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采用通史体例,以时间为序,选取了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风云人物、辉煌成就、灿烂文化等内容,在保证历史完整与延续的基础上,将其分为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世界当代史四个部分,精彩扼要地勾勒出人类社会演进的基本脉络和多元文化的发展过程,帮助读者从宏观上把握世界历史,进而掌握人类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同时设置了“相关链接”,涉及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科技等多个领域,以期对正文进行补充。此外,书中配以300余幅内容涵盖面广、表现形式丰富、具有代表性和说服力的图片,图文并茂,视觉多元,全面提升本书的欣赏价值和艺术价值。通过科学的体例、通俗流畅的文字、精美的图片、独特的视角等多种要素有机结合,做到融知识性、可读性、艺术性于一体,为大家呈现出一部井然有序、内容丰富充实、立体鲜活的世界历史。
世界历史是人类作为一个现实整体的历史,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是世界历史体系中的一部分。正如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所说:“一个人如果能身处在历史感悟之中,他就一定是获得真知的人,因为历史的经验是最为丰富的一座智慧之库。”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只有了解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和风貌,掌握了人类社会发展各阶段的重大变迁,并从中借鉴前人的经验教训,才能在全球化发展的环境中,认清复杂现状,融入时代的潮流。
本书采用通史体例,以时间为序,选取了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风云人物、辉煌成就、灿烂文化等内容,在保证历史完整与延续的基础上,将其分为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世界当代史四个部分,精彩扼要地勾勒出人类社会演进的基本脉络和多元文化的发展过程,帮助读者从宏观上把握世界历史,进而掌握人类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同时,书中还配以300余幅内容涵盖面广、表现形式丰富的图片,图文并茂,视觉多元,全面提升本书的欣赏价值和艺术价值。全面的内容、凝练的文字、精美的图片、科学的体例、创新的设计等多种要素有机结合,全方位、新视角、多层面地解读世界历史,帮助读者从不同的角度和崭新的层面去感受历史、思考历史,从历史中汲取睿见卓识,深化并拓展人生阅历。
金字塔的兴建
金字塔的兴建,代表了古代埃及在建筑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金字塔既是埃及文化的最高成就,又标志着埃及文化日臻成熟。金字塔、神庙、宫殿等雄伟的建筑物,历经数千年,至今仍闪烁着艺术的光芒。
金字塔作为法老的陵墓,是由早王国时期的马斯塔巴形陵墓发展演变而来的,它体现了王权神化的思想。著名的胡夫大金字塔,高143.5米,是法国埃菲尔铁塔建成之前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被称为世界古代七大奇观之一。
胡夫金字塔,也称大金字塔,位于埃及首都开罗西南约10千米的吉萨高地,它是世界上规模最为宏大,也是较为古老的金字塔,始建于埃及第四王朝第二个法老胡夫统治时期,被认为是胡夫为自己建造的陵墓。根据古埃及宗教理论:只要保护好尸体,人死之后灵魂可以继续存在,3000年以后就会在极乐世界复活并从此获得永生。这与佛教理论中的轮回转世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有鉴于此,古埃及的每位法老从登基之日起,便着手为自己修建陵墓,以求死后超度为神,胡夫统治时期正逢古埃及盛世,因此他的陵墓规模也空前绝后。
