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素兰著的《送个冬天给青蛙》甄选了汤素兰中短篇童话中幽默题材的童话故事,趣味性的语言是根本,夸张的表现形式是展现。本书是幽默童话第二本。汤素兰童话以精致清新的文字、奇妙趣味的故事、天马行空的想象,引了许许多多的读者,展现了童话这个体裁独有的魅力,也带给了孩子们快乐和引发了他们的思考。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送个冬天给青蛙/汤素兰爱的童话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
作者 | 汤素兰 |
出版社 | 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汤素兰著的《送个冬天给青蛙》甄选了汤素兰中短篇童话中幽默题材的童话故事,趣味性的语言是根本,夸张的表现形式是展现。本书是幽默童话第二本。汤素兰童话以精致清新的文字、奇妙趣味的故事、天马行空的想象,引了许许多多的读者,展现了童话这个体裁独有的魅力,也带给了孩子们快乐和引发了他们的思考。 内容推荐 每到冬天青蛙就冬眠了,所以青蛙从来没有见过冬天。好朋友蓝狐狸想了个办法,把冬天的美景都画下来春天再送给青蛙。你有更好的办法吗? 汤素兰著的《送个冬天给青蛙》收录了《街头艺术家》《橘子仙女》《蟋蟀和雏菊》等故事。 目录 送个冬天给青蛙 街头艺术家 两条小溪 扑满猪 收集彩云来纺线 橘子仙女 蟋蟀和雏菊 会唱歌的秘密 小房子 月亮是只大烙饼 失踪的马 老苹果树 蚌孩子 神仙的烦恼 妹妹是我的 蚕豆花儿 长翅膀的狐狸 捉猎人 好长好长的名字 找快乐 当小狗 跳舞 绿衣小英雄 养宠物 小白和小黄 彩虹 很高很大的伞 红叶的旅行 来自比格星球的孩子 试读章节 街头艺术家 熊妈妈有八个儿子,每个儿子从很小的时候就有一个梦想,并且从小就懂得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老大想当一个农民,打小就跟着爸爸妈妈下地干活。老二想当一个思想家,打小就坐在门槛上发呆,因为据说当思想家最起码的条件就是要会发呆。老三想当眼科医生,他从小就喜欢盯着别人的眼睛看,一看就是老半天,眨都不眨一下,被他盯着的人,最后总是落荒而逃。老四想当理发师,从小就喜欢使用剃刀,他自己的头发总是一长出来,就会被他剃得一根不剩。光剃自己的头他还嫌不够,菜园里的冬瓜刚开始长毛,就被他剃得精光。不只是冬瓜,南瓜、苦瓜、丝瓜也跟着遭殃。老五想当算命先生。熊妈妈跟他说,算命先生不是什么正当职业,但他就是不听劝,他虽然长着一双漂亮的大眼睛,却不分白天黑夜地戴着一副墨镜、手执一根盲棍走路。老六想走钢丝,自从他有了这个想法以后,熊妈妈总是提心吊胆,生怕他会摔死,因为他看到哪儿危险就往哪儿爬,一不留神,他就站到屋脊上去了。老七愿意当厨师,对吃的东西表现出空前的热情和高涨的兴致,他的个子总是向上长多少就向左右长多少,所以,打小时候起,他差不多就是一个正方形。看到他这么胖,熊妈妈劝他减减肥,他自己却说:“要胖一点才能当厨师呀!太瘦了可不行啊!” 老八是家里最小的儿子。老八快快乐乐地玩儿,从来不去想将来要做什么。熊妈妈说:“好儿子,你将来做什么呢?心里总要有个打算啊。”老八拎拎裤子(他的裤子已经快掉到大腿根上了)说:“将来的事情要到了将来才知道啊!” 有一天,森林广场来了个演戏班子,熊妈妈熊爸爸带着八个儿子去看戏。