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人才的培养是需要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的,这个简单的道理目前已经被大众接受,但是很多人既不知道如何做,也没有采取科学、理性的行动。在这本书里,作者用自己和女儿一起成长的故事,结合其他丰富的、有说服力的案例,以及长期、认真的观察和研究,向你传递一个理念:在规范化的社会里,人生是可以设计的,而且应该从童年开始;有了科学、理性的人生规划,人们完全可以不凭机遇、不靠伯乐,按部就班地、可预见性地获得自我认识意义上的、必然的成功。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人生设计在童年(哈佛爸爸有话说) |
分类 | |
作者 | (美国)高燕定 |
出版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优秀人才的培养是需要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的,这个简单的道理目前已经被大众接受,但是很多人既不知道如何做,也没有采取科学、理性的行动。在这本书里,作者用自己和女儿一起成长的故事,结合其他丰富的、有说服力的案例,以及长期、认真的观察和研究,向你传递一个理念:在规范化的社会里,人生是可以设计的,而且应该从童年开始;有了科学、理性的人生规划,人们完全可以不凭机遇、不靠伯乐,按部就班地、可预见性地获得自我认识意义上的、必然的成功。 内容推荐 本书用生动的笔触、详实的资料,讲述一个普通女孩在父亲的引导下,从小树立人生理想和职业目标,在预期的人生轨迹上奋力追梦,一步步达到理想目标的故事,辅以其他丰富的、有说服力的案例,向读者传递一个理念:在规范化的社会里,人生是可以设计的,而且应该从童年开始;有了科学、理性的人生规划,人们完全可以不凭机遇、不靠伯乐,按部就班地、可预见性地获得自我认识意义上的、必然的成功。通过充满温情、闪烁智慧、迭出新意的故事,作者诠释了中美教育的差异和“中西合璧”的教育方法。作者女儿笔下儿时生动的心理活动和生活细节,疲于奔命的高中时代和充满智慧的社会活动,多姿多彩的作文和逻辑清晰的法庭辩论,以及自我奋斗、追逐梦想、演绎人生的自我表白,与作者的论述交织在一起,引人人胜。 作者以在美国大学20年的工作经历、对教育的深入研究和思考,向读者展示了精英人才的培养之道,倡导“超前”的童年人生设计和职业规划思想,阐述职业发展教育中“自我认识、教育与职业的关系、职业计划”三大环节的合理性、科学性和重要性,为学生及家长描绘出顺利实现人生价值和到达理想彼岸的蓝图。 目录 序言 人生设计在童年,徐小平 自序 设计人生开创未来 人生设计在童年 1.人生设计在童年 3 2.美国孩子都自由发展吗 10 3.提倡“早恋” 15 4.职业意识从娃娃抓起 19 5.素质教育和职业规划 ——始于6岁的美国国家职业发展指导方针 24 6.职业发展三部曲 ——自我认识、教育与职业、职业规划 28 7.职业预备期要多长 ——提出一个新概念 33 8.早期人生设计 ——父母、孩子、教育者和社会的共同课题 37 目标与奋斗 ——从理想到必然 1.多姿多彩的基础教育 43 2.综合素质的“标准公式” 50 3.给她一个梦,点燃一把火 56 4.哈佛有什么错 62 5.爱好、能力、价值观和发展 66 6.优化人生路线图 71 7.订好计划。设计人生 76 8.探索人生目标的“捷径” ——想成为一如何成为一准备好,成为 82 自主学习与自我教育 1.小女初到美国 9l 2.一切从头开始 ——5岁,第一天,在美国自己上学 94 3.创造语言“交流”环境 ——爱丽丝漫游仙境 96 4.让孩子给大人讲故事 99 5.为孩子找好书 103 6.家长能教什么 106 7.9岁背SAT/GRE单词 llO 8.音乐教育的意义 115 9.“放羊”和“开小灶” ——中西合璧 120 10.不要让学校干扰教育 124 11.从小写简历,产生巨大内动力 129 六年级的第一份简历 133 “超前”是成功的基础 1.