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是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内在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进行干部选拔任用的鲜明特质。本书立足于历史与现实,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视角,着力用学术语言讲政治,借助马列主义建党学说、政党政治学、程序正义理论等理论工具,较深入地分析了中国特色选贤任能制度的概貌并阐释了党的选贤任能治理经验,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作者结合实践操作的具体程序环节,深入分析事理缘由,针对实践中出现的问题,鞭辟入里、客观理性地加以剖析,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对每一位领导干部提升自身素养和开展管理工作尤其是人事任用富有启示和借鉴价值。 作者简介 仇赟,男,1981年5月出生,江苏金坛人,中共党员,管理学博士,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公共治理与公共政策专业毕业,副省级城市党委组织部门工作,受聘为大连理工大学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研究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共产党组织优势的生成与演进逻辑研究”(21BDJ033)主持人,主要从事中国政治与制度改革、社会正义与公共治理等领域研究。本人牵头完成中央党建领导小组秘书组、全国党建研究会、中组部等中央和省级课题6项,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3项,多次获中组部优秀调研成果奖、省委组织部调研成果一等奖。在《政治学研究》《治理研究》《理论月刊》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被中国社会科学网、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十余篇次。 目录 第一编 价值判断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范畴与方法 第二节 理论工具:程序正义理论 第三节 框架结构与逻辑关系 第四节 创新点和不足 第二章 选贤任能制度:基于国家治理与程序正义视角的观察 第一节 选贤任能制度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在联系 第二节 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的双重拷问 第三节 国内研究与国外观察的视角特点 第四节 程序正义——观察选贤任能制度的新视角 第三章 选贤任能:中国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价值基石 第一节 内涵发展的维度性分析 第二节 历史必然的溯源性分析 第三节 中国特色的比较性分析 第四节 政治作用的功能性分析 第二编 程序分析 第四章 民主推荐程序的正义性分析 第一节 “群众路线”与“群众公认”:民主推荐程序的起源和初衷 第二节 “唯票”和“拉票”:民主推荐程序制度背离现象分析 第三节 从“重要依据”到“重要参考”:民主推荐程序的制度调适 第四节 “四个注重”:民主推荐程序的发展前景 第五章 干部考察程序的正义性分析 第一节 历史脉络与制度发展:干部考察程序的历史发展脉络 第二节 政治功能与制度属性:干部考察程序的五大政治功能与四个制度属性 第三节 现实问题与多重困境:干部考察程序运行的四对矛盾与多重困境 第四节 前景方向与发展路径:注重政治把关与能力选拔 第六章 讨论决定程序的正义性分析 第一节 酝酿与决定:干部选拔任用党内决策程序的鲜明特征 第二节 民主与集中:干部选拔任用党内决策程序的权力制衡 第三节 惯例与规则:干部选拔任用党内决策程序的运行机制 第三编 学理阐释 第七章 制度背离:对“带病提拔”“四唯”等政治现象的学理阐释 第一节 制度背离现象的描述 第二节 制度背离现象的成因解释 第三节 如何对待制度背离现象 第八章 中国特色选贤任能制度程序正义问题的内在逻辑阐释 第一节 公平分配的独立标准 第二节 必经程序的发展完善 第三节 非正义行为的矫正 第四节 不完善程序的调适 第九章 选贤任能委任制:中国特色选贤任能制度的主要形式 第一节 何以形成:选贤任能委任制的成因分析 第二节 何以构成:选贤任能委任制的制度内涵 第三节 有何特色:选贤任能委任制的比较优势 第四节 前景如何:选贤任能委任制的制度发展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