台上演的是一出老戏,第一个上场的演员穿着古时候人穿的长袍,戴一顶非常奇怪的方形布帽,脚蹬一双厚底布靴,白花花的假胡子一直垂到了肚脐。他背着双手,在台上一步一步慢慢地踱了一圈,然后在一张太师椅上坐定,咿咿呀呀地唱。他一唱就是半天。孩子们根本听不懂他唱的是什么。他们一心盼望有两个头上插着野鸡毛的将军,连翻几个跟头,然后,舞枪弄棒打斗一回。可那个穿长袍戴方帽的就像生了根似的,总不见起身,将军也就迟迟不能上阵了。孩子们觉得没劲透了,纷纷打起哈欠来,有的干脆趴在妈妈的怀里,或者倒在爸爸的腿上睡着了。熊妈妈提醒熊爸爸:“孩子们要睡觉了,我们还是回去吧,等一下他们真睡着,要抱八个,我们可吃不消。”熊爸爸说:“对,有道理,我们走吧。” 熊爸爸熊妈妈领着小熊们往家走。孩子们走在前面,爸爸妈妈并肩走在后面。天上的月亮又大又圆。走了一会儿,熊妈妈突然停下脚步:“好像有点不对头。”熊爸爸也停住脚步:“是的,是有点不对头。”熊妈妈接着说:“糟了,老八不见了。”熊爸爸说:“是少了一个孩子,是不是老八,我可得查一查。”爸爸妈妈说话的当口儿,孩子们已经跑出去很远了。熊爸爸一边喊着:“站住!站住!”一边迈开大步追上去。路边热心的人以为他追小偷,马上跑上来问:“要不要帮忙?”熊妈妈不好意思地说:“不用啦,他在追我们的儿子。” 熊爸爸追上小家伙们,数一数,只有七个!查一查,还真是少了老八! 熊爸爸熊妈妈只得领着七只小熊,回头去找老八。他们找得可仔细了,路边的田塍、沟坎、树丛、草地,一个地方也不放过。但没有找到老八。 “天哪,这孩子能在哪儿呢?”熊妈妈说,“难道他还留在戏场里,没出来?” “对!肯定在那儿!”熊爸爸一拍大腿。 熊爸爸熊妈妈赶回戏场,戏已经散了,广场上空空荡荡的,临时搭建的舞台上也空空荡荡的。他们的心悬起来了,悬得老高老高——天哪,他们的老八,他们可爱的老八哪去了呢? 突然,他们听到舞台上传来一声:“呀呀呀呀——呀!”一个白胡子小老头冲上舞台。只见他一个金鸡独立亮相,左边的白胡子掉了,右边的长眉毛掉了,金鸡也没法独立了——“扑通!”他朝前摔了个嘴啃泥! 熊爸爸熊妈妈立刻冲上前去:舞台上的哪是什么小老头呀,就是他们可爱的老八呀!哪有什么白胡子白眉毛呀,原来都是玉米胡子! “快跟我们回家去!”熊妈妈说。 “不,我要演戏!”老八说。 “你不走,我们可先走了!”熊爸爸故意说,还招呼七只小熊,“来,跟爸爸走,让他独自留在这儿,让妖怪吃掉!” “不,不许走!我演戏,你们当观众!”老八说。 “才不看你演戏呢!”七个小哥哥说。 “就要你们看!”老八说。 熊妈妈看看可爱的老八,对七只小熊和熊爸爸说:“我们就一起看看老八的表演,好不好?我们如果不看,老八会伤心的。” 熊妈妈、熊爸爸和七个小熊哥哥就站在舞台下,看老八在舞台上演戏。 过了一会儿,熊妈妈、熊爸爸和七个小熊哥哥坐下来,看老八在舞台上演戏。因为老八的演出太精彩了,他们看着看着,看入迷了。 P4-8 序言 朱自强 我评价一个作家,常常想到他的原点。所谓原点,是他的早期作品。对很多作家来说,早期的作品是他的初心,他的本性和能力所在。人的成长终其一生,作家的成长也是如此。 但是,日后的成长所呈现的枝繁叶茂,依然还是与根系有着密切的联系。 我第一次读到的汤素兰的文字,是她研究童话的一篇论文,发表在《浙江师范大学学报》上。虽然时间久远,论文的题目已经忘了,但她对经典童话如数家珍,以及非常到位的感悟和品评却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我再次读到的汤素兰的文字已不再是研究,而是创作,短篇童话《白脖儿和白尾儿》。