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鲁迅文集
分类
作者 鲁迅
出版社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鲁迅编著的《鲁迅文集》收录了著名文学家鲁迅不同时期的经典杂文、小说、美文、散文诗数篇,这些作品具有高度的精神特征和艺术境界,构思清新、激情真挚、意象丰富、风格秀丽。语言生动娴熟,层次分明,对人物的刻画独具特色。思想内容丰富,大都是时代的产物。有些作品都是传世的经典之作,堪称大师之笔。

内容推荐

鲁迅先生离开我们已半个多世纪了,我们精心编辑了这套文集,以为纪念。《鲁迅文集》收录了著名文学家鲁迅不同时期的经典杂文、小说、美文、散文诗数篇,这些作品具有高度的精神特征和艺术境界,构思清新、激情真挚、意象丰富、风格秀丽。语言生动娴熟,层次分明,对人物的刻画独具特色。思想内容丰富,大都是时代的产物。有些作品都是传世的经典之作,堪称大师之笔。这些作品意蕴深厚,细细品来,醇香扑鼻,回味无穷。

《鲁迅文集》由鲁迅编著。

目录

小说卷

呐喊

《呐喊》自序

狂人日记

孔乙己

一件小事

故乡

阿Q正传

社戏

彷徨

祝福

在酒楼上

肥皂

示众

孤独者

伤逝

离婚

故事新编

序言

补天

奔月

理水

采薇

铸剑

出关

非攻

起死

散文卷

朝花夕拾

小引

阿长与《山海经》

《二十四孝图》

无常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父亲的病

琐记

藤野先生

范爱农

野草

题辞

秋夜

影的告别

求乞者

复仇

复仇(其二)

希望

风筝

好的故事

过客

死火

狗的驳诘

失掉的好地狱

墓碣文

颓败线的颤动

立论

死后

这样的战士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腊叶

淡淡的血痕中

一觉

杂文卷

灯下漫笔

论睁了眼看

十四年的“读经”

这个和那个

流氓的变迁

倒提

夜颂

谚语

小品文的危机

世故三昧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说“面子”

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

论“人言可畏”

从帮忙到扯淡

随感录三十八

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娜拉走后怎样

看镜有感

论“他妈的!”

忽然想到(三、四)

杂感

读书杂谈

小杂感

无声的中国

朋友

运命

病后杂谈

隐士

半夏小集

文艺与政治的歧途

老调子已经唱完

帮忙文学与帮闲文学

今春的两种感想

关于知识阶级

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

写在《坟》后面

从讽刺到幽默

安贫乐道法

为了忘却的纪念

“这也是生活”

试读章节

《呐喊》自序

我在年青时候也曾经做过许多梦,后来大半忘却了,但自己也并不以为可惜。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已逝的寂寞的时光,又有什么意味呢,而我偏苦于不能全忘却,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

我有四年多,曾经常常,——几乎是每天,出入于质铺和药店里,年纪可是忘却了,总之是药店的柜台正和我一样高,质铺的是比我高一倍,我从一倍高的柜台外送上衣服或首饰去,在侮蔑里接了钱,再到一样高的柜台上给我久病的父亲去买药。回家之后,又须忙别的事了,因为开方的医生是最有名的,以此所用的药引也奇特:冬天的芦根,经霜三年的甘蔗,蟋蟀要原对的,结子的平地木,……多不是容易办到的东西。然而我的父亲终于日重一日的亡故了。

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人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我要到N进K学堂去了,仿佛是想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我的母亲没有法,办了八元的川资,说是由我的自便;然而伊哭了,这正是情理中的事,因为那时读书应试是正路,所谓学洋务,社会上便以为是一种走投无路的人,只得将灵魂卖给鬼子,要加倍的奚落而且排斥的,而况伊又看不见自己的儿子了。然而我也顾不得这些事,终于到N去进了K学堂了,在这学堂里,我才知道世上还有所谓格致,算学,地理,历史,绘图和体操。生理学并不教,但我们却看到些木版的《全体新论》和《化学卫生论》之类了。我还记得先前的医生的议论和方药,和现在所知道的比较起来,便渐渐地悟得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的或无意的骗子,同时又很起了对于被骗的病人和他的家族的同情;而且从译出的历史上,又知道了日本维新是大半发端于西方医学的事实。

