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绘出世界文明的地图
分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作者 (美)维森特·韦格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维森特·韦格所著的这《绘出世界文明的地图》从美国国会图书馆地理学与地图部的众多馆藏中精选了两百多幅地图,收入了很多珍稀藏品。

这一幅幅包含了文化、社会以及经济要素的地图,不仅是地理事实的简单再现,而且每一幅地图的背后都伴有一段传奇的故事,它们虽然形式各异,但却成为各自时代的模本,启发了后世之人,而最终,在它们的共同努力之下,我们才得以了解古往今来、沧海桑田的世间万象。

内容推荐

维森特·韦格所著的这《绘出世界文明的地图》通过两百多幅珍贵的地图和大量简明生动的文字,描述了人类文明历史中制作地图和使用地图的历史,既是关于地图制陶和使用的世界性概览,又是地图产生的历史、社会学、人类学背景的梳理,更是以一个全新的视角对人类文明的一次探讨。

这本《绘出世界文明的地图》中的地图在带您穿越时间、空间和文化界限的同时,其实它也成为展示国会图书馆的一扇小小的窗户。

目录

引言 世界大舞台

序曲

第一章 古代地中海世界

 古巴比伦时期

 古埃及时期

 古希腊时期

 伊特鲁里亚

 古罗马

 古代伊斯兰世界

 圣地

 地中海

第二章 三足鼎立的世界

 亚洲

 非洲

 欧洲

第三章 世界的第四部分——美洲

 拉丁美洲

 盎格鲁美洲

第四章 世界的第五部分——大洋洲和南极洲

 大洋洲

 南极洲

尾声 无形的文化疆域

 跋

 致谢

 索引

试读章节

作为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诞生地,亚、非、欧交汇处在学界一直是个饱受争议之地。一千多年以来,朝圣者、史学家、好奇者对其心向往之,帝国扩张的野心对其趋之若鹜。自然而然,这片圣土可能是载入地图最多的地方。

《圣经》中记录了最早的一些通往圣地的路线图。《旧约》中就有大量的区界说明和历史地理记载。奥斯曼帝国最伟大的拉比以利亚·米兹拉西(Eliiah Mizrahi,1450—1526年)也和亚历山大里亚的科斯马斯大主教一样,在《圣经》地理文献的基础上绘制地图。他在评价希伯来学者最为青睐的《圣经》释解者拉比赖施(Rashi)时就用了一幅受伊斯兰文明影响的以色列地图。这幅地图在1574年成为最早印刷发行的希伯来地图(插图27)。

每一年,在逾越节和赎罪日接近尾声时,犹太人都会面朝祖先的土地耶路撒冷朝拜。耶路撒冷的位置举足轻重。托勒密是将这片神圣的土地标注在地形图上的第一人,在他的地图上,耶路撒冷和世界上任何其他地方一样,就是一个真实的存在,有其准确的坐标位置。但是在米兹拉西的地图却没有运用任何科学的绘制手法,只是将自己从诗意、模糊的《圣经》描述中所受到的启发转化成一种留白的视觉语言。圣地的位置是通过已示地点想象而知。他在教授学生空间知识的过程中训诫他们,既不要屈服于自己的欲望,也不要卑膝于任何一个民族。这幅地图更像一种批评,发人深省。它就像一位导师,告诫人们不要只是去看,还要理解;不要只是去读,还要思考。

中间长椭圆形的沙漠地区的东边是以色列,右边紧邻的是伊登和埃及河(尼罗河),埃及河最终流入位于底部的地中海(在当时被叫做“大海”),在埃及的土地上开了一个三角形的小口。腓力斯丁“坐落于地中海沿岸——相传是“巴勒斯坦”前身。位于地图顶部约旦河上方的是摩押人(Moab)、西宏人(Sihon)和奥格人(0g)的土地。约旦河呈45。倾角流入半圆形的加利利海和狭长的死海,而死海又最终流向位于最右端的红海(芦苇海)。长方形方框表示希伯来人离开埃及后的重要驻点。圣地在伊斯兰世界的地理学中被几何化了。

由西欧基督教(天主教)发起的十字军东征(1096—1291年),主要的目的是从伊斯兰教手中夺回圣地耶路撒冷,一系列的运动打破了罗马教廷和希腊教廷的关系。马修·帕里斯(Matthew Paris)于1252年绘制的圣地图解(插图28)就可以视为十字军东征历史的写照。帕里斯(1195—1259年)生活在英格兰圣奥尔本斯最重要的本笃会修道院,这里是朝圣者、主教、王子、骑士和十字军斗士出入的地方。帕里斯经常会接待为此图慕名而来的人们,因此这是一幅图形与口述并存的地图,如帕里斯自己说道:“耳之所闻即眼之所见。”

1095年,罗马教皇乌尔班二世船(Pope Urban Ⅱ)组建了一支由基督教士兵组成的十字军,“沿着耶稣受难之路前往圣墓,从邪恶的穆斯林民族手中重新夺回腓力斯丁”,一方面是为了阻挡土耳其人西进的威胁;另一方面回应来自拜占庭皇帝阿莱科修斯一世(Alexius Ⅰ)请求协助的要求。由于受到当地穆斯林专制者的扶持,乌尔班二世发动的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在腓力斯丁地区建立了四个罗马行省,也就是著名的十字军“海外王国”。其中的三个行省都位于地中海沿岸的狭长地带。至此,广阔的伊斯兰世界里燎起了罗马基督教的星星之火。帕里斯的地图反映出当时的经济状况和宗教情绪的关系。

