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工问题,不是一个民工待遇的简单问题。它关系于经济,关系于稳定,关系于社会人际关系的和谐,也关系于全民素质的提高。本书以记者的采访为依据,深入探讨了当前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群体——民工的生存状态,内容涵盖了民工生活状况、民工的社会保障、民工的精神生活、民工讨薪问题等,是当今民工生活的一个真实写作。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我的民工兄弟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肖春飞//杨金志//丛峰//刘丹 |
出版社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民工问题,不是一个民工待遇的简单问题。它关系于经济,关系于稳定,关系于社会人际关系的和谐,也关系于全民素质的提高。本书以记者的采访为依据,深入探讨了当前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群体——民工的生存状态,内容涵盖了民工生活状况、民工的社会保障、民工的精神生活、民工讨薪问题等,是当今民工生活的一个真实写作。 目录 第一章 新二元结构 /1 民工为什么替老板撒谎? /2 民工的名字 /7 一种叫“民工粮”的米 /10 我要回家 /18 被妖魔化的民工 /29 被收容的“民工作家” /34 第二章 跳,还是不跳? /4l 追踪民工的一百一十五天 /42 血薪 /50 民工讨薪难在哪? /56 总理掀起全国讨薪高潮 /60 “廉价劳动力”一定就是竞争力吗? /65 第三章 保姆周岱兰 /70 保姆坠楼,三方困境 /71 生不如死 /73 周岱兰成了“现象” /75 漫漫长夜 /77 周岱兰站起来了 /79 社保空白 /83 侥幸与冷淡 /85 “保姆荒”的背后 /87 周岱兰们有了“保姆险” /91 “赤条条”地打工,沉甸甸的顾虑 /93 “民工社保”难在哪里? /95 工伤保险:最迫切的需要 /99 民工需要什么样的养老保险 /101 第四章 终于在城市放下我的书桌 /104 民工子弟——教育市场的另类生存者105 草根校长臧德阔 /l13 民工子女上学缘何难? /120 融合教育 /127 让流动儿童共享“德育”蓝天 /132 新华社的调研 /138 第五章 性与爱 /142 一份叩问心灵情感的问卷调查 /143 “空虚寂寞是进城打工的最大感受” /146 真感情难觅,性压抑难熬 /150 道德危机正在降临 /16l 创建新“阵地”,弥补精神空白 /167 第六章 罪与罚 /171 当代阿Q /172 “劫匪”张隆 /177 三条人命 /181 扼杀骨肉 /186 为情所困 /190 帮助民工拿起法律武器 /193 第七章 留守子女与女人 /197 悲剧 /198 书信 /202 缩影 /208 调查 /216 留守女人 /226 第八章 另一种生存 /235 铁杖恶丐 /236 “城管”被乞丐“欺负” /241 “请吝啬你的每一元钱” /243 禁乞之争 /246 严打“帮主” /247 谁也没有天生乞讨癖 /249 第九章 和谐城市人的中国 /252 有尊严地居住——对东沟岭的调查 /253 有尊严地居住——对桃苑村的调查 /256 工会,民工在城市的“娘家” /262 民工党员:离土离乡不离党 /268 民工,中国工人阶级的新鲜血液 /276 后记 /283 试读章节 突破口最后并不是从民工一方取得的,而是拉甲坡矿矿长黎家西支持不住了。8月2日下午5时50分,在公安人员凌厉的心理攻势前,前一天还拍胸脯保证没有死人的黎家西败下阵来,竹筒倒豆子一般承认了“7·17”事故的经过,并交出了失踪者及赔偿名单、住址。