因为这些幼稚的知识,后来便使我的学籍列在日本一个乡间的医学专门学校里了。我的梦很美满,预备卒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我已不知道教授微生物学的方法,现在又有了怎样的进步了,总之那时是用了电影,来显示微生物的形状的,因此有时讲义的一段落已完,而时间还没有到,教师便映些风景或时事的画片给学生看,以用去这多余的光阴。其时正当日俄战争的时候,关于战事的画片自然也就比较的多了,我在这一个讲堂中,便须常常随喜我那同学们的拍手和喝采。有一回,我竟在画片上忽然会见我久违的许多中国人了,一个绑在中间,许多站在左右,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出麻木的神情。据解说,则绑着的是替俄国做了军事上的侦探,正要被日军砍下头颅来示众,而围着的便是来赏鉴这示众的盛举的人们。

这一学年没有完毕,我已经到了东京了,因为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在东京的留学生很有学法政理化以至警察工业的,但没有人治文学和美术;可是在冷淡的空气中,也幸而寻到几个同志了,此外又邀集了必须的几个人,商量之后,第一步当然是出杂志,名目是取“新的生命”的意思,因为我们那时大抵带些复古的倾向,所以只谓之《新生》。

《新生》的出版之期接近了,但最先就隐去了若干担当文字的人,接着又逃走了资本,结果只剩下不名一钱的三个人。创始时候既已背时,失败时候当然无可告语,而其后却连这三个人也都为各自的运命所驱策,不能在一处纵谈将来的好梦了,这就是我们的并未产生的《新生》的结局。

我感到未尝经验的无聊,是自此以后的事。我当初是不知其所以然的;后来想,凡有一人的主张,得了赞和,是促其前进的,得了反对,是促其奋斗的,独有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既非赞同,也无反对,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的了,这是怎样的悲哀呵,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为寂寞。

这寂寞又一天一天的长大起来,如大毒蛇,缠住了我的灵魂了。

然而我虽然自有无端的悲哀,却也并不愤懑,因为这经验使我反省,看见自己了:就是我决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

只是我自己的寂寞是不可不驱除的,因为这于我太痛苦。我于是用了种种法,来麻醉自己的灵魂,使我沉人于国民中,使我回到古代去,后来也亲历或旁观过几样更寂寞更悲哀的事,都为我所不愿追怀,甘心使他们和我的脑一同消灭在泥土里的,但我的麻醉法却也似乎已经奏了功,再没有青年时候的慷慨激昂的意思了。P2-4

序言

鲁迅其人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20世纪中国重要作家,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左翼文化运动的支持者,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的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评论、散文、翻译等,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881年,鲁迅出生在浙江绍兴府会稽县府城内东昌坊口(今属绍兴市越城区)的一个书香门第家中,名为周樟寿。祖父周福清是同治十年(1871年)辛未科进士,在北京任官员。父亲周伯宜是一名秀才,母亲鲁瑞。鲁迅与周恩来同宗,祖先是北宋理学始祖周敦颐。

1892年,11岁的鲁迅就读于家乡绍兴的寿镜吾开设的私塾三味书屋。1893年(光绪十九年),鲁迅的祖父周福清因为科举舞弊案而被革职入狱,鲁迅兄弟则被安插到离城有三十多里的皇甫庄大舅父的家中避难。周福清被判“斩监候”,入狱8年,因此周家每年必须花费大笔礼金,使周福清得以活命,于是家道开始衰落,同时其父亲周伯宜也重病在床,并于1896年病故。家庭的变故对少年鲁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童年的生活场景,百草园、成亨酒店、外婆家一带的农村等地,成为后来鲁迅的两部小说集《呐喊》、《彷徨》和散文集《朝花夕拾》的重要素材来源。

1898年,17岁的鲁迅离开家乡的三味书屋,进入金陵的新式学堂江南水师学堂学习,并改名为周树人。1899年,鲁迅转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路铁路学堂,与陈衡恪结交,并于1901年毕业,在校期间,鲁迅颇受进化论思想影响,爱读新思想的书,尤其是翻译的小说。

