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默斯警告有意义吗?牛市的尾巴究竟有多长?茅台在百元能站多久?叶公好龙是一种什么心态?国资委是一个什么样的机构?国有股划拨岂不皆大欢喜?中石油是馅饼还是陷阱?牛市什么时候才会结束?谁在左右上证指数的走势?……阅读这本股票资本市场研究读本,解开上述类似问题的疑问。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冲动的资本--关于股市的周期估值和预测 |
分类 |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
作者 | 水皮 |
出版社 |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萨默斯警告有意义吗?牛市的尾巴究竟有多长?茅台在百元能站多久?叶公好龙是一种什么心态?国资委是一个什么样的机构?国有股划拨岂不皆大欢喜?中石油是馅饼还是陷阱?牛市什么时候才会结束?谁在左右上证指数的走势?……阅读这本股票资本市场研究读本,解开上述类似问题的疑问。 内容推荐 这是本有关股票资本市场的研究读本。全书共分四章,内容包括:牛市下半场(2007年1月~2007年10月);熊市上半场(2007年11月~2008年5月);熊市下半场(2008年6月~2008年11月1日);牛市上半场(2008年1月~)。 目录 序 关于股市的周期、估值和预测 第一章 牛市下半场(2007年1月—2007年10月) 萨默斯警告有意义吗? 牛市的尾巴究竟有多长? 茅台在百元能站多久? 泡沫是与生俱来 政府干预应遵循的四项基本原则 股市调控透露了什么政策信号? 三大证券报在替谁喊话? 叶公好龙是一种什么心态?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国资委是一个什么样的机构? 加息的过程就是牛市的过程 股市是最讲政治的地方 央行“完全不代表”的潜台词 券商黑社会文化的牺牲品 黑石的学费付得值不值? 5000点是谁的青藏高原? 十七大是目前最大的政治 肉价、房价和股价 假如关联储今天减息 国有股划拨岂不皆大欢喜? 5500点限速是谁的杰作? 管理层会不会打压指数? 谁制造了蓝筹股泡沫? 十七大报告的市场价值有多大? 6000点拷贝3000点行情 第二章 熊市上半场(2007年11月—2008年5月) 中石油是馅饼还是陷阱? 让我们敲希望的钟吧! 牛市什么时候才会结束? 谁在左右上证指数的走势? 我们需要一个和谐的股市 王岐山为什么值得投资者期待? 三个因素影响股价未来走势 何时才能满仓等待暴跌? 伟大的时代,伟大的博弈 “八二”现象悄然而至? 油价、次债和中国股市 第二次“5·30”的概率有多大? 股灾究竟是谁惹的祸? 中国式救市为什么如此彷徨? 猴市特征为什么越来越明显? 谁该对这个市场负责任? 政策拐点会不会变成市场拐点? 周小川扮演的是什么角色? 6000亿救市资金从何而来? 中国股市的系统性风险何在? 第二次被推倒重来的代价 政策救市在等待什么时机? 投资者的信心何时才能恢复? 谁对市场的稳定负责任? 将“救市”革命进行到底 谁让证监会陷入了被动? 3500点是灾后重建的价值中枢 第三章 熊市下半场(2008年6月—2008年11月1日) A股整体进入“买套”阶段 市场进入黎明前的黑暗 宏观调控进入市场拐点 投资是一种信仰 证监会应当成为第一责任人 宏观调控的本质是什么? 奥运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拐点? 第二次“5·19”行情会不会出现? 谁来稳定经济发展的预期? 创世纪的奥运 信心是靠什么点燃的? 二次股改还是政治任务? 历史总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尚主席以为然否? 解铃还需系铃人 救市的根本在“二次股改” 中国何时能做美元的主?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中国式救市的细节魔鬼 中国拉动GDP的药方 管理层为什么会逆势而动? 