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情却似总无情
妻的眼睛不好,所以自从到美国,就常去看一位眼科名医。
每次从诊所出来,妻都要怨:“看了他十几年,还好像不认识似的,从来没笑过,拉着一张扑克脸。”
有一天去餐馆,远远看见那位眼科医生,他居然在笑,还主动跟妻打招呼。妻开玩笑地说:“真稀奇,我还以为你从来不会笑呢!”
眼科医生笑得更大声了,突然又凑到妻耳边,小声地说:“你想想,看病的时候我能笑吗?一笑、一颤,手一抖,激光枪没瞄准,麻烦就大了。”说完,又大笑了起来。
饭吃一半,那医生跑过来,举着杯敬妻。脸红红的,看来有几分醉了。喝下酒,话匣子打了开来:
“你知道在美国,医生自杀率最高的是哪一种吗?”他拍拍自己胸脯:“是眼科医生!”停了几秒钟,抬起红红的眼睛:“想想!揭开纱布,就是宣判。看见了?看不见?你为病人宣判,也为自己宣判。问题是,前一个手术才失败,下一个病人已经等着动刀,你能伤感吗?所以我从来不为成功的手术得意,也不为失败的手术伤心,我是不哭也不笑的。只有不哭不笑的眼科医生能做得长,也只有不哭不笑的眼睛看得清,使病人的眼睛能哭能笑。”
他这几句话总留在我的脑海,有一天在演讲里提到,才下台,就有一位老先生过来找我。老先生已近八十了,抗战时是军医,他拉着我的手,不断点着头说:
“老弟啊!只有你亲身经历,才会相信。那时候,什么物资都缺,助理也没有,一大排伤兵等着动手术,抬上来,开刀,才开着,就死了。没人把尸首抬走,就往前一推,推下床去,换下一个伤兵上来。”
我把眼睛瞪大了。
“是啊!”老先生很平静,“死人可以等,活人等不及啊!有时候手术台前面,堆了一堆尸体。救了不少,也死了不少。你能伤心吗?你有时间去哭去笑吗?所以,只有不哭不笑的能撑得下去,只有不哭不笑的医生,能救更多人。”
◎
到深山里的残障育幼院去。才隔两年,老师的面孔全不一样了。
“一批来、一批去,本来就是如此。”院长说,“年纪轻轻的大学毕业生,满怀理想和爱心,到这里来。抓屎、倒尿,渐渐把热情磨掉了,于是离开。然后,又有新的一批跟上来,不是很好吗?”
说着,遇见个熟面孔,记得上次我来,就是他开车送我。
“王先生是我们的老义工了。”院长说。我一怔,没想到那位满脸皱纹、皮肤黝黑的中年人,竟然是不拿钱的义工。 “他在附近护林班做事,一有空就来。水管破了,今天他忙死了。”
“他是教友吗?”
“不!他什么都不信。他只是来,只是做,做完就走,隔天又来。你不能谢他,他会不好意思。只有这种人,能做得长。”
◎
到同事家里做客,正逢他的女儿送男朋友出国,两个人哭哭啼啼,一副要死的样子。
“年轻人,太爱了,一刻也分不开。”同事说,
“只怕很快就要吹了。”
“这算哪门子道理?”我笑道。
“等着瞧!教书教几十年,我看多了,愈分不开,变得愈快。”
果然,半年之后,听说两个人吹了。都不再伤心,都各自找到新的恋人。
想起以前研究所的一位室友,不也是这样吗?刚到美国的时候,常看他打越洋电话。在学校餐厅端盘子,一个钟头三块钱,还不够讲三分钟的电话。常听两个人在电话里吵架,吵完了哭,哭完了又笑。
女孩子来看过他一次,也是有哭有笑。激情的时候,把床栏杆踢断了;吵架的时候,又把门踹了个大洞。
只是,当女孩回台湾,他神不守舍两三天,突然说:“才离开,就盼着再碰面;才碰面,心里又怕分离。爱一个人,真累!”
然后,他去了佛罗里达,不久之后结了婚,娶了一个新去的留学生。
P2-7
生生世世未了缘
最近在美国,有个男人被抓了,因为他同时拥有四个老婆,而四个老婆都以为自己是“他”唯一的太太。
他总是提起行囊,在妻儿的祝福下出门,说是要到远方做生意。然后开几个小时的车,到另一个老婆家,接受热情的拥抱。
每次“倦游归来”,他总是惭愧地摊摊手,说这次的远行,又一无所获。
每次,他的妻子们,都拥吻着他说:“没关系,我有工作,家里也不缺钱,只要人回来就好!”
