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曾培编著的《话说人生》分为15个篇目:幸福篇,道德篇,品行篇,价值篇,奋进篇,智慧篇,和谐篇,读书篇,婚恋篇,名气篇,少儿篇,青年篇,老人篇,官员篇,楷模篇。
本书对人生问题的论述,有两个视角,在着重由个人的角度说理的同时,也不时从社会的角度作些必要的分析。改良人生与改良社会,是相辅相承、互为因果的。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话说人生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
作者 | 江曾培 |
出版社 |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江曾培编著的《话说人生》分为15个篇目:幸福篇,道德篇,品行篇,价值篇,奋进篇,智慧篇,和谐篇,读书篇,婚恋篇,名气篇,少儿篇,青年篇,老人篇,官员篇,楷模篇。 本书对人生问题的论述,有两个视角,在着重由个人的角度说理的同时,也不时从社会的角度作些必要的分析。改良人生与改良社会,是相辅相承、互为因果的。 内容推荐 江曾培编著的《话说人生》这个集子,选收了关于人生问题的文章197篇。人生问题触及面甚广,这里着重阐述的是这样几种人生: 一、幸福的人生。“人盼幸福树盼春”,人要活得开心,过得愉快,远离沮丧忧郁。 二、道德的人生。“人诞生在道里”,人要活得高尚,知荣明耻,告别卑鄙与诈伪。 三、奋进的人生。“自胜者强”,人要活得有追求,努力更快更高更强更美,不安于浑浑噩噩。 四、智慧的人生。“智者不惑”,人要活得有识见,明察事理,不是智昏菽麦。 五、和谐的人生。“谁都不是一座孤岛”,人要活得和美,和衷共济,不可以邻为壑。 六、读书的人生。“腹有诗书气自华”,人要活得有气质,风度高雅,拒绝粗俗委琐。 人的一生应当怎样度过?人生应该是怎样的人生?《话说人生》中的近200篇文字,展示了六种人生境界:幸福的;道德的;智慧的;奋进的;和谐的;读书的。文章“合为时而作”,鲜活生动,文意深切,如赵丽宏先生在序中所说,“是一位智者的心声”,可读可思,为滋养人生的精神佳品。 目录 序:智者的心声赵丽宏1 一 人盼幸福树盼春(幸福篇) 幸福最大化5 国民幸福感在提高8 天竺道上说“乐”论“福” 10 “幸福课”也属必修课13 满足与不满足15 盲目攀比会销蚀快乐18 “平庸”会“快乐”吗? 20 幸福递减律22 欲望的舞蹈24 不亦快哉26 快哉十记28 享受工作30 祝你健康32 休闲更是一种心境34 二 人诞生在道里(道德篇) 人诞生在道里39 传统美德不可丢41 教养与礼貌44 道德的“有私”与“无私” 47 把颠倒的荣辱观颠倒过来50 以诚为首的校训53 要讲职业道德55 重视“雨伞道德” 59 大力提倡“车德” 61 道德的血液与道德的泡沫63 礼让66 得理让人68 各人自扫门前雪70 我看“让座有奖” 72 三 为什么不脸红(品行篇) 为什么不脸红77 不容“泼皮牛二”横行80 说吐痰82 恶趣84 “出口成脏” 86 吃相与教养88 “最苦恼的是在路上遇上狗” 91 莫搞“奴才式破坏” 94 “到此一游”的留名癖97 生命不能承受之醉99 吸毒一口,落人虎口 102 绝不允许见死不救104 斑马线前谁让谁106 让排队更文明108 大声说话是本能,小声说话是文明110 从相声《拔牙》说起112 请君“不问鬼神问苍生” 114 说情者猛于虎116 让“诚信名片”多起来118 不要借别人的高贵来自豪120 李清照的“三好”与恶搞者的“三无” 122 高管假的洋文凭和高官假的真文凭126 四 良相良医各有各的价值(价值篇) “人上人”与“人中人” 131 良相良医各有各的价值134 小学教师也能成国宝137 教育家请“干一辈子” 140 小兵干大事143 谁是可尊敬的人145 人的价值不在官大官小147 人人可以成才149 事关“经济人”与“政治人” 152 慎称“第一人” 155 注目照亮别人的火焰157 想起“彼得处方” 160 五 更快更高更强+更关(奋进篇) 自胜者强165 更快更高更强+更美167 突破“极限之墙” 169 “第一个吃螃蟹”的智仁勇172 要有一柄坚毅的精神之剑174 吃苦177 功夫在台下179 “心理感冒”不容忽视182 话说老实人184 尊严比面包更重要186 尊严不可侮189 把革命精神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192 请笑得更有品味些195 “物质化的精神享受” 197 由整形美容说美199 “最甜蜜的语言” 201 对“微笑变成产业”的疑虑203 富日子怎么过206 富人要学会伸出援助手209 “慢慢走,欣赏啊!” 211 八 智者不惑(智慧篇) 智者不惑215 且说见义“智”为218 不盲从,每事问221 别让右脑闲着223 像心脏一样工作225 破破“加班文化” 228 社会发展拒绝“科盲” 刀1 学会遗忘2粥 过年忌“过” 235 送还是不送,这是一个问题237 “高成”与“低就” 239 消费“负翁”是与非241 “够吃正好” 243 警惕“未富先奢” 245 说嗜好248 “羊上树” 251 勺子现象与瞎子点灯254 七 谁都不是一座孤岛(和谐篇) 警惕“人际沙漠” 259 由傅老大说内心和谐262 谁都不是一座孤岛265 新年颂“和” 267 不沉的湖269 赞“和事佬” 271 我活你也活273 人来了,泡杯茶275 “邻居节”大有益277 清除江湖义气279 “女”与“子”并肩成“好” 281 人际交往中也要打“假” 283 有感“车厢社会” 285 宜粗则粗,宜细则细287 八 士要“志于道”(名气篇) 名气与名望293 下士窃名296 “盗名欺世”与“欺世盗名” 298 知识分子勿忘“良心” 300 “专家”泛滥成灾302 必也正名乎305 士要“志于道” 308 九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篇) 腹有诗书气自华313 阅读要有选择316 论读书要带脑袋319 让书香沟通你我323 仕而优则学327 思索才能结果329 电视天生带来的“遗憾” 332 十 爱情教育是人文教育(婚恋篇) “闪婚”不宜337 由离婚率说道德情趣导向339 且说“代际婚姻” 342 如此“游戏人生”不可取346 我看夫妻AA制349 由“背亡妻”说爱情光辉351 爱情教育是人文教育353 人不可沦为出租商品356 “养个男人当宠物”? 359 关于“女人不像女人” 362 十一 让孩子像孩子(少儿篇) “幼时闲情”诚可贵367 莫将儿戏当“儿戏” 369 让孩子像孩子372 荒唐,婴幼儿“未来领袖培训” 374 “男孩危机” 377 孩子“富”点好,还是“穷” 点好? 379 坏孩子的“坏”字应打引号381 有感于好学生“不听话” 383 且说“小大人”现象385 “差生”辩387 “跑官买官”的预演390 拔苗助长与本末移位393 不“合格”的优秀生396 “小时了了”与“大时佳” 398 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401 莫让家长做“书童”405 十二 慎“用青春赌明天”(青年篇) 重视“精神成人” 409 摒弃误读与偏见411 说“三十难立” 413 “朝阳”群里“月光族” 415 “房奴”之我见417 装嫩的时尚 420 慎“用青春赌明天” 422 “七年之痒”变为“三年之痒”424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426 十三 “生寄也,死归也”(老人篇) 不为“老”所累431 自由的老年434 年轻不在年龄437 “一二三四五”的养老经439 常恐遗产怠子孙444 摒弃对老人不敬的称呼446 常怀感恩之心448 警惕秃头十字架文化451 不可“硬起心肠做人” 454 孝也有道457 “生寄也,死归也”459 给死者以尊重461 十四 “干干净净”颂(官员篇) 重视官德465 “缺德”者难为官467 “干干净净”颂469 耻于怨天尤人471 庸官与“硬伤”474 为官当清当慎也当勤476 公仆与“家奴”478 车号何必排座次481 不容“儿子”颠倒为“老子”483 政声人去后与政声人在时485 讲空话仅是“个别官员”吗?488 “绝症”与贪官491 有钱能使官推磨493 “明星官员”落马的特殊教训495 以“恶小”始,以“恶崩”终497 十五 灯虽灭,光常明(楷模篇) 灯虽灭,光常明503 “为学不作媚时语” 507 好人颂511 徐光宪院士的“傻” 513 “不当挂名主编” 516 苦难造就伟大519 进出“地狱”的大智大勇者521 梅花香自苦寒来523 鞠躬尽瘁几先贤525 跋529 附录:心系民间旨在“稽政” 郦国义531 试读章节 要讲职业道德 最近,在上海有两件事情引起了人们的严厉谴责。 一件是某出版社的一位年轻编辑,一年前阅读了一篇来稿,他复抄了一份,然后以稿件质量不符要求为理由,退回给了原作者。可是,一年以后,这位编辑将抄下的稿件稍加改动,署上自己的名字发表了。 一件是某医院的一位青年护士,在为病人做手术前灌肠时,由于未加核对,误将亚硝酸钠溶液当作氯化钠溶液使用,造成病人死亡。两天以后,这样的事故竞又重演了一次。 前一件事是当事人利用职权,进行剽窃活动;后一件事是当事人工作极不负责任,玩忽职守。两者共同的问题,都是对自己所担负的工作缺乏最起码的道德。因此,人们在谴责声中一致觉得,应当在各行各业中加强道德教育,大力提倡职业道德。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虽然,不同的阶级有着不同的道德标准,但是,任何社会都需要调节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的道德规范,则是一致的。因此,人是不该“缺德”的。无产阶级事业对人的要求总是“德才兼备”,“德智体全面发展”。这个“德”,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之“德”,‘它的内涵是很广的,贯彻在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职业活动是人们生活的重要方面,因而,职业道德也就成为道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恩格斯说过:“每一个阶级,甚至每一个行业,都各有各的道德。”