起跑早就开始了 137 2.让孩子忙起来 140 3.“超前”带来自信 145 4.10岁自学两门大学外语 ——几岁开始学外语好 148 5.人人都是外语“天才” 153 6.该出手时才出手 ——跳级不跳级 156 7.助长不拔苗 159 家长该当什么角色 1.怎么当“两面派” 167 2.全家克制爱好 170 3.该牺牲就牺牲 174 4.“合理”的高标准要求 181 5.为孩子创造机会 185 6.珍惜、欣赏孩子的成果 ——从日记到出书 188 7.教孩子感恩 ——给老师们“发奖” 192 8.让孩子体验艰苦 ——一起“拓荒”,盖房子 196 9.当好拉拉队 201 走向社会,不做“并底乌龟” 1.走出家门长见识 ——从天才少年中心开始 207 2.不做“井底乌龟” 210 3.暑假怎么度过 214 13年暑假活动表 217 4.和大人在一起 219 5.做义工和打工 223 研究性学习 1.写作带动思考 ——纪录寻根之旅 229 2.说教没必要 236 3.读书人要“读书” 241 4.文学作品要“早读” 245 5.论文——教育的核心 250 6.两年几十万字都写啥 254 7.研究能力的培养 257 疲于奔命的高中 1.对美国高中生的偏见 263 2.高中后两年有多少事 269 3.耗时间的演讲比赛 275 4.选美:另类挑战 281 5.模拟美洲国家组织比赛 285 6.东方巡演之梦 293 追逐梦想,演绎人生 1.感受法律 303 2.体验法律 309 3.走进法律 32l 4.法学院的宝塔尖 328 尾声 1.圆梦哈佛 335 2.大学不是目的地 337 3.准备再出发 340 4.父与女 342 5.哈佛爸爸没话说 344 6.有意外也有惊喜 346 7.选择和未来 349 附录一:高中作文 35l 附录二:法庭上的终结辩论 ——高中模拟法庭比赛 360 附录三:一双十一岁姑娘的眼睛/陈瑞琳 ——读高倩同学的新书《少女中国行》 363 附录四:十一年级一个月日程安排 366 附录五:美国《国家职业发展指导方针》 370 主要参考资料 375 后记 376 试读章节 人生设计在童年
孩子长大了要干什么?能干什么?许多家长和孩子并没有认真思考。没有理想,人生迷茫,使许多孩子从小没有奋斗的目标,长大成人后,才开始考虑人生,仓促培养就业技能,为时已晚。 社会在高速发展,很多家长和老师却忽视了对孩子的理想教育和职业发展的指导,无形中将整个民族的幼稚年龄往后推了好几年,甚至还视其为自然、正常,以为没有理想的自我发展是尊重孩子的个性。这种没有人生目标的教育正大行其道,这真是教育的悲哀。 从小就开始人生规划,设立人生目标,家长和孩子可以及时找出差距,调整学习内容,培养相应的能力,有意识地为孩子的未来作准备;可以在教育资源有限、生存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上保有立足之地,拥有美好的人生。
孩子长大了要干什么?能干什么? 无论身居何地的家长,其实多少都想过这个问题。只是,很多家长并没有真正深入、细致地和孩子们一起研究过这个问题。很多人也从来没有考虑过,应该如何与孩子一起,共同规划未来, “设计”人生;应该如何用科学、理性的思想方法引导他们,并且和他们一起,把基础教育的成果引向明确的人生理想、职业目标。 在中国,由于高考的压力,学生和家长一起跟着高考指挥棒转,家家户户只求拼过高考,届时凭着分数在几天时间内临时选择专业,把孩子送进大学,糊里糊涂地塞进一个专业,糊里糊涂地锁定他们的人生,哪里谈得上什么人生设计。 美国是个特别崇尚自由独立人格的国家,很多人忌讳干涉孩子的个人爱好,更不用说包办他们的前途。不少“西化”了的家长,“融入”主流社会,接受“主流”思想,放着孩子的前途不管,没有从小引导孩子思考职业和就业的问题,任由孩子自由发展,感到这就是在实践先进的美国教育理念,以为这就是美国教育的精髓——尊重孩子的兴趣和爱好,让孩子自由发展。 实际上,这种没有人生理想,没有职业意识,没有职业目标的教育,完全不是美国教育所提倡的。 没有理想,人生迷茫,许多孩子从小没有生活和奋斗的人生目标。这种教育害了很多孩子,使孩子在宝贵的童年、少年时代,白白错失了可能塑造孩子辉煌一生的机会。P3-4 序言 人生设计在童年
