次科学技术革命,连续上升了三个台阶。它们的综合国力大为增强。在约两个半世纪内,西方各国的各类教育也大为普及。由此可见,作为文化力基本要素的科学技术和国民教育,是强化综合国力的基本建设工程。西方国家这个历史经验,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一个国家和社会的经济实力,无疑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基础。但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却是文化,主要是科学技术和国民教育。马克思和恩格斯历来重视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马克思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把科学看作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导言》中说:“自然科学当时也在普遍的革命·中发展着,而且它本身就是彻底革命的。”毛泽东同志曾经在天安门上对美国客人埃德加·斯诺说过,为了建设我们国家,应该学习美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可见他很重视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推动作用。邓小平同志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总结我国几十年建设的基本经验,认为衡量一个国家的国力,要综合地看、全面地看。并且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光辉论断,正确地表述了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国民教育主要是为了提高劳动者和全体国民的素质,是为了培养专门人才,从而为经济建设、国防建设,为增强综合国力提供人力和智力支持。现代世界已经进入信息时代,知识经济已初露端倪,世界上出现了经济文化、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一体化的社会潮流。人们从一个国家的文化实力就可测评出它的综合国力。科研机构和高等教育的数量与质量,科技和教育的投入比率,教育的普及率和知识分子队伍的状况,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和军事发展的贡献率,国民生产总值中的科技含量,国民的生活水平和人均寿命,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程度等,这一切文化方面的指标都是测评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我们要建设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可不重视现代文化,特别是教育和科技对生产和经济的巨大推动作用。 这部书在编写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拖的时间较长,执笔人员较多,统稿任务繁重。直到最后还有一些不够令人满意之处,希望得到读者和专家的指正。 朱 寰 1999年6月于长春 后记 本书最初是朱寰先生与吴泽义、王松亭同志在一起议论,想组织一些同志在一起编一本关于西方文化方面的教学参考词典,后来经过多次与中国青年出版社总编辑阙道隆、副总编辑郑一奇讨论,吸收一些同志的意见,写成现在这个样子。效果如何,请读者评说。 参加本书多次讨论的人员有:朱寰、吴泽义、王松亭、阙道隆、郑一奇、刘锡海等同志。朱寰、吴泽义、王松亭、刘锡海任主编。参加编委员会的有:王钧林、王松亭、王洪慈、朱寰、刘锡海、吴泽义、罗通秀、郭师稷、韩瑞常(以上按姓氏笔画排列)。 各章主编除参加本章初审外,朱寰、吴泽义、王松亭、刘锡海均通读过全书,并重点复审所主编的各章。经各章修改后,再由朱寰、王松亭通审全书。吴泽义为召集人,为编写本书做了不少组织工作和审稿工作。最后本书的齐、清、定工作由吴泽义完成。 本书各章主编与每章执笔人 朱寰罗通秀主编第一章罗通秀、王少平、郎淑梅、刘锡海 朱寰 罗通秀主编第二章 罗通秀、王军风、黄宜新、陈勇、洪明 朱寰罗通秀主编第三章罗通秀、王军风、黄宜新、陈勇 朱寰罗通秀主编第四章罗通秀、王军风、黄宜新、陈勇、何皓 吴泽义主编第五章吴泽义、宋贵友、宋新卫、吴龙、柯欣、吴刚、易玲珠 吴泽义主编第六章吴泽义、胡冰恒、吴刚、柯欣、吴龙、宋贵友、玉文 王松亭主编第七章王松亭、王少平、郎淑梅、王贰 朱寰刘锡海主编第八章王钧林、顾銮斋、刘锡海、吴晓晶、李晓宏 王松亭主编第九章王松亭、王芳、王明、王晓 王松亭主编第十章宋慧娟、杨秀青、刘锡海、李兴彬、肖雄、肖准 刘锡海主编第十一章刘锡海、易玲珠、金曾孙、王洪慈、王永志、巴图、张春林、孙英凯 朱寰主编第十二章郭师稷、韩瑞常、史季、常瑞 朱寰罗通秀主编第十三章罗通秀 李勇、广庆、苏玉文、吴晶、吴茜、晓华、晓山、桐彤、洪波、陶绍映、张丽红、金福顺、张红蕾、王宏、张舜、赵茜、李晓冬等,参加了本书部分初稿的撰写等工作。 本书在编写中得到中国青年出版社大力的支持,朱寰先生的博士生帮助审稿,另外,张丽虹、易玲珠、巴图、吴龙、胡冰恒、陶绍映、吴彤等同志做了不少具体工作,在此,我们表示衷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