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国家通史》是以当代中东18个民族独立国家为主体、以中东各国不同文明之间和相同文明之间的交往互动为主线,由古及今的中东编年通史。本书是其中的最后一卷,以文明交往的历史主线来贯通海湾五国的内部和外部诸多联系,力图勾勒出海湾五国的基本历史面貌和国情特征。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东国家通史(海湾五国卷)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
作者 | 钟志成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下载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中东国家通史》是以当代中东18个民族独立国家为主体、以中东各国不同文明之间和相同文明之间的交往互动为主线,由古及今的中东编年通史。本书是其中的最后一卷,以文明交往的历史主线来贯通海湾五国的内部和外部诸多联系,力图勾勒出海湾五国的基本历史面貌和国情特征。 内容推荐 本书为《中东国家通史》丛书的最后一卷。海湾五国包括科威特、阿曼、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巴林。书中由古及今地阐明了这五国的历史变迁过程、特征和规律。为读者了解海湾五国的历史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目录 《中东国家通史》卷首叙意 绪论 海湾五国概况 第一章 海湾阿拉伯沿岸的早期文明交往 一、史前文化遗存所见的海湾上古文明 二、海湾的希腊化和罗马化时期 第二章 阿拉伯帝国时期海湾的巨变 一、海湾地区的伊斯兰化进程 二、伍麦叶王朝和阿拔斯王朝前期海湾的内外文明交往 第三章 奥斯曼帝国时期列强在海湾的争夺 一、奥斯曼帝国的对外交往 二、西方列强入侵海湾 三、半岛内陆部族向海湾沿岸的迁居和各统治家族的崛起 第四章 英国在海湾“保护国”殖民体系的确立 一、英国入侵海湾策略的演变 二、从“总和平条约”到“特鲁西尔体系” 三、海湾变为英帝国的“内湖” 第五章 海湾现代民族独立国家的诞生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和英国在海湾的殖民统治 二、石油的发现和石油工业的勃兴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海湾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 四、海湾国家走向独立的步伐 第六章 科威特现代化发展历程 一、政治体制演变与民主化进程 二、石油工业国和经济多样化的发展战略 三、高福利制度下的科教文卫与社会生活的变革 四、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和对外交往 第七章 现代巴林的社会转型和发展 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二、经济转型的多样化和专业化 三、自由化趋势:金融业和旅游业 四、安全及外交事务 五、古老风物和现代设施交融的社会生活 第八章 卡塔尔独立后的发展历程 一、从传统王国向现代王国的转型 二、经济现代化进程的走向 三、寻求支点与平衡的对外交往 四、当代阿拉伯文明潮流在社会生活深处涌动 第九章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一、政治制度的嬗变 二、经济贸易交往格局 三、独立后的军事与外部交往 四、文化教育与社会生活风貌 第十章 当代阿曼的历史演进 一、卡布斯执政初期的政治体制 二、阿曼“参与型政治”的民族与民主化实践 三、以油气资源开发为主导的多元化经济体系 四、务实自主的全方位对外交往 五、文教卫生事业的巨变 第十一章 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 一、海湾合作委员会的基本情况 二、海湾合作委员会的主要政治活动 三、海湾合作委员会经济一体化的问题与前景 四、海湾合作委员会国家的安全事务合作 第十二章 海湾五国与中国的关系 一、历史上海湾地区同中国的交往 二、海湾五国独立后同中国关系的恢复与发展 主要参考书目 《中东国家通史》卷终六记 《中东国家通史海湾五国卷》作者分工 试读章节 绪论 海湾五国概况 海湾地理与自然环境 地球上有许多海湾。