我是在2003年5月底在美国休斯敦见到高燕定先生的。我去休斯敦看望一个多年不见的老友。朋友说有一个高燕定先生,在教育方面很有见地,希望我们能够见面认识。 见到高燕定先生,真使我有相见恨晚之感。高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离开中国,来美国定居已近20年。多年来,在得克萨斯A&M大学工作的他,一直潜心观察、研究、思考美国教育,特别是中小学教育,并把这个心得融会贯通在他对自己宝贝女儿高倩的家教里。女儿生在中国,5岁来到美国,在高燕定先生的精心培养和女儿的执著努力下,她一步步迈向了美国最著名的两大学府——从哈佛大学毕业,马上被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录取。 一个未来的社会精英律师,可以说已经诞生!一个美籍华人家庭教育成功的故事,可以说已经成为华人社区的美谈与骄傲!而高燕定先生则以自己独特的理论与实践,完成了一次令人称道和仰慕的成功的教育实验。这个实验长达20年。这个成果对于中国正在深入进行的教育改革的探索,具有强烈的实用性参考意义。 使我至今依然回味无穷的是,文雅敦厚的高燕定先生在和我寒暄几句之后,就直插主题,和我展开了关于教育问题的讨论:“徐先生,我知道你在新东方从事留学咨询时提出了‘人生设计’这个概念,但是我认为,人生设计应该始于童年,而不是成年之后。因为,成年之后再来设计人生,一切就都晚了。” 我佯作微笑着听他阐述,但当时并不知道,“人生设计在童年”,不仅是他的观点,还是他串起20年来女儿成长发展的成功经验之红线,并且正是他撰写中的一本著作的标题。这本书,写的就是高燕定先生自己在美国,对高倩从童年开始培养的那些充满温情、闪烁智慧、迭出新意、遍布惊奇的教育故事。 这就是读者诸君现在读到的这本书。这本书,对于那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是一部难得的美梦范本——谁不想把自己的子女送到哈佛读本科、送到哥伦比亚读法律博士呢? 而且,这本书还是中国社会和家长比照中美教育差异、发现中国教育缺陷、汲取外国教育精华之月光宝盒——读者从这里,将看到令人心仪、神往的美国中小学教育实况,看到中华少女高倩,在美国生活和学习的种种令中国同龄人羡慕嫉妒、令中国教育者惭愧汗颜、令中国家长惊讶反思的细节和故事。
10岁生日的这天,高倩对着摄像机说:我长大了要上哈佛,我要做律师。10年之后,这个生日晚会上许的愿全部兑现了,并且有录像带为证! 在美国一所中学里,选修课高达350门之多,其中,仅仅宗教课程就有40多种!文学艺术课里,甚至包含当代中国文学史。美国高中生可选课程之丰富,令人吃惊。 “美国高中生(学习辛苦得)没有觉睡!”这是书中揭示的使我这个自封为教育家的人读了也感到新奇的一个现象。这个发现对于我意义重大。其实只要想一想:在美国这个高度竞争的社会里,成功首先意味着教育的竞争,而竞争就意味着激烈的拼抢。 高倩丰富多彩的教育背景:参与各种考试比赛,充当少年法庭律师,担任中学交响乐团主席,筹款18万美元的中国之旅,每周课余工作20小时,两年写作314篇共四五十万字的作文、书信、杂文,选美,演讲,出书,会四种语言…… 高先生讲述的美国教育故事是迷人的。但是,这本书并不是一本猎奇、记趣的书。这是一个来自中国的教育工作者,通过自己在美国教育女儿的过程,对美国中小学教育进行第一手的深入体验和分析后,写成的书。这样的书,虽然过去有过一些,但很少有像高燕定先生描写、记述得如此扎实深厚、真实细腻。 高倩的成长与成功是令人惊羡的。不过,这本书不是一本讲天才的书。如果是讲天才的书,我是肯定不看的——因为我知道我自己和我的孩子,智商也就中等偏低一些。你是天才?你和疯子一边儿呆着去!我们普通人何必没事通过天才来证明自己的失败呢?而高燕定先生的著作,恰恰从一个普通父亲讲述自己普通女儿成长故事的角度,告诉我们:人生是可以设计的;哈佛是可以算计的;而天才呢,是可以父女俩一起合计的。 毫无疑问,美国教育设施很发达,美国教育理念很先进,美国教育的成果——美国青年——很优秀。但是,这不是一部长别人威风降自己志气的书。