当时阅读的惊喜,至今记忆犹新。这篇童话对幼儿心性、幼儿思维逻辑的生动表现,对人物性格的婉转描写,对幽默的自然呈现,不仅在青年作家中,就是放在整个童话创作界,都是才华横溢之作。1992年在长沙开会,第一次见到汤素兰,我曾表露过对这篇童话的激赏。 再之后,读到的就是她的《红鞋子》。《红鞋子》在我心目中,是中国短篇童话中的经典作品。 在阅读儿童文学时,我有一个阅读习惯,就是看作品里的对话够不够多,对话写得够不够好。因为与成人作家对生活情态的间接转述相比,写人物之间的对话,更能造就作品的临场感,更能表现、暗示人物的性格和心理。 《红鞋子》就非常重视对话,并将对话写得极为精彩。红鞋子、小老鼠说的每一句话,既符合他俩的物性,又有着故事所需要的性格。比如,红鞋子说:“夜里没有伙伴在一起,我会害怕的,你知道,我以前从来没有在外面过过夜。”而小老鼠则说:“我可不知道你有没有单独在外面过过夜,我对鞋子的事知道得不多。我自己嘛,不管是在外面还是在家里,从来都是单独过夜的。只要不碰上猫,我看就没什么可怕的。”红鞋子就说:“我不怕猫,我怕孤独。”小老鼠不知道什么是孤独,就问:“孤独是什么样子的?”红鞋子说:“孤独就是心里空空的。”小老鼠纠正红鞋子:“心里空空的?不对吧?你是不是想说肚子里空空的?那不叫孤独,那叫饿。” 这样精彩的对话,真是堪比世界上任何一篇经典童话。我想说的是,好的童话故事往往是由对话推动着向前发展的。对话使作品成为一种直接的表现,胜过间接的叙述性交代。同时,这样的对话又有着弦外之音的暗示性,胜过叙述语言对意图的“欲盖弥彰”。 在《红鞋子》这个故事的最后,小老鼠帮助红鞋子找到了家,让她和另一只红鞋子团聚。当小老鼠独自慢慢地朝森林边的树皮小屋走去时,“他的心里有了一点儿空空的感觉,这感觉和饿了还真不是一回事儿。他头一次发觉独自走在路上原来是这么安静,简直太安静了。他想,要是这会儿,树皮小屋里有一只小老鼠在等待着他回家,该多好!”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小老鼠内心(性格)的变化。正是因为有了前面的那些对话,小老鼠的这一性格的变化、发展十分自然,有如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精彩的对话使《红鞋子》成了表现的艺术,而不是说明的写作。 汤素兰的童话再出现在我的阅读视野,是系列童话故事《笨狼的故事》。这部与《白脖儿和白尾儿》《红鞋子》一脉相承的系列作品,使年轻的汤素兰成为了一个“大作家”。十八年前,我在《中国儿童文学与现代化进程》一书中,对其给予了高度评价:“在我们展望中国幽默儿童文学的前景时,青年作家汤素兰的《笨狼的故事》为我们增添了相当的自信。汤素兰有极好的创作幼儿童话的艺术感觉,她虽然年轻,却是实力派。在我看来,幼儿文学创作是对儿童文学作家的更严格的考验。在中国儿童文学作家中,像汤素兰这样能够洞察幼儿心性并将其原汁原味地艺术再现出来的作家为数不多。《笨狼的故事》中的有些故事会让我想起英国作家米尔恩的世界级名著《小熊温尼·菩》的幽默,因为它不仅同样以人物的性格推动故事的展开,而且小笨狼的天真、善良、无知却充满了求知欲的性格也与小熊温尼·菩颇有几分神似。而《笨狼的故事》中的有些故事的热闹荒诞、异想天开,又大有美国的华特·迪斯尼的动画片《米老鼠和唐老鸭》之风。