本书的海湾是专指伊朗高原与阿拉伯半岛之间的内陆海水域。它属于印度洋西北部的边缘海。 波斯湾是海湾最常见最古老的称谓,其渊源可追溯到公元前三、四世纪的希腊马其顿王亚历山大大帝时期。据文献记载,大约在公元前324年,希腊海军将领尼尔库斯奉命率领大军从印度归国。尼尔库斯指挥的希腊舰队从印度恒河的入海口出发,沿途经海湾东岸,抵达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的入海口巴士拉。尼尔库斯在他向亚历山大大帝呈送的报告中提到了希腊舰队所经过的海湾东岸,并首次将海湾这片水域称为“波斯湾”,从此,波斯湾这一称谓就被沿用了下来。然而,近代以来的阿拉伯学者并不认同波斯湾这一称谓,他们认为海湾两岸均为阿拉伯人世代聚居的地区,并由此强调海湾的阿拉伯特征,遂称之为“阿拉伯湾”。 为了尽可能地避免误导或歧义,国际上通常都使用具有“中性”色彩的“海湾”(Gulf)一词来称呼这一地区。本书也将按照国际上的惯例取“海湾”之名来研究该地区的历史演进。一般来说,海湾国家泛指海湾八国,即伊拉克、伊朗、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巴林、卡塔尔、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阿曼。由于根据《中东国家通史》编写体例的要求,沙特阿拉伯、伊拉克和伊朗三国已单独分卷成书,本书所涉及和研究的范围主要限定在位于海湾西部和西南沿岸的科威特、巴林、卡塔尔、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阿曼五国,亦可简称“海湾五国”。 毋庸置疑,海湾五国是整个海湾地区的组成部分之一,因此,在介绍海湾五国概况之前,需要对海湾的地理位置及特点有所了解和认识。海湾位于阿拉伯半岛和伊朗高原之间。西北起阿拉伯河河口,东南至霍尔木兹海峡,长约990公里,宽约56—338公里,总面积24.1万平方公里。伊朗一侧水深大部为80米,阿拉伯半岛一侧水深多低于35米。海湾平均水深40米,湾口最深处达104米。早在1000多万年以前,海湾两岸的伊朗高原与阿拉伯半岛曾为一体,后因地层断裂,海水入侵,逐渐演化为海湾。现今的海湾仍受地壳缓慢上升及阿拉伯河带来的泥沙淤积影响,淤积态势严重,每年向东南伸展约56米,致使海湾逐年淤浅和缩小。 从地貌上看,海湾呈狭长状,从西北至东南走向。伊朗沿岸,南段群山重叠,海岸陡峭,岸线平直;北段为狭长海岸平原,岸线蜿蜒曲折。但自布什尔起,滨海平原逐步拓宽,并继续向北伸展。在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卡伦河三角洲一带,平原宽广。阿拉伯半岛海岸,除卡塔尔半岛外,悬崖峭壁绝少,主要为沙地和盐沼,同时沿岸岛屿甚多,有盐颈或圆丘,以及珊瑚残体堆积。东南端霍尔木兹海峡为海湾咽喉,并有格什姆、大通布、小通布和阿布·穆萨等岛屿紧扼湾口,犹如几道闸门一样构成海湾的天然屏障。 海湾地区属亚热带气候。终年刮强劲的西北风,风力变化无常,夏季还时常伴有尘暴与霾,秋季有飑和龙卷风。海湾春秋季节十分短暂,堪喻瞬间而过,因此大致可分为夏、冬两季。海湾全年气候炎热干燥,夏季最热月份(8月)气温往往高达40℃以上;冬季最低气温则不会降至O℃。海湾全年降雨稀少,伊朗一侧年降水量为275毫米,阿拉伯半岛一侧不到125毫米。另一方面,海湾表层水温也有区别,东南部一般保持在24~32℃,西北部为16~32℃。同时海湾的海水含盐度也比较高,平均含盐度为37~41℃。西南局部海域最高可达50~70℃,海湾的潮水从西岸卡塔尔的1.2~1.5米向西北增高为3~3.4米,向东南端增至3米。