高燕定先生在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那种对祖国教育和人才培养事业的拳拳之心、切切之情洋溢在字里行间。事实上,假如写作也有一种镜头感的话,高燕定先生的镜头,始终是定位在从一个中国学者和教育工作者的视角来看美国教育,并总是把这种教育和中国的现状联系起来进行比较思考。高先生的著作,是当代中国人学习借鉴美国教育的一个优秀文本。 从接受教育的角度,高倩已经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成功;从教育子女的角度,高燕定已经登上了父亲荣耀的顶峰;从传播先进教育思想的角度,这本浓缩了高燕定、高倩父女成功教育心血的《人生设计在童年》,必将实现其光荣的使命——启迪中国学生与家长,促进中国教育的进步与发展。 人生设计在童年,高倩蓝图在5岁(5岁来美,父亲就为她指明了当律师的方向)。我承认,高燕定先生有资格批评我的人生咨询理论不完整;我同意,人生设计应该从童年开始,而不是成年之后再强扭人生苦瓜,重新整合奋斗目标。 事实上,无数来新东方向我求助的学生,他们今日的失败,大部分都是在童年和少年时期,已经被他们的父母和学校教育挖掘了今后的陷阱。他们向我投石问路,只是因为庞大传统教育的不完善。我多么希望,这些在人生的中途——我的咨询对象在年龄上,可以用18至40岁来涵盖,而不是5岁到10岁——失去方向的朋友,像高倩拥有这样的父亲,拥有一个高燕定这样的家长,拥有从小就描绘好的符合教育规律的人生设计蓝图!因为,这样就不会有那么多人,只是因为教育的陈旧、他人的落后,而导致自己在社会上和生活中的失败。 我知道我这样的奢望是愚蠢而不可实现的。因为教育的水准,其实与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水准紧密相连,不是个人意志能够转移的。但我至少可以欣慰地看到,高燕定先生通过他的著作,把十年如一日培养女儿高倩的经验智慧,奉献在这里,从而惠及无数读者,使他们从中得到这样那样的启发和教益。 啊,我的梦想,至少得到了一部分的满足啦! 新东方教育集团文化研究院院长 徐小平 后记 从2000年开始,我每年都到中国,为中国的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做有关美国教育和美国升学的讲座。回国之前,我编写一些演讲提纲和材料,并将它们与在美国收集到的资料汇总在一起,装订成厚厚的册子,复印几十份,装箱运到国内,带到演讲会场分发。我新颖的观点和演讲内容吸引了很多听众。其中,每场演讲我都提到的,在本书中述及的有关综合素质评估“打分”的方法,一直为许多人津津乐道。为了让我的思想观点广泛传播,为了将被扭曲的美国教育现状中先进性的一面介绍给国内的读者,也为了改变那种原始的传播方式,我产生了写书的想法,并且于2001年开始动笔。 写作这本书有很大的动力。有一次,我到深圳为准备出国留学的高中生家长演讲,下午5点多钟,我一下飞机,就直奔会场,演讲持续了5个小时,一直到晚上12点结束,会场上听众情绪高昂。有一次,一场演讲下来,收到50多张提问的字条。就是回到美国之后,我还不断收到很多读者的热烈反馈,可见人们对教育关注之强烈,对我期待之殷切,使我深受鼓舞。 按说,我对写书出书并不陌生,女儿ll岁就能写书,并且在我一手操办下出版,写书应该不是一件难事。但是,没有想到的是,我写这本书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如果一开始就料到要历时4年,熬过无数个不眠之夜,才能完成写作并出版的话,我可能当时就不去动这个念头了。 常常有人不解,问我这本书的写作时间为何如此之长。写作此书最大的困难是把头脑里呼之欲出的思想变为逻辑清晰、语言生动的文本。对我来说,无论手写还是电脑输入都远远无法赶上有如激流涌动,有时甚至是“井喷”的思想浪涛。来美十几年,只写过寥寥数干个汉字,由于不熟悉汉语拼音,电脑输入汉字的速度远远慢于手写的速度。在开始写作的第一年,花了很长时间,经历了语音输入、电子写字板输入、手写后请别人电脑输入等种种曲折无奈和痛苦的尝试过程。