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旅游发展与管理研究》(作者王衍用、王旭科)集结了王衍用、王旭科两位作者近20年来在各种刊物发表的论文和言论,反映了两人学术研究的基本生命历程,全书分为旅游规划创新与管理;旅游产业及政策管理;旅游目的地发展管理;城市旅游发展管理等八部分内容。
《区域旅游发展与管理研究》(作者王衍用、王旭科)集结了王衍用、王旭科两位作者近20年来在各种刊物发表的论文和言论,反映了两人学术研究的基本生命历程。一是从纵向方面来说,《区域旅游发展与管理研究》记录了中国旅游发展中研究热点的轨迹,对重大旅游热点问题从理论上予以了回应;二是从横向方面来说,文章涵盖区域旅游发展与管理层面的旅游规划、旅游政策、目的地发展、城市旅游、旅游资源评价、旅游景区、旅游营销、管理体制、旅游交通等九个方面;三是从新时代的要求来看,本书重视提出引领时代发展和具有颠覆性的观点,以犀利深刻的思想和振聋发聩的言论作为论文的立足点;四是本书的研究以原创为核心,强调“发别人之所未发”,可以说是一本完全“自己写出来的书”。本书对从事旅游理论与实践工作的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士、政府部门与旅游企业的中、高级管理者具有参考和借鉴价值。
弄潮儿在涛头立
第一部分 旅游规划创新与管理
颠覆传统观念助推旅游规划升级
当前我国旅游规划中几个关键性问题之管见
关于我国旅游规划的批判、反思与前瞻
试论旅游规划运行机制的优化
从旅游开发规划、旅游产业规划到旅游建设规划——中国旅游规划发展30年回顾与评价
区域旅游规划技术方法探讨
旅游区规划城市化问题及对策研究
关注旅游规划的城市化趋势——基于少林寺与曹州牡丹园的实证分析
论旅游规划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发展趋势
旅游规划特性:科学认知与实践把握
第二部分 旅游产业及政策管理
旅游业性质辨析
十大理念变革助推中国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立体审视旅游业的战略定位
地位相殊、着力相异:区域旅游产业地位的差异浅识
关于世界遗产景区门票涨价问题之管见
黄金周制度利国利民
“中国旅游日”应有之义:共识、推动、入本、和谐
第三部分 旅游目的地发展管理
区域旅游开发战略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阴影区”理论及其在旅游地发展中的应用——以孟子故里邹城为例
中国西部旅游开发条件与对策
一都四城:打造成都市旅游产业
西部边疆地区旅游业的转型与升级——以西藏日喀则地区为例
关于重建山东旅游格局的设想
传统旅游地创新发展机制——以泰安为例
深化“焦作现象”,促使焦作市社会经济再创辉煌
跨区域旅游地合作发展——以山东水浒旅游为例
边疆城市旅游发展战略构想——以内蒙古阿尔山市为例
旅游资源富集地发展之路——以广西资源县为例
第四部分 城市旅游发展管理
城市风景湖开放式发展模式——以大明湖为例
城市景区孤岛现象及其治理
城市地标设计与城市旅游发展
服务于城市旅游的城市更名及方法
基于“第四代港口”新概念的我国港口旅游开发探讨
传统旅游城市发展问题与转型升级
从孤立到综合:北京非法“一日游”治理模式的革新
第五部分 旅游资源评价与管理
对旅游资源进行深度研究
旅游资源评价的一般方法
环境旅游资源评价研究——以那拉提草原为例
我国服饰分布地理背景与在旅游业中的利用
第六部分 旅游景区发展管理
区域旅游地理层次与人造景点之创意策划——回顾陈传康教授地段地理学思想
四论现代人造模拟景观的开发
“三孔”游览线路的设计和环境氛围的营造
什刹海旅游开发研究
铸造旅游景区的“魂”
中国传统社区的旅游开发
庐山地质公园的旅游发展思路
乡村民俗村开发建设的“八化”准则
花卉旅游开发及经营模式
传统工业旅游开发模式探析——以周村烧饼为例
第七部分 旅游营销管理
旅游目的地形象系统营销——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
旅游市场调查应包括客源地调查
第八部分 旅游管理体制改革
县域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研究——“泰宁路径”的界定与解读
武当之道——中国第一个“旅游经济特区”发展模式
创新中国旅游产业:从桂林开始
第九部分旅游交通管理
交通运输对旅游流的作用与促进机制
京沪高铁对沿线旅游业影响的预测与分析
大型旅游区风景道规划——以新疆那拉提风景道为例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