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厦门绮丽山水/厦门文史丛书
分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作者 叶青//吴国伟
出版社 厦门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着重阐述厦门岛绮丽山水和风景名胜的地貌特征以及形成原因,并从不同时代厦门的地图及文史资料,揭示厦门地理环境变迁的原因。全书分厦门地质地貌、山峦水系、港湾岛屿、海蚀地貌景观、海洋地理环境变迁、厦门二十四景概览等部分,把厦门旖旎迷人的风景名胜和海岛风情与绚丽多姿的地貌景观、填海拓地的沧桑巨变融汇贯串起来介绍,让读者从中了解和认识厦门殊特绮丽的海景山色之由来,同时又不失为研究厦门自然地理的可贵资料,是一本雅俗共赏、知识丰富、妙趣横生的科学普及读物。

内容推荐

《厦门绮丽山水》不能是一本通俗的导游手册,对于作者来说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本书是以介绍厦门岛风景地貌的特征和成因为主线,是一本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通俗性、文学性兼容的读物。作者试图从科技工作者的视角,以厦门原二十四景为主线,把厦门各种地貌景观和自然地理风貌串连起来介绍,让本地读者从中了解厦门山水由来的科普知识,让外地读者增加对厦门绮丽山水的认识。同时,它又不失是份研究厦门自然地理的真实资料。

目录

序言

前言

厦门的地貌

 厦门地质构造/1

 厦门地貌景观/5

厦门岛的山峦

 鹭岛第一山——洪济山/10

 名胜荟集的万石岩/16

 城市花园东坪山//22

 鬼斧神工五老峰/25

 日光岩缘何奇峻?/25

 金山地质公园/26

 狐尾山、仙岳山/30

 厦门岛的岩洞及山岩命名/52

厦门岛的水系

 河流/55

 厦门岛古河道的遗迹/58

 厦门岛的生活水源/40

 厦门的饮用矿泉/40

 历史上的“七池八河十三溪”/44

厦门的港湾

 厦门的港口资源/48

 海洋环境要素/50

 厦门西港/53

 同安湾(浔江)/54

 筼筜港/55

 钟宅湾/61

 杏林湾/63

 马銮湾/64

 鹭江(厦鼓海峡)/68

 古港曾厝垵/69

 海湾古码头/71

 海岸/75

 滩涂/77

 厦门的海洋资源/78

厦门的周边的岛屿

 龙口明珠——鸡屿/86

 龙口要塞——钱屿/89

 神奇的地质博物馆——火烧屿/90

 白鹭的家园——大屿/94

 西港的明珠——宝珠屿/96

 海上揽胜独领风骚——猴屿/99

 浔江中的乐土——鳄鱼屿/101

 海峡之窗——上屿/102

 景色奇特的礁岩/102

绚丽多姿的地貌景观

 千姿百态的海蚀地貌/106

 南普陀的“钱孔石”/108

 鼓浪屿的发祥地——鼓浪石/110

 风情妩媚的鸡母山(石)/112

 充满神奇色彩的鼓浪屿“六个礁”/112

 “金靴托天”托起金山半壁山水/113

 海蚀公园金榜山/114

 海蚀地貌无处不在/117

 海蚀地貌的成因及意义/119

 风情万种的石蛋地貌/120

 万石岩的魅力/120

 金山的石蛋地貌/122

 神秘的虎溪岩/125

 “白鹿含烟”的地理环境/125

 鸿山为何能织雨?/128

 巧夺天工的枕流石和九夏生寒的古避暑洞/151

 厦门的黄金沙滩/155

厦门沧桑巨变

 从地图看厦门岛的沧桑巨变/158

 厦门海洋地理环境变迁/150

 厦门地理环境变迁原因/155

厦门旧二十四景

 大八景/165

 小八景/165

 景外景/164

 洪济观日/164

 鼓浪洞天/167

 阳台夕照/170

 五老凌霄/172

 万寿松声/174

 虎溪夜月/177

 筼筜渔火/179

 鸿山织雨/180

 金榜钓矶/183

 白鹿含烟/184

 金鸡晓唱/187

 龙湫涂桥/189

 天界晓钟/190

 万石朝夭/193

 中岩玉芴/195

 太平石笑/197

 宝山圣泉/199

 毛泉龙液/200

 石苋飞泉/202

 白鹤下/204

 耸蜡灼天/206

 案云得路/207

 高读琴洞/209

 寿山听蝉/211

后记/214

试读章节

厦门地质构造

厦门地貌景观基础是亚热带海岛风光。岛屿,地理学按成因可以分为3种类型:大陆岛、海洋岛(火山岛和珊瑚岛)、冲积岛。厦门岛、鼓浪屿等属于大陆岛。所谓大陆岛,即原为大陆的一部分,由于断裂构造或海水侵蚀,使它们从大陆分离出去。