海潮流速每小时可达8公里,在强风影响下,甚至会使海潮倒流。水温高和盐度高的湾内水体从下层注入印度洋,印度洋海水从表层进人海湾。海湾主要出产鱼类和珍珠贝,以及其他海产品。 海湾五国的分布和行政区划 海湾五国自西北向东南依次分布在海湾的阿拉伯半岛沿岸。五国中除阿曼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外,均为特小国家,五国总面积大约为42.5万平方公里。下面对各国进行分述: 科威特位于海湾西北岸,西、北与伊拉克为邻,南部与沙特阿拉伯交界,东濒海湾。国土面积17818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13公里(一说290公里)。科威特东北部为冲积平原,其余为沙漠地带,一些丘陵穿插其间,地形呈西高东低之势,境内无常年有水的河流与湖泊。科威特虽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但淡水却极少。科威特全国共分6个行政省:首都省、哈瓦里省、艾哈迈迪省、法尔瓦尼亚省、杰赫拉省、大穆巴拉克省。首都为科威特城。 巴林位于海湾中部沿岸,并由36个大小不等的岛屿组成,最大岛屿为巴林岛,是一个典型的岛国。它介于沙特阿拉伯和卡塔尔之间,距沙特阿拉伯东海岸24公里,卡塔尔西海岸28公里。国土面积。706.5平方公里。巴林诸岛地势低平,主岛地形由沿海向内陆逐渐升高,最高点海拔135米。巴林全国划分为10个区:哈德、穆哈拉格、麦纳麦、吉迪·哈夫斯、阿什·沙马利亚赫、斯特拉赫、乌斯塔、里法、格哈比亚赫、阿什·沙基亚赫;2个市:麦纳麦、穆哈拉格;另设2个镇:伊萨城、哈马德。首都麦纳麦。 卡塔尔位于海湾西南沿岸的卡塔尔半岛上,南北长。160公里,东西宽55~58公里。卡塔尔同沙特阿拉伯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毗邻,西北面隔海与科威特和伊拉克遥遥相望。国土面积约1.14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达550公里。卡塔尔全境多平原和沙漠,大部分地区海拔为10~30米,最高的沙丘海拔达100米,全国地势由北部相对较低逐渐向西和西南方向升高。卡塔尔全国分为1O个市:多哈、古韦里耶、朱迈利耶、豪尔、赖扬、杜汉、乌姆锡拉勒、沃克拉、乌姆巴卜、摩赛义德。首都多哈。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位于阿拉伯半岛东部,北濒海湾。西北与卡塔尔相邻,西和西南与沙特阿拉伯交界,东和东北与阿曼毗连。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由阿布扎比、迪拜、阿治曼、沙迦、乌姆盖万、哈伊马角和宦查伊拉1个酋长国组成。包括沿海岛屿在内的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国土总面积为8.36万平方公里。境内绝大部分是海拔200米以下的洼地和沙漠,东部有少量山地,这些山地系哈贾尔山脉向北延伸的一部分,山地最高处海拔达3000米。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以每个酋长国划分行政区,首都阿布扎比。其他主要城市分布在各个酋长国内,并且分别以各酋长国的名称来命名这些城市。P1-4 序言 我在写《中东国家通史》卷首叙意的时候,想到1964年翦伯赞先生在一次史学研讨会上的讲话。他说:“凡搞通史的人,似乎都懂得一些历史事件。但搞通史有搞通史的任务,所以对历史上的不少考证,必不可少地要依靠对个案深入研究者的劳动成果。我们搞通史的,向来尊重搞断代的,或搞专题研究的。” 这是指中国通史而言。对于世界地区通史,国家通史个案的研究是很重要的基础工程。中东地区国别通史,同样是中东通史的基础。用文明交往论对中东各国通史进行个案研究,既包括断代,又包括专题研究,更主要地是在综合诸多研究成果基础上,力求有所创新,从而理出发展的总脉络。 