他供认说:7月17日凌晨3时30分左右,拉甲坡矿海拔一150米水平以下的三号工作面、八号工作面以及九号工作面突然涨水,迅速淹到海拔一110米水平,当晚拉甲坡矿的两百六十名矿工分别在八个工作面作业,其中约有八十名左右的矿工在被淹的三个工作面作业,除部分管理人员和九号面部分未下到工作面的矿工外,其余均失踪。 交代完后,他叹了一口气:“说出来,就轻松多了。” 此时距矿难发生,已经半个月了。 如果说矿主用钱、官员用权编织了弥天大谎,那么作为受害者一方的民工为什么也说谎呢? 只能说是迫于生计压力。 在龙泉矿冶总厂,矿工平均每天能拿到六十多元的报酬,具体计算方法是计件,每天采矿达到二十五筐得二十五元,而此后每增加一筐即增加三元,这样一个月下来有近两千元的收入。 这两千元绝对算得上是血汗钱——民工们的矿洞工作环境之恶劣,超乎常人想象。8月1日15时,为了寻找疑点,时任新华社广西分社副社长的杨维成作为自治区调查领导小组成员,带领两名记者与调查组一起进入拉甲坡矿矿道。大家在二三十公分深的泥水中艰难行进,花了两个小时,前行三千米,再也坚持不下去,只能退出——矿内空气稀少,湿度达到100,温度接近摄氏40度。撤出时,一位同志因脱水被抬出来。事后,矿山专业抢险队的专家责备他们过于鲁莽,没有带任何防护装备就深入矿洞,这位专家说,如果再深入一些,体质差的就可能倒在里面,不能活着出来了。 不能想象,工人们怎样在这种恶劣的条件下干活。矿工说,他们在井下几乎裸体,实在热得不行,就跳到脏兮兮的水仓里泡一会儿,而水仓的温度也不低于体温 虽然苦不堪言,但两千元这个数字对南丹及其周边生活在喀斯特大山中的农民来说,具有莫大的吸引力,八十一名死难者多数来自贵州独山、荔波和广西都安,这三个县均是著名的国家级贫困县。按2000—2010年国家级贫困县的标准,“入选者”人均年收入低于一千三百元——也就是说,如果在矿山干上一个月,就可以超过在石头山中种田一年的收入。 韦海生的家是三间低矮的泥瓦房,破旧不堪,家里除了一台十七寸的旧黑白电视机外,根本找不到一样值钱的东西。 韦美丹说,她原来并不想让儿子去挖矿,但眼看村里的人都盖起了楼房,就同意韦海生、韦灿军爷俩去,儿子才十八岁。 调查组与记者采访时,都发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奇怪现象:矿工们对矿主没有太大的抱怨。 新华社记者问韦美丹,矿难发生后为什么不告发矿老板?韦美丹说:“穷不与富斗,民不与官斗,人死都死了,矿老板也作出了赔偿,告他有什么用呢?又不是矿老板故意弄死他们,挖矿这种事,谁不知道有危险,可是没办法,由于我们农村人穷,不去挖矿不知干什么好?” 对这个贫困的女人来说,别说十三万元,此前,她连两万元都没见过。两万元,这是“生死契”上民工自愿接受的价格,换句话说,这是民工对自己生命的估价! 劫后余生的矿工在接受采访时,谈及今后打算,异口同声地答道:“继续下井。” 韦海鸥是韦海生的弟弟,7月17日,他跟兄长一起在井下干活,两人同在一个班组,由于他所处地势比韦海生高,得以死里逃生,他回忆说:“凌晨3点50分,我看到有大量的水涌人,水是从拉甲矿方向涌过来,不到一分钟,第二工作面已经灌满了水,并顺着斜道向第二平台涌上来,我想去救下面平台的亲属,已经来不及了,就和同在第二平台的两位工友拼命往外跑” 逃过大劫的韦海鸥几天来都在矿洞前徘徊,一来是打探兄长的消息,二来等着矿洞重新开工。 几乎所有的民工都是这种心态,他们并不太在乎矿难,他们更在乎的是矿山何时重新开工,“只要开工,我们马上就干!” 他们为矿主保密,不惜对“大盖帽”说谎,一方面是因为矿主的威胁,另一方面,却是这种心态:如果上面知道事故情况,企业被查封,大家都要丢饭碗 贫困就这样让身处社会底层的民工们的生命价值如此“贬值”,哀其不幸,更要哀其不争——农民身份与经济贫困决定了他们社会地位低下,两万元一条命,极其不平等的一个公式,但他们凭什么去跟“定价者”讨价不价?P5-6 序言
