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十五个槜李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
出版社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是桐乡市梧桐街道办事处编选的一部散文集,由15位作家的散文组成。这些作家来自嘉兴、上海、杭州、南京、无锡、温州、慈溪、余姚等长三角城市,有汗漫、杜素娟、甫跃辉、胡弦、黑陶、刘克敌、周华诚、干亚群、峻毅、施立松、但及、邹汉明、朝潮、鲁晓敏、魏丽敏等。他们向我们描述了桐乡的标志性水果槜李,让人对桃园村槜李神往的同时也品味到槜李浓浓的历史,品味到槜李悠久的文化以及槜李的鲜美。对桐乡文化的传播,桐乡槜李的传承,具有一定意义。 目录 槜李记 诗·味·槜李 江南一日 槜李记 槜李考 从荔枝走向槜李 六月槜李 味在留痕处 梧桐招引 争说西施曾醉此 槜李五章 桃园头的槜李 桐乡有槜李 无处不桃园,槜李只一家 奶奶的槜李 序言 桐乡真是一个好地方! 不光有世界级名人茅盾 、丰子恺,还有富有桐乡特 色的特产,如杭白菊、晒红 烟、榨菜、槜李等等。而其 中历史最悠久的,要数桐乡 槜李,它是桐乡土特产中的 老大哥。晒红烟是桐乡的老 牌土特产,它是明朝万历年 间到桐乡来安家落户的,可 是来桐乡不久,晒红烟就成 为桐乡的新贵。肥沃的土地 ,充沛的雨水,足够的阳光 ,晒红烟的种植,有时候超 过桐乡的蚕桑,史书上说它 “利较桑麻尤厚”。我过去在 桐乡生活和工作时,知道晒 红烟在清明过后,农村里就 大面积种植,到盛夏就收获 ,此时的桐乡不少地方,屋 前的场地上,村边的大路口 ,都是满满的“烟帘”——一 种竹篾编成专用晒红烟的农 具,晒成色泽红亮的烟叶, 整理以后卖给收购商供销社 ,这是一种时间短见效快的 土特产。但是,桐乡人自己 不抽这种晒红烟,太辣,太 冲,和桐乡人的脾气、性格 不太符合。而另一种在桐乡 声名鹊起的土特产,就是至 今仍在高调营销的杭白菊, 杭白菊的历史同样并不长, 大概三百年吧。那时桐乡的 名气不大,自己的特产,只 能借杭州来命名,弄得现在 的外地人老是问“杭白菊”是 杭州哪里出产的。我们回答 :“桐乡呀!”外地人不相信 ,桐乡的怎么叫杭白菊?让 我们一言难尽!如果放在现 在来命名,杭白菊可能就是 “桐白菊”!至于杭白菊种植 的经验,桐乡老前辈农学家 张履祥在《补农书》里说: “若种之成亩,其利自种豆 自倍。”可见杭白菊是要成 片成片种植的,如果种几株 ,那只能是自己看看,观赏 观赏。所以今天我们看到上 百亩杭白菊的“菊海”,说明 杭白菊的这种规模效应,我 们桐乡早有经验。而现在人 们餐桌上的桐乡榨菜,对桐 乡来说是个新朋友,到桐乡 安家落户还不到一百年,它 是1931年桐乡人从四川引 进来的,现在在桐乡已经家 喻户晓了。而桐乡槜李是桐 乡土特产中的老前辈、老大 哥,据说在两千五百多年前 就在桐乡落户了,而且当时 就被列为吴宫贡品,可见历 史悠久,早就是珍品。然而 两千五百多年历史风风雨雨 的传承,槜李依然保持着它 的上千年的光鲜,两千五百 多年的种植,依旧是桃园村 作为它的源发地!这是一个 奇迹!一个两千五百多年前 的土特产品,竟然能够找到 它生长的根!而且没有变化 ,这是少有少见的奇特现象 !这颗小小的槜李,其生命 力是何等的强大!它的文化 ,它的历史,它的内涵,它 的魅力,足可以写几部槜李 丛书! 记得我在桐乡工作时, 槜李的影响还不大,但知道 它不一般。它虽然个头不大 ,和一般的李子差不多,但 是它的颜色琥珀一样鲜艳, 成熟以后,颜色更加漂亮。 尤其让人奇怪的是,槜李果 顶都有一个指痕,传说是西 施留下的指痕,这一美好传 说,让桐乡人对槜李多了一 份敬意,即使没有吃到槜李 ,也会对槜李留一个美好的 向往。其实,槜李不仅仅是 因为西施而美好,还是因为 其肉质独一无二,味美到无 与伦比,生有生的清香,熟 有熟的甜蜜。当地方志上说 槜李:“果肉淡橙色,肉质 硬熟时致密,鲜甜清香,脆 而爽口;软熟后化浆,浆液 盈溢,蜜甜酒香,风味独特 ,为群李之冠。”所以见到 这样的文字,自然会满口生 津,充满着品尝的欲望。桐 乡槜李这种历史和现实都美 好的重叠,让一颗小小的槜 李有了传承的厚重感。 时间的一维性并没有影 响桐乡槜李的发展,恰恰在 时代的阳光雨露的空间里, 槜李依然光鲜艳丽,看着, 是那样让人垂涎欲滴;拿着 ,是那样让人小心翼翼。从 两千五百多年前走来的桐乡 槜李,永远是桐乡的珍贵果 品,永远是桐乡的风雅!这 样的风雅,既洋溢在《十五 个槜李》中这些散文家的作 品里,同样洋溢在这些散文 家的心里。我没有到槜李源 发地参观过,但是这些来自 嘉兴、上海、杭州、南京、 无锡、温州、慈溪、余姚的 长三角文艺才俊邹汉明、但 及、鲁晓敏、汗漫、杜素娟 、甫跃辉、胡弦、黑陶、周 华诚、刘克敌、干亚群、峻 毅、施立松、朝潮以及魏丽 敏等等作家们的作品,让我 们对桃园村槜李神往的同时 也品味到槜李浓浓的历史, 品味到槜李悠久的文化以及 槜李的鲜美。