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孔子”,你是不是马上想到《论语》里,孔子说过的不少名言?是否曾觉得那些艰深的文言文,既古板又无趣,而且离我们很遥远?不过,现在你将对“孔子”有全新的认识了!透过傅佩荣教授的生花妙笔,你将发现,原来孔子说的话并不是空谈,而是在我们人生的过程中,一个非常精彩而实用的指南针!还怀疑吗?那就快打开本书吧!保证带给你不一样的阅读新体验,从此让你不再听到“孔子”就害怕!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孔子新说--肯定群我关系/智慧文库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作者 | 傅佩荣 |
出版社 | 陕西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一提到“孔子”,你是不是马上想到《论语》里,孔子说过的不少名言?是否曾觉得那些艰深的文言文,既古板又无趣,而且离我们很遥远?不过,现在你将对“孔子”有全新的认识了!透过傅佩荣教授的生花妙笔,你将发现,原来孔子说的话并不是空谈,而是在我们人生的过程中,一个非常精彩而实用的指南针!还怀疑吗?那就快打开本书吧!保证带给你不一样的阅读新体验,从此让你不再听到“孔子”就害怕! 目录 辑一 亲情出于天性 不要摆脸色/2 孝与敬配合/4 要爱惜身体/6 心中的牵挂/8 父母的年纪/10 委婉的态度/12 大家都欣赏/14 孝顺与心安/16 政治的根本/18 对祖先孝顺/20 辑二 友谊值得珍惜 志趣要相似/24 随时在学习/26 有益的朋友/28 有害的朋友/30 交友四阶段/32 理想的朋友/34 说话有分寸/36 越来越敬重/38 真诚的交往/40 交友的方法/42 子路的志向/44 朋友的情义/46 生死见交情/48 辑三 积极参与社会 忘记的艺术/52 口才不善巧/54 做人要直爽/56 就业的考量/58 先充实自己/60 富贵与贫贱/62 为社会服务/64 手段要正当/66 不轻易判断/68 君子的条件/70 君子的风度/72 孔子的志向/74 已立而立人/76 辑四 论语生活示范 人世的情怀/80 入世的责任/82 人生不留白/84 知人的方法/86 好学的重要/88 适当的规范/90 主动的抉择/92 以道义结交/94 处世的原则/96 樊迟三问仁/98 君子有三戒/100 有益的快乐/102 有害的快乐/104 孔子的金律/106 试读章节 心情不好时,脸色自然难看。孔子有一次谈到孝顺,说了一句很平实的话——“子女保持和悦的脸色,是最难的。”人与人相处久了,喜怒哀乐的情绪不加掩饰,容易流于任性。任性并非真诚,因为真诚的人除了忠于自己的内在感受之外,还有一份体贴与体谅别人的心思。 面对父母时,总是想着他们的生养及教育之恩,扶持与鼓励之情,自己的脸色自然就会和悦了。子女若是愁眉苦脸,父母一定更为担心,我们又何忍增加父母的烦恼呢?古代有一位老莱子,七十岁时还穿着五色彩衣,扮演各种角色来逗父母开心。他知道不管自己年纪多大,在父母跟前都是小孩子,那么一家人怎么会不快快乐乐地相处呢? 孔子提出“色难”之后,接着反问学生:“有事要办时,年轻人代劳;有酒菜食物时,年长的人吃喝;这样就可以算是孝了吗?”他的意思是:除了以具体行动表达对父母夫人服务与奉养之外,不能忽略“和悦的脸色”。重要的是:和颜悦色必须出于真心诚意。做到这一点,亲子之间的良性互动,将会源源不绝地展开,家庭生活的品质也会不断提升。子女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在交友与处世方面又怎能顺利成功呢?P2-3 序言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要肯定这句话并不困难,但是要充分说明它的涵义,找出它的依据,并且提示一套具体可行的方案,就需要大哲学家来完成了。孔子正是这样的大哲学家。 人是动物之一,同时又是万物之灵。人的灵秀之处,在于拥有理性,可以反省也可以自觉,由此建构及开展内心的世界。孔子的学说,首重“真诚”,而这正是“仁”的基本意旨。只要一个人真诚,将立即觉察内心有一股力量在自我要求;所要求的,是以适当言行来与周围的人交往。真诚是人人都做得到的,但是在实践其要求时,则需要以理智来判断如何行动,并且鼓起勇气、不计代价地加以落实。 换言之,人活在社会上,若想追求自我实现的目标,就须具备“智、仁、勇”三达德。这三达德所要带领我们抵达的目标是什么?是人性的完美化,亦即《大学》所谓的“止于至善”。为了辨明此一目标,首先必须界定人性与善之间的关联。 简单说来,人性是向善的。“向”是真诚所引发的内在要求及动力;“善”是我与别人之间适当关系的实现。以孝顺为例,没有人生来即有孝顺的善行,但是人只要真诚,就会自觉应该孝顺父母。但是,如何才算孝顺?这就需要学习社会规范,并且考虑父母的期许了。换言之,在任何一种人与人相处的关系中,我要思索的是“内心感受,对方期许,社会规范”,求此三者的交集。若三者无法协调,则以真诚的内心感受为主。因为,若是无法真诚,则言行失去主体的基础,难免沦于作秀或乡愿之讥。 长期以来,中西学者常把孔子说成教人行善的老师。孔子确实教人行善,但是他的目的并非只求社会秩序之和谐,而更是为了使人们从“向善”走向“择善”,希望最后可以抵达“至善”之境。 本书所论,正是“择善”的具体作为。书分四辑:第一,“亲情出于天性”,说明百善孝为先,并且以孔子如何因材施教作为例证。第二,“友谊值得珍惜”,因为交友是人生频繁而热闹、有趣而重要的必经之路,其中的原则与考量不可不认真辨别。第三,“积极参与社会”,由此出现人生遭遇之穷达顺逆,人际关系之分合恩怨,而我们所要努力的是成为无私的“君子”。第四,“论语生活示范”,从《论语》撷取相关章句来印证本书的观点。 综上所述,孔子在“肯定群我关系”时,所期许的是每一个人在生命历程中,都能与别人携手同行,一起朝着理想的社会与完美的人生前进。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