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当代大学生生存状态调查
分类
作者 张枫霞
出版社 华文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这部长达30万字的纪实报告是迄今为止国内第一部对当代大学生的生存状态进行全方位、全过程调查和分析的大型图书。作者在展现莘莘学子志向远大、刻苦勤奋、生机勃发的精神风貌的同时,并没有回避客观存在的负面东西,从而引发我们对中国的教育制度、人事改革、就业机制等社会问题的思考。此书的问世可谓意义深远。

内容推荐

中国在校大学生近2000万人,他们的生存状态,从一个侧面折射着中国社会的现状。

大学生群体是我们社会的知识群体、精英阶层,是即将走向社会参加祖国建设的生力军。他们的生存质量必然会影响中国社会的发展,关注大学生的生存状态,就是关注我们祖国的未来。

该书关注升学、求知、生活、情感、消费、考研、就业、心理等大学生面临的实际问题,对当代大学生的生存状态作了全方位、全过程的调查和分析,向读者展现了一幅五彩缤纷的大学校园画卷,同时引发我们对中国有关教育体制、就业制度、人事制度等社会问题的思考。

目录

升学篇

一、大学,理想的天堂 /2

1.命运从此改变 /3

2.聪明+刻苦=名牌大学 /5

3.她为什么哭泣 /8

二、“曲线高考”与“高考移民” /12

1.曲线高考 /12

2.高考移民 /16

(1)为什么低分也能进名校 /17

(2)西进的孩子呼唤公平教育 /19

三、居高不下的“留学热” /20

1.出国留学苦乐多多 /21

2.低龄留学困难多多 /25

3.本土留学疑虑多多 /28

四、大学专业的冷与热 /32

1.考上名牌大学后为什么要重新

报考 /33

2.爱上一个不爱的专业 /35

五、向大学生的父母们致敬 /39

求知篇

一、路漫漫其修远兮 /45

1.人大的“耶路撒冷” /45

2.“凿壁偷光”新版本 /49

二、一样年华别样情 /52

1.为了10个百分点 /53

2.石氏“三论” /56

三、从失败中奋起 /59

1.失败≠失败者 /59

2.课业成绩VS社会实践 /63

四、蹭课生 /66

五、永远长不大的“城市小孩” /70

六、“当代大学生”中不和谐的

音符/ 73

1.逃课的感觉很爽 /73

2.大学“枪手”进行时 /77

贫困篇

一、因教致贫 /82

1.有大学生的家庭是村里最穷的家庭 /83

(1)一人上大学,全家人受穷 /84

(2)女儿考上大学,母亲上吊自杀/86

2.一位城市母亲的哭诉 /88

3.一位贫困生的心声 /91

二、贫困是一把双刃剑 /93

1.经济贫困与心理贫困 /93

2.经济贫困与精神富有 /97

三、学会“感恩” /99

四、打倒贫穷 /102

1.拒绝贫困补助的“贫困生” /102

2.贫穷使她读懂了生活 /105

3.大学生三兄弟“典身”救母 /108

五、另类脱贫 / 111

1.“美色资本”在校园里兴起 /111

2.一则特殊的征婚启事 /114

3.“血色”年华 /117

六、高校贫富分化“情景剧” /120

情爱篇

一、校园里的爱情叫浪漫 /123

二、不谈恋爱是一种失败吗 /127

三、谈恋爱一定要发生性关系吗 /130

四、一段爱情童话 /134

五、大学生同居现象 /141

六、女大学生傍大款面面观 /145

1.如此捷径 /146

2.荒唐的“租赁协议” /148

3.被包养的滋味 /150

七、男女生宿舍里的“雀会” /151

八、网恋一族 /155

1.难以自拔的网恋 /157

2.都是网恋惹的祸 /160

九、师生恋 /161

十、爱到大四就分手 /165

消费篇

一、能挣敢花的新型大学生 /171

二、大学生中的“贵族”生活 /174

1.大学生雇保姆 /174

2.“贵族”消费价几何 /178

3.“八千大少”与“超前消费” /180

三、贫穷的“贵族”们 / 182

1.谁为“爱情”埋单 /183

2.化妆品的魔力 /185

3.“贵族大学生”用罪恶度身 /188

四、贷款消费也潇洒 /192

五、网络陷阱 /195

六、时下流行攀比风 /197