一本很好的书 陈四益 几位新华社记者写了一本书——一本很好的书。记者写书,过去有过,现在也有,而且越来越多,不足为奇,因为这职业本来就是时代的记录者。记者的书,有的因其采访对象多为要人、名人,闻见所及,每关重大事件,凡有记录,均成史料;有的因其游历殊域,见闻多奇,无缘亲历者,读之可以增广识见;有的观察入微,见解独到,剀切之言,卓然名家;有的虽事皆琐屑,每多趣闻,茶余饭后,足资消闲破闷。林林总总,各有价值。但近二十多年来,中国正处社会转型时期,不同阶层、不同群体,转型期中,其生存环境、生存状态,都在发生剧烈的变动。变动当中,各种社会矛盾也随之发生多样的变化,已经消失的或又有孳生,趋于和缓的或又呈紧张,先前激烈的或渐次平缓,原先忽略的或日益突出。准确把握这些变化,及时调整政策,以求社会的和谐发展,即所谓燮理阴阳,调和鼎鼐,是执政者的要务。因此,官员们不但要阅读下级的种种汇报、请示、总结、调查,还要自己直接考察有关情况。但新闻记者,因其职业与身份的方便,对社会各阶层的调查与观察,往往有政府官员所不能及的方便。他们关于社会状况的报告,也有官方各种总结、汇报所不可及的优长。政府派员下去了解情况,往往先要(有时只是)听取下级政府的汇报。下级官员的汇报,因为关系于自身的地位与利益,很难和盘托出。百姓的意见、实际的情况,经过一番过滤与选择、淡化与突出,数字真真假假,情况虚虚实实,虽不一定是无中生有,也总同现实拉开了距离。距离的大小,取决于下面干部作风的好坏。单凭这些材料,很难作出符合实际的决策。上级官员一竿子插到底,自己直接到基层考察,当然要比只听下级官员汇报距离实际近一些。然而,大官下基层,往往处于包围之中。下级安排给上级看的,是他希望上级看到的。因此,选点总是面上光鲜的所在。我就知道有的地方,上面来了人,看的总是那几个点。点与点之间的连线道路宽阔平坦,两侧绿树成阴,新楼成群。这是他们的“形象工程”。参观计划早有安排,接待办法早有布置,汇报人员早有选定,甚至什么可说、什么不可说也早经排演。只看这些,自然到处莺歌燕舞,一片光明,但也就不免入其彀中,得不到真实的情况。鲁迅当年曾想写一篇《包围新论》,“先述包围之方法,次论中国之所以永是走老路,原因即在包围次更论猛人倘能脱离包围,中国就有五成得救。结末是包围脱离法。——然而终于想不出好的方法来,所以这新论也还没有敢动笔”(见鲁迅《扣丝杂感》)。足见此事之难。有效的脱离包围法,至今仍未见完整的著述,但脱离的尝试,已有不少试验。精明的领导,为了突破包围,有时会突然离开规定的参观路线,径自到了样板后面的地方,内里的馅儿就露了出来。然而,这种方法不能屡试。一则容易引起下级的反感;二则用多了,也就有了应对的方法——即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不过,今天的社会毕竟不同于鲁迅生活的年代。信息化的进展,使信息渠道剧增。获取信息的渠道越多,包围的效果就越小。领导人、决策者,如果不是那种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死官僚,完全可以依据不同渠道的不同信息,加以综合、比较、分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使对实际的认识比较接近于真实。 在众多的信息渠道中,记者的观察与记述很值得重视。记者不是官员,他比较容易摆脱官场难以回避的某些程序,因而较少包围的危险。记者有职业的敏感,能够抓住繁杂社会现象中比较重要的问题,不至纠缠于一些枝节细事。记者不同于学者,他并不试图对所见现象作抽象的概括或建立某种理论框架,因此更容易保存社会现象的原生状态,而这种原生状态对于了解实际情况,往往比经过加工改造的材料更为重要。记者有文字的训练,所记所述,条理清晰,活泼生动,读来较有兴味。当然,并不是所有记者的作品都能如此。那些以跑衙门为能事的记者,那些以稿件换取私利的记者,那些对社会没有责任心的记者,那些不肯深入实际认真调查的记者,是写不出有价值的好作品的。我推荐的这部书,具有上述记者作品的各种优长。它探讨的是当前社会生活中一个重要群体——民工——的生存状态。问题之重要,是因为这个群体的生存状态,不仅影响着中国经济的前景,而且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安定。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十分强调农业的重要。重农,几乎是历朝历代的国策。