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鲁滨孙漂流记(赠英文版)/双语译林
分类 教育考试-外语学习-英语
作者 (英国)丹尼尔·笛福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丹尼尔·笛福所著的《鲁滨孙漂流记(赠英文版)》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被誉为英国“小说之父”、“报刊文学之父”笛福的代表作,也是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开山之作,航海探险小说的先驱。小说描写了一个人神奇的经历:鲁滨逊有很好的生活和庄园,然而,他不安于现状,要出去闯一番新天地。船遇到风浪,一船人都沉入海中,他却幸存下来,来到一个从没有人到过的荒岛,成了岛的主人,一晃就是二十八年……故事离奇传神,惊心动魄,妙景无限!

内容推荐

丹尼尔·笛福所著的《鲁滨孙漂流记(赠英文版)》是英国著名作家笛福的代表作。

《鲁滨孙漂流记(赠英文版)》讲述了:鲁滨孙出身于中产阶级,他父亲常用知足常乐的哲学教育他,要他满足于中间阶层的幸福生活。但他抵挡不住海外新世界的诱惑,几次三番出海闯荡,终于有一次被困在了一个荒岛上。二十八年的孤岛生活仍然未能阻止他的冒险精神。面对死亡的威胁,他凭着坚忍的毅力,在蛮荒之地白手起家,造房子、修田地、种植粮食、驯化野兽,与食人族大战,勇夺叛变水手控制的商船,历尽千辛万苦,最后终于脱险,得到可观财富,成为一个时代的传奇人物。

试读章节

我父亲头脑聪明,为人慎重。他预见到我的意图必然会给我带来不幸,就时常严肃地开导我,并给了我不少有益的忠告。一天早晨,他把我叫进他的卧室,因为那时他正好痛风病发作,行动不便。他十分恳切地对我规劝了一番。他问我,除了为满足我自己漫游四海的癖好外,究竟有什么理由要离弃父母,背井离乡。在家乡,我可以经人引荐,在社会上立身。如果我自己勤奋努力,将来完全可以发家致富,过上安逸快活的日子。他对我说,一般出洋冒险的人,不是穷得身无分文,就是妄想暴富;他们野心勃勃,想以非凡的事业扬名于世。但对我来说,这样做既不值得,也无必要。就我的社会地位而言,正好介于两者之间,即一般所说的中间地位。从他长期的经验判断,这是世界上最好的阶层,这种中间地位也最能使人幸福。他们既不必像下层大众从事艰苦的体力劳动而生活依旧无着,也不会像那些上层人物因骄奢淫逸、野心勃勃和相互倾轧而弄得心力交瘁。他说,我自己可以从下面的事实中认识到,中间地位的生活确实幸福无比。这就是,人人羡慕这种地位,许多帝王都感叹其高贵的出身给他们带来的不幸后果,恨不得自己出生于贫贱与高贵之间的中间阶层。明智的人也证明,中间阶层的人能获得真正的幸福。《圣经》中的智者也曾祈祷:“使我既不贫穷,也不富裕。”

他提醒我,只要用心观察,就会发现上层社会和下层社会的人都多灾多难,唯中间阶层灾祸最少。中间阶层的生活,不会像上层社会和下层社会的人那样,盛衰荣辱瞬息万变。而且,中间地位不会像阔佬那样因挥霍无度、腐化堕落而弄得身心俱毁,也不会像穷人那样因终日操劳、缺吃少穿而搞得憔悴不堪。唯有中间地位的人可享尽人间的幸福和安乐。中等人常年过着安定富足的生活。适可而止,中庸克己,健康安宁,交友娱乐以及生活中的种种乐趣,都是中等人的福分。这种生活方式,使人平静安乐,悠然自得地过完一辈子,不受劳心劳力之苦。他们既不必为每日生计劳作,或为窘境所迫,以致伤身烦神;也不会因妒火攻心或利欲熏心而狂躁不安。中间阶层的人可以平静地度过一生,尽情地品味人生的甜美,没有任何艰难困苦;他们感到幸福,并随着时日的过去,会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这种幸福。

接着,他态度诚挚、充满慈爱地劝我不要耍孩子脾气,不要急于自讨苦吃。因为,不论从人之常情来说,还是从我的家庭出身而言,都不会让我吃苦。他说,我不必为每日生计去操劳,他会为我做好一切安排,并将尽力让我过上前面所说的中间阶层的生活。如果我不能在世上过上安逸幸福的生活,那完全是我的命运或我自己的过错所致,而他已尽了自己的责任。因为他看到我将要采取的行动必然会给我自己带来苦难,因此向我提出了忠告。总而言之,他答应,如果我听他的话,安心留在家里,他一定尽力为我做出安排。他从不同意我离家远游。如果我将来遭遇到什么不幸,那就不要怪他。谈话结束时,他又说,我应以大哥为前车之鉴。他也曾经同样恳切地规劝过大哥不要去佛兰德斯打仗,但大哥没听从他的劝告。当时大哥年轻气盛,血气方刚,决意去部队服役,结果在战场上丧了命。父亲还对我说,他当然会永远为我祈祷,但我如果执意采取这种愚蠢的行动,那么,他敢说,上帝一定不会保佑我的。当我将来呼援无门时,我会后悔没有听从他的忠告。

