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商业人寿保险公司?如何对商业人寿保险公司实施监管?寿险营销就是推销保险产品吗?人寿保险与财产保险有何区别?购买人寿保险就是拿身体或生命做赌注吗?身体健康的人需要购买保险吗?花多少钱购买保险合适?……
通过阅读本书,你就能找到以上问题的答案!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我为什么要买保险 |
分类 |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
作者 | 张运刚 |
出版社 |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何谓商业人寿保险公司?如何对商业人寿保险公司实施监管?寿险营销就是推销保险产品吗?人寿保险与财产保险有何区别?购买人寿保险就是拿身体或生命做赌注吗?身体健康的人需要购买保险吗?花多少钱购买保险合适?…… 通过阅读本书,你就能找到以上问题的答案! 内容推荐 房子、车子、保险现代生活大三件! 健康是当今世界上人们最关注的问题,您为自己的健康上保险了吗? 本书是关于宣传普及保险知识,培养人们的风险防范意识,提高对商业人寿保险的认识水平的专著,书中解答了:人寿保险与财产保险有何区别?购买人寿保险就是拿身体或生命做赌注吗?身体健康的人需要购买保险吗?花多少钱购买保险合适?给子女购买保险有什么好处?受益人先于被保险人死亡怎么办?等一系列问题。 目录 第一章 中国保险业的发展概况 1.我国保险是如何起源与发展的? 2.目前我国保险业发展有哪些基本趋势? 3.影响我国寿险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4.我国保险监管状况如何? 5.放眼世界,我国保险业差距很大吗? 第二章 人寿保险公司运作 1.为什么商业保险大多采取公司制? 2.何谓商业人寿保险公司? 3.我国寿险公司有哪些组织形式? 4.商业人寿保险公司有哪些部门? 5.商业人寿保险公司可以解散吗?被保险人或受益人的权益可以得到保障吗? 6.如何对商业人寿保险公司实施监管? 7.商业人寿保险公司的盈利来自哪些方面? 8.寿险公司可运用的资金有哪些来源? 9.寿险公司资金运用遵循哪些原则? 10.寿险公司资金运用有哪些方式? 11.只要客户想买保险,寿险公司就会同意承保吗? 12.寿险公司有时为何要增加保费才能承保? 13.怎样才能迅速地获得保险公司的理赔? 14.真是投保容易理赔难吗? 15.为什么寿险公司需要营销员? 16.寿险营销就是推销保险产品吗? 17.对寿险营销员有哪些主要规定? 第三章 人寿保险作用 1.什么是人寿保险? 2.人寿保险与财产保险有何区别? 3.人寿保险费就是人寿保险金吗? 4.为什么要发展商业人寿保险? 5.选择人寿保险还是选择银行储蓄? 6.人寿保险与股票、债券、基金孰优孰劣? 7.购买人寿保险就是拿身体或生命做赌注吗? 8.有了社会保险还需要商业人寿保险吗? 9.有钱人需要买保险吗? 10.身体健康的人需要购买保险吗? 11.为什么要购买人寿保险? 12.一家之主购买保险了吗? 13.花多少钱购买保险合适?保障额度多少合适? 14.给子女购买保险有什么好处? 第四章 人寿保险合同 1.什么是人寿保险合同?它有哪些特征? 2.人寿保险合同就是保险单吗? 3.任何人都可以投保吗? 4.对可保利益是怎样规定的? 5.人寿保险的投保人有哪些权利和义务? 6.人寿保险的保险人有什么权利和义务? 7.被保险人有什么权利和义务? 8.受益人与投保人及被保险人之间有什么关系? 9.对受益人有哪些基本规定? 10.受益人在指定后还能变更吗? 11.受益人先于被保险人死亡怎么办? 12.受益人与被保险人同时死亡怎么办? 13.事故发生后保险公司是否一定会支付保险金? 14.投保人可以提前解除合同吗? 15.在什么情况下已经签订的寿险合同是无效的? 16.什么是保单现金价值? 17.现金价值有哪些处置方式? 18.人寿保险的保险费可以返还吗? 19.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投保人寿保险有什么特殊规定? 20.保险缴费的宽限期是怎样规定的? 21.年龄误告就会终止保险合同吗? 22.被保险人自杀身故,保险公司还会给付保险金吗? 23.人寿保险合同订立之后还能变更吗? 24.保单可以迁移吗? 第五章 部分人寿保险公司的典型保险产品简介 1.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有哪些典型保险产品? 2.平安人寿保险公司有哪些典型保险产品? 3.太平洋人寿保险公司有哪些典型保险产品? 4.新华人寿保险公司有哪些典型保险产品? 5.泰康人寿保险公司有哪些典型保险产品? 6.太平人寿保险公司有哪些典型保险产品? 第六章 数字与保险 1.2006年我国保费收入与赔款支出规模有多大? 2.2006年我国共发生多少起交通事故?造成多少人员死亡? 3.中国人也过劳死吗? 4.我国有多少人死于吸烟? 5.我国城乡居民前十位死因是哪些?重大疾病需要多少费用? 6.居民要多少年的收入才能供养一个大学生? 7.国内个人寿险“天价保单”的保额是多少? 第七章 人寿保险与税收 1.人寿保险与节税有何关系? 2.寿险与所得税有何关系? 3.我国会开征遗产税吗? 4.遗产税与人寿保险有何关系? 5.人寿保险在遗产税开征中有哪些功能? 6.领取的人寿保险金需要缴税吗? 7.人寿保险节税避税效果显著吗? 第八章 人寿保险的投保流程 1.如何分析保障需求? 2.应怎样确定投保方案? 3.投保需要经过哪些程序? 附录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保险最初萌芽于5000年前的古巴比伦王国,是一种自发地对风险的简单规避。通过经营风险而获利的现代保险业创始于14世纪后期的意大利,此后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直至成熟的过程。 在我国,虽然早在古代就有了后备物质与互助机制的保险思想和原始形态的保险,如“委积”制度、“常平仓”制度、“义仓”制度,但我国古代保险的雏形或萌芽没有演变成现代商业保险。