最后,硬着头皮把所有带英文软件和操作系统的电脑全部汉字化,铁下心来,自己好好练拼音,学习汉字输入法。 不过,真正使这本书千呼万唤才出来的原因,还是因为在过去几年的写作过程中,阅读、研究的时间远远超出写作的时间。 开始写作之前,我把女儿房间里的资料做了一次大清理,把她高中期间所有的纸质资料,包括从学校或校外组织机构所得到的全部资料、高中作业、大学申请资料、大学申请表、录取通知等,甚至她小学、初中写作的文档和以前读过的书,都找了出来,分类整理,装进我的几个大文件柜和书橱,‘还堆得书房满地都是。有那么多的资料,对于写作固然很好,但是,这些资料也成了我写作本书的最大干扰。往往是因为阅读她以往的资料,翻看她以前读过的书以及与教育有关的种种书籍和参考资料,特别是欣赏她写的文章,使我入迷得无法自拔,以至于无数个晚上什么都没有写。面对女儿保留在电脑中的高中最后两年的文件,我常常沉浸在对过去十几年往事的回忆和严肃的思考中。 我将女儿读初、高中期间使用的电脑中留下的所有几百个文档都打印出来,共计近千页,几十万字。我浏览了每一页,有的篇章还反复阅读多次。其中绝大多数作文我是第一次阅读。 阅读的过程也是一个心灵震颤的过程。看到有时她一个晚上写出二十几页的几个文本,令我无限感慨和深感惭愧的是,即使身在美国十几年,即使与女儿十几年同住一个屋檐下,我对她的了解还不够,对美国教育的理解也不够深刻。我一定要把我的新发现,我对美国教育进一步的研究和理解告诉读者。 2004年夏天,新东方教育集团的徐小平先生邀请并安排我和他一起,在北京、上海做了关于《人生设计在童年》以及美国留学的讲座。听众对留学问题的反映之热烈,对到美国留学就业及前途之茫然,对留学议题、升学与前途之间的关系关注之甚、期待之切,都使我有一种紧迫的使命感。因此,我放下手中正在撰写的第一本书《人生设计在童年》,半路开了小差,走火入魔地偏离轨道,去写《人生设计线路图——美国升学与前途》一书。承蒙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教育图书编辑室宋铁莎主任的慧眼,该社很快决定要出版这本当时尚未真正开始动笔的“书”。我自己也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本仅仅花了4个多月写成初稿的《人生设计线路图》竟然成了“后起之秀”,不仅阴差阳错地成了我正式出版的“第一本”书,而且立即登上该社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连续保持5个星期,达到了7月初版,至10月已印刷3次的成功。 书出版后,收到很多读者来信。既有高中生,也有大学生和大学毕业生,还有小至8岁、大至大学毕业班学生的家长。从他们热切的信件中,我看到了他们对我所提出的超前的人生设计和职业规划这些崭新话题的惊喜、认同和赞赏。读者纷纷来信,渴望尽快读到我的《人生设计在童年》一书。 我感激许多老朋友不厌其烦地给我来信来电,督促我加快本书的写作出版,这些,都激励着我把此书尽快完成并推出。 本书在撰写过程中,得到很多人的帮助,在此一并表示诚挚的谢意。 从中国西安来美国上高中的王力卓,帮助我整理本书的部分文稿,先后两次仔细地阅读了本书的大部分初稿,并且提出他的看法,让我了解像他这样背景的中国学生的兴趣和关注点。他去年考上美国得州A&M大学攻读电子工程专业。来自深圳的女生郭恒在我写作初期帮助我做了大量的文字输入工作。也在大学电机系学习的她,今年暑假实习刚结束,就获得花旗投资银行的正式聘书,是个职业路线优化,走了很好的“人生捷径”的实例。 我很感谢女儿允许我阅读她的电脑文件和其他资料,并且最终允许我将她不同时期的一些作文、日记和随笔在本书中引用。我希望我的译笔能够准确地表达她的原意。 我的大学同窗、福建人民出版社的何海勤在过去的几年里和我讨论了许多有关教育的问题。她的儿子毕业于复旦大学,工作几年后,又到美国读研究生。她和千千万万为孩子操心的中国家长一样,对教育理念有深入的思考。她的经历使她能够为我提出许多具体、有益的意见,对我的帮助很大。我也十分感谢她为我做了很多修改润色文字的工作。 感谢旅居休斯敦的汪峻博士为我拍摄了用于封面的作者照片。