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隽嘉的《钢琴是怎样炼成的》有能让孩子快乐练琴的秘密;亦是一本老师快乐教琴的宝典。希望拿到这本书的家长和孩子们能通过书里的氛围,把钢琴搬到森林里、湖边上,更重要的是,搬到心里去。
廖隽嘉的《钢琴是怎样炼成的》教孩子学习钢琴的书就是教我们在一个轻松的环境,充满想像力的空间里告诉孩子们怎样去感受音乐、感受大自然、感受钢琴带来的快乐。
《钢琴是怎样炼成的》告诉我们孩子快乐练琴的秘密,是老师快乐教琴的宝典。
叙事曲
【“叙事曲”(Ballade)一般指富于叙事性、戏剧性的独唱或独奏曲。
叙事曲和叙事歌曲一样具有叙事性,也就是说曲调富有语言表现力,好像讲故事一般侃侃而谈,内容多取材于民间史诗、古老传说和文学作品。
叙事曲是在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下,作为一种新型的体裁出现在音乐艺术领域的。肖邦是第一个把叙事曲运用到器乐中来的作曲家,这种器乐性的叙事曲是一种抒情浪漫性格的曲子,从史诗性戏剧性的曲调上来说,肖邦的叙事曲与舒伯特的以及其他声乐叙事曲相近,但肖邦的叙事曲是大型乐曲,其音乐形象具有广阔的交响性发展,结构复杂。】
我并不想在一开头就长篇大论滔滔不绝地介绍自己,仅仅想和你们分享我学琴路上的一些故事。
然而,这条路啊,它是那样的漫长,好像总也走不完。可忽然间回头,你又发现那只是转瞬间,原来,它和生命一样。
让我用浓缩的微型传记来弹奏关于我的这首叙事曲吧……
在模糊的记忆中搜寻之后,我推测,“音乐”一定是一个圣诞老爷爷悄悄送来
P001
记得几年前有一个自学成材的日本作曲家写的一本叫《古典音乐简单到不行》的书,当时被作者的音乐态度所感染,我曾经还给一些爱好音乐的朋友推荐过。也许中国人受传统教育方式太深的缘故,无论学什么都像在搞科研似的严谨有余而轻松不足。其实就算是搞科研我认为也可以用轻松的心态去做,成人固是如此,对于孩子更应该这样。我们让孩子去学些什么,比如音乐、舞蹈、美术、外语等等,通常都想让孩子学得比别人好,甚至去剥夺孩子的休息、玩耍的时间而并不顾及孩子愿不愿意学。我经常听到儿时习琴的朋友说现在见到钢琴就想砸!可想而知在他们小时候,父母和老师在钢琴中给他们制造了多大的阴影,对身心造成了多大的伤害。
课外的学习,无非是培养和提高个人的艺术修养与气质。但我认为千万别给孩子太多压力,否则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会造成不利的影响。只要我们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把孩子的学习兴趣带动起来,我想完全不必逼着孩子去学习,他们自己就会主动的去学习。有一位朋友的孩子曾经学习过几年钢琴,由于老师不会引导孩子的学习兴趣,结果已经到了要半途而废的地步。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让这个朋友结认了廖隽嘉,她给孩子弹奏了几首孩子经常玩的游戏里的音乐,当时孩子就把她当神一般崇拜。这件充满了神秘感的乐器,再一次吸引了他的好奇心,使他渐渐地恢复了学习钢琴的兴趣,从那以后,朋友的孩子一直跟嘉嘉老师学琴至今。也许,这正是我们所期望的寓教于乐吧!
廖隽嘉这本教孩子学习钢琴的书就是这样在一个轻松的环境中、充满想象力的空间里,告诉孩子们怎样去感受音乐、感受大自然、感受钢琴带来的快乐。希望拿到这本书的家长和孩子们能通过书里的氛围,把钢琴搬到森林里、湖边上,更重要的是,搬到心里去。
三宝
2012年4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