第四章 牛市上半场(2008年11月— ) 底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 关键要激活民间投资 讲政治比什么都重要 流动性就像一条河 为什么执迷不悟地乐观? 油价就像冬天里的童话 改革才是救市的出路 凤凰涅榘浴火重生 一年之计在于春 决策层的大智慧从何而来? 中国为什么不一样? 总理操心操到了点子上 CCTV为什么如此火爆? 行情还有没有新高点? 多杀多调整的过程会有多长? 两会行情是个例外吗? 总理讲话的含金量有多少? 华尔街见底的代价 中国银行的今天就是美国银行的明天 行情总是在犹犹豫豫中发展 “小阳春”会不会迎来“倒春寒”? 第二次“5·19”行情的新特征 此2500点和彼3500点 恢复性行情刚刚有点感觉 “诺贝尔的烦恼”价值几何? 中国经济增长是虚假繁荣吗? 中石油会成为泡沫的制造者吗? 三大强势特征如期而至 中国政府否决悍马并购的三大理由 外来的和尚好念经 流动性陷阱困扰了谁? 指数拉锯战会持续多久? 谁吹大了股市的泡沫? 油价暴跌意味着什么? IPO能不能抵消通胀压力? 3500点:中国经济的分水岭 谁最担心股市暴跌? 谁会成为“调整”的替罪羊? “独立行情”能走多远? 谁是暴涨暴跌的受害者? 晴雨表就是这样发挥作用的 复苏之道为何一波三折? 复苏之后是增长吗? 流动性过剩是一种必然 国之重器,谁主沉浮? 试读章节 茅台在百元能站多久? 水皮生就一张乌鸦嘴。 贵州茅台2007年1月15日盘中首次触摸102元,沪深股市在时隔五年之后再次出现了百元的股票。水皮在接受采访时,第一个反应不是欣喜,而是反问:历史上百元股票有善终的吗? 这不是乌鸦嘴,又是什么呢? 中国股市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三只百元股。第一只是亿安科技,2000年2月5日突破100元,2月20日达到126元。事实证明,这是一出被亿安科技董事长罗成自己操纵的闹剧,证监会为此开出了8.98亿元的罚单,但是最终以罗成卷款潜逃落幕。亿安科技股价尚在70元左右时,水皮写过“管理层为什么投鼠忌器”,但是最终为亿安科技埋单的是投资者。第二只百元股叫清华紫光,亿安科技能摸高100元,来自清华的紫光就更有高科技的支撑和理由。2000年2月17日,清华紫光在盘中也冲到了106.57元。清华紫光现在的股价是10元左右,复权的话也就在24元左右。第三只百元股叫用友软件,用友软件36.68元发行,2001年5月18日开盘首日盘中摸到了100元。用友软件实行股改后股价一度低于18元,复权的话也就是60元左右,现在价位冲到了40元,相当于复权回去134元。水皮当时写过一篇文章,叫“先胖不算胖”。现在看来,用友即使以目前的点位计算,当时100元入场的同志现在也就刚刚解套而已。 虽然三只百元股票的结局都不理想,但是,盼望百元概念能在中国股市立足却是很多人的心愿。早在1996年,市场就有四大百元概念的说法,这四只被人们认为最具百元相的股票分别是深发展、四川长虹、彩虹股份、神马股份。事实证明,心愿就是心愿,期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 其实,纵观沪深股市,虽然没有能站住的百元股,但是成长性好的股票并不少见。比如,水皮曾经抨击过的苏宁电器,2004年熊市中上的市,上市两年多,股价相对发行价翻了10倍多,在这轮行情中又从23元起步涨到了70元。复权的话,就到了140元左右。半年前水皮怀疑过苏宁的成长性,但是市场对此作出不同的反应,水皮只有认栽。 很多人对汇丰银行长期呆在160港元羡慕不已,爱屋及乌,也就希望中国股市也有类似的常青树。但是毕竟高处不胜寒。过高的股价一方面吓阻了散户买盘,一方面对分红的要求又过高。上市公司虽然风光但类似示众,没有一点底气是不肯出这样的风头的。这也是为什么上市公司动辄大比例送配以降低股价的重要原因。 那么,别的股票不肯上百元看台,茅台是不是就站得住呢? 的确,从静态市盈率看,茅台已经达到70多倍。高出大盘平均值一倍。从现金折现看也不足以支撑目前的股价。但是,如果考虑到茅台在白酒市场独一无二的至尊地位和价值300亿元窖酒的稀缺性,茅台酒的价格依然有提升空间,业绩增长是有保证的。这种优势是其他传统上市公司所不具备的。