1902年2月,21岁的鲁迅远赴日本,先入东京弘文学院学习日语,两年后进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1912年改制东北大学医学部)学习现代医学。鲁迅选择学习现代医学,是因为父亲的病故使他对中医产生了严重的怀疑。他是东北大学的第一位外国留学生,也是当时仙台唯一的中国留学生。在仙台给鲁迅影响最大的是解剖学老师藤野严九郎。

鲁迅在医校学习一年以后,便从学校退学。他本人在《藤野先生》一文中提及此事,称自己是因为在一部描写日俄战争的纪录电影片里,看到了中国人围观日军杀害中国人的情节而深受刺激,认为“救国救民需先救思想”,于是弃医从文,希望用文学改造中国人的“国民劣根性”。

1906年3月,鲁迅尊母命回国与朱安结婚。数日后鲁迅重赴日本,在东京研究文艺。

1907年,鲁迅曾拟创办杂志《新生》,后因经费问题未能如愿。1908年,鲁迅师从章太炎,加入光复会,并和二弟周作人一起翻译了一些东欧和俄国的短篇小说,这就是著名的《域外小说集》,不过销量只有数十册。

1909年,28岁的鲁迅从日本回到中国,担任浙江两级师范学堂(今杭州高级中学)生理学化学教员、绍兴中学堂教员兼监学、绍兴师范学校(今绍兴文理学院)校长等职务。191lg-,鲁迅写出了第一篇小说《怀旧》(文言文写作)。

1912年,31岁的鲁迅受蔡元培之邀,到中华民国政府教育部工作,袁世凯做大总统后,鲁迅随政府搬到北京,历任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教育部佥事。在此期间,他经历了一段思想苦闷时期,x,t-~民党、社会改革颇感失望,从而沉迷于收集研究拓本之中,并校编了谢承的《后汉书》、《嵇康集》。后来,鲁迅受到钱玄同的影响,重新投身新文化运动,并兼任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教授和北京大学讲师。

1918年,37岁的周树人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在中国杂志《新青年》上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短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1921年12月,鲁迅发表了中篇小说——《阿。正传》。1924#-,鲁迅、周作人、钱玄同、林语堂等z.4,J办了同人周刊——《语丝》。

鲁迅共做了14年的中华民国公务员,级别是荐任,机关是教育部,单位是社会教育司(司长是夏曾佑),历任第一科科长和佥事(辅助司长的高级幕僚)。主要的业绩有:担任国语统一会教育部代表,协调制定注音字母;与钱稻孙、许寿裳两位科长共同起草了中华民国国徽设计案,执笔《致国务院国徽拟图说明书》;分管图书情报(图书资讯)业务:督导京师图书馆(后来的北京图书馆,现在的中国国家图书馆)等。直到被教育部时任署总长章士钊免职为止。为此鲁迅向中华民国行政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并胜诉,依法可以复职,但他选择离开政府体系。好友易培基接任教育总长后签署了让佥事周树人复职的命令,并以兼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身份发出新的教授聘书,1926年三·一八惨案爆发后,周树人、易培基被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段祺瑞当局通缉。

1926年8月,鲁迅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抗议三.一八惨案。被北洋政府通缉,于是南下厦门大学任文科教授。1927年1月16日,46岁的鲁迅离开厦门,18日抵达广州,并于19日晨在孙伏园、许广平的陪伴下“移入中山大学”任文学系主任兼教务主任,并与自G29.~的学生许广平同居。2月18、19日,鲁迅赴香港在上环基督教青年会礼堂举行了两场题为“无声的中国”及“老调子已经唱完”的演讲。

1927年10月,鲁迅辞去中山大学职务到达上海,10年里,他一直住在上海公共租界北区的越界筑路区域(所谓“半租界”,是指今天虹口区北部鲁迅公园一带),那里有特殊的政治环境保护他写作免遭迫害。自1930年起,鲁迅先后加入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但鲁迅与左联领导有很多思想上的冲突,因而有人认为他是自由作家。从1927年到1936年间,鲁迅创作了很多回忆性的散文和大量富于思想性的杂文,并翻译、介绍了许多外国文学作品。

自1931年起,鲁迅大力倡导木刻版画,由此开始了中国版画创作的历史。

1936年10月19日清晨五点二十五分,鲁迅在上海因肺结核病去世,享年55岁。他被葬于上海虹桥万国公墓。在上海,人们为他举行了隆重的悼念活动。民众代表在其灵柩上覆盖了一面写有“民族魂”的白旗。鲁迅作品