所以去不去梧 桐桃园的槜李源发地,一样 能够感受到桐乡槜李的美。 相信梧桐街道组织这样 的桐乡槜李采风活动,对桐 乡的传播、桐乡槜李的传承 ,乃至世道人心的滋养,都 是有益的。槜李的故乡桐乡 ,阳光雨露,欣欣向荣,永 远是一个好地方!读过《十 五个槜李》,感想如上,是 为序。 (作者为浙江省新闻出 版局原局长、中国作家协会 会员、高级编辑。) 导语 从两千五百多年前走来的桐乡槜李,永远是桐乡的珍贵果品,永远是桐乡的风雅!这样的风雅,既洋溢在《十五个槜李》中这些散文家的作品里,同样洋溢在这些散文家的心里。来自嘉兴、上海、杭州、南京、无锡、温州、慈溪、余姚的长三角文艺才俊邹汉明、但及、鲁晓敏、汗漫、杜素娟、甫跃辉、胡弦、黑陶、周华诚、刘克敌、干亚群、峻毅、施立松、朝潮以及魏丽敏等等作家们的作品,让我们对桃园村槜李神往的同时也品味到槜李浓浓的历史,品味到槜李悠久的文化以及槜李的鲜美。 精彩页 槜李记 汗漫 1 桐乡姑娘魏丽敏邀我去品尝槜李。 “小暑了,吃槜李的时候到了——只有两周时间可以吃呢,娇气得很呢——晚了,槜李不等人了——熟了,落果了!心疼人呢!虫子们高兴着呢!”丽敏在电话里嘀嘀咕咕,像布谷鸟一样说。我笑了,就在一个周末背起双肩包去了桐乡。 槜李,既是李子中的珍品,也是一方地域之名。 桐乡城外桃园头,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建制为“槜李乡”,春秋时代名曰“槜李墟”,这名字好看也好听。“槜李产于桐乡南门外,为最上乘。果大味甘,足以傲睨一切。产李之中心区,曰槜李乡。所产之李,甘美逾恒,迥异凡品。”民国时代的桐乡画家、槜李种植者朱梦仙,在其著作《槜李谱》中如是说。 公元前五百一十年,发生过著名的“槜李之战”。吴王阖闾气势如虎,“兴师伐越。越王勾践使死士挑战,三行,至吴陈,呼而自刭。吴师观之,越因袭击吴师,吴败于槜李”(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勾践安排勇士,在敌人阵容前排成三行依次挥剑、高呼、自杀。吴军将士目瞪口呆,止步不前。越军趁势进攻,以弱胜强。吴王阖间受伤撤军,亡。 “惟有草木懂得土地的滋味。/惟有血液离开心脏后/会真的满怀思恋。”(斯特内斯库)惟有槜李懂得吴越滋味,又让品尝槜李者用血液和心脏,领会春秋风雨。 以“槜李”命名的这一战争,疆场远远大于槜李墟、槜李乡,涵盖嘉兴周围吴越边界地区,可见当时槜李种植范围之广阔。吴王弓箭越王剑,此起彼伏二十载,造就“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等等成语,也让槜李这种果实,参与叙事和抒情。 “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王维)西施忍辱负重,以身体的美拯救故国,自越地赴姑苏吴宫途中,靠槜李治愈心疼症。她在一颗槜李上,留下一弯新月似的指尖掐痕。这“新月”,通过槜李果核与果核生成的槜李树,遗传后世,成为桐乡槜李的防伪标志——其他地区的槜李,没有这一痕迹。因留恋槜李,西施与范蠡隐居桐乡,生发出“范蠡坞”“胭脂汇”“汰脚湾”这些地名——范蠡做生意、西施化妆洗脚的地方,种满槜李,人面李花两相映。 西施、范蠡的隐居地究竟在哪里?传说很多。江南许多地名,都与这两个人有关。美的,就是值得眷恋的、想象的,学者一般去考据、论证、辨伪求真,就枘凿无趣了。 时移世易。清代以后,江南槜李的种植区域,集中于桐乡南门外,这是大自然的选择,也是人的选择——此地最宜于槜李生长,移栽他乡,品相不佳;百姓们也最爱种植槜李,琢磨嫁接、除虫、施肥等等技艺。如今,槜李墟、槜李乡或者说桃园头,家家户户门前都有槜李树,屋后甚至有数亩上千棵的槜李林。 于右任题写书名的《槜李谱》出版,使桐乡槜李与南国荔枝、西凉葡萄、洞庭枇杷、闽中橘柚,并肩齐名,确立其在中国李界的地位——周边地域的槜李种植者,读读《槜李谱》,叹息一声,知难而退,琢磨水稻与桑蚕去了。 语言的表达何其重要。就像谁先说出“爱”字,谁就能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夺取芳心。 2 在桃园头晃荡,看槜李,想起与桃李有关的众多诗句言辞—— “清溪一道穿桃李”“投桃报李”“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其貌胜神仙,容华若桃李”“满城桃李君看取,一一还从旧处开”“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应似园中桃李树,花落随风子在枝”…… P1-3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