“海外王国”最初包括耶路撒冷王国(领地内的阿克是通往腓力斯丁的要塞,在地图上占据显要位置)、安条克公国(通往叙利亚的门户,位于阿克上方,呈鸢尾形)、伊德萨伯国和的黎波里伯国(没有出现在地图上)。大部分十字军征服的领地都出现在了地图上,但是地图下方阿克呈锯齿状的城墙被放大,占去地图下半部的绝大多数,让其他领地相形见绌。阿克城在十字军东征过程中的地位何其重要,显而易见。除此以外,阿克城附近的地图上出现了一个显著的骆驼标志行走在连接中亚和地中海的商道上,这说明了阿克城也是贸易交往的重埠。骆驼前的文字表示旁边的门通往“多克城的磨坊”,位于阿克河以北2英里的地方。磨坊是欧洲农耕文明的核心,随着十字军东征进入圣地,磨坊式的生产形式也随之进驻并加以改良,生产方式的改变不失为十字军远程的功绩之一。P40-41

序言

1800年,一艘名为“美洲号”的远洋轮船从伦敦港出发驶往美国的港口城市巴尔的摩。船上载有740本图书,数量不明的一些航海图志,三幅地图和一本地图集——它们就是国会图书馆最初的馆藏。随着美利坚合众国不断壮大,为了收集制定各项法律法规所需各种门类的知识,书籍和地图的数量也在不断地增长。今天的国会图书馆已经收藏了各类文献资源13,000万多项,摆放它们的书架的长度累加起来长达530英里。地理学和地图部珍藏了480万份地图,6万份地图册,70万张用微缩胶卷拍摄的图片,300个地球仪以及2000个地形模型。国会图书馆的地图馆藏的规模和类型都堪称世界之最。

《绘出世界文明的地图》一书收入了一些国会图书馆最珍贵的收藏,其中包括了《维尔德西姆勒世界地图》、欧特利奥斯的((双半球投影世界地图》和尚普兰的法国“新描述”。但是本书讲述的地图故事不仅限于西方国家,国际化的视角使本书还触及了馆藏中亚洲、非洲和中东图片资料。正是这些地图为美国带来了多元的世界文化,也见证了美利坚合众国独特的文化属性从何而来。

大多数的国家图书馆在收集各类资料时,以本国官方语言或本民族语言为主。但是美国独特的国家属性要求其国家图书馆不设定语言的门槛,广纳世界各地的知识。如果追根溯源寻找这条搜罗世界图书的原则的话,那么这个“始作俑者”就是托马斯·杰弗逊。诚如他所说:“事实上,每一位国会成员都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情况,需要求助于国会图书馆中的某一类学科。”他还表示,“通过知识教化大众,无论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暴政和压迫,都会像潜伏于黎明前的黑暗之中的恶灵一样,在曙光照来之时不复存在”。正因如此,这样一座充满着世界多元文化的国家图书馆,才能够为启发民众开辟通往世界知识宝库的康庄大道。

这本书中的地图在带您穿越时间、空间和文化界限的同时,其实它也成为展示国会图书馆的一扇小小的窗户。国会图书馆真正的精髓是那些关于美利坚合众国建国历程和文化渊源的形形色色的文献,这其中包括了书籍、地图、印刷品、新闻、社论、日记、书信、海报、乐谱、电影、照片、音频、视频以及珍稀文献的电子版本。在国会图书馆,初次使用者和资深研究员都能享受到均等的待遇。

在此,我衷心地希望——亲爱的读者朋友们,希望这本图文并茂的书能够加深你们对作为文化载体、作为艺术和科学、作为历史再现的地图及其制作的认识。我也衷心地希望——亲爱的读者朋友们,书中的话题能够激起你们的求知欲望,走进附近的图书馆,亲临国会图书馆或者访问我们的官方网站http://WWW.loc.gov.

詹姆斯·H.比林顿

美国国会图书馆馆长

后记

古语有云:破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中国古训道明了人类认识世界的两种途径:一是来源于书本的间接经验;二是来源于实践的直接经验。而这本以图为媒、浓缩了世界文明精华的《绘出世界文明的地图》则不禁让人感叹“犹行万里路,胜读万卷书”。

不同于编年或纪传的写法,“以图为媒”是本书的特点,也是优点。每一幅地图就是一个故事,有些家喻户晓,有些鲜为人知,有些还在发生但即将成为历史。从这些片段的故事中亦可窥见朝代的兴衰与文明的变迁。所以,本书不是简单记录的历史读本,而是当代认知与反思的具化文明。

于我而言,品读原著是享受,但是忠实地将其再现给潜在的中国读者却很纠结。对历史事实的考证,对文化差异的权衡,对文字措辞的雕琢,皆是步步小心。

“译者的隐身”是全书翻译过程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则,那么为中文版做序也有这方面的考量。只言片语,只为分享遇见好书的喜悦,至于个中滋味待由读者自己体会。

最后,祝各位“旅途”愉快!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4:2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