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旅游文化包括中国旅游文化传媒、中国历史文化、中国宗教文化、中国的世界遗产、可移动文物、不可移动文物、中国艺术、中国旅游文学、中国饮食文化和中国象征文化等。本书就这些文化进行了分章详细论述。此外,本书还简单介绍了中国旅游文化的创造者——中华民族的概况。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国旅游文化(新概念旅游系列教材) |
分类 | 经济金融-管理-旅游管理 |
作者 | 康玉庆//何乔锁 |
出版社 |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中国的旅游文化包括中国旅游文化传媒、中国历史文化、中国宗教文化、中国的世界遗产、可移动文物、不可移动文物、中国艺术、中国旅游文学、中国饮食文化和中国象征文化等。本书就这些文化进行了分章详细论述。此外,本书还简单介绍了中国旅游文化的创造者——中华民族的概况。 序言 一、什么是旅游文化 1.旅游定义 旅游:即旅行游览的意思。在中国古代“旅”和“游”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失其本居而寄他方,谓之‘旅”’。“游”原意是人或动物漂在水面上,后引申为“谓闲暇无事之为游”,后合起来为“旅游”。 中国“旅游”一词最早见于南朝梁代沈约的诗《悲哉行》中一句“旅游媚年春,年春媚游人”,唐代诗歌中“旅游”一词比比皆是,都是旅行游览的意思,但古代“旅游”一词有悲伤、忧愁、伤感、凄凉的基调,与现代“旅游”的休闲、愉悦的基调有所不同。 与中国将“旅游”作为劳作性的被迫离家的悲伤活动不同的是,西方古代的旅游则是一种征服自然的探险活动。英语“travail”,它的原意是“阵痛、艰苦、困难、危险”的意思,后来由“travail”转化为“tourism”,这样成了现代意义上的“旅游”。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国外引进“旅游”一词,被赋予现代意义,涵盖了现代所有的旅游活动和旅游事业。 那么,到底什么是“旅游”,即“旅游”的定义是什么,世界各地说法不同,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旅游学概论》一书,将“旅游”的定义罗列出七种有代表性的说法: (1)交往定义(德国说)。 (2)概念定义(瑞士说)。 (3)目的定义(奥地利说)。 (4)流动定义(英国说)。 (5)时间定义(美国说)。 (6)距离定义(加拿大说)。 (7)技术定义(联合国说)。 我们根据以上七种说法,综合成中国说,即:旅游是人们离开常住地到异国他乡访问的旅行和暂时停留所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2.文化定义 “文化”一词由来已久,“文”的本意是指各色交错的纹理,文者纹也,《易经·系辞下》说:“物相杂,故日文”;《说文解字》说:“文,错画也,象交文”。 在本意的基础上,“文”进一步引申为二层含义: (1)象征符号——文字语言——文物典籍——礼乐制度,《尚书·序》伏羲画八卦,写书契,“由是文籍生焉”。 (2)彩画装饰——修养气质——品行道德 《论语·雍正》“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尚书·舜典》“经纬天地日文”。 “化”,本意是改易、生成、造化,如《易经》有“万物化成”,《黄帝内经》有“化不可代,时不可违”。《礼记·中庸》“可以赞天地之化育”等,综合以上各种说法“化”即是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 “文”与“化”合用,最早见于战国后期的《易》。“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西汉有“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说苑》)、“文化内辑,武功外悠”(《文选》),此时的文化与天造地设的自然相对而言,或与无教化的“质朴”、“野蛮”相举。 西方近代所谓文化,是从拉丁文cultura转化而来,最初的含义是耕种,后引申为修养、教育、礼貌、知识、情操等,而后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对文化的认识有了不同的理解,有的说文化是人类行为的形式;有的说文化是人类的生活方式,有的把文化分为物质、社会、语言、精神四大成分,有的把文化分为语言、物质、艺术、神话和科学、宗教、家庭与社会制度、财产、政府、战争等九大门类。 那么,“文化”的定义是什么? 文化学的奠基人泰纳(英国人)曾给“文化”下过两个定义: (1)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艺术、宗教、神话、法律、风俗以及其他社会现象。 (2)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获得的一切能力与习惯。 其后,有关对文化的定义多达几百种。 现在比较公认的“文化”定义是:“所谓文化,是指代表一定民族特点的,反映特定历史阶段政治、经济的状况,具有知识价值的精神成果的总和,它是一个包括哲学、宗教、科技、文学、艺术、思维方式、风俗等在内的有机整体。” 3.旅游文化定义 尽管旅游与文化的紧密关系很早就被一些人所认知,但旅游文化作为一个专业名词的出现却是较近的事情。