茅台股份的董事长袁仁国能够入围2006年央视年度经济人物并获提名奖,‘也是社会对于茅台的一种认可。如果茅台站不住百元台,那么其他的股票就更没有资格。 茅台站在百元台上,给袁仁国带来的不仅是荣耀,更是责任和压力。股价涨涨跌跌是正常的,今天能上百元,明天就能下百元。水皮宁愿看见一个站不稳百元的茅台,也不愿看见一个10送10除权后站在60元之上的茅台。因为,前一个茅台更真实。 (2007年1月29日) 泡沫是与生俱来 我们不应该主动刺破泡沫,而只需要为限制泡沫破灭对宏观经济的损害做好充分的准备就可以了。 假如的事情也就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但是,今天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不等于明天不会发生。股市的泡沫是与生俱来的,终归有破灭的那一天。那么,如果那一天到来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 我们不应该主动刺破泡沫,而只需要为限制泡沫破灭对宏观经济的损害做好充分的准备就可以了。 这不是水皮的回答,水皮没有资格说这样的话;这也不是周小川的回答;这是格林斯潘的回答,而且是十年前的回答。1996年的12月5日,格林斯潘在华盛顿做了一个著名的演讲,那个演讲的题目就是“非理性繁荣”。 格林斯潘是美联储主席,美国货币改革的决策者。就货币政策而言,格老以为中央银行不应该试图将股票、住房和其他资产价格作为目标。不但如此,格林斯潘进而明确提出,如果金融资产泡沫的崩溃没有威胁到实质经济如生产、就业、价格稳定时,美联储官员就不应该关注。 “事实上,1987年的股市大崩溃对我们的经济几乎没有什么负面的影响。但是,我们不应该低估资产市场以及整个经济之间的复杂关系,也不应该对此感到放心。因此,评估资产负债数据的变化,尤其是资产价格的变化是制定货币政策的一部分”。格林斯潘讲话当天,标准普尔的指数是744.38,比上年同期上涨21%,现在标普的指数已经翻番。 2006年12月底,银监会制定了一份银行信贷、资金的清查指引,指示各商业银行对可能进入股市的资金多加控制,这是一份再正常不过的指引,但是考虑到对股市的影响,银监会并没有在网络上公布,只是下发各大银行。一个月后,这份指引被人捅到了媒体,变成了所谓的重大“利空”。 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在券商的座谈会上针对部分机构进入居民小区拉客开户的行为提出批评,要求机构作好投资者风险教育,本来是正常的善意的提醒,却被媒体渲染成重大利空。 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告诫国有企业专注主营业务,不要盲目炒股,这是李荣融作为国资委负责人的责任所在,但是经过报道,也变成了打压股市的“金牌”之一。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先生年前就对所谓股指4000点的言论提出过批评,认为是头脑发昏,但是最近海外媒体报道他关于泡沫正在形成的观点时,却也被放大成了“大利空”。 水皮在琢磨格林斯潘的讲话时,一直搞不明白,中国的管理层如何为限制泡沫破灭时对经济的损害做好准备,现在想来,银监会的指引、尚福林的讲话、李荣融的告诫都是题中应有之意,也是一种未雨绸缪。 股市有泡沫,股市的泡沫正在生成,股市的泡沫还没有达到要破灭的时候。这是水皮对中国市场现状的判断。其实,泡沫的生成、破灭,就是股市规律,是股市对于人性贪婪的报复,就是矫枉过正。泡沫是自己破的,投资者没话可说,泡沫是管理层人为刺破的,投资者就会把投资的错误一股脑推给管理层,替自己的贪婪开脱。 现在的中国股市已经不再是五年前的股市,对于一个开放的股市,要从阻遏的思维对付流动性过剩,是难上加难的事情。管理层要打压过热的股市有没有办法?如果套用当年的行政手段,可以让股市应声而落,但是对于外资来讲,又如何让他们对A股产生信心呢? 管理层对监管负责,投资者对投资负责,桥归桥,路归路,市场的事情让市场决定,这才是真正的市场经济。 (2007年2月2日) …… P7-10 序言 关于股市的周期、估值和预测 (一) 牛熊轮回,三年一个周期。 