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你知道多少?本书是“中国传统文化双语读本”之一,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国编写,介绍了我国的风景名胜、四大发明、文学、丝绸之路、文物、书画和节日习俗等各种中国传统文化。本丛书以双语的形式将中国传统文化推向更广大的读者。
作为一条延续几千年、横跨欧亚非大陆的交通干道,丝绸之路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与文明的进步产生过巨大的作用。她实际上是一条文化之路、文明之路。
本书通过大量图片与史料,以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语言,以独特的文化视角,讲述了丝绸的起源、用途、产地,丝绸之路的形成及路线,东西方丝绸贸易的繁荣,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与传说,海上丝绸之路与陆上丝绸之路,以及丝绸之路在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贡献等内容。通过学习,学生不仅可以了解丝绸之路的相关知识,同时可以使其对华夏文明的特殊风貌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从而激发起进一步了解中华文明的浓厚兴趣,对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促进新时期东西方文明的交流,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过了几天,白马驮着男主人回到了家里,家中亲人久别重逢,悲喜交集,不胜感慨,于是谁都忘了先前的誓言。然而从这一天开始,这匹白马就烦躁不安、嘶鸣不已,不肯吃草料,也不肯喝水。
看到救了自己的宝马这个样子,蚕女的父亲感到很诧异,于是便向家人问起原因,蚕女的母亲就把向众人立下誓言的事告诉了他。蚕女的父亲说:“这是向人立誓,不是向马立誓,哪有把人嫁给马的呢?”
白马听到这番话,十分激愤,一边不停地用蹄刨着地面,一边不停地嘶叫哀鸣。看到这种状况,蚕女的父亲很生气,一怒之下,取箭挽弓,射死了白马,并剥下马皮,放在院子里晾晒。
当女儿从马皮旁边走过的时候,马皮突然飞了起来,卷起女儿,眨眼间飞得无影无踪。数日后,家人在一棵树上找到了这位姑娘,只见她还被那马皮紧紧地包裹着,而她的头已经变成了马头的模样,成为了一只正伏在树枝上吃着桑叶的虫。
看到这种情形,她的父母非常悔恨,苦苦思念自己的女儿,希望有一天她还会变回自己的身子,于是便将其从树上取回饲养。
有一天,原来暗淡的天空突然变得云蒸霞蔚、五彩缤纷,刹那间,看见蚕女驾着飘浮的云彩,乘着那匹白马,带着几十名侍从从天而降,来到家中。蚕女对父母说:“玉皇大帝因为我孝顺长辈,为了父母可以献身,并且心中念念不忘报答别人的大恩大义,所以让我继承了九宫仙嫔的职位。从此以后,我将永远在天上生活,请你们不要再想念我了。”说完便带着随从升空而去,从此后家人便再也没有见到过她的身影。
从此以后,家人便用她吐出的丝来缝衣做被,人类养蚕、缫丝的历史也就从此开始。由于这种虫子总是吐丝缠绕自己,人们就把它叫做“蚕(缠)”;又因为姑娘是在树上丧失生命的,大家就把这种树叫“桑(丧)”。
传说中的蚕女的家,在今天四川什邡、绵竹、德阳三县的交界处。每年祈祷蚕茧丰收的农人,总是定期从四面八方赶来,像云彩般聚集到这里来,向蚕女祈祷,希望她能保佑一年的风调雨顺。所有的祈祷,总是都能获得灵验的效果。而在当地的道观佛寺中,都塑了一个身披马皮的女子的神像,于是人们称她为“马头娘”,向她祈祷蚕桑的事。
P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