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咬人的城镇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赵广建
出版社 百花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说邻居

老硬家东邻居小坤奶奶说:“我牙疼。”小坤爹慌了,赶忙躬腰向亲娘赔不是,赶忙说赶明儿非得进城给亲娘镶一口好牙不可,说下来大天也不能再叫亲娘那老牙像风箱板子一样呱嗒着了。

小坤娘也慌着说:“娘,我先给娘煮碗冰糖梨水压压火,去了火,疼就轻了。”

一家人一通忙活。

过后。小坤奶奶镶了一口齐整整好牙,笑得老脸上又多一层核桃皮。

过了些日子,小坤爷爷说:“儿呀,我也牙疼。”小坤爹也赶忙向爹赔不是:“爹,赶明儿进城我给我爹买一箱大鸭梨回来,嚼它半晌就不疼了,去去火。”之后笑着解释,“我爹满口芝麻牙,铁板都能咬成碎片,那是有火呢。”

小坤娘也赶忙说:“爹,我先给爹烧壶青茶泡上,那也去火哩。”遂问小坤,“是叫爷爷生气来不?”小坤慌忙回说没有,一家人又都忙活上了。

他家从来都百依百顺敬着老人,可把老人当回事儿了。

这么忙了一阵子,小坤说:“爹,我也牙疼。”小坤爹说:“牙疼喝水去!谁让你东跑西跑不喝水了。”遂掰开小坤牙床子巴望一眼说,“没事儿,大小伙子哪那么娇贵,往后少给家里添乱,看不见爷爷奶奶要照管呀?你也滋乱!上街买一书包黄瓜回来,先叫爷爷奶奶吃过,剩下叫你吃,吃过就好了。”小坤高兴地去了,一家人都来忙活老人,不把小的当回事儿。

过后,小坤爷爷好了,小坤也不闹牙疼了,期末考试还拿回来一大摞奖状。

老硬纳闷儿说:“老婆子,你说,东邻小坤家,他爹他娘常年一个心思孝敬老人,有了闲工夫还指派小坤干这干那,他家不光日子上红火,那孩子眼瞅着争气有出息。咋西邻大宝子家整天围着孩子转,那孩子不光考回来个鸭子分儿,遇上事儿了也不着调呢?”

老硬媳妇说:“你没瞅见大宝子爹娘连自个儿老人都不管吗?他还管谁?忙孩子也不过是为满了自个儿那点心意,没见他家弟兄们吵不清架呀?大宝子哪天安生过?”

老硬叹道:“怪事儿,眼往上看过日子,越敬老人一家人越和睦,不光顺当,孩子也出息;眼往下看过日子,越把小的当回事儿,不光一家人别扭,还惯出来个懒蛋孩子。真是邪了,日头打西边出来了!”

喝粥

老硬为厂里聘请了两个中层干部,一月都是五千三,过了没俩月,走了一个,而且是不辞而别!又过了没俩月,又走一个,还是不辞而别!气得老硬碰见老八问话说:“我说老伙计,你厂的中层痞子一月开多少工钱?”老八说:“三千五。”老硬很纳闷儿,心说,都是同样开厂子,都是同样使中层,咋他那中层痞子一月三千五干得稳稳当当,我这一月五千三却留不下人呢?真他奶奶怪事儿!

黑天回家吃饭当口里,老硬向老婆说:“我说老婆子,真不晓这如今年轻人咋想,老子吐血给他薪水,他却给老子不辞而别。奶奶的,不识好歹的小痞子,给鼻子上脸,向老子耍大牌!”

老婆端上来一盘红烧鲤鱼,往桌上一暾说:“吃吧,吃!”生气模样比谁都难看,气呼呼转身走了。

老硬放下筷子喊:“你这娘儿们,咋回事儿呀?老子在厂里生气着急,回来还要吃你脸子不成?”

老婆从厨房出来说:“咋,你把中层都赶跑了,快把厂子干黄了,我还给你庆功不成?有你喝西北风那一天!”进而往近前走走,说,“你吃呀?大鱼我可做好了,吃呀!”说着,把手里酒瓶子往桌上一礅,咬牙说,“喝,喝吧!喝黄了厂子算了事儿!”转屁股又走了。

老硬哪里受过如此窝囊气,蹦高跳脚地蹿起来,甩下筷子出了门。

老硬蹲在门口生闷气,儿子见状跑了过来,问:“爹,咋啦?”