厦门地区地质构造位置属于“闽东火山断坳带”东缘。在地震危险区划图中,本区处于东南沿海频度最高、强度最大的长(乐)~诏(安)地震活动带中段。区内广泛分布着燕山期岩浆岩及侏罗纪火山岩。同时,还出露有从中生代侏罗纪至新生代第四纪的地层。厦门地区地层的划分见表1。

厦门地域小,因此地层及岩石种类相对简单。厦门岛东南部分大面积出露燕山期酸性侵入岩,西北角的高崎、殿前也是出露与集美、杏林、海沧连成一体的花岗岩。而从嵩屿至本岛的东渡狐尾山、仙岳山、仙洞山则分布着上侏罗纪的中酸性火山岩。厦门岛的沉积岩出露较少,只有东渡一带,并延伸至火烧屿一嵩屿一鸡屿,分布本地区最古老岩层 下侏罗纪梨山组浅变质沉积岩。在筼笃港区、钟宅以及厦门岛东南滨海地区,地貌上或是海积平原,或是堆积阶地,分布着第四纪沉积物。

从地质勘探资料表明,厦门岛、鼓浪屿、杏林、集美、西港底部均是距今1.13亿~0.92亿年前燕山晚期侵入的花岗岩构成,说明远古地质时期厦门诸岛和大陆是连在一起。几千万年前,一些深大断裂把厦门岛、鼓浪屿分别从大陆“切割”出去,形成独立的断块。我们只要看看厦门地图(图1)便不难发现厦门岛的原始海岸线笔直,像刀切似。尤其高空卫星遥感影像(图2、图3),这一现象更为突出,表现出典型断层岸线的特征。如从卫星照片影像反映出厦门岛南缘一鼓浪屿一嵩屿半岛均为典型断层海岸。西港和浔江(同安湾)同样表现出典型的断层港湾。西港的形态和特征完全与北东向西港一马巷断裂相吻合;形态“L”型的浔江其北段是西港的北延部分,其南段则是北西向天马山断层与九龙江口东西向断裂带的共同产物。北东向西港断裂把厦门岛从大陆切割出去,北西向鹭江断裂又把鼓浪屿从厦门岛切割出去。当海水天长日久冲刷走断裂带破碎岩石,便形成一个个海岛,地质学称之断块岛。西港还有一些小岛礁,如宝珠屿、猴屿等,实则是残留的小断块。

厦门地貌景观

厦门岛、鼓浪屿等诸岛,自从诞生之时起还经历无数次地壳构造运动。花岗岩是一种侵入地壳浅部的岩浆岩(俗称火成岩),在成岩过程以及地壳运动作用下产生了许许多多原生节理和构造裂隙。同时,还屡遭风化剥蚀、重力崩塌、搬运堆积以及海蚀作用。正是在地球内外营力的改造下,厦门岛、鼓浪屿出现了绚丽多姿的地貌景观。山岩奇特错落有致,洞壑幽谷清僻绝俗,港湾蜿蜒碧波荡漾,洁白细柔黄金沙滩。厦门旖旎旎风光,都是大自然经过干百万年的雕琢、改造而后成。

中生代晚期的燕山运动在厦门地区普遍发生断裂一断块差异的升降运动;新生代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是在燕山运动的基础上,以继承性的断裂一断块差异活动为主要特征,形成厦门山峦和港湾。第四纪以来,厦门地区地壳以上升为总趋势,以断裂一断块垂直差异升降运动和间歇性上升运动为主要形式,出现一些海蚀阶地和堆积地貌。如在龙山、仙岳形成海拔25~50米的三级海蚀阶地,在江头形成三级堆积阶地;在文灶、官浔形成海拔15~25米的二级海蚀阶地以及在西郭一带形成二级堆积阶地;在原篑笃港区两侧形成海拔5~15米的一级海蚀阶地以及乌林、吕厝一带的一级堆积阶地;而在原务,筼港港区以及黄厝、曾厝垵、何厝等沿海地区,形成海拔0~5米的海积平原。