但是,历朝历代农民的生活却始终处于贫困的状态。我们常常称道所谓“文景之治”,但文景时期的晁错,仍在说“今法律贱商人,商入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也。”治世尚且如此,何论乱世!流亡的农人无以为生,铤而走险就是唯一的选择。古代中国独多农民暴动,社会安定的时期少,动荡的时期多,同农民的生存状态是分不开的。当代中国仍然十分强调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强农业的措施采取了许多,但农民的生活改善依旧未能尽如人意。姑不论制度、政策、组织上的种种失误,但说把八亿多人口死死地拴在入均数量极少的耕地上刨粮食,农民要富裕也就难矣哉了。1980年代初,我到珠江三角洲看过,那时的对外开放,还刚刚开了一条缝,乡镇开始有了一些小打小闹的独资或合资企业,主要做些来料加工的活计。少量的农民开始离开土地进城做工。不料没过多少年,农民进城打工已达一亿多人。汹涌澎湃的民工潮,还在一浪高过一浪地涌动。据研究者估计,还会有两三亿农民在今后若干年里涌入城市。大量农民从土地上剥离出来,不但减轻了农村的负担,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使中国农民生存状况有了改变的可能,也使中国城市经济的发展得到了充裕的廉价劳动力。外资的大量进入,民营企业的高速发展,没有这些吃苦耐劳而所获甚薄的劳动力是不可想象的。农民工为中国的现代化贡献甚巨,但是,他们的生存状态却并不理想。他们的工作往往是城市中最苦最累的,而收入却很微薄,这微薄的工钱还常常被拖欠。以此微薄的收入要在花费高昂的城市生活,本已十分拮据,而他们还要积攒起钱来维持和改善农村家人的生活。因此,在城市中他们的平均生活水准大大低于城市居民的平均水平。他们的居住条件往往是城市中最差的,基本的卫生保健没有切实的保障。我在北京看过一些外地民工聚居的“村落”,拥挤、破败、脏乱,是共同的特点。替他们看病的,是同样从外地来的“游医”,药品大多是从享有公费医疗者手中转买来的剩余的或过期的药品。首善之区尚且如此,其他地方可想而知。他们的子女得不到良好的教育。城市学校的大门,并不向他们平等地开放。他们的婚姻、家庭、性生活也同样遇到了重重的困难,存在着深刻的危机。还有更为难堪的,是他们的人格尊严,常常受到不应有的伤害。社会的歧视,渗透在生活的各个细部。尽管他们进城打工都有合法的手续,但往往会受到非法的刁难和驱赶。总之,他们应当成为城市居民平等的一员,但实际上常常被当作另类。这些,几位记者的笔下都有详尽的描述。有些人轻浮地贬斥他们的道德水准,这中间许多是某些自以为“上等人”的优越和偏见,即便在这个群体中确实存在某种道德的失范,社会应当考虑的也是怎样改善他们的生存环境和教育环境,因为道德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受着生存环境与教育环境的影响。农民进城打工,仍将继续。没有民工就不会有中国的现代化。在某种意义上,今天的城市,离开了民工甚至已无法运转。 民工问题,不是一个民工待遇的简单问题。它关系于经济,关系于稳定,关系于社会人际关系的和谐,也关系于全民素质的提高。现在是一亿多,未来是三四亿。这样一支庞大的劳动大军的战略转移,万万不可轻忽。我喜欢这本记者的书,因为它有材料,有分析,读后有启发,有感动。关心于社会现状与未来的人,都值得读一读,然后再想一想:为了民工,社会应当为他们做些什么,我们自己又可以为他们做些什么。 后记 在参与这本书的写作过程中,有一次通宵熬夜,突然听见有人打开了我家门外的牛奶箱,伴着细微的玻璃瓶碰撞声。我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送牛奶的来了。看看时间,还不到4点钟。这是个冬天的夜晚,外面风很大。 我已经习惯了每天早上打开牛奶箱,习惯了一打开箱子就见着牛奶,却很少意识到这些牛奶是谁在什么时候放进来的——如果不是这一回熬夜写作,我也没有机会知道:人们酣睡时,这些送牛奶的民工,在寒夜里悄声穿越城市。 