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海窝集”走出的满族先民,经历了怎样残酷、激烈的斗争,又是怎样经过了由母权制向父权制的过渡?
《东海窝集传》以生动的语言、感人的情节,向人们栩栩如生地讲述了古代征战、部族兴亡的故事,展现了满族先民原始生活的人文景观和蛮荒古祭等五光十色的民俗场景。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东海窝集传/满族口头遗产传统说部丛书 |
分类 | |
作者 | |
出版社 | 吉林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从“东海窝集”走出的满族先民,经历了怎样残酷、激烈的斗争,又是怎样经过了由母权制向父权制的过渡? 《东海窝集传》以生动的语言、感人的情节,向人们栩栩如生地讲述了古代征战、部族兴亡的故事,展现了满族先民原始生活的人文景观和蛮荒古祭等五光十色的民俗场景。 作者简介 宋和平,女,汉族,1940年生,山东肥城人。满学家、萨满文化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萨满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兼典籍翻译部部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北京满文书院、吉林省满族艺术研究会顾问。1966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现为中央民族大学)民族语文系满文班,主要从事满学、萨满文化研究。出版专著有《满族萨满神歌译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尼山萨满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合著有《满族萨满文本研究》(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7年版)、《东海窝集传》(时代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二版)。其中《满族萨满神歌译注》荣获1998年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第二届学术成果“最佳奖”,并获1998年全国首届满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撰写学术论文有《满族说唱文学<尼山萨满>考》《满族“瞒尼”神释析》《<尼山萨满>与宗教文化》《满族萨满跳神表演艺术》等数十篇。其中《满族萨满跳神表演艺术》荣获中国文明建设系列丛书编委会三等奖,并入选该丛书(第一辑)。2013年荣获国际萨满文化研究会授予的“突出贡献奖”。 目录 《东海窝集传》版本与流传 第一章 长白二祖争上下 东海双王联姻缘 第二章 祭神树男女成婚配 老萨满跳神道玄机 第三章 首次出征卧楞部 万岁楼前险丧生 第四章 万路妈妈救二孙 兄弟大破万岁楼 第五章 胜利归来大封赏 兄弟打虎救姑娘 第六章 四位姑娘奋力救知己 正义女奴战败遭杀戮 第七章 大格格带病出征 二兄弟临阵失踪 第八章 回东海献策兴大业 护女权阴谋害忠良 第九章 强制活人殉葬 阿哥死里逃生 第十章 焚火林丹楚遇险 母女河二次招亲 第十一章 白雪滩头四人被困 万路妈妈再指迷津 第十二章 熊岩洞二兄弟归顺 蛇盘岭梅赫勒投诚 第十三章 五人大战母猪河 丹楚被俘受磨难 第十四章 群雄误入兴安部 傻胡楞嫁野格格 第十五章 虎头岭前收服他斯哈 兴安部落备战大练兵 第十六章 帝乌豪出师东大海 他斯哈率虎立头功 第十七章 爱坤王挂帅亲征 乌苏城丹楚被擒 第十八章 囚丹楚重举大丧 猛石鲁力救新王 第十九章 隐仙山上拜军师 苦读军书再出征 第二十章 对头崖九虎迎客 双石寨三女遇夫 第二十一章 一十八路英雄聚会 三十二路阿哈从军 第二十二章 整寨营兵分四路 竖大旗立誓出征 第二十三章 连夺三城十八寨 女王败兵提条件 第二十四章 萨满跳神来参战 双方比武决雌雄 第二十五章 比高低老女王败北 设埋伏智取东山城 第二十六章 女超哈奇袭新政权 新王朝击败女儿兵 第二十七章 女王投降东海归顺 母子夺权再起纷争 第二十八章 先楚三让亲生母 护女权老母丧身 第二十九章 举大军横扫宇内 定亁坤四海归附 第三十章 东海大业成一统 父系王位定乾坤 傅英仁小传 序言 任何民族的文学都包 括两大部分。一是个人用 文字创作的、以书面传播 的文学,一是民间集体口 头创作的、口口相传的文 学。后一部分文学是前一 部分文学的源头,是根性 的文学。中国作为东方文 明的古国,口头文学的历 史去之遥远。