事后想起来,我父亲最后这几句话,后来竟成了我遭际的预言。当然我相信我父亲自己当时未必意识到他自己会有这种先见之明。我注意到,当我父亲说这些话的时候,老泪纵横,尤其是他讲到我大哥陈尸战场,讲到我将来呼援无门而后悔时,更是悲不自胜,不得不中断了他的谈话。最后,他对我说,、他忧心如焚,现在连话也说不下去了。

我为这次谈话深受感动。真的,谁听了这样的话会无动于衷呢?我决心不再想出洋的事了,而是听从父亲的意愿,安心留在家里。可是,天哪!只过了几天,我就把自己的决心抛到九霄云外去了。简单地说,为了不让我父亲再纠缠我,在那次谈话后的好几个星期里,我一直远远躲开他。但是,我并不仓促行事,不像以前那样头脑发热时想干就干,而是等我母亲心情较好的时候去找了她。我对她说,我一心想到外面去见见世面,除此之外我什么事也不想干。父亲最好答应我,免得逼我私自出走。我说,我已经十八岁了,无论去当学徒,或是去做律师的助手都太晚了。而且,我绝对相信,即使自己去当学徒或做助手,也必定不等期满就会从师傅那儿逃出来去航海的。如果她能去父亲那儿为我说情,让他答应我乘船出洋一次,如果我回家后觉得自己并不喜欢航海,那我就会加倍努力弥补我所浪费的时间。

我母亲听了我的话就大发脾气。她对我说,她知道去对父亲说这种事毫无用处。父亲非常清楚这事对我的利害关系,决不会答应我去做任何伤害我自己的事情。她还说,父亲和我的谈话那样语重心长、谆谆善诱,而我竟然还想离家远游,这实在使她难以理解。她说,总而言之,如果我执意自寻绝路,那谁也不会来帮助我的。她要我相信,无论是母亲,还是父亲,都不会同意我出洋远航,所以我如果自己想找死,与她也无关,免得我将来说,当时我父亲是不同意的,但我母亲却同意了。

尽管我母亲当面拒绝了我的请求,表示不愿意向父亲转达我的话,但事后我听说,她还是把我们的谈话原原本本地告诉了父亲。父亲听了深为忧虑。他对母亲叹息说,这孩子要是能留在家里,也许会很幸福的;但如果他坚持要到海外去,就会成为世界上最不幸的人。因此,说什么他也不能同意我出去。P2-4

序言

译林出版社通知我要再版《鲁滨孙漂流记》,问我要不要修改。我一口答应要修改。一是因为该书自1996年出版后,我自己发现了一些疏漏和不妥之处;二是近年来我对译文的归化和异化问题有了一些新的看法。因此,这次再版,为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修改机会。

我在原译本《译序》中谈到我翻译此书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既要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这部文学名著,又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一个冒险故事。”这次修订,还是依据这个原则。但修订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一些疏漏和不妥之处加以补充和修改,同时使语言更加口语化;二是用通顺的语言尽可能保留异国的文化内涵。

关于第二点,我想略作说明。目前,我国翻译界对归化和异化问题正进行着热烈的讨论。这一讨论,是直译和意译争论的延伸和深入,但在讨论中有些论者往往又把归化和异化的概念与直译和意译的概念相混淆。如果我们把直译和意译的概念仅限于语言形式的转换(transformation),而把归化和异化的概念仅限于文化的移植(transfer),那么,我们就可以用通顺的语言传达出异国的情调,而不一定要同时“保留原文的语言和文化的差异”(美国翻译家韦努蒂关于异化的定义)。也就是说,语言的异化与文化的异化,不一定要“捆绑”在一起。

我认为,这一原则尤其适合于翻译像《鲁滨孙漂流记》这样的文学名著。因为,如《译序》中所指出的,在当时它只是一部畅销小说,因此,译文的文字也应该通俗易懂,所以译文应该保留原文通俗易懂的文风,运用归化的语言;但正因为是翻译小说,所以,要尽可能地保留异国的情调和文化的差异。所以,我这次修改时,一是把度量衡制完全恢复了原文中的英制;二是尽可能地保留了原文的比喻。例如,当鲁滨孙从海盗那儿逃出来时,把同行的那个摩尔人丢到海里,书中是这样描写的:“He rise immediately,for he swam like a cork.”我原来是这样翻译的:“这个摩尔人是个游泳高手,一下子浮出海面……他在水里像条鱼,游得极快。”现在我保留原文“like a cork”的比喻,改译成:“这个摩尔人像钓鱼竿上的软木浮子,一下子就浮出海面。”

但是,我在译文语言的使用上,还是尽可能地归化。例如,鲁滨孙在刚流落荒岛时想到:“All evils are to be considered with thegood that is in them,and with what worse attends them.”这句话一般都直译为:“当我们遇到坏事的时候,我们应当考虑到其中所包含的好事,同时也应当考虑到更坏的情况。”我把这一句话译成:“我怎么不想想祸福相倚和祸不单行的道理呢?”

这次修订时,我夫人陆平女士以读者的目光,先把我的原译本仔仔细细地读了一遍,提出了许多修改的意见。然后,我再对照原文进行修改。因此,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她。因为,许多问题译者自己往往是难以发现的。

我也要感谢译林出版社的同仁们给我这次修订的机会。

尽管如此,修订本中肯定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企望海内外读者和专家指正!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15:5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