老硬扭头不言声。

过了会儿,儿子手捧一碗剩粥跑过来,笑着向爹亲着说:“爹,别生气了,都是我娘不着调,在家歇着还叫我爹生气。有你儿子孝敬哩,甭急了,给,儿给爹热了热,喝吧。爹累一天了,喝口粥舒服。”

说得老硬心一热,眼泪差些掉下来。他双手接住热碗,捧在手上喝起来。

老婆趁机过来说:“你咋喝粥了?你也晓得暾盘子摔碗不舒服呀?你张嘴闭嘴耍态度,谁不堵心?你看人家老八,说得比唱得好听,总是叫人心顺。你说,人家厂子中层为啥不走?你为啥屋里大鱼大酒不吃不喝,跑到门外喝剩粥?你为啥?”

老硬翻然醒悟,拍拍脑门儿说:“哎?好你脏娘儿们,教训起老头子来了。”醒过味儿来进了屋里。

老婆看一眼儿子,母子相视一笑。P41-43

后记

又一本集子出版,我依然认为自己处在写作的摸索中,关于小说创作还有进一步提高的很大空间。已是写了多年小说,从学写到发表,干熬了七年时间!漫长七年的前五年没向任何人讨教过,完全一意孤行地光棍儿解闷儿,到了第五年,实在“光棍儿”不下去了,找到了时任《天津文学》的主编张少敏老师,他反复讲,小说是写人的,我这才成了有头苍蝇。可当时很是想不通。人和事怎能分得开呢?没事能有情节吗?没情节能叫小说吗?人和事怎样才能写在一起呢?这种想法。一直在后来的写作中搅扰了多年。虽然一直努力写人,但有的是写人,有的是写事,有的诠释立意,有的张扬主题思想或道明个哲理,许多作品也发表了,甚至还有获了奖的,终归没有把握好小说创作的核心所在。再后来,《人民文学》主编李敬泽老师来天津讲课,记忆犹新地又听到小说是写人的,至此我才对小说的写人有了深层理解,回过头来再查看自己已发表的作品,严格说来,有的还真不能叫小说!尤其是最近又受到《当代小说》主编刘照如老师的指教,小说是写人性的,使我茅塞顿开。这使我对自己的创作有些沮丧,也有些懊恼,借助于今天集子的出版,还想在理解小说创作方面浅谈己见。

首先,把小说和故事区别开来应该有个界限。我也认为小说是在讲故事,但活灵活现的人物和生动曲折的故事不是一码事,人物才是小说可读的源泉。虽然人们对小说并没有多么严格的界定,但就小说而言,写好的前提,烂于心的应是人的秉性,而不是新奇的故事。比如,《二眼子》这篇小作,我通篇围绕着二眼子和他媳妇“这个人”,通过时间变化展现人物的心路历程。以期让人读后留下“人”的印象。小说和故事的区别在于小说的起笔和落脚点在人上,而故事的起笔和落脚点在事上。小说是通过生活场景,从意境中展现出人物的鲜明特征来,而不是概括者的说教或叙述。日常生活中,不曾见过任何一个相同之人,每人都有每人的特点。小说跃然在纸上的,也应该是这样的人,或虎狼蛇蝎,或慈眉善目,让人过目不忘、记忆犹新,并通过一系列的“事儿”去说明这个人,让人记住的是人,结论出来的也是人。如果通过人物活动说明了一个事,让人印象的是事,看过作品记住的也是事,那就是故事了。这只能是我个人的浅薄理解。

其次,把小说的“真”和“假”区别开来应该有个水准。既然都讲故事,为什么有人道出来娓娓动听,让人痴迷不悟、泪流满面,而有人道出来却强按葫芦不进水呢?这说明,把小说写“真”并非易事。现存真实和艺术真实是有区别的。艺术真实能否达到与现存真实“同真”的效果,是小说是否乱编一气的试金石。由于艺术真实高于生活,所以,初写小说难免陷入“人不够。事来凑”的泥潭,罗列千奇百怪的所谓新事往人物身上乱堆一气,以为这样就丰满了人物本身,其实,丰满出来的顶多是个花花绿绿的石膏模特。实质上,写小说念的并非此经,有的十多岁孩子就能写得非常精彩,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其开笔在了“人”上。心里想到的是人,下笔写的也是人。对于小说中的人来说,活了就是奇迹,有了真实活动及其空间,就“真”,就花香蜂来,而把稀奇古怪的事情集于一身,反倒不伦不类猫狗不分,让人说“假”,也就难免有睹无快了。所以说,小说不俗为奇,求奇为怪。我认为,把小说讲成故事,把故事写成小说,是让人看不下去的原因之一。再就是,写小说通常都是要编,但所编的故事应与人物相符。猪八戒是假,人们却信以为真。此人确实捡了钱,自己写出来却让人说是瞎编,这是为何?我认为,这与所写的人和事不符有关,至少是自己写出的捡钱内容逻辑推不出理来,加之从概念出发再平白直述、眉毛胡子一把抓,很难逃脱“假”的指’说了,尤其是小小说,又短,容不得多嘴,过于复杂的情节再不提炼,很难不去说事儿,而短篇过多的说事儿连不上人的血肉,就不是小说了。