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许多工作人员都为本书的出版尽了很大的努力。两位编辑付出了很多辛劳,为了让本书及时出版,石玉湘小姐日夜认真工作,疲于奔命地往返于照排中心与出版社本部;当我看到她凌晨三四点钟从中国发来的邮件时,有说不出的感动。美编刘凛小姐为本书的装帧设计付出大量心血,封面设计九易其稿,精益求精。她大学毕业不到4年,就获得全国图书设计大奖,是她的天赋与兢兢业业的工作精神的必然回报,也印证了我在本书中提出的一个重要观点:只要把工作做到“最好”,就会被社会追捧、渴求。 此外,广函师范大学出版社总编辑何林夏教授对本书的重视和对笔者的厚待,宋铁莎主任为本书出版推广进行有效的整体策划和指挥,策划编辑李茂军和《人生设计线路图》责编黄国生的团结协作,让我了解到该社成为出版界明星的原因。 美国《国家职业发展指导方针》编辑组免费赠送并邮寄来数册《国家职业发展指导方针》;故事书站出版公司免费寄送一套小学生职业教育图书;女儿的母校大学山小学图书馆让我长期借阅十多册小学生职业发展指导的图书,都为本书写作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这本书里所叙述的很多真实故事的背景,来源于许许多多陪伴我女儿成长的我的朋友们。我要感谢: 李和平、徐波夫妇把我女儿如同大人一般对待: 得州A&M大学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以往数届主席、执委会和留学生对我女儿的厚待,让她在中学时期参加许多留学生的活动i 时任中国书刊社总裁的克里斯·诺依斯和编辑王建光对女儿书稿的赏识,诺依斯先生来回6 000公里远赴休斯敦,参加女儿的新书发布会; 中国驻休斯敦总领事馆丘总领事和教育组多人参加女儿的新书发布会; 文学评论家陈瑞琳撰写女儿的书评; 当年A&M大学耀眼的业余舞蹈家,我女儿的舞蹈老师晓梅、范滨江、安娜等人给女儿很多难得的与研究生同台表演的机会; 美国国家工学院院士哈里斯博士夫妇对我女儿的鼓励和支持; 我女儿的钢琴老师,中央音乐学院毕业的叶季蓉女士,指导女儿学琴12年并和女儿数次同台演出; 歌唱家宋杨博士提携女儿,为他的独唱音乐会伴奏: 高中演讲课老师兼演讲比赛队的教练科斯太太,破例让没有选修演讲课的女儿参加演讲队: 高中交响乐团指挥怀特先生的严格和栽培; 美国《世界日报》记者林佩韦写过多篇有关我女儿及其高中交响乐团活动的长篇报道,并在该报发表。 还要感谢中央电视台历时3年,拍摄以女儿为主角,以她的成长经历为背景的3集纪录片《长大》,并且以中英文两种版本数次向国内外播放。感谢我女儿就读的学校:大学山小学、橡木中学、岩石大草原初中、A&M联合高中,以及这些学校里的老师们。 没有以上众人的帮助,本书的故事将大为逊色。 徐小平先生和我第一次见面时,听说我在写一本书,就主动提出为本书作序,并且一再催促尽快出版该书,其热切程度甚至使我在本书完成前不敢与他接触、联系。我很感谢他对本书的长期关注并为本书作序。 上海新东方学校校长汪海涛先生和出国部主任王文山多次邀请我专程回国做讲座,让我与很多学生和家长认识并结缘,使我有机会广泛深入地了解他们。我很感谢他们给我提供了这样的机会。 为了生动地解说人生设计在童年的理念,书中很多案例和事例全部来源于真实的故事。为了尊重他人的隐私,书中部分人物没有使用真名实姓。 我在2002年初就注册了网站,域名www.china-us.com,拟作为我所创办的美中交流公司(US-China Exchange,Inc.)的网址。可惜由于近年来忙于撰写两本书,一直没有精力照顾这个网站。我希望在下一本书的写作之余,能够有精力在这个网站上与读者作进一步的交流。 我曾经给很多来信的读者回信,解答他们提出的有关教育和留学的问题。我期盼着更多的读者朋友给我来信,让我知道,我能够为您解答什么问题,我能为你们做些什么。 最后,衷心感谢关注本书及其姊妹篇《人生设计线路图》的人,感谢关注对由此而引发的“人生设计”议题的所有的人! 谢谢大家! 高燕定 2005年10月13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