鲁迅作品题材广泛,形式多样灵活,风格鲜明独特。在他55年的人生中,创作的作品,体裁涉及小说、杂文、散文、诗歌等。有《鲁迅全集》二十卷1000余万字传世。

鲁迅以小说创作起家。1918年在《新青年》杂志发表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白话小说的开山之作,影响深远。其后,鲁迅连续发表多篇短篇小说,后来编入《呐喊》、《彷徨》两个短篇小说集,分别于1923年和1926年出版。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鲁迅逐渐放弃了计划中的长篇小说创作,转向杂文写作。鲁迅的小说数量不多,但意义重大,名篇迭出。他前期的小说往往没有离奇曲折的剧情,而是以清末民初的底层百姓生活为主,注重细节描写,能在点滴间以白描手法鲜明刻画人物,并挖掘微妙的心理变化。主要表现了底层人民思想的麻木愚昧和生活的艰辛。鲁迅的后期作品则以借历史典故映射现实生活,风格从容充裕、幽默洒脱,大异前期。代表作有《阿Q正传》、《祝福》、《孔乙己》、《故乡》等。

鲁迅首创了以论理为主,形式灵活的新文体——“杂文”,并将之发扬光大。他的杂文数量极多,题材广泛,形象鲜明,论辩犀利,文风多变,毛泽东誉之为“匕首”和“投枪”,深入揭示了当时中国社会方方面面的问题。代表作有《二心集》、《华盖集》等。

鲁迅的散文也有着重要的地位,主要作品结集为《朝花夕拾》和《野草》。前者以追忆儿时往事为主,平易晓畅,风趣生动。代表作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野草》则以尼采式的散文诗形式,表达对社会、人生的批判反思,反映了作者当时虚无主义的悲观心境。语言色彩艳丽而冷峻峭拔,意象独特而富有暗示性,意境晦暗幽深。对日后中国白话散文诗的发展有着一定影响。

鲁迅并不看重自己的诗歌创作,只是偶尔为之。其诗作传世无多,主要以旧体诗为主,多有佳句。早期诗歌深受古诗影响,多吟咏离情感伤。留学日本时作《自题小像》,“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真切动人,境界大开。《四一二事变》一诗(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写出乱世友人遭逢政治迫害情景,令人为之动容;赵聪《三十年代文坛点将录》说,时人称“三百年来无此作!”1922年创作《彷徨·题辞》:“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描述文学创作路上呕心沥血孤行,也是著名代表作之一。

鲁迅也以译作著名。在鲁迅留下的1000多万字作品中,有一半是翻译文字。他在前期主要翻译欧美文学及日本文学作品,如尼采、凡尔纳等,后期则主要翻译东欧文学及苏联文学的革命文学作品。他的翻译强调忠实原文,有时甚至连原句的结构也不加改动,以“硬译’’风格闻名。他曾希望借引入欧式的长句,来增加汉语对复杂关系的表现力。据统计,鲁迅总共翻译过14个国家近百位作家的200多种作品。关于本书

我们这次选编的《鲁迅文集》收录了除译著、日记、书信之外的全部重要作品,以发表年代和题材为标准,共分为小说卷、诗歌散文卷和杂文卷三个部分,可以说是映照先生作品的一面镜子。

编者

书评(媒体评论)

鲁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毛泽东

鲁迅与其称为文人,不如号为战士。鲁迅所持非丈二长矛,亦非青龙大刀,乃炼钢宝剑,名宇宙锋。是剑也,斩石如棉,其锋不挫,刺人条狗,骨骼尽解。

——林语堂

与其说鲁迅;色生的精神禾死,不如说鲁迅先生的精神正在发芽滋长,播散到大众的心里。

——叶圣陶

看看鲁迅全集的目录,大概就没人敢说这不是个渊博的人。可是“渊博”二字还不是对鲁迅先生的恰好赞同。

——老舍

要冒这一切伟大的永久纪念的必得办到,由一个先决条件:学习鲁迅!

——茅盾

鲁迅先生无意做诗人,偶有所做,每臻绝唱。

——郭沫若

鲁迅精神不但在当代没有过时,而且今后仍将具有极为独特重要的意义。

——上海鲁迅纪念馆副馆长 王锡荣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9:5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