第三,把小说的长存和短现区别开来应该予以重视。大凡小说都要通过文字表达思想。文字的表述和文章的结构,能否给人以阅读享受,明显展示了作品的艺术功力和文学价值,也是长存和短现的关键所在。通常情形下,一部好的文学作品,艺术性和文学性是紧密相连的,许多名作之所以在文海中脱颖而出、在历史的长河中经久不衰。其艺术魅力功不可没。有的小说读后就扔了,有的小说百看不厌,这是艺术本身在作怪。我在这方面做得很不够,在短篇中企图用桌椅板凳或鸡鸭猪狗去偶尔对话的艺术手法,衬托人物更加接近主题,以期达到题目和内容相符,通过环境氛围来渲染和突出人物的形象,尚须大的提高。

俗话说,人要直,文要曲。让人读后没有想法的文章是失败的文章,小说的含蓄和故事的曲折不应混为一谈。比如说,题目就非常重要。如果开篇未读,早知结尾,或题目把内容全亮明了,那和通讯有什么区别呢?我认为,用叙述的方式把握好短小说比较难,闹不好就会翻进“故事”的阴沟里。因为篇幅小,站在局外一说事儿,转眼到头了。我认为微短小说在意境中展现生活画面更容易深刻人物,用出人意料的结尾升华主题,用鲜明的语言突出人物个性,从而弥补字少带来的结构缺陷,是明智的写作选择。

我的长作品写得少。把握不好通篇结构,同样犯有“局外说事儿”的毛病,有的作品很不深刻,是今后加以改进的所在。

目录

从赵广建的《老硬服软》谈起

小小说

算卦

怀底

后果(四题)

臭棋满屋罪犯柴火

睦道

撵狗

遗物儿(四题)

铜瓢大绳存折石碑

狗势

老硬服软(五题)

说软话 碰鼻子 下棋 指路 扔猪

老硬上课(六题)

纠风碰手管老婆买酒教课诊疗

老硬叹气(三题)

说邻居喝粥看老师

鸡鸭颂

比命

不孝儿孙(三题)

新妮儿小劲儿黑墩儿

硬眼泪

砍树

老八逸事(五题)

赢棋 席间 笑话 求画 挑员工 立衡口

短篇小说

命锁三秋

黑四儿踹树

仨眼子逸事

大眼子 二眼子 三眼子

心根三题

补门 砸手 狗强强的心事

麻子的故事

大麻子二麻子

抠棉桃的女人

手里的物件儿

接生剪子 绿毛熟肉 空相框

东门里的三大人物

大奶奶 银大姑 三大爷

王老准扭腰

中篇小说

褡裢中的肉

物件儿

后记

序言

我老家住在河北藁城东门里的南后街上。儿时的印象里,那里的许多人并不是为了钱和权去活着,这个小说集里的许多中心人物,就是从那里沉淀出来的,大都有真实模特儿。在《咬人的村庄》集子里,多是现实批判,而后来的写作中,我想突出正面形象。以此弘扬我们民族勤劳善良的传统美德。去年,我的《老硬服软》一组小小说在天津市第二十届“文化杯”全国梁斌小说奖评奖中获了奖,就拿当时的“获奖感言”作为这个集子的“序”吧。虽然集子里中短篇小说占了大量篇幅,但也许能道出写这些作品的某些想法;也就是发表《老硬服软》这组小稿的同期,《天津日报·文艺周刊》宋曙光老师配发了《编辑手记》,他多年来对我发稿和出书给予了无私的帮教和支持,作为老师和朋友,把他的《编辑手记》也作为此书的序言,也许是我表示感谢和敬重的最好方式了。

获奖感言全文如下:各位老师、各位朋友:大家好!