《中东国家通史》就是13卷本的中东地区国别史。每卷以一个国家或国家群所组成。在每卷之前,均列叙意如下。 一 现代中东国家体系由整个亚洲西部和北非的埃及共18个国家组成。这个国家体系是《中东国家通史》所述说的范围。 根据完稿计划先后顺序排列,《中东国家通史》包括以下各卷: 1.《阿富汗卷》; 2.《沙特阿拉伯卷》; 3.《以色列卷》; 4.《伊拉克卷》; 5.《也门卷》; 6.《巴勒斯坦卷》; 7.《叙利亚和黎巴嫩卷》; 8.《伊朗卷》; 9.《土耳其卷》; 10.《埃及卷》; 11.《海湾五国(科威特、阿曼、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巴林)卷》; 12.《约旦卷》; 13.《塞浦路斯卷》。 二 《中东国家通史》编写的要求如下: 各卷篇幅约为20万~25万字,全书约为240万。300万字。 各卷采用历史叙述方式,由古及今地阐明历史变迁的过程、特征和规律。“通古今之变”是全书努力追求的目标。 各卷遵循的学术风格是“以一贯之”的原则,即注重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双向考察与反思,从现实出发,追溯历史,再从历史高度审视现实,注重“关照现实”与“反思历史”的一致性。 各卷强调各国的综合性特征,它既包括一个国家的历史与现实,也包括宗教与民族、自然与社会、人口与环境,还包括生产力水平、阶级关系、文化传统等等。 各卷一般不设注释。凡对主要著作及资料有必要注释时,可在文内或下页作适当处理;同时,在每卷后附有中外文主要参考书目50种左右。 各卷恪守严谨、创新原则,在综合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体现“自得之见”。 各卷力求做到专业研究与大众言说相结合,在“简要、清晰、易懂”的顺、畅、通、达的表达方式中,保持其学术性。 每卷末都有“编后记”。 三 《中东国家通史》采用国家通史的体例,来把握中东地区的整体面貌,从而区别于迄今为止的中东地区史著作的框架结构。 认识一个地区的整体面貌,从一般学习过程看,大都通过“一般”—“特殊”—“一般”的递进上升的认识路线。编写地区史,可以是按“大地区”历史发展的纵向编写的“一般”和“特殊”;它也可以是“大地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横向编写的“一般”和“特殊”。 我在这方面,做过一些尝试。例如,1991年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东国家和中东问题》和同年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阿拉伯国家简史》,都是从不同角度和不同侧重点写成的“大地区”纵横结合的通史。1992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二十世纪中东史》,则是“大地区”断代史的体例。199r7年西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伊斯兰教与中东现代化进程》,又从专题方面作了“大地区”通史的写作尝试。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各种各样的体例都有各自的优点。视角不同,呈现出的地区面貌便各有特点。中东国家通史这个视角的选择,最后的决断是出自1991年我对《阿富汗史》写作的尝试。这个尝试一方面使我感到我国对中东国家的历史知识较为零碎、较为片面,另一方面也很表面和缺乏深刻理解。像阿富汗这样的周边邻国,只是在发生了苏军入侵和旷日持久的内战,我们才去追溯它的历史根源,显示出我国中东领域学术研究的落后。有些国家已有几本阿富汗史,而我国竟然没有一本自己的学者写的有关著作。推而广之,其他中东国家,情况大致相同。