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原名《奇特的癌症防治法》。自1996年出版以来,多次再版,在癌症患者和普通大众中流传甚广。现修订再版,以飨读者。
癌症即恶性肿瘤,自古就被视为难治甚至不洽之症。
日本医学博士、日本综合医学会关两分会会长甲田光雄先生多年来从实践中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别具一格的癌症防治方法,并著成《甲田式癌症防治法》一书。该书的出版,在日本与许多西方国家引起极大反响,多次重印,十分畅销。
甲田先生在书中基于对和平主义、机体民主主义、仁爱思想、负营养学、特殊的血液循环理论和机体自身的防癌抗癌功能的认识,提出了癌症防治的新思想和奇特的防治方法,如少食防治法、断食疗法、生菜食疗法、特殊的外治法和锻炼法等,并列举了大量令人信服的治愈病例,验证其理论的正确性和所用方法的奇特效用。
癌症即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最严重的疾病之一,自古就被视为难治甚至不治之症。
日本医学博士、日本综合医学会关西分会会长甲田光雄先生不负时代的重托,多年来十分注重癌症的防治工作,从实践中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别具一格的癌症防治方法,在日本与许多西方国家引起极大反响。
甲田光雄先生经过长期研究,发现除运动外,饥饿疗法是促进血液循环的最佳方法。一般来说,癌瘤容易发生于因亦液循环不良而不能充分获得氧气和营养的组织器官。因此,作为癌症的预防对策,我们有必要每日有1次较强烈的饥饿时间,使血液循环经常保持良好状态。
为什么一定时间的饥饿能促进血液循环呢?因为血液是人体细胞的营养源,全身的细胞从血液中获取氧气与营养,才得以存活,所以血液循环的原动力在于细胞饥饿,这种细胞饥饿吸引学说,与现代医学、生理学所说的血液是靠心脏的推动力才得以循环的学说是截然不同的。
正是基于这些发现,甲田光雄先生提出了癌症防治的新思路和奇特的防治方法,如少食防治法、断食疗法、生莱食疗法、特殊的外治法和锻炼法等,并列举了大量令人信服的治愈病例和适合于不同的人的癌症预防食谱和癌症治疗食谱。
本书内容不但对正在接受治疗的病人有很好的指导和调养作用,相信每一位注重健康的人也同样受惠。
我们常说:“预防胜于治疗。”对于癌症来说,尤其是这样。因此,我认为,加强癌症预防措施的研究比治疗方法的研究还要重要。
最近,医学研究已逐渐证明,癌症的发生与我们日常的饮食生活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因此,在考虑癌症的预防对策时,理所当然地应将饮食内容的检讨作为重点。除此之外,也应将吸烟、洗浴、睡眠等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所谓一般“卫生”问题考虑在内。
听听癌症专家怎么说
12项措施是预防癌症的黄金规则
最近,针对如何预防癌症的问题,日本国立癌症中心研究所原副所长河内卓先生提出了12项具体措施,并在健康杂志等刊物上发表。这对于读者了解现代医学专家对癌症预防的意见以及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有着重要参考价值。12条措施的具体内容如下:
(1)均衡摄取营养,尽量避免偏食
许多食物中含有导致细胞突变的变异原性物质。但是,与此相反,也有很多食物中含有抑制变异原性的成分。例如维生素C含量多的萝卜泥等,就具有这样的作用。因此,在日常饮食生活中,应考虑如何将各种各样的食品恰当地配合食用。这样,不仅能保证身体取得全面均衡的营养,而且,也可发挥不同食物之问互相制约和解毒作用,有利于癌症预防。如与其单纯吃烧鱼,不如配合萝卜泥一起吃为好。
(2)避免长期反复吃某种食品例如,喜欢吃蕨菜者,就每日离不开蕨菜,这是很有害的。蕨菜中含有微量的致癌物质。将这些物质掺于饲料中,连日大量地喂养动物,会导致动物发生癌症。虽然动物实验的结果并非完全适用于人类,但也不可认为每日吃蕨菜没有关系。对于有危险性的食物,应适当注意为好。
(3)避免过于饱食这一忠告,不仅仅适用于预防癌症,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预防百病的秘诀。预防癌症确实需要避免过于饱食,这从小白鼠实验可以得到证明。例如,1960年,美国贝格博士进行的动物实验结果表明:任其自由饱食的小白鼠,癌症发生率高;控制食量(约5分饱)的小白鼠,癌症发生率低。关于这一问题,以后将作详细介绍。