我叫赵广建,当了25年兵,干了15年金融,却在业余时间写了三十多年小说。有人说我写小说是不务正业。我说,人活着不能没有想法,有人愿意把想法说在嘴上给人听,有人愿意把想法写在纸上给人看,“看”能让人静下心来思考,这或许是我死心眼子写小说的一个因由。实践证明,活在世上不光是工作,有个业余爱好挺好。

今天得奖,感谢万分的同时又十分惭愧。二十年前的文章和今天相比。我认为自己并没多大长进。拿不出像样儿的作品来撼动人心,自问确实非常有愧,好在今天的激励机制建得好,奖励对我既是个鼓励,更是鞭策。今后,我必须老老实实坐下来,认真写好自己的“想法”。

小说写人,人活于社会,社会在矛盾和冲突中动荡前行,怎样鲜明地刻画出人在社会中的个性和本性,是我认真写好小说的关键,也是我搞好创作的难处。我的小说大多是有感而发,没有专门坐下来编写过,尤其是当自己的思想和社会上某些现象产生冲突非写不可时。动笔就是时候了,这也许是我自身狭隘而写不出敲人心髓力作的一个原因。

《老硬服软》这组小小说,形式上是此人向个别现象服软,但实质上我想表达的是他必须向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服软。有钱算什么呢?当官算什么呢?劳动和人民才是社会的要素。我在银行多年工作中见到,改革开放使部分人富裕起来之后,有些人充满了拜金主义。有奶便是娘,看钱比爹亲——好像全世界都在为自身利益打仗,国与国之间,家与家之间,甚至有的父母儿女、兄弟姐妹、亲戚朋友、夫妻邻里大打出手,闹得六亲不认,不可开交,但这些现象代表不了社会发展的主流。

我单位有个每月只挣几百元钱的临时工,她父亲见她生活困难,非要给她两万块钱,她说:“我不要,花自己劳动挣来的钱心里踏实。”她那种当今社会中视劳动为光荣的行为,让我十分感动;我大姐单位房改要她补交3万元钱,我说:“我为姐家立功的机会到了,这钱我出。”大姐说:“我不背你那个包袱。别以为你是行长,那不是被人尊重的根本。”

这些撞击我心魂的生活素材,都给了我提笔的动力和理由。

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是拜金主义,不是争权夺利、弄虚作假,而是勤劳和善良,是讲究珍惜生命、热爱生活、不畏困苦、乐于助人的多面日月。实践告诉我们,人活着,除了名利,为国为民为社会要做的有意义的事情还很多。我老家同街一个103岁的老人,她的一句话让我写了一个叫《物件儿》的中篇小说,她说:“俺妯娌7个,她们活不过我,是她们舍不得自家手里那点物件儿。”人为财死,形形色色,唯百岁人心中有一块净土!

还有,有些人富了之后,本来是劳动人民出身,转而瞧不起劳动和劳动者,本来是穷苦人出身,转而瞧不起穷人,他们不是用自我富裕帮帮身边或国家,而是把巨额财产转移到国外去,那受益的会是中国人吗?个别人一心想着自己,潜移默化影响或引导孩子上学的目的是为了出国,出国的目的是为了挣钱。挣钱的目的是为了享受,甚至有些人无聊到迷信拜神完全找不到自我的程度、腐朽糜烂到了监狱的边缘。中华民族会沿那样的险境走下去吗?历史会容忍那样的现象持续下去吗?我想是不会的。历史会按照自行的逻辑进行自我修正的。这些“亡我”、“灭国”现象,代表不了我们民族发展的主旨,更成为不了中华民族的铁骨和脊梁,反倒成了我笔下贬讽的对象……

小说也是宣传,以此弘扬自身民族的正义和劳苦大众的勤善,是我作为作者应有的责任。还是那句老话:我热爱劳动,热爱劳动民众,愿勤劳善良做人,一辈子身心在穷苦百姓当中。虽然于生活之路,于工作和创作之路,自己像是患了双膝麻痹的病人,每前行一步都要付出艰辛的代价,但愿这代价能换来他人幸福,唤醒他人去创造美好,认识罪恶……

2011年10月28日

内容推荐

《咬人的城镇》收录作者赵广建的小小说《臭棋满屋罪犯柴火》、《睦道》、《铜瓢大绳存折石碑》、《说邻居喝粥看老师》、《硬眼泪》等;短篇小说《命锁三秋》、《仨眼子逸事》、《抠棉桃的女人》、《东门里的三大人物》、《王老准扭腰》等;中篇小说《褡裢中的肉》、《物件儿》。

《咬人的城镇》集子里的作品,多是现实批判。

编辑推荐

《咬人的城镇》收录作者赵广建的小小说《臭棋满屋罪犯柴火》、《睦道》、《铜瓢大绳存折石碑》、《说邻居喝粥看老师》、《硬眼泪》等;短篇小说《命锁三秋》、《仨眼子逸事》、《抠棉桃的女人》、《东门里的三大人物》、《王老准扭腰》等;中篇小说《褡裢中的肉》、《物件儿》。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6:3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