厦门各种地貌在其发育过程中,经受了许多种地质作用的影响。而各种地质作用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的。根据内外营力作用的性质和强弱,厦门地貌类型可划分为:侵蚀一剥蚀地貌、构造一侵蚀地貌、堆积地貌和人工地貌等四大类型(图4)。如果以地貌形态及成因相结合,并根据海拔高度和相对切割深度划分,厦门地貌又可以划分为:海拔200~500米的高丘陵(如云顶岩、御屏山、仙岳山、东坪山、梧村山、金山寨山等)、海拔50~200米的低丘陵(如狐尾山、曾山、太平山、阳台山、上李山、五老山等)、山间浅谷、沟谷地貌和山坡堆积地貌、河流地貌、海岸地貌、人工地貌等。

厦门的面积虽然有限,行政辖区内六个区总面积1516.12平方千米。厦门岛南北长13.7千米,东西宽12.5千米。全岛总面积(含鼓浪屿)约130平方千米,但是,厦门的地势和地貌却有明显的空间差异,地貌的组合及地貌特征的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这种空间差异。

就厦门岛地势而言,从西北向东南的剖面上呈马鞍状(图5):两头高属丘陵地貌,中部地区较低属海积平原(筼笃湖区)。同时,厦门地处北东向长乐一诏安断裂带、东西向漳州一厦门断裂带以及北西向断裂带交汇部位。因此,山峦、港湾、海岸线、岛礁的分布都受构造控制。呈北东向、北西向及近东西走向。河流(地表径流)短小,沿断裂构造发育或循地形倾斜直流人海。有关厦门各种地貌的特征,笔者将在后面部分给予分别介绍。P1-P7

序言

厦门是我国东南沿海美丽的城市。 “阳光、海水、沙滩、绿色、空气”,被人们誉为当今世界最吸引游客的旅游五大要素,而厦门全部占尽。大凡来过厦门的人,都无不为她旖旎的海岛风光所陶醉。厦门的魅力不依靠人工匠心雕塑,而是来自她天生丽质的自然景观底色。融碧海、蓝天、青山、绿树、怪石、岛礁、沙滩等胜景于一身。尤其各种花岗岩风景地貌更令人赏心悦目。可以说厦门是以山姿海韵为特色的国家级的风景园林城市。如果说失去海,厦门将失去三分之二的美。那么,千姿百态的花岗岩风景地貌则是厦门岛的灵魂。

依山傍海,山色与海景交融。山助海势,海显山威,厦门自然景观的这一特色在全国是少有的。清澈湛蓝的海水,细柔洁白的沙滩;气势磅礴的日光岩,从海面突兀而起;峭岩凌空的五老峰,白云缭绕,缥缥缈渺;巨石嵯峨的虎溪岩,险峻峭拔,奇景天成;巧石玲珑的万石岩,石浪排空,湖光山色;有“洪济观日”胜景的云顶岩,为厦门岛诸峰之冠,立于紫涛苍雾间;还荟集各种类型千姿百态、惟妙惟肖的海蚀地貌,形态各异,妙趣横生,真是令人赏心悦目,美不胜收……

那么,是谁雕塑了嗄门绮丽绝伦的山水呢?是千百万年地球内外营力共同作用创造出来的,是“上帝”借助大自然之力雕塑这样美不胜收的风景地貌,留给我们这份宝贵的天然遗产。地貌形成的地球内部产生的力量,如岩浆活动、火山喷发、地壳运动,称为内营力(endogenic force)。另一种是地球外部产生的改变地表形态的力量,如风化、重力崩塌、侵蚀(包括海蚀)、搬运及堆积作用,称为外营力(exogenic force)。

厦门的魅力不依靠人工匠心雕琢,而是来自她天生丽质的自然景观底色。得天独厚的亚热带气候,清新纯净的空气,旖旎迷人的海岛风光,浪漫陶然的碧海蓝天。天然的美景、恬适的氛围、丰厚的人文资源,构成厦门魅力特色。厦门的风景地貌绚丽多姿,有惟妙惟肖、千姿百态的海蚀地貌,有壁立千仞、峭岩险峻的构造——风化剥蚀地貌,还有巨石嵯峨,危如累卵的石蛋地貌。