(4)避免过量饮酒自古以来,人们对酒的评价褒贬不一。既有“酒为百药之长”的赞誉,也有“酒为百毒之首”的贬责。法国可谓大量饮用葡萄酒的地区,其居民的食道癌发病率较高。原来的西德,也从啤酒中发现产生致癌性亚硝胺的物质,引起有关专家关注。
(5)减少吸烟
这一问题,许多专家早已作了大量的说明,这里没有重复的必要。总而言之,为预防癌症,应当尽量控制吸烟。当然,最好是能做到绝对禁烟。但是,实际上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甚至还有人认为,难道吸烟就不能延长寿命吗?这就是我们人类的特性。关于这一点,下一章再作论述。
(6)适当摄取含维生素A、C、E和纤维素多的食物
人们也许早已熟知维生素A有预防癌症作用。例如,在气管与支气管发生癌症时,其正常的“纤毛柱状上皮”就变为“扁平上皮”。而维生素A则具有防止“纤毛柱状上皮”变为“扁平上皮”的作用。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维生素A的推定摄取量,与肺、喉头、膀胱、食道、胃、结肠、前列腺等器官的癌症发生,呈逆相关关系。即维生素A摄取量多者,这些器官的癌症发生率低;相反,维生素A摄取量少者,其癌症发生率高。
维生素C对癌症发生也有显著预防作用。例如,体内形成的亚硝胺是最近人们极为关注的一种致癌物质,而维生素c则可抑制这种物质在体内形成。我们若将烧鱼与火腿一起食用,烧鱼中含有的胺类物质,就会与火腿中添加的增色剂亚硝酸盐在胃中反应,形成致癌物质亚硝胺。这时,若能同时食用一些含维生素C多的食物,如萝卜泥、生蔬菜汁等,其中的维生素C就可抑制亚硝胺的形成。也就是说,由于维生素C的参与,可使亚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使胺类物质分解为一氧化氮,而不形成有致癌作用的亚硝胺。
维生素E的特性是具有强力的还原作用。一般来说,癌的发生也是一种氧化现象。而维生素E具有的还原作用,则可阻止这种氧化现象。
许多化学致癌物质,均含有自由基,或者具有产生自由基的作用。自由基又分过氧化基和羟基。其中的过氧化基具有促使癌症发生的危险作用。而维生素C和维生素E则可消除这种过氧化基的危险作用。
食物中含有的纤维素的防癌作用也不可忽视。如糙米、生蔬菜、海藻类等食物中,含有较多的纤维素,适量食用,可使大便通畅。如果食物中缺乏纤维素,导致长期便秘,大便在肠中停留时间过长,就使患大肠癌的危险性增加。因此,每日适当食用含纤维素多的食品,不仅有利于通便,而且有预防癌症作用。
P4-7
“希望像大自然那样离开人世”,一直都是父亲的愿望。在他致力了一生的学问中,“平等的精神”始终是父亲所敬重的。而我也将这种精神投入到了医疗之中。父亲所提倡的“少食健康法”之根本依据,就是这种“平等精神”。
人类处于食物链的最顶端,结果就忘了所有的食物都是有生命的,忘了我们食用的东西其实都是生物,忘了应该对其抱有一种感激之情,贪婪地享用着各种食物。殊不知,不管是鸡还是牛,不管是大米还是蔬菜,一切的食物都属于生物。存留在“少食健康法”中最根本的精神就是一种“平等的精神”,即对所有的食物都抱有感激之意,不去践踏任何生命。
如今,大家都已清醒地认识到,全世界能够生产出来的粮食总量是有限的。而在这其中,经济富裕的国家则粮食泛滥,由于过度饮食或肥胖造成的疾病在不断增加。据WHO的推算,这样的人大约有8亿。而相反,根据FAO的推算,全球约有7.5亿人口因社会和经济的因素正饱受饥饿之苦。想来是多么的不公平啊。为了找到一个解决之道,父亲一直都提倡“少食”。
幼年时期,父亲曾是个非常贪吃的孩子,还反复得了好几场大病。学生时代甚至住院接受过治疗,当时的主治医生对他说:“这样住院治疗也不会有什么效果,还不如早些回家好好调养。”之后,父亲有幸得知了“断食”这种民间疗法,并得以延长了50年的寿命。对于食物的“慈爱之心”,也就是“平等的精神”应该就是在这种断食疗法与少食的不断实践中形成的。
在发达国家,医疗费用正给国家财政带来不小的压力。因为随着高度先进的医疗手段不断发展,医疗费用的负担也在不断增加。而另一方面,在很多发展中国家,还有很多人享受不到充分的医疗福利。这可以说是一种“不平等的医疗”吧。因此,父亲竭力倡导“自然医疗”。这种“自然医疗”所需要的费用很少,是一种大多数人都承受得起的医疗手段。正是源于这样的信念,父亲安心地离开了人世。就如大自然一般,无声无息地去了。
临终之前,父亲想对他生前所有有缘结识的人说一声“谢谢”。在此,我替父亲表达出他最真挚的谢意。
甲田胜康预备教授
2008年9月19日于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