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早用现代方法研究明式硬木家具的学者是谁?
建筑与家具的关系最密切,而建筑学在近现代有了很大的发展,所以近现代从学术上关注古典家具的人首先是建筑专业的学者。20世纪30年代,德籍教授G.艾克在北京辅仁大学教书期间,看到明式硬木家具的艺术价值,便与中国建筑师杨耀合作,开始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明式硬木家具,成为最早研究明式家具的学者。他们对许多明式硬木家具进行了实物测量,剖析家具的结构,并考察了中国古家具的制作工艺,收集和注释了明式硬木家具制作专用术语,发表了第一批有关明式家具的学术论文,并于1944年出版了第一部有关明式家具的专著《中国花梨家具图考》。书中共收录明式家具122件,书后附有39张明式家具的测绘图纸。这是第一次以科学的投影法绘制中国硬木家具的图纸,尺寸准确,画面精美,具有很高的学术文献价值。中国学者杨耀也写了一本《明式家具研究》,生前未能发表,后来经过他的学生整理出版。
在20世纪30年代,我国有一些建筑学学者开始研究明清硬木家具,其中最著名的是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由他主持的中国营造学社,曾经对我国古代建筑及室内陈设做过有史以采最详细的调查研究,为中国明清家具的研究打下了基础。另外,1942年北京大学编辑出版过一本《中国明代室内装饰与家具》(油印本),比较完整地阐述了明代家具与民居建筑的关系。
02 国内收藏明清硬木家具热潮是什么时候兴起的?
国内收藏明清硬木家具热潮是在20世纪80年代悄然开始的,源头是海外对中国明清硬木家具的收藏热。当时由于资讯不畅,消息闭塞,国内大多数人都不知道,也由于当时人们的生活水平太低,大多数人也无收藏的想法。有一些人跑街串巷,用二三干元收购一对明式黄花梨四出头官帽椅,运到广州后可卖到六干元左右,使散失在民间的硬木家具又一次大量流向海外。到了20世纪90年代,人们认识到明清硬木家具的珍贵性,然而此时一对明式黄花梨四出头官帽椅的价格已经达到三四十万元了。
明清硬木家具的拍卖纪录都是由海外艺术品拍卖市场创造的,纽约、香港的拍卖行主导了中国古典家具的价位。1998年,在纽约举行的亚洲艺术品拍卖会上,一件明代黄花梨屏风以近百万美元成交。2003年9月,纽约举行的一场大型明式家具拍卖会上,推出的68件明式家具,成功卖出40件,成交率达58.8%。从1994年到2003年,经过近十年的市场培养,明清硬木家具已成为全社会认知的主流藏品,也导致明清家具的价格暴涨,以至海外明清硬木家具也开始回流。在中国嘉德2004年秋季拍卖会上,清乾隆雕“福庆有余纹”紫檀四件柜,以539万元人民币成交,创下了国内红木家具拍卖的最高价,也使紫檀家具成为全社会公认的高端艺术收藏品。目前国内古典家具拍卖排名前10位的,有7件是2004年成交的。其中北京翰海2004年秋拍的清初黄花梨雕云龙纹四件柜,成交价高达1100万元,刷新了中国内地古典家具拍卖的纪录(此件作品在2002年中国嘉德秋拍会上曾以943.8万元成交)。这也是目前中国古典家具的国际拍卖最高纪录。
03 怎样评估明清硬木家具的价值?
明清硬木家具的价值取决于以下六个方面:
一、家具用材。材质在明清硬木家具的价值评估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从贵到贱的排列次序是“一黄”(黄花梨)、“二黑”(紫檀)、“三红”(老红木、鸡翅木、铁梨木、花梨木等)、“四白”(楠木、榉木、樟木、榆木等)。
二、家具的制作年代。明式贵于清式,清式贵于民国。
三、艺术性。包括造型、雕刻、线型的韵味和感染力。
四、制作工艺。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家具的结构的合理性、科学性和严密牢固度,二是家具表面装饰的光洁度。 五、家具的种类。家具是按用途分类的,可分为厅堂家具、书房家具、卧房家具等。一般认为厅堂家具、书房家具的艺术价值较高。
六、家具的品相。品相所含内容较多,其中家具的部件是否完备,是否更换过部件,是最关键的内容。
04 最具升值潜力的明清硬木家具有哪几种?
