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一方面从理论向度阐发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马克思主义之“魂”和传统优秀文化之“根”;另一方面围绕贵州蒙古族风俗风情的生态性,贵阳市生态人文城市建设现状与对策,美丽宜居背景下毕节试验区城乡生态融合发展,遵义市山、水、林、洞一体生态化发展等特定案例,展示了贵州地方文化源远流长的生态智慧,论述了新时代贵州各地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力推进。 作者简介 余满晖,男,汉族,湖南岳阳人。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2006获得广西师范大学哲学硕士学位,2011年获得苏州大学哲学博士学位,2006年硕士毕业以来,一直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近年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完成省部级课题2项及厅局级课题3项,在《自然辩证法研究》《红旗文稿》《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探索》等专业性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成果获得省、市级科研成果奖励3项。 目录 上编 第一章 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的马克思主义之魂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有无的论争及其批判 第二章 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的传统文化之根 第一节 以老庄思想为代表的道家生态观念 第二节 从先秦起始的儒家生态思想 第三节 贵州山地农耕孕育的地方生态意识 第三章 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的西方文化之鉴 第一节 生态地反思:当代西方环境哲学 第二节 绿色的确定性:当代西方环境科学 下编 第四章 生态地生活生产:贵州世居蒙古族的风俗风情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贵州世居蒙古族 第二节 贵州世居蒙古族尊崇自然的生态旨趣 第三节 贵州世居蒙古族敬畏生命的生态取向 第四节 贵州世居蒙古族天人合一的生态思维 第五节 贵州世居蒙古族顺应自然的生态智慧 第六节 贵州世居蒙古族和谐相依的生态追求 第五章 贵阳市生态人文城市建设现状与对策 第一节 问题缘起与生态人文城市的含义 第二节 贵阳生态人文城市建设的现状 第三节 贵阳市生态人文城市建设的独特优势 第四节 贵阳市生态人文城市建设的根本价值准则与基本着力点 第五节 贵阳市生态人文城市建设的举措 第六章 美丽宜居背景下毕节试验区城乡生态融合发展 第一节 问题缘起与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第二节 毕节试验区城乡生态融合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 毕节试验区城乡生态融合的基本现状 第四节 美丽宜居背景下毕节试验区城乡生态融合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第五节 美丽宜居背景下毕节试验区城乡生态融合发展的对策 第七章 遵义市山水生态城市建设 第一节 问题缘起与城市生态化发展 第二节 遵义市山水生态城市建设的状况与成效 第三节 遵义市山水生态城市建设的困难 第四节 遵义市山水生态城市建设的对策思考 第八章 贵州高原水库环境与生态文明建设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贵州高原水库环境研究 第三节 贵州高原水库生态特征 第四节 总结与策略思考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