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文化名家读史录/名家谭系列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杨耀文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皇帝的嘴脸

李国文

据说,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长相,不敢恭维。

清代史学家谈迁的《笔乘》,其中有记述明太祖的《疑象》的一则短文,说到这位具有窥私癖的皇帝,经常易服微行于金陵市井间,走街串巷,观世情民习,听言察色,查吏治政情。因为他唯恐被人识穿,遭到暗算,所以,赐给诸王侯的“御容”,也就是他的标准相,都是假的,非他本人写真。吴晗先生所著《朱元璋传》(人民出版社版本),印有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他的图影,其可靠程度,大可怀疑。

他之所以不向外公开其真实面貌,既有为他微行侦伺、方便行事的一面,也有其尊容不雅、难以示人的一面。《明史》里,对他的外观形象的描写,有点莫名其妙。“比长,姿貌雄杰,奇骨贯顶。志意廓然,人莫能测。”奇骨怎么可能贯穿于他的脑顶,着实是外科医生也回答不上的状态。

估计,他对自己这种比较奇怪,比较个别的模样,缺乏自信,于是,相当忌讳,是个绝对碰不得的痛处。明无名氏的《翦胜野闻》一书,记他“尝微行京城中,闻一老媪密指,呼上为老头儿。帝大怒,亟传令召五城兵马司总诸军至,日:‘张士诚小窃江东,吴氏至今呼为张王。今朕为天子,此邦居民呼朕为老头儿,何也?’即令籍没民家甚众。”

由此可见,这个农民出身,为盗、为僧、为游兵、为义军,而成为开国皇帝的朱元璋,对于维护其天子权威,保卫其形象尊严,到了病态的偏执狂程度。明吕毖《明朝小史》的《洪武纪》中,记载了朱皇帝讨伐孟子的一出令人笑掉大牙的闹剧,便是最典型的例子。

“帝览《孟子》,至‘草芥寇仇’之说,大不然之,谓非臣子所宜言,议欲去其配享,诏有谏者以不敬论,且命金吾射之。刑部尚书钱唐抗疏入谏,舆榇自随,袒胸受箭日:臣得为孟轲死,死有余荣。帝见其诚恳,命太医院疗其箭伤,而孟子之配享,于是得不废。”

这事发生在朱明王朝一统天下以后,江山坐定,再也不是当造反派不管不顾、无法无天之时。他要修理与他相距千年的孟子,有点近似相声《关公战秦琼》,两个不同朝代的人,偏要进行较量,岂不令人喷饭?举国上下,没有一个人不觉得此事之荒唐可笑,可没有一个人敢对此事公开笑出声来。因为这出闹剧的主角是朱皇帝,你如果不想死,你就只有掩住嘴;要笑也只能在心里笑,要乐也只能关起门来偷着乐。

在中国历史上,有两位圣人。一位是至圣先师孔子,一位是亚圣孟子。历代统治者,都需要借助于孔孟之道,来统治老百姓,所以对这两位圣人恭敬得不得了,供在文庙里,四时八节派代表奉祀。不定期地还要御驾出动到山东曲阜祭孔,那场面隆重浩大,庄严肃穆,九五之尊的天子陛下,都要朝他们两位磕头,以示崇经尊儒。因此,孔子有“百代素王”之称。去过曲阜的游客,都知道孔庙、孔府的规格,基本上参照北京紫禁城的规模修建的,富丽堂皇,显赫威风,确有王家气派。

但是,农民出身,造反起家,当过和尚,做过盗贼的朱元璋,对文明、文化、文人,有一种抵触情绪。因之他比较另类,不怎么买圣人的账,尤其反感孟子。主要是这位亚圣,不把帝王放在最恭敬的首位。说什么“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公开号召老百姓反抗君王,让他气得两手直发抖,这还了得,这个从哪里钻出来的孟轲,你要找死啊!

洪武二年,他下令把孟子的牌位,从文庙里撤出来,取消孟夫子的配享资格。满朝文武都慌了手脚,大家都是孔孟之徒,不执行命令不行,执行命令又感到极其纰缪。于是,一位刑部尚书,准备好了棺材,誓与亚圣共存亡,但也没能制止住这位皇帝。幸亏,钦天监的星象专家出来说话了。他说,荧行于惑,是天要发怒的先兆,陛下是不是有些什么政策举措,让上天感到不安了呀?