中国股市历史上的三次跨年度行情概莫如此。 第一次跨年度行情从1995年的“5·18”起步,经历1996年,最后在1997年7月以后结束,这轮行情史称香港回归行情。 第二轮跨年度行情从1999年的“5·19”起步,历经2000年,最后在2001年6月以后结束,这轮行情史称“5·19”政策行情。 第三次跨年度行情从2005年6月的998点起步,历经2006年,最后在2007年10月以后结束,这轮行情史称股改行情或者奥运行情。 牛市的下半场其实就是熊市的上半场,而熊市的下半场就是牛市的上半场。 对于绝大多数投资者而言,牛熊轮回的判断是完不成的任务,往往大多数人对牛市达成共识时,牛市已经走完上半场,而大多数人对熊市达成共识时,熊市已经走完了下半场。 所以,逆反思维是股市投资的不二法则。 (二) 判断牛熊转换,时间是一个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因素。 价值中枢的确定是一个更为重要的因素。 股价总是围着价值波动的,当人们投资热情高涨的时候,股价往往会高于价值,当人们投资热情衰退的时候,股价往往会低于价值。但总体而言,价格和价值是均衡的。股改前,中国股市的价值中枢是1500点,股改后中国股市的价值中枢在3500点,对应的是25_35倍的平均市盈率。 2006年初,中国股市在1500点不到的位置徘徊,水皮明确地提出年底股指会突破2500点,尽管当时大多数人不相信,但是年底最后一周交易日,上证指数突破2500点,报收2670点;业内戏称水皮为“中国股市第一牛人”。 2007年初,水皮再次预言,上证指数上半年会在3500点左右震荡,十月份才会出现历史高点,一年以后预言再次变成现实。 关键是操作策略。 价值中枢之下和价值中枢之上不同,牛市和熊市也不同,两两组合,有四种搭配。 牛市上半场: 3500点之下:战略上看多,战术上做多。 牛市下半场: 3500之上:战略上看空,战术上做多。 熊市上半场: 3500之上:战略上看空,战术上做多。 熊市下半场: 3500点之下:战略上看多,战术上做多。 (三) 炒股,是一种行为,一种金融行为,行为的背后是心理,大众的心理。 一个公司的股价之所以能在一个交易日从跌停到涨停,基本面没有变化,政策面没有变化,市场面没有变化,甚至公司高贵也没有变化,唯一变化的只能是大众的心理。 悲观了,股价跌停了,乐观了,股价涨停了。 为什么悲观?为什么乐观? 羊群效应,从众心理的结果。 战略上的判断是一个理性的判断,而战略上的操作针对的是非理性的大众心理。 3500点之上战略上看空的依据是3500点之上泡沫开始生成,是一个价值透支的过程,所以必须保持警觉,而战术上做多的出发点则是难得糊涂,众人皆醉我独醒在炒股上是行不通的。因为中国股市没有做空的机制,不随大流就挣不到钱,但被潮流挟持就会失去自我,最终成为套牢一族。 3500点之下战略上看多的依据则是3500点之下股价已经向价值中枢回归,是一个挤压泡沫的过程,所以相对乐观。而战术上做空的出发点则是同样难得糊涂,覆巢之下没有完卵,大势所趋,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在趋势改变之前,没有必要逆势而为,否则一样会在黎明前死去。 (四) 股市投资,都想挣钱,挣大钱,挣快钱,谁都认为自己比别人聪明,都想从别人兜里掏钱,结果往往是被人把钱给掏了。 因为都是自以为聪明人的游戏,所以股市交易的本质其实就是搏杀。 不想成为别人的鱼肉,必须逆向思维。 否则,炒股就炒成股东。 但是,谁又会买不会涨的股票呢? 2006年初,水皮推荐大家买4元钱的宝钢,2007年初,水皮推荐大家买4.0元的工商银行和4.5元的中国联通,结果都认为不会涨的宝钢最高涨到过22元,工商银行涨到过9元,中国联通涨到过13元,一轮大熊市下来,宝钢和联通依然有50%的涨幅,工商银行虽然阶段性跌破过4元,但是和其他动辄50%—70%跌幅的股票比,基本上打成平手,而现今分红的收益则达到4%。 这就是不会涨的股票带给投资者的回报。 不同心态决定不同结果。 投机是投机者的墓志铭,投资是投资者的通行证。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