提倡职业道德,就是要把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和规范,渗透和落实到生产、工作和其他职业活动中去。过去人们谈道德修养,比较注意社会公德,如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财物、维护公共卫生等等。无疑,这是十分必要的。但同时,对职业道德也应有足够的重视。因为,职业活动毕竟是一个成年人的主要活动,一个人的思想道德面貌,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职业活动表现出来的。如果每一个行业的人,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讲究职业道德,社会上的三百六十行都有良好的道德风尚,就必将卓有成效地推动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职业道德既是在职业范围内的特殊的道德要求,它的特征主要就是正确对待职业所赋予的权力和责任。职业赋予的权力只能用来为人民服务,而不能依靠它来搞歪门邪道。有人说,我们是小护士、小店员、小编辑,“小不拉子”,只有责任,没有权力。事实不然。任何职业,任何职务,有它一定的责任,也就有它一定的权力。即使是卖小菜的,总算“小”到家了吧,有些人所以能“开后门”,搞不正之风,不就是因为他们手中也握有出售小菜那么一点点权力吗?某些医生乱开药品、假单,某些店员以紧俏商品乱拉关系,也都是不正当地运用自己权力的表现。至于编辑,虽属“斯文”之列,但它担负着组织、审定和编辑加工书稿的任务,责任是重的,权力也是大的。有高尚编辑道德的人,总是以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去进行工作,甘当铺路石子,并且热情地“为他人作嫁衣”。编辑的权力和责任紧紧地结合在一起,用来为人民为社会主义出版图书,培养作者。如果不讲编辑道德,编辑的权力就可能被用来做种种不正当的勾当。前面提到的那个青年编辑利用职权,窃取作者劳动成果,即其一例。此外,拉关系稿,以与作者“合作”为名,挂名分享稿酬,以至索贿受贿等等,在编辑队伍中虽属极为少见的现象,但都是“斯文扫地”的表现。由此可见,讲职业道德,首先是要将人民赋予自己在职业上的权力,用来为人民服务。在我国,闪烁着这种职业道德光辉的人是大量的。 其次是要尽责任,就是要像白求恩同志那样,“对工作极端地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极端地热忱”。而那种“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咱重……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情,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的态度,就是缺乏职业道德的一种表现。它在现实生活中时有所见。比如,店员错把灭鼠药当作小儿退热片出售,交通警把要南去的询路者指向北去,医生对病人的痛苦冷若冰霜,干部对群众的呼声置若罔闻……所有这些,都不是由于当事人能力不够或经验不足造成的,而主要是由于当事人不尽职,不尽责,因而就是职业上的一种“缺德”行为。至于前面提到的那位年轻护士,她严重玩忽职守,视人命为儿戏,以致造成两人死亡的严重事故,那就不仅是道德所不容,也为法律所不容了。因此,讲职业道德,就应发扬“对工作极端地负责任”和“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让自己在党所安排的岗位上发出最大的光和热。 综如上述,对我们来说,职业道德的核心,是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精神。要以这一精神做好工作,要以这一精神对待职业上所赋予的权力和责任。因此,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从根本上说,也就是加强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教育。马克思在青年时代说过:“我们在选择职业时所应遵循的主要方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的自我完善。”这,也就是我们提倡职业道德的指针。 胡耀邦同志在十二大的报告中指出,要“在各行各业加强职业责任、职业道德、职业纪律的教育。这些教育要联系当前的实际,采取生动活泼的形式,运用多种多样的手段。”