就像西方文 学始于古希腊罗马的神话 故事,我国文学史上第一 部作品是《诗经》,即民 间口头文学集,这表明口 头文学是一个民族文学的 源头。在漫长的历史中, 这两部分文学一直同根并 存,相互滋育,各自发展 ,共同构成一个民族文化 与精神的极为重要的支撑 。 中华民族有着巨大文 学想象力和原创力。数千 年间,各族人民以口头文 学作为自己精神理想和生 活情感最喜爱和最擅长的 表达方式,创作出海量和 样式纷繁的民间文学。口 头文学包括史诗、神话、 故事、传说、歌谣、谚语 、谜语、笑话、俗语等。 数千年来,像缤纷灿烂的 花覆盖山河大地;如同一 种神奇的文化的空气在我 们的生活中无所不在;且 代代相传,口口相传,直 到今天。 我们的一代代先人就 用这种文学方式来传承精 神,表达爱憎,教育后代 ,传播知识,娱悦生活, 抚慰心灵;农谚指导我们 生产,故事教给我们做人 ,神话传说是节日的精神 核心,史诗记录文字诞生 前民族史的源头。它最鲜 明和最直接地表现中华民 族的精神向往、人间追求 、道德准则和价值取向。 中国人的气质、智慧、审 美、灵气、想象力和创造 力,充分彰显在这种口头 的文学创造中。 这种无形地流动在民 众口头间的口头文学,本 来就是生生灭灭的。在社 会转型期间,很容易被忽 略,从而流失。特别是在 这个现代化、城市化飞速 推进的信息时代,前一个 历史阶段的文明必定要瓦 解。口头文学是最脆弱、 最易消亡。一个传说不管 多么美丽,只要没人再说 ,转瞬即逝,而且消失得 不知不觉和无影无踪,所 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口 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 的语言列为非物质文化遗 产之一。 在中国,有史诗留存 的民族并不很多,此前发 现的有藏族史诗《格萨尔 王传》、蒙古族史诗《江 格尔》、柯尔克孜族史诗 《玛纳斯》、苗族史诗《 亚鲁王》。作为满族民族 历史和文化传统的重要载 体——“说部”,是满族及 其先民世代相传的极其宝 贵的精神财富。它最初用 “乌勒本”(满语ulabun, 为传或传记之意)指称, 后受汉文化影响,改称为 “说部”或“满族书”“英雄传 ”。说部最初用满语讲述 ,至清末满语渐废,改用 汉语并夹杂一些满语讲述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 满族各氏族都凝结和积累 了精彩的“乌勒本”传本, 如数家珍,口耳相传,代 代承袭,保有民族的、地 域的、传统的、原生的形 态,从未形成完整的文本 ,是民间的口碑文学。“ 满族说部迥异于其他文类 ,不仅涵盖了口头传统, 也吸纳了民俗学中多种民 间文艺样式,包容性极强 。” 我以为,对于无形地 保留在人们记忆与口口相 传中的口头文学,抢救比 研究更重要。它是当下“ 非遗”工作的重中之重, 要清醒地认识到文化和文 明于人类的意义。当社会 过于功利的时候,文化良 知就要成为强音,专家学 者要在抢救非物质文化遗 产中勇于承担责任,走进 民间帮助艺人传承与弘扬 民间艺术,这也是知识分 子的时代担当。 让人感到欣喜的是, 经过吉林省的专家学者近 三十年的抢救、发掘和整 理,在保持满族传统说部 的原创性、科学性、真实 性,保持讲述人的讲述风 格、特点,保持口述史的 原汁原味的基础上,将巨 量的无形的动态的口头存 在,转化为确定的文本。 作为“人类表达文化之根” 的满族说部,受东北地域 与多族群文化的影响,内 容庞杂,传承至今已逾千 万字。此次出版的《满族 口头遗产传统说部丛书》 为四十三部说部和一本概 论。“说部”分为讲述萨满 史诗的“窝车库乌勒本”、 讲述家族内英雄人物的“ 包衣乌勒本”、讲述英雄 和历史人物的“巴图鲁乌 勒本”、讲述说唱故事的“ 给孙乌春乌勒本”四大部 分。概论作为全套丛书的 引领,从学术研究的角度 对乌勒本产生的历史渊源 、民族文化融合对其的影 响、发展和抢救历程等多 方面深入思考。 多年来“非遗”的抢救 、保护、研究和弘扬,已 取得卓越的成就。但未来 的路途依然艰辛漫长,要 做的事情无穷无尽。像口 头文学这样的文化遗产的 整理和出版,无法立即带 来什么经济利益,反而需 要巨大的投资和默默无闻 的付出,能在这个物质时 代坚守下来,格外困难。 文化传统和传统文化 不是一个概念,我们的终 极目的不是保护传统文化 ,而是传承文化传统。传 统文化是固定的、已有既 定形态的东西。我们所以 要保护它,是因为这些文 化里的精神在新时代应以 传承,让我们的文化身份 不会在国际资本背景下慢 慢失落。 现在常把文化自觉与 文化自信并提,这两个概 念密切相关同时又有各自 的内涵。