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再现史诗印度--R.K.纳拉扬印度史诗重述三部曲研究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王伟均 |
出版社 | 中山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力求以纳拉扬的英文版印度史诗重述三部曲——《众神、诸魔与其他》《罗摩衍那的故事》和《摩诃婆罗多的故事》为研究对象,以古印度史诗文学中的插话为核心视角切入点,通过研究纳拉扬的英文印度史诗重述本与古印度史诗源文本的对话与比较,分析古印度史诗故事及其插话在现代的文学发展现状与文化价值。全书主要致力于通过分析纳拉扬的英文版印度史诗选取与采用的古印度史诗源文本核心故事及插话,尤其是其中插话的类型及基本功能,以及史诗故事及插话重述后形成的新类型,纳拉扬重述古印度史诗故事及插话的动因、缘由;纳拉扬重述古印度史诗故事及插话的基本途径(故事与叙述)与方法及其叙述规律;纳拉扬重述古印度史诗故事与插话形成的文体层面的新特征及其美学价值;纳拉扬重述古印度史诗故事及插话形成的新主题及其文化意蕴所在;纳拉扬的英文版印度史诗产生的文化影响和所具有的跨文化传播机理及其价值与意义,来实现这一主要目的。 作者简介 王伟均,文学博士、深圳大学饶宗颐文化研究院助理教授,主要从事印度文学与文化、中印文化交流研究。目前己在《外国文学研究》《当代外国文学》《中国比较文学》等刊物发表研究论文多篇,出版合著《东方文学文化精粹》,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研究项目。 目录 序言 绪论 第一章 三部曲重述的基础及缘起 第一节 三部曲及其故事概述 第二节 重述源出与故事基础 第三节 重述缘起与现实基础 第二章 三部曲的故事元素重述 第一节 故事构架的调整变化 第二节 角色功能的分配优化 第三节 环境描写的配置简化 第三章 三部曲的叙述话语重构 第一节 叙述语体的外向转化 第二节 叙述层次的删减简化 第三节 叙述时空的调整优化 第四章 三部曲的新文体特征 第一节 纪传体式的体裁特征 第二节 独具韵味的语言特色 第三节 印度悲剧式文体风格 第五章 三部曲的新主题意蕴 第一节 故事类型重构与新功能 第二节 故事主题转换与差异性 第三节 故事的新主题文化意蕴 第六章 三部曲的跨文化传播特性 第一节 三部曲的跨文化传播特征 第二节 三部曲的跨文化传播策略 第三节 三部曲的跨文化传播理论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后记 伟均同学以博士学位论 文为基础的研究成果终于要 出版了。作为他的导师,我 感到十分欣慰。伟均同学最 开始的计划是研究印度流散 作家的文学创作,但多次选 定的作家和拟定的研究议题 我都不满意,均被我否决, 这一度让他十分沮丧。这也 是攻读博士学位常常会经历 的一个阶段,许多人会因此 放弃,或者选择一个经典作 家,四平八稳地编写提纲, 四平八稳地进行写作,不求 创新,只求四平八稳地顺利 毕业。但伟均同学并没有这 样,他在初期被多次否决而 陷入短期的迷茫之后,很快 沉潜下来,研读文献,研究 理论。 伟均同学的学术敏感性 还是很强的,最终他提出的 研究对象是印度英语小说三 大家之一的R.K.纳拉扬 。当时我担心的是,伟均同 学会陷入自己的研究对象之 中出不来,导致无法提出有 价值的研究问题。因为纳拉 扬是一个非常高产的作家, 他写作的体裁多样,既写小 说,又写散文、理论文章, 同时他还是知名编剧,所以 要想提炼出一个有价值的学 术问题还是颇费思量的。但 最后,伟均提出以纳拉扬的 印度史诗重述三部曲——《 众神、诸魔与其他》(Gods ,Demons,and Others, 1964)、《罗摩衍那的故事 》(The Ramayana,1972) 和《摩诃婆罗多的故事》 (The Mahabharata,1978) 为研究对象,讨论纳拉扬对 于印度史诗插话的重述。这 个选题是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的。纳拉扬的英语文学作品 以接受西式教育的印度本土 精英和英语国家人士为读者 。对于英语国家的读者来说 ,史诗所表现的印度叙事文 学传统,印度人独特的传统 价值观,印度人独特的思考 自我、思考世界、思考自然 、思考自我与世界以及思考 自我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方式 ,印度人独特的思维逻辑, 理解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即便是对于接受西式现代 教育的印度本土精英来说, 理解起来也十分困难。因此 ,对于作者来说,重述本身 就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在重述的过程中,如何 处理源文本与重述文本之问 的关系,是一个值得思考的 问题。故事的哪些相关元素 被突出,哪些相关元素被弱 化甚至省略?故事的叙述方 式、故事叙述的逻辑进行了 怎样的重构?在重述之后, 文本呈现出什么样的新面貌 ?作品的主题发生了怎样的 变化?英语世界的读者如何 接受?这些都是值得研究的 问题。这个议题要求研究者 进行过系统的文学训练,熟 悉叙事学、文体学、主题学 等诸多文学分支领域,同时 也要求研究者具有跨学科视 野,熟悉和掌握传播学、美 学等跨学科研究方法,因此 难度比较大。伟均同学的研 究对于这些问题的讨论可谓 轻车熟路,足见其在理论方 面积累深厚。现在的这个版 本,与其博士学位论文聚焦 于插话的研究相比,研究的 深度与广度都有了极大的突 破。 2017年,我作为高层次 人才被海南师范大学引进, 受聘担任外国语学院与文学 院教授、外国语学院一级学 科负责人,旋即担任外国语 学院院长,因行政事务缠身 ,很少去关注我在暨南大学 指导的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 究生。但伟均同学屡有好消 息传来:我先后得知他对《 摩诃婆罗多》文学插话的整 理与研究获批中国博士后科 学基金面上一等资助项目, 他对印度古典文学插话的研 究获批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 目,他还在核心期刊上发表 论文多篇……相关研究成果 获得认可从另外一些侧面反 映了这部学术著作的质量和 水平。长时间以来,我私下 还是有点担心他选择相对冷 门的学术领域会影响他以后 的学术发展。如今他的学术 研究获得多方面的认可,让 我感觉他当年的选择是没有 错的,这也让我心中的一块 石头落了地。 如今伟均已经博士后出 站,正式人职深圳大学,这 也是他学术之路的起点。伟 均在当今高校知识分子“内 卷”严重的时代能够脱颖而 出,实属不易。同时,我也 希望他的这部著作能够引起 相关领域青年学者的兴趣, 以期他们共同丰富印度古典 文学的研究,考察东方古典 文学之于现代社会的意义、 价值及其在现代社会新的生 命力。 陈义华 2022年1月15日于海口龙 昆南书斋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