在我们的城市生活中,民工可谓无处不在:菜场的商贩,高楼的保安,烧饭的保姆,新房的装修工,餐馆的服务员,蹲在马路边揽活的搬运工时刻与我们的生活发生关系,我们已经习惯了他们的存在,但很少想到他们是以何种方式在这个城市里真实存在的。 昨天,今天,或者明天,或者更长时问以后,如果让一个城里人——尽管他与他常常擦肩而过——回忆民工,他想起的,很可能是一群面孔模糊的人,尽管这是一个传媒发达、各类信息将人淹没的年代。 民工是一个庞大但沉默的群体,除了在年底的讨薪与春运时在报纸电视上集体亮亮相外,他们平时偶尔会在小报的社会新闻中露露脸,供人双目放光,让人摇头叹息。很多报纸宁肯拿出大量版面去追踪一个遥远的三流明星的丑闻,却对身边的民工们的悲欢离合视而不见;电视里永远是几个男人拖着辫子发着嗲演皇帝戏,没人想到去拍拍孙志刚的故事、周岱兰的故事。 以前,我曾跟一位朋友开玩笑说,有机会要办一个《民工日报》,专门报道民工的故事,他说:你这报纸肯定办不下去,读者或许很多,但赚不到钱——谁会在上面做广告? 想想也是,绝大部分民工确实买不起轿车、电脑、商品房、化妆品而这些恰恰是媒体最需要的“含金量”高的广告。 人文精神在绝大多数时候并不能成为商品,而真实也往往不受一些人欢迎。 做记者已有多年,最大的感触,就是“真实极其难得”——我们在探求真实、试图告诉公众真实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阻碍。 进新华社工作不久,一位前辈就给我讲过这样的真实故事:大领导要到某个村视察,于是小领导组织了几个口齿伶俐又很温顺的村民,人手一张领导提问标准答案,设计了领导可能问到的各类问题,然后让这几人背得滚瓜烂熟。领导来了,也确实问了这些个问题,只是一村民回答前,总是先说个“答”字——“答:我们村长很好,没给我们打白条”。 初听这个故事,觉得好笑,后来,心情就很惶恐了——领导都敢瞒,瞒记者又算什么? 作为一个记者,尤其是一个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被有意地包围、被诱人假象的事例,并不罕见。这些还是软的,有时记者要冲出包围,往往会遭遇对方来硬的,新华社记者被打的新闻,年年都有。 我们四个人,进新华社工作的第一课,就是新华社强调深入调研、强调勿忘人民、强调真实就是生命的优良传统教育。我们在新华社工作时间都不算长,但耳闻目睹了很多同仁的执著与敬业,善良与无畏,纵然清贫,但是记录了我们这个国家的真实历史。 写这本书,一方面因为我们四个人都有在农村生活的经历,有些亲友,就是民工;另一方面,我们在对民工问题进行系列调研时,心情沉重,意识到这是一个在城市化进程中做出了巨大贡献与牺牲的群体,掌握着话语权的城里人,应该知道这些进城者的真实故事。 我们不妖魔化他们,也不会神圣化、崇高化他们,我们试图全方位还原这个群体。亿万个进城者,注定在中国历史上留下厚重的集体背影,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笔,让他们的面孔一个个清晰生动起来,有血、有泪,也有笑,也有希望。 令人欣喜的是,在这本书的酝酿与写作过程中,民工的笑脸越来越多、心情越来越开朗。在这本书上,我们写到了不少通过公开与内参报道帮助了一个或一群民工的故事,但我们更希望,事实上也看到了,良好的制度与人文氛围正在形成、正在帮助民工。 这本书的酝酿、写作历时一年,在具体的分工中,肖春飞撰写第一章、第八章、第九章,杨金志撰写第三章、第六章,丛峰撰写第五章、第七章,刘丹撰写第二章、第四章,而这本书得以顺利完成,还要感激新华社同仁张学全、刘军、张明、陈飞、姜微、任逸、冯亦珍、张军、王进业、黄豁、曾志坚、王文韬、韩敬山、周华、陈鹏等,感谢新华社高级记者、著名杂文家陈四益先生为本书做的序。所以说,称这本书为“新华社集体智慧结晶”,并不为过。 希望本书面世之后,能有更多的此类图书出版,于民工,于社会,于城市,于历史,于国家,都是一件好事。 是为后记。 肖春飞 2005年春于上海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