近代中国保险业是随着帝国主义势力的入侵而传人的。我国第一家洋保险公司于1805年由英国保险商在广州没立,称为“谏当保安行”或“广州保险会社”。外商保险公司凭借不平等条款及其在华的特权,运用各种手段实行垄断经营,长期霸占我国保险市场,攫取了大量的高额利润。到20世纪前,已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以英商为主的外商保险公司垄断中国保险市场的局面。 1865年,中国的民族保险业诞生,开辟了中国人自己的保险事业。1865年5月25日,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家保险公司“义和公司保险行”在上海诞生,打破了外商保险公司独占我国保险市场的局面,为以后民族保险业的兴起开了先河。此后,相继有民族保险公司不断出现:保险招商局、仁和水险公司、济和水火险公司(后二者合并为仁济和水火险公司,成为我国第一家规模较大的船舶运输保险公司)、安泰保险公司、常安保险公司、万安保险公司等。 “五四”、“五卅”运动以后,中国民族银行业的发展及对民族保险业的投入,使保险业有了迅速发展,保险业务迅速由上海等地延伸到其他口岸和内地商埠。据1937年《中国保险年鉴》统计,全国有保险公司40家,分支机构126家,这些分支机构遍及全国各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至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保险市场的基本状况是官僚资本保险机构与卷土重来的外商保险公司相互利用,民族资本保险公司受到外商和官僚资本保险公司的双重控制。到1949年,华商保险公司已处于奄奄一息的境地。 1949年以后,中国的国家保险取代了其他形式的保险,这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1949年9月25日-10月6日,第一次全国保险工作会议在北京西交民巷举行,会议讨论了一系列人民保险事业发展的方针、政策问题,为新中国保险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1949后10月20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在北京成立,宣告了新中国统一的国家保险机构的诞生,揭开了中国保险事业崭新的一页。但在1958年人民公社化的高潮中,错误地认为“一大二公”以后,牛老病残和灾害事故统统可以由国家和集体包办下来,保险在中国已完成了历史使命。1958年10月在西安召开的全国财贸会议决定停办国内保险业务。同时,财政部发出停办国内保险业务以后财务处理的通知。至此,除上海等个别城市还保留少量的国内业务外,全国其余各地全部停办了国内保险业务,国内保险业务进入了低谷时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我国保险市场以此为契机逐渐恢复。截至1980年底,除西藏自治区外,全国各地都已恢复了保险公司的分支机构,全年共收保费逾2.9亿元。我国保险业务恢复初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是中国人民银行的一个局级专业公司。1983年9月,国务院同意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从中国人民银行中分设出来,升格为国务院直属局级经济实体,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的规定,独立行使职权和进行业务活动。从1984年1月起,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分支机构改由保险总公司领导。1985年2月,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公司经当地党政部门批准,全部升格为厅局级机构,实行总公司与当地人民政府的双重领导。至此,我国保险事业已基本恢复。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保险业成为中国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 中国保险业自1980年全面恢复经营以来,以年增长率约30%的速度超速增长、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迅速发展过程,在保险业务收入、承保范围、承保险种等各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1985年以前,全国只有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独家经营保险,人保的发展就代表了整个保险业的发展。1986年,中国人民银行首先批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牧业保险公司,专门经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内部的以种植和畜牧业为主的保险业务,这预示着中国人保独家经营的局面被打破。1987年,中国交通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开始设立保险部,经营保险业务,1991年4月在此基础上组建成立了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成为第二家全国性的综合性保险公司。1988年在深圳成立了平安保险公司,并于1992年更名为中国平安保险公司,成为第三家全国性的综合保险公司。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保险市场供给主体迅速增加,大众、华安、新华、泰康、华泰等十多家全国性或区域性的专业保险公司进人保险市场。 