自然环境是大自然经过千万年淘汰、选择所造就的,我们只能顺应自然规律去利用环境、改造环境。一旦破坏自然规律,我们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筼筜港到篑筜湖自然地理环境变迁所带来的种种不良影响就是明证。曲折的海岸线也是厦门岛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不要随意取直填平。现在东部环岛路风景区经常发生海潮、海水破坏人工植被及流沙现象,编者认为,是不合理改变自然地理环境、局部改变海洋动力条件造成的后果。

保护厦门自然地理环境和风景名胜资源,这是摆在厦门人以及每个特区建设者面前的严肃课题。厦门,应该让每个来访的旅游者流连忘返,当他们离开时都有这样强烈愿望:“我走遍世界各地,唯独厦门最令我陶醉,让我怦然心动,希望下次再来。”

编者

2008年1月8日

后记

2007年8月底,《厦门文史丛书》主编洪卜仁老先生征求我的意见,能否为该丛书撰写一本介绍厦门山和水的书,必须在11月底交稿。虽然仅有三四个月时间,我还是不加思索把编撰书的任务应承下来,并与洪卜老商议书名定为《厦门绮丽山水》,其中“厦门旧二十四景”由吴国伟先生撰写。虽然近十几年来,笔者先后参与《厦门经济特区地理》以及《厦门市志》“自然地理卷”编写,还发表过上百篇介绍厦门自然地理和风景地貌的文章,因此我以为只要把发表过的文章收集、整理,有一把剪刀和一瓶胶水便可以把书稿搞掂了。可是,当我着手编撰这本书时,才发现这项工作远比我想象的困难多了。

《厦门绮丽山水》不能是一本通俗的导游手册,对于作者来说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本书是以介绍厦门岛风景地貌的特征和成因为主线,是一本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通俗性、文学性兼容的读物。作者试图从科技工作者的视角,以厦门原二十四景为主线,把厦门各种地貌景观和自然地理风貌串连起来介绍,让本地读者从中了解厦门山水由来的科普知识,让外地读者增加对厦门绮丽山水的认识。同时,它又不失是份研究厦门自然地理的真实资料。

本书在编撰整个过程中,深蒙洪卜老全力指导和帮助。由于编撰时间仓促,加上本人是第一次承担编撰文史丛书的任务,缺乏经验。因此,难免会留下不少的遗憾,这只能争取今后有机会修改时弥补。

作为一位从事地球科学工作40年的老科技工作者,我深感保护厦门地貌景观资源、保护厦门自然地理环境,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因此把一些看法反映在书中的内容。

20多年前,国务院批准成立厦门经济特区时,就把“旅游”作为厦门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2001年底国务院《关于厦门总体规划的批复》中,再次确定厦门城市的性质是我国经济特区、东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港口及风景旅游城市。

厦门作为风景旅游城市应该走怎样的发展道路呢?不能走深圳建设锦绣中华、民俗村等游乐场所之类大型人造景观的路。而应该紧紧依托厦门自然景观的魅力,这就是旖旎迷人的岛屿风情和充溢浪漫韵味的碧海蓝天。海与岛,二者紧密相连,唇齿相依。岛是厦门的本,海是厦门的魂。脱离二者,厦门将会失去三分之二的魅力,厦门旅游业也将无以为继。海洋、沙滩、阳光被国外称作3S黄金旅游热点。只有做好海与岛的文章,厦门才能走活建设风景旅游城市这盘棋。

风景旅游区开发,难免需要建设配套设施工程。笔者认为,风景区开发应本着“秉承传统、依托自然、保护资源、科学发展”的原则,人工建筑应与自然景观和谐、协调。要植根于民族、地方特色,力求“简洁、洗练、纯粹”的理念。要认真进行可行性论证,合理规划,精心设计。千万不可喧宾夺主,破坏自然景观。风景区开发只有自然化,保存优美、优质的自然景观本底,才能满足世世代代子孙永续利用的需要。倘若急功近利,以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而牺牲自然风景为代价,对风景名胜进行“建设性”破坏,这将是对子孙后代的贻害。

《厦门绮丽山水》的编撰,本人得到洪卜仁老先生、郑阿栗先生、陈安雅女士以及市城建档案馆的同志无私帮助和指导,提供大量的文字资料、图片和照片。谨向他们表示谢忱!

叶清

2008年1月于厦门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22:3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