胡夫金字塔原高146.5米,后因顶端受到侵蚀,现在的高度为136.5米,大致相当于40层楼房那么高。在1889年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建成前,它一直是世界最高的建筑。整个塔身呈正四棱锥形,底面为正方形,占地5公顷,4个斜面分别对着东、西、南、北4个方位,误差不超过圆弧的3分。底边原长230.35米,由于年深月久的侵蚀,塔身外层石灰石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脱落,目前底边缩短为227米,倾斜角度为51度52分。胡夫金字塔通身由近230万块巨石砌成,每块石头重量在5吨至160吨之间,石块的接合面经过认真打磨,表面光滑,角度异常准确,以至于石块间都不用任何粘合物,全部依靠自然拼接,在没有被风蚀、破坏的地方,石缝中连薄薄的刀片也难以插入,可以想见其工艺之精湛。
胡夫金字塔的入口在其北侧面,距地面18米,从入口通过甬道可以深入神秘的地下宫殿,该甬道与地平线呈30度夹角,与北极星相对。由此可见,北极星在古埃及人的心目中有着某种特殊的意义。沿甬道上行则能到达国王殡室,殡室长10.43米、宽5.21米、高5.82米,与地面的垂直距离为42.82米,墓室中仅存一具红色花岗岩石棺,别无他物,这也正是后来某些考古学家怀疑金字塔不是作为法老陵墓的一个重要论据。
根据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等人估计,法老胡夫至少动用了10万奴隶,耗时20~30年时间建造完成。但最新的权威考古学家发现:金字塔应由劳工建造而非奴隶,其主体部分为贫民和工匠,而且采用轮流工作制,工期约为3个月。因为考古人员在金字塔附近地区发现了建造者们的集体宿舍等生活设施的遗迹和墓地,以及大量用于测算、加工石料的工具(作为随葬品),而奴隶是不会享受此种待遇的。
胡夫金字塔、哈夫拉金字塔和门卡乌拉金字塔在吉萨高地一字排开,组成灰黄色的金字塔群。这些单纯、高大、厚重的巨大四棱锥体高傲地屹立在浩瀚的沙海中,向世人夸耀着古埃及人的智慧和伟大。其旁边更有气势磅礴的狮身人面像(高约20米、长约46米)相伴。狮子在古埃及人眼中是力量与神圣不可侵犯的象征,所以法老才选择它为自己守陵,它也确实忠于职守,一守就是4000多年。
集巨大、精密、和谐为一体的金字塔留给人们的不仅仅是建筑史上的奇迹,更体现了古埃及劳动人民在天文星象学、数学、力学等领域的极高造诣。
最早的太阳历
古埃及的太阳历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历法,约在公元前4000年前就已出现,这跟尼罗河的定期泛滥关系密切。从某种意义讲,甚至可以说尼罗河的定期泛滥催生了太阳历,所以在这里有必要交待一下尼罗河的情况。
尼罗河,是上源青尼罗河、白尼罗河两条尼罗河在苏丹首都喀土穆汇合后的正式称谓。它全长6700千米,堪称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它流经坦桑尼亚、卢旺达、乌干达、肯尼亚、埃塞俄比亚、苏丹和埃及等10个国家,最后向北注入地中海。尼罗河主宰着它流经国家的命运,离开了它的滋润,这里的文明将灰飞烟灭。但由于尼罗河水流缓慢,泥沙不断沉积使河床持续填高,致使多次泛滥成灾,但河水退后,又留给当地人大片沃土。因此,古埃及人需找到其中的规律以趋利避害。
经过长期观测,古埃及人逐步发现尼罗河泛滥的规律,当它开始泛滥时,清晨的天狼星正好位于地平线上。这一点天文学上称为“偕日升”,即与太阳同时升起,于是这一天便被设定为一年的第一天。不巧的是,天狼星偕日升的周期并没有很快被发现,智慧的古埃及人也没有放弃,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他们终于发现:天狼星偕日升那天与其120周年后那一天恰好相差一个月,而到了第1461年,偕日升那天又重新成为一年的开始。于是古埃及人设定1460年的周期为天狗周(因为他们的神话中称天狼星为天狗)。
我们把古埃及的太阳历与当前的公历做一个简单的对比,就不难发现其科学性:一年的天数为365天,继而把一年划分为12个月,每月30天,末了还剩5天则作为宗教节日,就如同我们传统的春节一样也是5天,这比精确的一回归年(365.25天)仅少0.25天,120年后少30天,1460年后就会少365天,又接近一年,如此便形成一个完整的周期。这样精妙的历法凝结着无数古埃及先民的智慧。
在古埃及,人们运用大量的时间进行天象的观测,特别是对天狼星位置的观测更加细致入微。他们发现,在固定的时间里,天狼星从天空消失,在太阳再次出现在同一位置时,它又从东方的天空升起,这就是一个周年。同时,古埃及人把天狼星比太阳早升起的那一天定为元旦。