朱元璋愣住了,迟疑了。第一,他终究是个农民,而且是小农经济社会下靠天吃饭的赤贫农民,由于靠天吃饭,在基因中就种下了对天的敬畏之心,别人是不敢对他怎么样的,但老天爷要对他怎么样,他还是不能不在乎的。第二,他虽然贵为天子,唯辟作威,唯辟作福,谁也奈何他不得,可是,他再伟大,他再英明,他的命是掌握在老天手里的,阎王要你五更死,决不留你到天明。所以,这位本质上的农民,让步了,撤销圣旨,总算让孟夫子在祭祀时,可以有一盘冷猪头享用。这出农民皇帝撤孟配享的闹剧,在清人全祖望的《鲒琦亭集》中,也有所记载,是当笑话说的。

在中国历史上,帝王下令当场拷打臣属,叫做“廷杖”,打死,打伤,打得终身残废者,以朱明王朝最厉害;屡兴大案,株连人数之多,地域之广,造成“村墟断炊烟,陇上无行人”的疯狂,也以朱明王朝最凶残;刑罚之残暴严酷,灭绝人性,例如“剥皮揎草”,例如“腰斩”,也以朱明王朝最为骇人听闻;而宦官之多,特务之众,也以朱明王朝创最高纪录。

因此,有人说,朱元璋坐江山后杀掉的人,比他打江山时杀掉的人还要多,史书上通常缺乏精确统计,此说姑且存疑;但这位历史上数得着的暴君,连自己的儿女亲家,对他最初起义时就是亲密战友的李善长,都格杀勿论,做他的臣民可想而知是如何的命悬一丝了。那时,大臣早朝,临行前,全家人都出来与之挥泪送别,因为不知道晚间下了班,他回得了家,还是回不了家。P3-5

目录

瞧瞧这群人

 皇帝的嘴脸………李国文

 论不宜巴望“好皇帝”………邵燕翔

 历史的暗角………余秋雨

 论看热闹………李国文

看看这个人

 浩气长存………林非

 晁错:多情却被无情恼………鲍鹏山

 千秋太史公………郭保林

 冤枉哉也话周瑜………易中天

 漫漫长安道………赵玫

 一个永恒的范仲淹………梁衡

 秦熹修史………潘旭澜

 贾似道之死………汪曾祺

 三个刘瑾………吴小如

 吴三桂………汪曾祺

 纳兰心事几曾知………王充闾

 最后一位戴罪的功臣………梁衡

 可怕的曾国藩………流沙河

历史的背影

 关于一条河的记忆和想象………陈忠实

 武侯祠前的沉思………梁衡

 走向盛唐………李元洛

 一个丢失历史的王朝………郭保林

 一个王朝的背影………余秋雨

 逝者如斯………祝勇

历史的真实

 太平军真相………潘旭澜

 历史不忍细看………黄文山

历史的回声

 说“鉴”………何西来

 醉里挑灯看剑………熊召政

 诗祸漫议………何西来

序言

这是一本专论历史的散文集。

我们选用了二十多位名家的优秀作品,从各种不同的视角,纵论历史中的那些人,那些事。在李国文的《皇帝的嘴脸》《论看热闹》、余秋雨的《历史的暗角落》等文章里,透析历史中的众生相,“瞧瞧这群人”;在林非的《浩气长存》、流沙河的《可怕的曾国藩》、王充闾《纳兰心事几曾知》等文章中,“看看这个人”,品读历史中一个个特定的角色;在李元洛的《走向盛唐》、陈忠实的《关于一条河的记忆和想象》、祝勇的《逝者如斯》等文章中,去思考、探寻“历史的背影”;在潘旭澜的《太平军真相》、黄文山的《历史不忍细看》等文章中,从含混、闪烁的细节里,揭示“历史的真实”;从何西来的《说“鉴”》《诗祸漫议》、熊召政《醉里挑灯看剑》等文章中,聆听“历史的回声”。

让我们一起,跟随名家的视线,畅读历史,在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的时光里,回眸过去,展望未来。

内容推荐

这本《文化名家读史录》由杨耀文选编,是一本专论历史的散文集。

《文化名家读史录》选用了二十多位名家的优秀作品,从各种不同的视角,纵论历史中的那些人,那些事。在李国文的《皇帝的嘴脸》《论看热闹》、余秋雨的《历史的暗角落》等文章里,透析历史中的众生相,“瞧瞧这群人”;在林非的《浩气长存》、流沙河的《可怕的曾国藩》、王充闾《纳兰心事几曾知》等文章中,“看看这个人”,品读历史中一个个特定的角色;在李元洛的《走向盛唐》、陈忠实的《关于一条河的记忆和想象》、祝勇的《逝者如斯》等文章中,去思考、探寻“历史的背影”;在潘旭澜的《太平军真相》、黄文山的《历史不忍细看》等文章中,从含混、闪烁的细节里,揭示“历史的真实”;从何西来的《说“鉴”》《诗祸漫议》、熊召政《醉里挑灯看剑》等文章中,聆听“历史的回声”。

编辑推荐

这本《文化名家读史录》由杨耀文选编,名家名作,精编细选,兼顾品味与常识。易中天、余秋雨、陈忠实、熊昭政、汪曾祺、李国文等现当代数十位名家有关历史的精美短文,被精编成册。倘佯在名家笔下的历史之原,随处可享心灵的沐浴。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3 17: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