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感悟幸福--心身和谐的科学
分类 人文社科-心理-变态/病态心理学
作者 (美)C.罗伯特·克劳宁格
出版社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颇有雄心和学术造诣的杰作,它出自对人的本性有深刻理解的、天才的精神病学家克劳宁格之手。他对哲学、心理学、神秘体验、最新神经生物学和遗传学进行了有机融合,表现出对人类思想新颖而现实的洞察力。

这本书犹如一杯酽茶,需要您慢慢地啜,细细地品,才能体味出它的美妙之处。如果您边读边领悟,读完本书,您会觉得仿佛一位造诣高深的治疗师为您实施了一次绝佳的心理治疗。

内容推荐

渴望幸福是人的本能需求。享誉世界的美国精神医学家罗伯特·克劳宁格教授以其30余年的丰富临床经验和大量开创性的科学发现为基础,整合了现代生物医学与心理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一步一步由浅入深地阐述了他的幸福观:通过不断拓展人类的特有天赋——自我意识,即可一步步接近幸福。书中还介绍了一系列促进自我意识成长的精神训练法,这些方法建立在作者大量的科学实验与研究基础上,可靠而有效。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关于幸福的哲学思考

 人生的三个基本要求

 怎样才能得到幸福

 亚里士多德的谬误

 积极哲学家的观点

 消极哲学家的观点

 人文主义之路

 是什么令生活充满压力

第二章 寻找一种完整的心理学

 心理学的根本问题

 气质

 自我

 人格的一致性

 发展过程中的超验现象

第三章 思维活动以及对人类思维的测量

 心灵路径

 对自我意识各个阶段的体验

 对思维的描述及测评

 思维在时间中的运行

 大脑对注意及情绪的调节

 意识的螺旋形路径

第四章 超验主义的社会心理学

 美国的早期文化

 爱默生及美国的超验主义运动

 对爱默生思维的测量

 思维测量的信度与效度

 对爱默生社会关系的测量

 梭罗的发展

 超验主义者的重要性

 关于思维以及社会关系的结论

第五章 沉思的心理物理学理论

 沉思性思维的普及

 理解因果关系和意识的阶段

 因果理论的解释层次

 助长沉思体验

 对沉思性思维的描述

 顿悟与天赋的类量子本质

第六章 意识的生理心理学

 生理心理社会的研究方法

 关于心理发展阶段性的测验

 思维发展阶段的心理生理学

 大脑的整体能量状态

 意识各阶段的心理生理学

 沉思对身心的影响

 还原模式的退化

第七章 表观遗传学革命

 精神生物学的意义

 关于发育与进化的早期理论

 分子记忆的表观遗传机制

 表观遗传效应的遗传

 比较基因组学与进化

 人格的表观遗传学

 现代人类创造性的进化

第八章 有关幸福的三要素

 生命的层级结构

 缺一不可的三要素

 生物心理社会体系的动力学

 拓扑学与人类心灵的功能

 人类创造力的非因果特性

 对未来的启示

附录 思维的定量测查表

译者后记

试读章节

第一章 关于幸福的哲学思考

人生的三个基本需求

所有人都追求人格的和谐一致,只有通过自我意识的不断发展才能实现人格的和谐一致。由于每个人自我意识的水平不同,对人际关系理解的水平也不同,因此,人与人之间在智慧和幸福感方面相差甚远。

没有得到幸福的人向往幸福,已经得到幸福的人想保持幸福、想更加幸福。无论是正在接受治疗的精神病患者,还是工作和生活中的成功人士,最终都无一例外地追求三个不可分割的人生目标——更加幸福、更完善的自我意识以及更一致的人格。关于幸福,人们常问:“怎样才能幸福?”或比较抽象地问:“什么是善?”或“怎样才能找到上帝?”关于自我意识,人们常问:“我究竟是谁?”或“生命是什么?”或“真理是什么?”关于人格的和谐一致,人们常问:“如何在工作、娱乐和爱之间保持平衡?”或“我真正爱的是什么?”或“什么是美?”这些关于存在、知识和行为的问题虽然在语言表达上有所不同,但其本质是相同的。人类一直在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因为这些问题是人生目标和人生价值的根本体现。甚至心理师、教师和哲学家在执业过程中遇到这些问题时也需要别人的帮助,以克服内心的恐惧、矛盾和领悟的不足。

有关自我意识个体差异的研究可以称之为幸福学、意识学或人格学。在此,这三个词可视为同义词,因为幸福、意识和人格的和谐一致均有赖于个人的不断成熟,都要经历相同的发育过程。

由于人类意识的范畴很广,要研究幸福就必须以一系列学科作为基础,这些学科从易到难分别是:物理学、遗传学、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以及哲学。本书将在后续章节中对这些学科进行剖析,然后将在最后一章里对它们进行整合。

