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本书阐述了塔斯基逻辑后承语义定义的产生背景、基本适当性条件与不足,剖析了其所面临的必然性、形式性和逻辑性挑战,创新性地从基本的人类状况出发给出了基于同构不变标准的一般不变性解决方案,并在评析、回应学界对其逻辑后承语义定义及这一标准的批评过程中,澄清了一些混淆和误解,讨论了其定义和标准在哲学和逻辑学上的重要意义。 本书还包含三个附录,附录一、附录二分别是陈波教授和郭建萍教授与谢尔的访谈。这两部分内容非常丰富,不仅涉及谢尔的学术背景,还对她在知识论、真理论、实质性与逻辑性以及基础整体主义方法论等方面的逻辑哲学思想和立场进行了详细论述;附录三呈现的是谢尔应陈波教授之邀做的三场有关《逻辑后承》基本内容的系列讲座,讨论了谢尔逻辑后承语义定义的给出背景、显著特征以及谢尔关于语义定义形式性、必然性和逻辑性挑战的一般不变性解决方案。 目录 目录 第1章引言1 1.1逻辑后承这一概念1 1.2逻辑后承的两种方法:证明论的和语义的2 1.3逻辑后承语义方法的历史渊源3 1.4一般的后承与逻辑后承3 1.5逻辑后承的哲学、数学和语言学旨趣4 第2章逻辑后承的语义定义及其塔斯基根源5 2.1塔斯基从真到逻辑后承的路径5 2.2对逻辑后承非证明论定义的需求8 2.3基本的适当性条件:保真性、必然性、形式性9 2.4代入定义的不足10 2.5语义、模型论、定义12 2.6适当性与挑战23 第3章必然性、形式性和逻辑性的挑战28 3.1对必然性、形式性挑战的部分解决方案28 3.2关于方法论的说明29 3.3应对逻辑性挑战的一般的不变性解决方案:同构不变性标准31 3.4应对必然性、形式性挑战的一般的不变性解决方案43 第4章哲学视角下逻辑性和其他重要问题49 4.1知识、真和逻辑性49 4.2逻辑后承的传统特征52 4.3逻辑后承的规范性54 4.4同构不变性是逻辑性的必要、充分或充分必要标准吗56 4.5逻辑的范围;逻辑的类型57 4.6背景理论、二值性、逻辑和数学58 4.7重要的元逻辑定理62 4.8关于塔斯基1966/1986论文的一些混淆65 第5章对逻辑后承语义定义的批评68 5.1表征和解释的二元性68 5.2集合论模型72 第6章对逻辑性的同构不变标准的批评76 6.1生成过多76 6.2生成过少87 第7章结论88 参考文献89 感谢95 附录一陈波与吉拉?谢尔的访谈96 吉拉?谢尔的学术背景及其早期研究96 有关基础整体论的若干问题108 有关实质真理论的若干问题123 一种新的逻辑哲学135 附录二郭建萍与吉拉?谢尔的访谈150 逻辑、实质性与知识论150 附录三吉拉?谢尔围绕《逻辑后承》的系列讲座159 系列讲座一《逻辑后承》I159 系列讲座二《逻辑后承》II162 系列讲座三《逻辑后承》III1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