心理篇

一、大学生为何成杀手 /202

1.马加爵杀死同窗血案 /203

2.马晓明杀亲血案 /207

3.一怒杀死博士生情敌 /211

4.招考人被杀背后的思考 /215

二、大学生偷盗为哪般 /218

1.他为何偷盗成瘾 /219

2.她一中午偷了三部手机 /222

3.赃物为何统统扔进垃圾桶 /223

4.赌博使他成为偷盗犯 /223

三、大学生自杀何时休 /227

1.他为什么自缢 /229

2.他为什么服毒 /232

四、扭曲的心灵 /235

1.刘海洋伤熊事件 /235

2.复旦研究生虐猫事件 /239

考研篇

一、眼里只有清华、北大 /242

二、蔚为壮观的考研大军/246

1.考研秘笈 /247

2.其实考研并不难 /250

3.小鱼小虾一齐上 /253

三、艰辛考研路 /256

1.考研先“烤心” /256

2.挤爆考研辅导班 /260

四、考研不为“研” /263

1.为硕士文凭而考研 /264

2.为转换专业而考研 /267

3.为调动工作而考研 /271

4.为了圆梦而考研 /275

五、扎堆考研不可取 /278

1.工作与考研的两难选择 /278

2.考研难躲就业观 /281

六、保研——幸运的代名词 /285

就业篇

一、感动中国的当代大学生 /292

二、基层有一片广阔的天地 /295

1.从复旦才子到卖鸡蛋大王 /296

2.“吃苦精神”的缺失 /300

三、拥向大都市 /302

1.体验京漂 /302

2.京城“赶集”记 /305

四、就业中的袋鼠族 /308

1.海阔天高任你飞 /308

2.名校毕业生为何找不到工作 /312

五、外貌歧视与性别歧视/315

1.长得丑不是我的错 /316

2.漂亮不是敲门砖 /319

六、低薪时代 /322

七、就业,你准备好了吗 /326

1.考证行情仍在涨 /326

2.“缩水”的大学生 /329

3.不容忽视的口才 /332

八、公务员成了香饽饽 /335

试读章节

我国的高等院校从1999年开始,按每年30%的增速扩大,至今大多数学校学生的数量增加了1倍甚至更多,普通老百姓的子女上大学已不是少数。可以说,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时代转入大众时代。然而,扩招并没有降低高考的竞争,为了获得更优质的高等教育——进入名牌大学,高考的竞争更加激烈。过去,“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为的是能踏入大学校门,而今“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为的是能挤进名牌大学。

高考指挥棒高悬,“考试”成了中国孩子逃不掉的劫数。从幼儿园开始,老师和家长就习惯于用“分数”来衡量一个人的成绩。“考,考,考,中国老师的法宝”。在升学的大考中,“考试”更是意味着人生的成败,“分数”就是有学子人家的命运之神。多一分,升入天堂;少一分,就可能跌落地狱!

“名牌大学=好的工作单位=有保障的生活”,在中国,这几乎成了一条人人都认同的社会定律:这是新时代的“门当户对”,也被称之为“起点决定论”。某个学生考上了某所名牌大学,大家就认为他(她)“成功”了。长期以来,人们总认为,考上某大学,就意味着获得这所学校的学历文凭;获得这所学校的文凭,也就推开了通往成功的大门。这张文凭将与工资待遇、嘉奖晋升等广泛而充分地联系在一起,共同构建一个人的社会形象。

我们不得不承认,在中国,关于高考制度的争论,已经有十多年的历史了。提起高考,很多人会从不同角度编排它的不是。但事实上,高考制度也许是我国目前为止最为公平的人才选拔制度,考分面前人人平等的操作,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各类腐败现象。有人说,恢复高考制度,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大成绩,大批优秀人才通过高考步人大学求知成才,如果没有高考制度,中国的高等教育就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发展态势。