哲学对于全部存在(包括所有实际的存在和潜在的存在)有独特和系统的思考。生命哲学为存在、认知和行为这人类三大根本问题提供答案。“philosophy”的字面意思是“对智慧的青睐”。哲学正是人类理解自我意识和幸福的基础。智慧的传统定义是对真理的领悟,智慧引导人们通往美好和幸福的人生。每个人都想得到幸福,所以自然而然地会去寻找智慧。大量的经验知识表明,人们在追求幸福、智慧和人格和谐一致的过程中需要自我意识的根本转变。

哲学和自然科学同样关注真理,哲学关注“爱”的真理,而科学关注“知识”的真理。“science”在字面上的含义等同于“知识”,但不真实的知识会误导人们,不真实的知识不是科学。这样看来,人们要想得到幸福就必须掌握科学的知识。科学不仅仅是实验,也不仅仅是抽象理论。正如黑格尔(Hegel)在其《精神现象学》(1870)一书中所叙述的那样,科学不仅仅局限于对真理直接的和表浅的认识,它远远超越了对真理的热爱与追求。根据黑格尔的理论,真正的科学带给人智慧,而智慧使^能识别真、善、美。科学的意识是这样一种自我意识,它整合了精神的善(美德)以及情感的善(幸福)。

P9-10

序言

心理学是猜透他人心思的学问?如果你这样想,会受到专业人士的纠正。他们可能告诉你,心理学有许多分支,诸如基础的、发展与教育的、应用的,等等。

心理学是为了自身的健康、智慧、幸福?如果你这样想,会听到专业人员的不同观点。诸如认知行为取向、精神分析取向、存在一人本取向,等等。

总之,如果提出上述两个问题,你会面对庞大繁多而不是清晰的心理学体系与学派。于是,整合的心理学,成为当代心理学的趋向之一。

本书的著者,C.罗伯特·克劳宁格博士,就是当代心理学整合趋向中一位独特的思想者。

克劳宁格博士是一位资深精神科医生。然而,他不像一般循规蹈矩的精神医学临床诊疗者,而是对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生物学、物理学乃至互联网运行机制都有广泛而深入的理解。如果你耐心地通读这部著作,或者有选择地读某些章节,就会感到那么多看起来不相干的学科领域及其最新进展,在他富有创意的组织下,成为一个系统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部分。这个系统被著者称为“存在的普遍统一性”。如果一个人能够体验到这种“存在的普遍统一性”,那么他的自我意识会像量子物理学所说的那样,是“非定域的”,达到了自在、自由的境界,真、善、美特别是爱与和谐将会自然呈现。就这种观念而言,著者的思想颇具东方哲学色彩。

根据克劳宁格博士的论述,这样一种让人向往的意识境界,在现实中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达到的。

首先,自我意识的成长,从低级到高级要经历三个主要阶段。它们分别是:自私或自恋的;自我与他人对立,心与物的分离或非一元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天人合一的。著者认为,我们每个人都处在这三个阶段的某个层面上。也就是说,人与人的不同,并非是“本性”的或“质”的不同,而是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不同。更进一步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不同,缘于自我意识觉知水平的差异。

其次,自我意识成长一般是沿螺旋轨迹上升,同时又是非线性的。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一条独特的心灵成长路径,这条独特的路径不被自身及环境的先前条件所决定,而像量子物理学所说的那样是“非因果的”,因而不可以被计算所准确预测。

第三,自我意识的成长,包括对事物本真的认识,不是通过“费力地”学习方式达到的,而是要放弃与自然、与他人、与自己的争斗,反思各种传统的、习得的观念,让生而俱有的“理性直觉”潜能呈现,来达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著者介绍了有利于这种潜能呈现的“沉思”方法。

第四,以自我意识的阶段性成长为轴心的人格发展水平,可能被客观地评估与测量。克劳宁格博士精心构建了这个评估与测量系统及各项参数,使得自我意识的成长阶段可以被描述性地说明,并可以作为评测工具应用于临床。

那么,按照当下的实证科学观,以上所述的各个方面何以证明或证实呢?克劳宁格博士旁征博引现代科学发现与技术发展的前沿成果,其广博的知识面与学术敏感性令人敬佩。

写到这里,译者忽然感到一种悖谬而困惑了:作为属于心灵的体验,难道真的可以被客观的发现所证实吗?或者,形而下的物,可以证实形而上的心吗?还不知道。

回到这篇译序开始的两个问题。

心理学是猜透他人心思的学问——导向客观的、科学的心理学;心理学是为了自身健康、智慧和幸福——导向主体的、人文的心理学。在这两大分野的心理学道路之间,克劳宁格博士架起了一座桥。无论非专业读者,还是心理学不同分支的专业工作者,都会在这部富有创意的著作里发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范肖冬 赵山明

2008年3月2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5: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