文化自觉是真正 认识到文化的重要性和自 觉地承担;文化自信的关 键是确实懂得中华文化所 具 导语 作为满族民族历史和文化传统的重要载体——“说部”,是满族及其先民世代相传的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 《东海窝集传》是傅英仁老先生五十五年前收集并保存的长篇说部,曾在宁安地区的满族中流传。 《东海窝集传》涵盖了口头传统,也吸纳了民俗学中多种民间文艺样式,包容性极强。 精彩页 满族的先人住在长白山,也叫太白山。那里是翠林葱秀,林海茫茫,无边无际,到处都是鲜花绿草,环境幽美,好不宜人。尤其是五大峰、七大岭、十三道大川,都是从太白山上延伸出来的山砬子,遍布了东北各地。所以满族人有句俗话:我们发源于太白山,繁衍于大漠北。 那是很古很古的时候,还是阿布卡恩都力造人时,只造出两个人来:一个是男的,叫“乌克伸玛法”;一个是女的,叫“佛多妈妈”。两人被造好后,繁衍了一些后代。他们两人在太白山上修身养性,平素间凡是满族的一些子孙,有些什么困难和遇到灾难的时候,都要向他们寻求帮助。他们总是积极想办法去搭救。这样,满族人的生活就一天天好起来了。人们怎么用火,怎么吃熟食等,都是两位祖先传授下来的。 但是,他们二位繁衍的男人,不知为什么总是待不住,成天在外面到处走,很少在部落里照料子孙,他们不像女的那样能守在部落里。所以部落里的事情都是由佛多妈妈照料。这样,她所安排的人也都是些女的,如当时的波吉烈额真,或者葛山达额真和穆昆达等都是女的。女的掌握一切权力,女的当家管理得也很好,但相比之下发展要缓慢一些。中原一带的部落已经使用了铁器工具耕种、狩猎了,而这里还是用石头、木头的,如石头刀、石头斧、石头碾、石头磨,吃饭用木头盆、木头勺子,等等。这样一来,满族的生产便落后了。当时靠近尼堪人的一些部落,已有些进步,但东海窝集部还相当落后。乌克伸玛法周游了72个部落和中原大片国土回来,经历多,见识广,从知识到技术都比佛多妈妈要高明得多。他对佛多妈妈说:“咱们还是女人当家,用的还是石头、木头,这哪行?女人是治理不好天下的,她们不敢大力发展。”他这一说,佛多妈妈可就不高兴了,就说:“你说的不对,人类从来都是女的当家做主,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男人当家做主呢?由男人当家,那天下不就大乱了吗!那不就成天互相争斗吗!你也打,我也打。男人不懂人情,没有人味,非闹事打仗不可;还是女的当家稳妥,可以联合,可以商量,还是女的当家做主好。”这两位神灵这么一争论,互不相让,谁也说服不了谁。乌克伸玛法说:“这样吧,如果你不信,我可以领你到外边去看看,那时就会知道,到底是咱们这种搞法和风俗人情好呢,还是像外边那样男人当家好?”佛多妈妈说:“我不去,我就是坐镇太白山,看着我的子孙能够过得好、吃得好,不受外人欺负就行了。你说那里好,你愿意去,自己去好了,我不拦你,也不过问。”夫妻俩越争论越激烈,越争论越来火,乌克伸玛法主张男的当家,佛多妈妈则主张女的当家。后来两人实在争执不下去了,佛多妈妈就说:“这样吧,你也别说男的能行,我也不强调女的能干,就依你这一次,咱俩下去看一看,如果大家都愿意女的当家,那你就得服从我;如果大家愿意男的当家,我就听你的。” 于是这两人便下去转了一圈,因为下边都是女波吉烈额真,女的葛山达,当然都是拥护佛多妈妈的主张了,一听说要换男的当额真,一个个都急眼了,齐声说:“不干!”这时乌克伸玛法一看这个阵势也着急了,但他哪肯罢休!回来后,乌克伸玛法知道,从现在的势力来看是斗不过佛多妈妈的。于是他对佛多妈妈说:“这样吧,咱俩分开,你走你的路,我过我的桥。你干你的,我干我的。我是坚决主张改变这种生活,照你这样搞下去,咱们的子孙享不了福,得不到好处的。要想好,还得按我的道儿走。你说女的当家好,你就安排女的,我安排男的当家,咱们俩比赛,看谁输谁赢。”佛多妈妈一想,你一个男的有多大本领,从古至今都是男的在女的指挥下过来的,你们男的能有什么作为?便高兴地说:“好吧,就这么的吧!”这样两位恩都力打鼓击掌,各自分开,培养自己的力量去了。 于是,他们来到了东海窝集部,使东海窝集部展开了一场大的斗争。他们又争论了一番,佛多妈妈主张以多为胜,她说:“我这儿女的掌权的多,管事的人也多,你男的没有管事的,你非输无疑。”乌克伸玛法寻思,别看你的人多,我的人少,我是以精为胜。我培养十个、二十个出类拔萃的男人,就可以胜过你,打倒你。乌克伸玛法说:“我培养精明能干的,但是不能一下让他们享福。”佛多妈妈说:“不,我培养的人,先让她们享福,叫她们知道我对她们的好处,她们自然而然地就同我一心一意地努力干。”乌克伸玛法说:“不对,我先让他们受苦受罪,没有苦中苦,难知甜上甜啊!我得好好锻炼他们,叫他们都能够吃苦耐劳,能够有能力、有耐力,使他们得到大家的认同,自觉地听从他们的领导,这样的人当起家来,总能挺得起,站得稳。”两人越说,思路越远。就这样,他们终于分手,到下面去培养各自的力量了,这就引出了东海窝集部男女争权的一场大战。 P1-3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