但是,我们也不可回避高考制度存在的问题。20多年来的高考,基本上是把着眼点放在考查记忆能力与运算能力上,于是学生们一遍一遍地背诵,反反复复地练习,“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最终幸运地升入“天堂”。而“临场发挥失常”、“特殊情况错过考试”的人,有的“再苦读一年,以图明年金榜题名”,有的则悲观失望,甚至糟蹋生命。再就是志愿的填报。12年寒窗,一朝得中,可喜吧?且慢,填报志愿还是一道门槛呢。学校的录取分数线,与填报这所学校的人数、这些学生的考分情况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考分高者大多流向这所学校,就会导致该校的录取分数线增高,人们把它比做“大年”;反过来,即便这所学校是著名学府,如果很多高分考生由于种种原因没有选报的话,该校的录取分数线就有可能大大低于往年,这种情况叫做“小年”。赶上“大年”考生冤三四十分很正常,三四十分能让一个考生多读上一两年,甚至三年。

古往今来,国人一向把读书看作通往仕途的捷径,虽然,今天考大学不同于封建社会的“考取功名”,但上大学,对农村孩子来讲,是一个彻底改变生存环境的最好机会;对城市孩子来讲,是一种新的飞跃——考上大学之后,才有可能出人头地,谋取较高的职位,拿到较多的薪资。正是如此,高考即使如此惨烈,而每年千余万考生依然奋不顾身地前赴后继……P1-2

序言

据统计,截至2005年,中国在校大学生,包括研究生、本科生和专科生,总数接近2000万人,位居世界第一。这样庞大群体的生存与发展,自然会影响到国内文化、经济的发展;研究他们的生存状态,实质上也是研究中国当前的社会现状。

长期以来,人们把高校比喻成象牙塔,成为纯洁与文明的象征。十年寒窗,苦尽甘来,走进象牙塔里的年轻人,无不欢呼雀跃。他们被誉为天之骄子,集幸运、栋梁于一身,赚足了世人的羡慕与宠爱。然而,随着国门的洞开,市场经济的初步建立,新生事物如洪水般含泥带沙汹涌而至。一夜之间,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鼓角齐鸣、万民沸腾,安坐在象牙塔里的莘莘学子个个蠢蠢欲动,试图成为潮流的领导者……

扩大招生、高额学费、就业难、考研、出国,一系列无法躲避的问题砸得大学生们晕头转向。有的学生自制力强,能保持头脑的清醒,合理把握四年大学时光;有的个性张扬,打破传统模式,推进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而有的则在潮流的沉浮中失去了自我,一味追求华而不实的东西,结果对社会、对家庭、对个人都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尽管本书的作者有近20年的高校生活经验,但当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时,才真正产生了一种触目惊心的感觉。有了感觉才是第一步,我们的真正目的是如何使这种感觉变得美好。

然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专门的机构或个人对大学生们的生存状态作过全面系统的研究。作者作为一名在高校工作多年的教育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向世人全面展现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从2004年暑假这一想法的萌生,到2005年底初稿的形成,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当代大学生生存状态调查》像个刚出壳的雏鸡,期待大家的关爱。

任何事物的存在与发展都不能脱离现实,高校及生活在高校里的学子们与整个国家的命脉息息相关,所以,高校问题也是社会问题。研究这个群体,无疑会牵扯到国家政策、教育理念、经济发展等方方面面的问题。为此,作者经过一年多时间,从升学经历、求知探索、贫困生活、情感思想、消费观念、考研历程、就业困惑、心理障碍等敏感又实际的问题作了全方位、全过程的调查。追究其成因、剖析其心路历程,最终完成了《当代大学生生存状态调查》这本书。一是向读者展现一幅五彩缤纷的大学校园画卷;二是填补这一方面研究的空白;三是希望能为高等教育改革提供一些参考资料。

再现是撷取生活中的一个面或一个点,虽然真实,但不全面,是普遍性和特殊性。再现不等于还原,我们煞费苦心地挑选这些个案,旨在能够全面地反映当代大学生的生存状态。

今天的大学生就是明天祖国建设的生力军,他们的生存质量必然会影响中国未来的发展,能否在短时间内使中国13亿人口奔入小康社会,对当代大学生的培养至关重要。在这里,我们热切地呼吁教育工作者乃至全社会都来关心这个群体,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3:3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