最具升值潜力的明清硬木家具有两类:一类是明代中后期和清早期的明式黄花梨家具,另一类是清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的宫廷紫檀木家具。明式黄花梨家具是在文人参与下制作,清代宫廷紫檀木家具是由皇帝亲自监督,由宫廷艺术家指导制作的,艺术品位高,用材高档,做工精致,存世量又有限,除去已流失海外的和被博物馆收藏的,民间藏品数量有限,所以每一件都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从投资角度看,明代和清早期家具是最具升值空间的,如果是真品,投资几乎没有风险。经济条件好的投资者,可以把顶级、经典的成套明清硬木家具作为收藏与投资的首选品种。对一般的家具收藏者来说,可以把中档次成套明清硬木家具作为收藏与投资的首选品种,同时适当考虑收藏明清白木家具。如明代金丝楠木床,好的已经卖到60多万元人民币。
05 为什么明清白木家具也值得收藏?
“白木”是相对于红木而言的俗称,也有人叫“柴木”,言其不值钱,与烧火用的柴木相若。其实,白木中许多是工艺性能优良的木材,其中的核桃木、榆木、榉木、桃花芯木、柞木、楸木、柏木、香樟木等属于硬性木材,软性木材有松木、杉木、桐木、柳木、楠木、杏木等。有的也属于珍稀木材。明清时期,白木家具的做工也十分精细,式样和工艺要求也悉如硬木家具,民间叫“细木家具”。而这种家具在当时也是殷实之家所用,有一定的文化品位,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值得重点收藏。从收藏家具的文化意义上讲,只要是在历史上确实存在过、流行过的家具,不论“白木”还是“硬木”,都具有较高的收藏研究价值。
06 为什么说民国家具也值得收藏?
当前在旧货市场流通的古旧家具,主要是民国家具,价格也不高,是很好的收藏品。为什么民国家具也值得收藏?主要有如下几个原因:一是民国家具已达百年之久,正处于“旧品变藏品”阶段。二是民国家具做工很传统,家具的装饰雕刻仍有明清家具的遗风,虽然有部分采用镟木构件,但也是当时的时尚,并非是出于省工。三是民国家具的用材是印度红木,品质很好,比现在所用的越南红木、缅甸红木强了许多,又是存放了几十年以后才用来制作家具的,到现在仍能保持较好的品相,应当说是一件很好的藏品了。四是民国家具存世量比较大,价格低于现代新仿家具,又能够能与现代建筑相匹配,除收藏特性之外还有很好的实用性。五是民国家具赝品较少。
07 民国家具的升值空间有多大?
在20世纪80年代,民国家具的价位很低。一件红木家具也就卖几百元,一件柚木家具也就卖几十元。但国外市场对民国家具评价较高,所以民国家具流向国外,而且行情一路上涨,国内才认识到民国家具,特别是柚木家具的收藏价值。国内市场“不认”民国柚木家具,其原因在于不了解柚木的价值,许多人认为柚木也是一种普通的白木,甚至有一些业内人士也持这种看法。其实在欧洲人看来,柚木才是制作家具最优良的材质。木质硬而不脆,油性大而不易变形,纹理清晰而不乱,不仅在当时是珍贵木材,在现今木材市场上柚木的价位也要超过红木。在民国时期,柚木家具乃是一种最好、最高档的时尚家具。这是中外文化不同而引起的偏见。在21世纪初,民国家具开始上涨。如海派风格的三开挂衣柜在1995年标价约人民币1万元左右,如今要1.8万元~2万元,红木梳壮台,在1995年可以用五六干元买到精品,如今五六千只能买到一般的。陈设柜,式样奇特,嵌有彩色玻璃的,一件约5万元。洋椅子和清末的灯挂椅的价格差不多。近两三年来,一把灯挂椅灯大致是七八百块钱,而一把洋式椅已经过干元了。柚木陈设柜与20年前相比,价位上涨了近100倍,也达到了几千元。由于柚木家具的价位原来就非常低,所以还有上涨的空间幅度。
P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