学术史和学科史告诉我们,对各国通史的撰著,最能体现一个国家、一个研究单位的学术队伍群体的研究水平,也是学科建设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从《阿富汗史》写作的尝试中,我还体会到,关注每一个中东国家的现状和历史,不仅可获得系统、全面、深入和厚重的历史知识及智慧,而且在理解中东地区的整体面貌方面,具有一般“大地区史’’所不能取代的作用。它可以把“大地区史”所忽略或省略的许多历史侧面,纳入读者的视野;还可以进一步深化、精密化,更详细地占有材料,更具体和独立地分析历史问题;同时可以对一个个中东国家进行更集中、更具体和连贯性的理解。 《阿富汗史》的写作,也使我认识到,历史研究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以历史的真实,而不是以单纯的逻辑推理作为最后结论。这种历史真实不是以世界某个“中心”为出发点,推导出一个涵盖全体的公式及规律,而是要从各个国家的具体国情出发,作系统深入的研究,进而揭示历史真实。 此外,中东各国通史的撰写,对于各个中东国家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和内在文化、传统的连续性会有系统理解,对于时间、空间的变迁和世代兴衰的更替会有理性认识,从而可以为中东地区史打下更厚实的基础。 迄今为止,把中东地区各国的通史,集中于一套多卷本的系列丛书之中,这在我国还是第一次。参加撰写的绝大多数为中青年学者。按照多卷本编著要求,各卷作者都注意世界及中东的宏观背景,并用中观视角,对各国的社会、政治、军事、经济、教育、学术、艺术、科技、地缘环境等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扫描。这样,可以扩展对中东地区的视野,丰富中东史的内容,活跃和深化对有关中东史许多问题的思考。入史的众多事实和历史细节,也是增强厚重的历史感、正确认识中东历史和做出科学评价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 通过以上对中东各国通史研究的分工合作,既可以保持每位作者在各自撰写的国家通史中的个人思想、风格的独立性,在体例和角度一致的前提下,各卷之间也可以有内在联系的整体统一性。 四 《中东国家通史》各卷内在联系的整体统一性,从理论线索上说,是文明交往论。 我在《阿拉伯国家简史》修订版(1999年,福建人民出版社)的序言中,谈到阿拉伯国家之间的联系时,曾引用了日本近代启蒙思想家福泽谕吉(1835~1901年)关于国家和文明交往的一段话。福泽谕吉在《文明论概述》中写道:“交往活动本来是人类的天性,如果与世隔绝,就不能产生才智。只有家族相聚,还不能算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所以只有社会上互相往来,人与人互相接触,才能扩大这种交往。交往越广,法律也越完备,从而感情越和睦,见闻就越广。文明一词,英语叫作Civilization,来自拉丁语Civilidas,即国家的意思。” 诚如福泽谕吉所言,交往是人的社会开放性的表现,是从血缘、等级的自然联系,进入以普遍交往为基础的广泛社会联系。交往是文明之源,而国家则是文明的重要标志。国家的起源和形成,国家的兴衰和更替,是人类文明交往发展的结果。 实际上,关于文明交往的理论与国家史的关系,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在资本主义用工业文明、商品交换和武力使世界普遍联系,并把相对孤立的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之时,已经作了更为系统精深的论述。在他们的视野中,文明交往是以国家为基地向全世界不断扩大活动范围,进而打破封闭的民族和国家壁垒,从而使世界联结为一个整体。他们实际上已经分析了国家与全球化的关系,并把文明交往视为世界历史和全球化动力和发展的总线索。我们用这些观点,审视中东国家的历史,就会得出许多新的认识。中东是上古人类文明的发源地区之一,尔后的伊斯兰文明和希伯来文明延续至今。不仅古典文明融入伊斯兰文明,而且希伯来文明仍在这一地区复兴。中东各国确有自己文明交往的独特性,但这种独特性通过各国发展所表现的,则更加异彩纷呈。