关于旅游文化定义有下面一些表意: 其一,旅游文化是人类过去和现在所创造的与旅游有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其二,旅游文化是旅游主题、旅游客体和旅游媒体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物质和精神成果,旅游三要素中的任何一项都不能单独形成或构成旅游文化。 其三,旅游文化的以内在价值因素为依据,以旅游诸要素为依托而作用于旅游活动过程中的一种特殊文化形态,是人类在旅游过程中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 综上所述,可以对旅游文化的理论性概念确定如下: 旅游文化是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在旅游消费或旅游经营服务过程中所涉及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中国旅游文化就是在中国旅游或经营旅游所涉及到的各种文化的总和。 二、中国旅游文化的主要内容 按照现代旅游的三大基本要素可以将旅游文化分为旅游客体文化、旅游主体文化和旅游介体文化三部分。 旅游主体文化,即旅游者的文化素质,包括旅游者的政治主张、思想和信仰,旅游者的审美情趣、旅游者的心理、性格、爱好,旅游者的生活方式等。 旅游客体文化,即旅游资源包含的文化,包括旅游历史文化、旅游建筑文化、旅游园林文化、旅游宗教文化、旅游民俗文化、旅游娱乐文化、旅游文学艺术、人文化的自然景观等。 旅游介体文化,即旅游企业文化,包括旅游餐饮文化、旅游商品文化、旅游服务文化、旅游文化教育、旅游导游文化、旅游政策和法规、其他旅游中介文化。 旅游主体文化、客体文化和介体文化,功能各不相同,关系互为影响。主体文化激发旅游动机,客体文化吸引游客,介体文化既可以影响主体文化,提高游客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又可以影响客体文化,在更高的文化层次上开发旅游资源。 三、学习中国旅游文化的目的和意义 第一,学习中国旅游文化,有助于解释人类的旅游行为,揭示旅游活动发生发展的机理。人类的旅游活动固然要受到经济因素的影响,但从根本上来说,是人的一种自觉的活动,是文化驱使的结果。中国旅游文化从文化这个特殊的角度来审视旅游活动,研究旅游产生、发展乃至成为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的内在原因,为人们认识旅游的本质提供最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中国旅游文化不仅注意对旅游现象的纵横比较,探讨旅游行为运动变化的机理、发展趋势,按照一定的理论方法对未来的情况进行预测,而且有助于旅游活动的全面发展。 第二,学习中国旅游文化有助于人们正确地认识和了解旅游业发展的规律,自觉地促进旅游经济效益的提高。旅游业发展存在着支配它的客观规律,包括经济规律和文化规律。只有遵循这些客观规律,旅游业才能得到有效的发展。人们在进行旅游产品开发和旅游企业经营管理时,一般对经济原理相当重视,但对文化规律的认识还很不够,使许多活动行为具有盲目性,在很大程度上还处于自发的、不完全自觉的状态。开展旅游文化教育,能促使旅游从业人员进一步认识旅游业发展的文化规律,从理论认识上提高自觉性,从而减少在实践活动中的盲目性,更有效地按照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经营和管理旅游业。譬如,明确了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及其开发的文化规律,就能使开发出来的旅游产品适销对路,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生命力。再如:旅游企业若认识和掌握了旅游企业文化建设的一般原理和方法,就会在经营和管理上取得重大突破,获得长期的良好的经济效益。还需要指出的是,中国旅游文化教程对于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三,中国旅游文化教程能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和理解旅游活动的社会影响,处理好旅游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的和谐统一,促进接待地整体的、全面的、持续的进步。旅游活动和旅游业发展不仅会给接待地带来经济效益,还会导致接待地社会文化的深刻变化。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旅游业,最终目的还在于提高人民的整体生活品质,因此必须重视旅游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并以此作为制定旅游发展政策和具体措施的依据之一,努力将旅游的负面作用降至最低。譬如:在发展旅游过程中如何批判和继承传统文化,如何选择、吸收、消化外来文化,如何避免文化自大现象的发生,如何解决主客间的文化冲突,如何维护和加强接待地的旅游形象等等一系列问题上,中国旅游文化可以使人们提高认识,自觉地处理与旅游有关的经济、社会、文化关系,促进接待地各方面整体协调发展。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