古埃及人创制的太阳历对尼罗河流域的农业生产有着深远的影响,这也是古埃及跻身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正是有了这样一部较为完备的历法作指导,古埃及的先民才得以准确预测尼罗河河水涨落,合理安排农时,做到趋利避害,获得一年又一年的大丰收,从而具备了稳定的衣食之源。在这个物质基础上,古埃及才得以在宗教、建筑和医学等领域创造更加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P9-11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说:“一个人如果能身处在历史感悟之中,他就一定是获得真知的人,因为历史的经验是最为丰富的一座智慧之库。”人类历经艰难曲折发展到现在,世界呈现多元文化并存与交流趋势。其中,历史作为一面镜子,记录着人类社会的成功与失败、兴盛与衰退、辉煌与悲怆、交替与更新,也预示着人类的未来。
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很多人却对世界历史的面貌缺乏清晰的认识,跨文化的理解、尊重和交流在某种程度上遇到障碍。而要了解人类历史的发展历程,要培养对异质文化的理解能力,最好的方式就是学习世界历史。世界历史是人类作为一个现实整体的历史,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是世界历史体系中的一部分。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只有了解了世界历史的进程和风貌,掌握了人类社会发展各阶段的重大变迁,并从中借鉴前人的经验教训,才能在全球化发展的环境中,理解当今各民族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才能认清纷然杂陈的社会,融入时代的潮流。
然而,世界历史何其浩瀚,漫长岁月之中,其间发生的历史事件、出现的历史人物错综复杂、头绪繁多,要从总体上把握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人类从来都是分为不同的种族、民族,以及无数的群体,在漫长的过去,他们各自独立、分散地生活在世界的不同地区,创造了有各自特色的文明,他们各自拥有自己的历史。这就是人类历史的多样性特点,相应地就出现了各种历史典籍,有的写不同国家、地区的历史,有的写专门化的、不同主题的历史,即当代历史研究中的所谓细化或碎化现象。而在全球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普通读者对历史的整体性的认识需求、对历史读物的通俗性要求如何得以满足?针对这一情况,有学者创建了“通史”这种体例,即连贯地记叙各个时代的史实,涉及重大的历史事件、杰出的历史人物和多领域文化等,内容广泛,在叙述中体现出人类历史的发展脉络或贯穿其中的线索,能给人一种整体的认识,是读者在较短时间内了解世界历史的理想读本。
本书采用通史体例,以时间为序,选取了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风云人物、辉煌成就、灿烂文化等内容,在保证历史完整与延续的基础上,将其分为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世界当代史四个部分,精彩扼要地勾勒出人类社会演进的基本脉络和多元文化的发展过程,帮助读者从宏观上把握世界历史,进而掌握人类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同时设置了“相关链接”,涉及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科技等多个领域,以期对正文进行补充。此外,书中配以300余幅内容涵盖面广、表现形式丰富、具有代表性和说服力的图片,图文并茂,视觉多元,全面提升本书的欣赏价值和艺术价值。通过科学的体例、通俗流畅的文字、精美的图片、独特的视角等多种要素有机结合,做到融知识性、可读性、艺术性于一体,为大家呈现出一部井然有序、内容丰富充实、立体鲜活的世界历史。
历史蕴含着经验与真知。在这里,我们用通俗流畅的语言来解读重大的历史事件、鲜活的历史人物、丰富的多元文化,把厚重的史实通过简洁明了的形式来表达。阅读本书,读者可以在轻松愉悦中了解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增长知识和胆略,提高历史修养,进而在现实生活中,用宽广的世界胸怀和深邃的历史眼光以更好地把握现在,展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