在当前正在开展的这一教育活动中,有的单位为使这一活动经常化、具体化,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些职业道德细则,如某医院制定了医心美、医志坚、医表端、医风正、医术精、医纪严、医态好、医效高等“医德八条”,效果颇好。由此我想到,其他各行各业能否都根据自己的情况逐步归纳出几条呢?道德教育和制度约束相结合,也许可以使本文开始提到的那些剽窃活动和死亡事故减少以至最后趋于消灭。 1982年11月 P55-58 序言 智者的心声 赵丽宏 江曾培先生是我尊敬钦佩的长者,他的写作状态和成就,在当今文坛可谓一个奇迹。曾培先生饱学多识,集学者、文艺理论家和出版家于一身,他既有传统文人忧患天下的责任感,也有现代知识分子的敏感和睿智。数十年来,曾培先生笔耕不辍,他的文章,贴近现实,谈的都是知识分子和老百姓关心的事情,所以一直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令人惊叹并感动的,是他最近这几年的写作。年过七十之后,曾培先生非但不显老态,反而更加生气勃勃。他依然关注社会,关注人生,以他老辣犀利的文笔,解剖世相,抨击时弊,弘扬正气,保持着一个正直文人的独立见解和锐气,也抒发他对生活发自内心的挚爱。他的文章,发表在报刊上,也活跃在网络上。网络的盛行,不仅吸引了年轻人,也使曾培先生这样的老知识分子青春焕发。网络的灵活快捷,使作家的文字在瞬间便能和读者见面,这激发了曾培先生的写作激情,他的文章,常常是先问世于网络,再见诸报刊。这几年,他的创作数量和质量,让人惊叹。在网络上,江曾培的名字,是一个被读者关注、欢迎、尊敬的名字。他的文字,因为网络,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江曾培先生又要出一本新书,作为老朋友,我为他高兴,读这本新书中的文章,更使我增添对他的钦佩和尊敬。这本新书中的文字、主题关乎人生,197篇文章,篇幅虽然短小,阐述谈论的都是人生的大问题,其中有对幸福的认识,对理想的追寻,对道德完善的思考,这些文字,能引导读者摆脱平庸和卑琐,向更高更美好的境界升华。 而这一切,都是曾培先生读书和生活的感悟,是他对自己人生经验的回顾和总结,也是他对社会观察和思考的结晶。这是一位智者的心声。此书内容的分类编目,凝聚着曾培先生独特的见解和构思,我从中感悟到的是一个社会学家的深邃眼光和良苦用心。 十五年前,我曾为曾培先生的散文集《海外游思》作序,那时,曾培先生领导着一个大出版社,是个大忙人,但他几乎是手不释卷,笔下文思才情不断。作为一个出版家,他已退休多年,但作为一个作家,他却一直工作活跃在第一线,而且老而弥坚,炉火纯青。又一次请我这样的后辈作序,体现了他的谦虚的风度。当年我在序文中发过的感慨,现在忍不住再抒发一次。 能向读者推荐这样一本好书,是我的荣幸。 2010年11月12日于四步斋 后记 这个集子,选收了关于人生问题的文章197篇。人生问题触及面甚广,这里着重阐述的是这样几种人生: 一、幸福的人生。“人盼幸福树盼春”,人要活得开心,过得愉快,远离沮丧忧郁。 二、道德的人生。“人诞生在道里”,人要活得高尚,知荣明耻,告别卑鄙与诈伪。 三、奋进的人生。“自胜者强”,人要活得有追求,努力更快更高更强更美,不安于浑浑噩噩。 四、智慧的人生。“智者不惑”,人要活得有识见,明察事理,不是智昏菽麦。 五、和谐的人生。“谁都不是一座孤岛”,人要活得和美,和衷共济,不可以邻为壑。 六、读书的人生。“腹有诗书气自华”,人要活得有气质,风度高雅,拒绝粗俗委琐。 为了阅读的方便,我将这些文章粗略地分为15个篇目:幸福篇,道德篇,品行篇,价值篇,奋进篇,智慧篇,和谐篇,读书篇,婚恋篇,名气篇,少儿篇,青年篇,老人篇,官员篇,楷模篇。由于这些问题相互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剪不断,理还乱”,难以进行严格的科学划分,只能是姑妄“分”之了。 人生要过得美满幸福,自然首先要依靠个人的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处世修养和生存能力。但是,“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祸福得失又是和社会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社会环境如何,制约和影响着人的命运走向。因此,我对人生问题的论述,就有两个视角,在着重由个人的角度说理的同时,也不时从社会的角度作些必要的分析。改良人生与改良社会,是相辅相承、互为因果的。 集中的文章,属于杂文性时评,大多写于近几年,也大多始发于东方网。这种文体被称为“感应的神经”,以迅速反映社会事变见长,行文中常常会涉及当时发生的一些人和事,其材料均来自当时的媒体报道,是故每篇文章后面都注明了发表时间。 感谢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接爱此书的出版。感谢赵丽宏先生为此书作序。感谢包洁女士在责编此书过程中付出的辛劳和智慧。 作者 2010年8月20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