当那四个女人发觉真相时,都自认是丈夫最爱的女人。当记者访问她们时,每个人都说:
“我不恨他,他很爱我,很爱孩子,很爱这个家。他在外面太寂寞了!只要他回到我身边就好!”
有个朋友看到这则新闻,打电话给我:
“糟了!只怕我也有另外一个家。”
“这是什么意思?有就是有,为什么说‘只怕’?”
“因为我总是做同样的一个梦。梦见一栋大房子,门口有对石柱,柱子下开着一丛丛的小黄花。梦见我一次又一次走进大门,接受一个女人和两个孩子的拥抱。他们好激动,都流着泪,怨我为什么离开那么久才回来。那房子好大,好漂亮,但是天花板漏水,门楣都垮了。”他紧张地说,“每次我都觉得好惭愧,怪自己为什么弃他们于不顾。然后对他们说:‘这次我不会再走了,我会好好把家收拾一下!’可是才说完,梦就醒了!”
“不过是个梦罢了!”我安慰他。
“可是太真了!又让我太矛盾了!每次梦醒我都想,如果我真在梦里的那个家留下,不是又亏欠我现在的这个家了吗?”顿了一下,他喃喃地说,“最起码,我也应该把梦里的家修好了,别让那边的老婆孩子淋雨,才能醒过来啊!可是,可是为什么每次还没动手修,梦就醒了呢?”
想起少年时听过的鬼故事,邻村一个男人,家里盖房子,上梁那天,因为缺样工具跑出去借。大概心急,居然骑着脚踏车硬闯铁道口,被急驰而来的火车正正地撞上。
从那天晚上,他家里就总是传出钉钉子、锯木头的声音。房子后来盖好了,奇怪的声音还是不止。有人绘声绘影地说,见他进进出出地扛木料。也有人讲,这样横死的人,死的时候心里只惦着家里的房子,那魂就舍不得投胎。宁愿回到原来的家里,完成未竟的工作。
“他会一直做,一直做。我们阳间代他做好的,他看不到,可是他已经成了个没有形体的孤魂野鬼,怎么做,也做不出成绩。这就是为什么闹鬼的地方,会一直出现同样的鬼影和声音的道理。”说鬼故事的人瞪大眼睛,“直到有一天,他不得不去投胎,去另一个人家,过另一生。”
问题是,另一生又有另一生的最爱、另一世的新欢,如果来生又有未了的心愿,而不得不死。当他的灵魂离开躯体,会不会想起自己再前面一生,甚至生生世世的“未了缘”呢?
虽说人能忘情,虽然许多人在追求“了却尘缘”的境界,但这世间,有几人,能平平安安,一无牵挂地离开?
像是远行的人,他们回头,回头,又回头。如果车能等,飞机也能等,你再给他十天八天,他仍然有做不完的事,他仍然舍不下那个家。
只是,我们生生世世都有家,都舍不下。如果世间有轮回,我们又都能轮回到人间,不就像那有四个老婆、四个家的美国男人。总是走出今生的这个家,进入来生的那个家吗?
如果有一天,我们离开躯体,神游太虚,过去的生生世世。都浮现眼前。有我们死时,仍嗷嗷待哺的孩子、仍在建造的房子、正热恋的情人,以及许许多多只有我们自己才能拯救的爱妻、爱夫与爱子。
如果上帝说:“选一个吧!让时光倒流,让你回到那一世,去续一段未了的尘缘!”
我们该选哪一世?
我们小学最好的朋友在哪里?我们还记不记得彼此的名字?我们初恋的情人在哪里?为什么早已失去了感觉?我们的家人在哪里?我今晚能不能与他相聚?何必问前生与来生,仅仅在今生就有多少前世与来生,就有多少定了的约,等我们去履行?多少断了的缘,等我们去重续?就有多少空白的心版,等我们用明天,去写一个缘的故事……
书中一个个真实的故事,都蕴藏着深刻的寓意,正如作者所说“看这本书,不必讨论不必争议,只是用心去感觉——那是不是真的。”刘墉所著的这本《生生世世未了缘》就是以一连串的挣扎与感动,累积成的!
刘墉所著的《生生世世未了缘》,从书名看,似乎有不少轮回的瞩望。但是当您看完整本书,尤其最后一篇之后,或许会发觉我所说的“生生世世”竟可能在……
请不要立刻就去翻最后那篇。
请一篇一篇看!像是我们一天天过日子。
因为生命不能一下子跳过去,生命是日日夜夜的挣扎与感动。
这本书就是以一连串的挣扎与感动,累积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