1986-1990年间,保险金额增长一倍多,保费收入增长近两倍。1990年后,保险金额和保费的增长趋势更为明显,年平均增长速度为30%左右;如此发展速度,在其他行业是不常见的,它说明了我国保险市场潜力大,需求大,也说明了保险业作为经济运行的润滑剂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一个部门,昭示了中国保险业光辉的发展前景。在国有保险机构改革和民族保险公司不断发展的同时,外资保险机构也逐渐进入中国保险市场。自1992年美国友邦保险公司在上海设立分公司以来,已有多家外资保险公司获准在我国营业或筹建营业机构。P1-4 序言 我国保险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保险业务快速增长,服务领域不断拓宽,保险公司实力持续增强,在促进改革、保障经济、稳定社会、造福人民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积极发展商业保险有利于应对各种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稳健运行。 但是,我国的保险密度、保险深度还赶不上世界的平均水平,与发达国家保险市场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中国人口占到世界总人口的25%,但是人寿保险市场只占到全球市场总额的1.6%,西方国家人均保费高达3000美元,而我国人均保费只有43l元。保险的功能与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出来,保险创新速度缓慢,商业人寿保险与社会保险的相互融合与相互促进方面尚不能令人满意,保险覆盖面还比较狭窄,人口老龄化、人口城市化、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与商业保险的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我国每年因自然灾害、交通、生产等各类事故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而企业和家庭参加保险的比例较低,因而只有很少一部分损失能够通过保险获得补偿,不利于及时恢复企业生产与家庭生活秩序。 过去我们生老病死伤残,完全依靠国家、集体或企业,造成人们保险意识淡漠;如今随着经济、政治、社会等各方面改革的深入,尤其是社会保障、工资分配、住房分配等领域里各项改革,使人们风险意识与日俱增。国家需要保险、人民需要保险已成为共识。 加快商业保险发展步伐,不仅有利于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立和巩固,而且也有利于推进社会保障制度的各项改革,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保障需求。我国正处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时期,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加深,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保障需求将不断增加。加快保险业改革发展步伐,鼓励和引导人民群众参加商业养老、健康医疗等保险,对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全社会保障水平,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实现社会稳定与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保险业“十一五”规划指出,到2010年保险总资产将超过5万亿元,年保费收入将突破1万亿元,人均保费达到’750元。2006年6月15日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又称为“国十条”)出台,必将促进我国商业保险改革和发展;通过将保险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必将普及我国民众的保险知识,提高全民风险和保险意识。 我们编写本书的基本目的:一是宣传普及保险知识,培养人们的风险防范意识,提高对商业人寿保险的认识水平,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二是消除在商业人寿保险方面存在的误区与偏见,增强对保险公司与保险业未来发展的信心;三是既注意商业人寿保险理论的完整性与系统性,又注意其通俗性与可读性,提出的观点具有一定的前赡性。本书不但有理论知识介绍,而且有保险产品的具体分析。因此,本书可适合于大专院校师生、保险公司从业人员与对保险感兴趣的读者。 最后,祝愿中国保险业健康发展,为人民安居乐业提供重要保障,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按章节先后顺序,参与本书编写的有:第一章,张运刚、吕晟佳、曾艳;第二章,荆晶;第三章,张运刚、荆晶;第四章,吕晟佳;第五章,曾召友;第六章,曾召友;第七章,张运刚、曾艳;第八章,曾艳。西南财经大学保险学院副教授张运刚博士、曾召友博士负责全书统筹编纂与结构调整等工作,曾艳同志也做了一些协调工作。本书的编写还得到保险实务部门有关同志的帮助,在此一并致谢。 由于作者认知的局限性与时间的仓促性,书中错误在所难免,某些观点可能有些偏颇,欢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07年5月 书评(媒体评论) 如果我办得到,我一定要把保险这两个字写在家家户户的门上,以及每一位公务人员的手册上,因为我深信,透过保险,每一个家庭只要付出微不足道的代价,就可以免除遭受永劫不复的灾难。 ——丘吉尔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