《中东国家通史》各卷,可以说都是对中东文明交往和世界文明交往的历史个案分析。 从这些个案分析中,我们从理论上认识到,人类文明交往过程的基础,是人类的生产实践,而生产实践的前提,是人类的社会交往。具体而言,文明交往论有以下诸要点: 文明交往的基本内容是物质文明交往、精神文明交往、制度文明交往和生态文明交往四大部分。它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主体—客体—主体”的多种和普遍的社会联系。 人类文明经历了远古、上古、中古和近现代之后,现在正进入当代时期。与这些时期相对应的内容为:原始工具文明、奴隶制文明、封建制文明、工业文明和信息知识文明等等为特征的交往。 文明交往的工具——语言文字,是物质在精神方面表现的震动空气层的声音和尔后形成为文字的文明符号,是一种实践的、既为别人存在,并仅仅因此也为我自己存在的、现实的传播交流和互动意识。这种口头和书面语言,是由于和他人交往的迫切需要而产生的、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大交往服务的思维手段。 各民族、各国家之间的相互联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 各民族、各国家本身的整个内部结构,也都取决于它的生产以及内部和外部交往的发展程度。 文明交往既表现在民族、国家之间,也表现在人群、集团之间、地区之间,它是世界走向普遍联系,是科学技术及生产力在全世界范围内得以传播、保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古往今来,文明交往从来就是曲折复杂的过程。它既有和平形式,也有战争形式,不仅存在文明冲突,而且存在文明融合。只有保持开放和进取状态的文明,才能长存不衰,才能在已经形成中的多元文明世界里确定自己国家的民族性文明的位置。 文明交往论是多极主体交往论。一国独霸或几国分霸的帝国时代已经过去。全球化发展包括“世界一体化”和“多极化”两个相反相成的双重内容,前者是整体性趋势,后者是主体间交往的平等性,必然的趋势是发展主体的多极化与平等化。 文明交往论是互动合作论。在历史互动沟通的双向或多向交往过程中,在古代文明的原始交往、自然经济的农业文明交往、商品经济和工业文明交往,特别是今日信息和知识创新的文明交往历程中,到处都可以看到互动和多向因素的逐渐增强。 文明交往论是文明自觉论。文明交往的特点是由自发性向自觉性的演进,在趋向上日渐摆脱野蛮而逐步文明化,在规模上从封闭走向开放,在活动程度上从自在走向自为,在活动范围上由民族、国家、地区走向世界,在交往基础上从情绪化走向理性化,在人际关系、族际关系、(宗)教际和国际关系的领域中,由对立、对抗的“我”走向对话和合作的“我”。 文明交往论所追求的目标是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平等合作和人与自然界的平衡和谐,是对自身文明的自尊、欣赏和对其他文明的尊重、宽容乃至赞赏,是怀着爱其所同、敬其所异的襟怀和人类共同美好理想的人性追求,归根结底是对自己文明和异己文明的理性探索和全面理解。 文明交往论所研究的基本课题是对世界文明交往发展规律的认识。例如,文明交往中出现的不平衡性问题,其中包括在静态上表现为现实文明的差距,在动态上表现为文明发展速度的变动性与暂时性,在进程中表现为文明交替超越性、先进与落后的互变性。再如,文明交往中有关人类生存和发展、人的价值和命运问题。所有这些都是古代世界文明兴衰和近代以来各国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特征。 总之,人类文明交往是一个历史进程,因此,从广义上讲,它是一种历史交往。它充满着冲突和斗争,也经历着传承和吸收,还交织着融汇和综合。21世纪文明交往是文明冲突和文明融合更加深入化的时代。文明交往的主流是各种文明的共存、共处和共同发展。人们对文明交往的未来理应持冷静与乐观的历史态度,因为它总的趋势是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的互换和提高,总的特征是多样性的统一和社会的进步。 