《笨狼的故事》由多个系列故事构成,‘把家弄丢了’‘晾尾巴’‘半小时爸爸’‘坐到屋顶上’‘有用的合同’‘电话和门铃’‘篮球赛上的精彩表演’等小故事个个通体幽默。笨狼通过那些不露声色的幽默表演,已经成为幽默人物形象的典型,也许用演艺界的称谓‘笑星’来封它会更合适。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作为幽默儿童文学的《笨狼的故事》的成功,得之于作家以一种具有幽默气质的人生态度面对幼儿的生命世界。我相信,《笨狼的故事》的作者如果没有这种轻松洒脱、乐天达观、对幼儿的生命充满信任的儿童观,幼儿生命世界本身的幽默品性终将被遮蔽,幽默文学特有的表现形态也无从获得。” 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的幻想小说创作开始自觉并渐渐形成一定的气势,汤素兰也拿出了风格独特的幻想小说《阁楼精灵》。我初读汤素兰的幻想小说《阁楼精灵》时,就感觉到这是一部耐人寻味的思想性的作品。《阁楼精灵》以其对人类在现代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的表现,在汤素兰的儿童文学创作中,占据一个特殊的重要的位置。 在我与何卫青合著的《中国幻想小说论》中,何卫青甚至将《阁楼精灵》归类为“童话模式”的幻想小说,这让我想到作品中这样的笔墨—— 如果你曾经去过茂密的楠竹林,或许你会在竹林里碰到一种小精灵,他们住在空空的竹节里面,特别会吹笛子。月光明亮的夜晚,他们坐在竹梢上一边看星星一边吹笛子。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吹笛子的高手,或者想要一支声音悦耳的竹笛,你最好在明亮的晚上去竹林里,将身子靠着某株挺拔的竹子,耐心地等待。因为有的小精灵吹笛子吹累了,或者夜太深了,他坐在竹梢上打瞌睡,会不小心从竹梢上摔下来。这时候,你伸出手掌,轻轻把他托住,不让他摔到地上,不让地上的沙子硌疼他的屁股,为了感谢你,他就会答应你向他提出的要求,告诉你哪一根竹子适合做竹笛。据说从前的笛子都是用小精灵选的竹子做的,声音特别好听。 这段意境空灵、美妙的文字,的确唤起我们阅读那些优美童话的审美感受。我以为,这种表现的底蕴依然与作家的原点有关。汤素兰采用这种将前现代的童话思维和现代的小说思维,进行杂糅这一艺术形式,很可能内里的原因是前现代意识与现代意识在审美过程中的一种交融。在我这里,这种交融的结果是产生了非常有价值的思想信息,使《阁楼精灵》将前现代思想和现代思想进行“创造性结合”,成为颇具前沿性的具有后现代思想的文本。如果说,《红鞋子》是中国短篇童话的经典,《笨狼的故事》是系列童话的经典,那么,《阁楼精灵》则堪称中国幻想小说的一部经典。 我在汤素兰作为作家的成长中,看到了一条从初期的原点上开启的一条主线——童话的心性和才华。如今,凭着《红鞋子》《笨狼的故事》《阁楼精灵》《奇迹花园》等一系列堪称经典的作品,汤素兰已经成为90年代成长起来的儿童文学作家中的当之无愧的扛鼎作家,她的童话作品以及幻想小说,标示出中国儿童文学所达到的艺术高度。 现在,汤素兰将包括《白脖儿和白尾儿》《红鞋子》在内的以短篇为主的童话作品,编辑成《夏夜舞会》《狐姐的茶馆》《树叶船》《送个冬天给青蛙》《狮子的梦》《老木大叔的南瓜》六卷出版,欣喜之中作序推荐。 2016年12月19日 于中国海洋大学儿童文学研究所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