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一章 地膜覆盖的特点和基本概况
第一节 地膜覆盖的起源和作用机制
第二节 地膜覆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第三节 地膜覆盖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第二章 主要覆膜农区及地膜应用
第一节 西北绿洲农业区
第二节 黄土高原旱作区
第三节 华北平原丘陵区
第四节 西南武陵山区
第五节 东北风沙干旱区
第六节 不同地区地膜应用比较
第三章 主要地膜覆盖技术模式及特点
第一节 玉米
第二节 棉花
第三节 花生
第四节 烟草
第五节 马铃薯
第六节 水稻
第四章 地膜残留污染特征与危害
第一节 地膜覆盖及残留污染调查方法
第二节 地膜残留污染时空分异特点
第三节 地膜残留污染的主要危害
第五章 地膜成分特性和污染防治策略
第一节 地膜成分与潜在危害分析
第二节 塑料可降解性及新型地膜
第三节 农艺防治技术与残膜综合利用
第六章 典型残留地膜回收机械
第一节 苗期残膜回收机械
第二节 秋后残膜回收机械
第三节 播前残膜回收机械
第四节 其他残膜回收机械
附件
附件1 2011年日本昭和电工株式会社降解地膜评价报告
附件2 2012年日本昭和电工株式会社降解地膜评价报告
附件3 可降解地膜评价技术规范(草案)
附件4 氧化-生物双降解生态地膜地方标准(山东)
附件5 农用残膜回收利用技术规范(宁夏)
附件6 中央电视台和报刊采访的相关报道
附件7 主要可降解地膜生产企业介绍
索引
严昌荣、何文清、刘爽、曹肆林等编著的《中国地膜覆盖及残留污染防控》分为六章。第一章介绍了地膜覆盖的起源和作用机制、地膜覆盖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应用现状和趋势。第二章重点介绍西北绿洲农业区、黄土高原旱作区、华北平原丘陵区、西南武陵山区和东北风沙干旱区的农业生产特点和地膜应用现状。第三章分作物种类介绍了地膜覆盖技术模式及特点,主要作物包括玉米、棉花、花生、烟草、马铃薯和水稻等。第四章介绍地膜残留污染防控研究调查方法、地膜残留污染特点及主要危害。第五章重点介绍了新型可降解地膜的种类及特性。第六章介绍了我国现有地膜回收机械的特点和适应性。另外,本书还有七个附件,分别介绍了可生物降解地膜评价报告、国内外相关标准及规范、有关研究成果的新闻报道,以及相关企业及产品信息。
本书可供从事农业与环境管理、科研、生产等领域的研究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教学人员和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本科生等参考。
随着地膜覆盖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地膜残留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调查资料显示长期覆膜农田土壤中地膜残留量为71.9~259.1kg/hm2,从区域上看,西北农田土壤中残膜量要远高于华北和西南地区。地膜残留污染主要危害表现在阻碍土壤毛管水和自然水的渗透,影响土壤吸湿性,降低土壤通透性,影响土壤微生物活动和土壤肥力,土壤残膜可导致作物出苗慢、出苗率低、缺苗断垄多等现象严重,地膜残留还可能降低农产品质量。此外,残膜碎片可能与农作物秸秆和饲料混在一起,牛、羊等家畜误食后造成肠胃功能不良甚至死亡;漫天飞舞的残膜影响环境景观,造成“视觉污染”等。地膜残留已给农业生产和环境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合理利用地膜覆盖技术和加强残膜污染防治技术研究已成为一个重要议题,严昌荣、何文清、刘爽、曹肆林等编著的《中国地膜覆盖及残留污染防控》将为读者分析地膜的发展和治理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