《中东国家通史》就是以文明交往理论为线索,以文明交往的历史主线来贯通中东各国的内部和外部诸多联系,来沟通中东各国社会各方面的关系,来会通各种交往方式,力图勾勒出中东各国的基本历史面貌和国情特征。 五 《中东国家通史》在关注中东各国文明交往活动的同时,也注重中国与中东各国的各方面交往活动,为此在每卷的最后,都设有专章来集中叙述中国与各卷国家的历史和现实联系。 这是撰写中东史的中国学者责无旁贷的事,也是对文明交往的另一个专题性历史个案分析,同时也是这部多卷本《中东国家通史》的特色之一。 在人类历史上,自从国家产生以来,在文明交往过程中就随之产生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伴随着文明的进步,国家不断增加,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也随之逐渐复杂化,人类的活动范围和交往方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样,在古代世界中,特别在一些世界大帝国之间,就出现了古代类型的国际关系格局和一些国家关系体系,用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双边关系和多边关系。 在这些国家关系中,中国和中东地区之间的交往很具有代表性。从未中断的中华文明,以其“华夷一统”秩序原则,与中东地区各国进行了悠久广泛的文明交往。 早在汉代,中东地区就是中国与西方交往的中介地区。当时与汉帝国处于同一古典文明等级、以地中海为中心的罗马帝国,同中华文明东西交相辉映,造成了古典丝绸文明交往之路的繁荣。但是,这两大帝国之间的文明交往的中介在中东地区,尤其是波斯(伊朗)帝国和贵霜帝国更处于枢纽和前沿地位。汉王朝与波斯帝国和贵霜帝国之间是三强鼎立的平等友好交往。这东方三强,和西方强国罗马一起,合演世界文明交往四重奏,共同维护丝绸古道安宁与畅通的国际秩序。 到了唐代,中华文明之光,辉煌四射,和中东地区兴起的、地跨亚洲、欧洲和非洲的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彼此吸引、互相交往,同时也发生冲突,当然还有政治和军事合作。唐帝国与阿拉伯帝国之间的交往,是中国在中东对外交往的鼎盛时期,也是古代国际文明交往史上的重要篇章。这是因为这两个帝国、两大文明,都各自在营造自己的国际关系体系。它可分别称之为“华夷—统”与“阿拉伯伊斯兰”秩序。这两种秩序此消彼长,终于随着751年(唐天宝十年)怛逻斯之战唐军失败而使“华夷一统”秩序在中东受阻。此后中华帝国的历代王朝,除元代之外,基本上对中东地区的战略呈守势或防御性攻势的状态。 但是,民间的文明交往,商旅、教旅和文化交流,却通过各种渠道,时多时少,断断续续地在中国与中东地区之间进行。这些文明交往的广度和深度,大大超越了国家之间的政治交往。特别是16世纪西方殖民势力东扩以后,中国和中东各国经历着共同的遭遇和命运,人民之间有着特殊的感情与联系。所有这些,同源远流长的古代文明交往一起,成为今日中国与中东各国平等、友好、合作的历史基础。 六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说:“在科学的人口处,正像地狱的人口处一样,必须提出这样的要求:这里必须根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 我编多卷本《中东国家通史》,忽然想起了马克思这段至理名言。我今年已六十有八,是“坐六望七”之年了,放着轻松不享,却要耗费心力去编写这样大部头的书,莫非忘记了年龄,要“入地狱”了。 中国有句老话:人生七十古来稀。如今七十虽说不稀,也已是老龄阶段的第二个十年了。要说“入地狱”,早该到了“入口处”了。不过,马克思把“科学入口处”比作“地狱入口处”,那是指但丁《神曲》中所描述的由面对现实的“地狱”,经过苦斗的“炼狱”,从而到达理想“天国”的科学韧性追求,其实质是一种奉献精神。唯有奉献,而后方有求实、求真、求是、批判的科学信仰和科学态度与方法。