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你是要一睹传说中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一代枭雄曹操的阴谋诡计,还是要一览关羽的义薄云天、周瑜的英雄气短;是要看一看草船借箭、空城计的宏伟场面,还是要听一听舌战群儒、青梅煮酒的壮语豪言;是要走进一段历史,还是要沉醉于古典文学妙境……这里都有你想要的。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你还能从此书中领悟出现代生活中生存发展的智慧谋略,因此更具有了明确的现实意义。
本书从原著中精选出45个前后连贯的小故事,每个故事以生动活泼的语言娓娓道来,摒弃了文言的艰涩难懂,让青少年更容易接受。书中还配有大量精美的插图,再现了文字中最为精彩的故事情节,也渗透了些许诙谐幽默的元素,读起来又增几分视觉的趣味性。
小说不但描写了战争的紧张激烈,而且在金戈铁马中塑造出一大批生动的艺术形象,如诸葛亮、刘备、关羽、曹操等家喻户晓的人物。书还记载了大量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的知识、经验以及谋略,这些智慧的结晶在社会生活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公元189年,汉灵帝病死。掌控朝廷大权的大将军何进立太子刘辩为皇帝。因何进与宦官矛盾很深,不久就被宦官骗进宫中杀死了。已经升为西凉刺史的河东太守董卓,趁皇室混乱,率领大军进驻洛阳,废掉了皇帝刘辩,又派人杀害了刘辩和他的母亲何太后,立刘协为皇帝,也就是汉献帝。此时汉献帝只有九岁,因此董卓独揽了朝中大权。
董卓生性残暴,滥杀无辜,不得民心。有一天,他率军来到了阳城一带,恰巧赶上村民们聚集在一起举行春社迎神赛会。董卓立即下令把村民团团围住,把男人全部杀了,把妇女与财物装到车上,并把一千多颗人头挂在车下。车头与车尾相接,排成长队,浩浩荡荡地回到都城。董卓扬言他是杀贼大胜归来,让兵士们在城门外焚烧了那些人头,以显示他的赫赫战功。
董卓的胡作非为激起了朝中大臣的强烈不满。这天,司徒王允对交往甚密的几位大臣们说:“今天正好是我的生日,请各位晚上到我府里喝酒。”大臣们都答应前来祝寿。
当天晚上,王允在家中摆下宴席,大臣们也都陆续到了。几杯酒过后,王允突然放声大哭。大臣们都惊诧不已,急忙问道:“大司徒今天应该高兴才是,为什么突然哭起来了呢?”王允这才慢慢说道:“各位有所不知,今天并不是我的生日,我只是想和大家说说心里话,又怕董卓起疑心,所以才找了这个借口。董卓欺主弄权,欺压百姓,汉朝马上就要葬送在他的手中了。我’不能不伤心啊!”大臣们听了,也都跟着哭起来。
正在这时,忽然座中有个人拍着手笑道:“我说你们这些大臣呀,像你们这样哭哭啼啼的,难道就能把董卓杀死吗?”王允不由得一惊,抬起头来一看,原来这个人是骁骑校尉曹操。
曹操,字孟德,小名叫阿瞒。他身长大约有七尺,眼睛细长,面庞非常白净。他的父亲名叫曹嵩,是沛国谯郡人,本来是姓夏侯,因为后来成为了中常侍曹腾的养子,便改为姓曹。曹操从小就十分爱好军事,喜欢游猎,很有心机。他的叔父觉得阿瞒非常贪玩,为此十分生气,就在曹嵩面前告他的状。曹操知道了,就想出一个歪主意来。一天,曹操见叔父向他走来,立即装作中风的样子,躺在地上,IZl中吐出白沫。叔父一见,急忙跑去告诉曹嵩。曹嵩赶过来一看,曹操竟然好好地坐在那儿读书呢。曹嵩不解地问他:“听你叔叔说,你刚才病倒在地上,现在怎么又好了?”曹操若无其事地说:“我好好的呢!怎么会中风呢?分明是叔父不喜欢我才这么说的。”从此以后,曹嵩再也不相信他叔父的话了。曾经有个叫桥玄的人,对曹操说:“天下马上就要大乱了,治国安邦,就看你的了。”在汝南还有一个叫许劭的人,看人很准。曹操曾经问他:“你看我这个人怎么样?”许劭没有回答。曹操又问了一遍,许劭才说:“你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曹操听后,哈哈大笑着走了。
这时,王允听了曹操的一番话,生气地说:“你为什么不考虑报国的大事,反而在这里哈哈大笑呢?”曹操说:“各位都是朝廷重臣,居然都想不出一个杀掉董卓的办法来,我能不笑吗?我曹操虽然没有什么特别的本领,但是我愿意亲自去砍掉董卓的脑袋,让各位高兴高兴。”
王允听了大喜,连忙把他拉到内室中,悄悄问道:“你有什么好办法?快快说来听听!”曹操自信地说:“司徒有所不知,这些天来,我一直都在董卓手下做事,目的就是先取得他的信任,然后再找机会杀掉他。现在看来,董卓已经对我十分放心了,我只要找机会接近他,就可以一刀把他杀掉。我听说司徒您有一口七宝刀,不知道能否借来一用?”王允高兴地说:“既然这样,那么天下就有救了!”说着,给曹操斟上一杯酒。曹操接过来一饮而尽,坚定地说:“不杀掉董卓,我绝不罢休!”王允又取出珍藏的那把七宝刀,双手递给曹操。曹操把宝刀藏在身上,然后就离开了王允的家。P9-11
国学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最具活力的部分,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而传承国学则有利于提高民族的文化素质,陶冶国人的情操,提升他们的精神境界。如今,以“弘扬国学经典,传承民族文化”为口号的“诵读国学经典”热潮正在全国展开。青少年对国学经典的关注与热爱更是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为了能让青少年实现阅读经典的心愿,我们精心选编了一系列最具代表的国学经典读物,力求为读者构建一个全面、系统的国学知识体系。
《三国演义》是我国文学史上的四大名著之一,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它是一部文采飞扬的文学作品,更是一部趣味盎然的史书。作为一部文学作品,《三国演义》既有精致细腻的细节描写,也有简练概括的轮廓勾勒;于浓墨重彩中全方位地塑造人物形象,点缀性的次要人物也各各具特色,形象鲜明;故事情节曲折跌宕,引人入胜。作为一部史书,《三国演义》既不是记叙历史的全写实性文本,也不是脱离了史实的纯虚构性小说。可以说是七分真,三分假,但确实是“十分”好看。
本书从原著中精选出45个前后连贯的小故事,每个故事以生动活泼的语言娓娓道来,摒弃了文言的艰涩难懂,让青少年更容易接受。书中还配有大量精美的插图,再现了文字中最为精彩的故事情节,也渗透了些许诙谐幽默的元素,读起来又增几分视觉的趣味性。
无论你是要一睹传说中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一代枭雄曹操的阴谋诡计,还是要一览关羽的义薄云天、周瑜的英雄气短;是要看一看草船借箭、空城计的宏伟场面,还是要听一听舌战群儒、青梅煮酒的壮语豪言;是要走进一段历史,还是要沉醉于古典文学妙境……这里都有你想要的。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你还能从此书中领悟出现代生活中生存发展的智慧谋略,因此更具有了明确的现实意义。
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