因为科学就是艰辛的创造性事业,它最需要的就是奉献;科学的核心就是奉献人类,奉献社会。 1993年3月12日,我在《阿富汗史》的跋语中写过:“《阿富汗史》是西北大学南亚中东史博士点拟议的中东国别史丛书中的第一本。列入计划的还有土耳其、海湾五国、也门、以色列、埃及等国。不料第一本书就遭受磨难,使人慨叹不已……”。在跋语中,我坚信有历史学优秀传统的中华民族,不会被短见所惑。盛世修史,修史资治,普及和提高历史素质,实在是改革开放的中华民族所必需。我还引用了马克思的“万事开头难,每门科学都是如此”的话,正好同马克思的“人地狱”比喻意相贯通。在跋的结尾,我是这样写的:“我相信,中国学者撰写的系列《中东国家通史》,必将和外国作者的同类书籍并列在我国图书馆的书架上,供莘莘学子普及历史知识、培养历史意识、获取历史智慧、探索历史启示和提高历史素质之用。” 《中东国家通史》似乎应了中国一句名言:好事多磨难。屡经磨难的《中东国家通史》,终于有幸逢遇西北大学进入211工程的良好时机!1997年,它被列入211重点课题项目,被作为标志性成果而给予资助。陕西省“三五”人才建设基金办公室也伸出援助之手。特别是商务印书馆把这部近三百万字的《中东国家通史》,列入了选题。我真的宿愿得偿,要“入地狱”了。“入地狱,写中东史”,成为今后四年奉献自己心力的行动口号。 最近我读了三联书店出版的一本名叫《活出意义来》的译著。它是奥地利精神病医学家维克多·弗兰克的名著。过去在追问生命的意义时,有一种消极的、但又很流行的说法,就是活着便是受苦,要活下去,便要以苦为乐。如果从这种消极意义上理解“人地狱”,那是很难振作科学精神的。维克多·弗兰克则从积极方面,深刻地指出,人们看不清或看不到生命的意义的原因,在于“由无意义感和空虚感捏合而成的生存空虚”。人们应当为生命找出意义,特别是要找出某一时期中的“特殊的生命意义”,这就是他的独特着力点。请看他的精彩论述: “一个人不能去寻找抽象的生命意义,每个人都有他的特殊天职或使命,而此使命是需要他具体去实现。他的生命无法重复,也不可取代。所以,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也只有他具有特殊的机遇去完成其独特的天赋使命。” 维克多·弗兰克所讲的生命真义的话启示着科学奉献精神。具体的时间段,是成就事业的关键。时光是稍纵即逝于各个具体时间段中。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不在于寿命的长久而在于为世间做出多少;不在于一时的豪言壮语而在于不断持续地抓紧具体时间中的具体任务,恪尽做人的本分,于工作中得到快乐喜悦。这才是最踏实、最幸福的人生!正如他所说,一个人一旦了解他的生命的具体意义,自然容易笑对人生,以乐观的现实态度,尽最大心力为自己的存在而负起最大责任。这完全是从积极方面、进而把生命的意义具体化了。从这个意义上讲,“入地狱,写中东史”,就成了一个科学奉献的积极行动了。 在这里,我引用我在《阿拉伯国家简史》修订版序言的结束语,以表明自己的心情: “我们治阿拉伯史(包括中东史)的学人,自应意识到自己的职责与使命,为读者负责,提高质量,把史书写好、改好。荏苒光阴书边过,花苍白发镜中来。我已‘坐六望七’之年,但心境未衰,体力尚健,学志犹在,追求未了。学术史告诉我们:学要薪传,一代代接力向前;学如积薪,后来者应当居上;学贵创新,我们国家应该有自得之见的多卷本中东史。我们从前人那里继承过来许多已经创造了的成果,在这个基础上,我们理应多增添一些新成果。我正在主持编写的13卷《中东国家通史》,是《阿拉伯国家简史》的姊妹篇,也是我老来在世界上再留点东西,为中东学再添几块砖石的心愿。总之,中东史的学科建设,应有扎实的基础。为了奠基,我们应当努力,以便早日步人世界史学前列。” 《中东国家通史》的写作始于1997年,终于2002年,是名副其实的“跨世纪”产品。我站在世纪之交的门槛上,面向新世纪,向自己提出这样的要求: 根绝一切犹豫,排除任何怯懦,找出生命的具体意义,走“入地狱,写中东史”之路吧! 1999年9月9日写成 1999年12月15日修改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