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公司联合创始人。1985年获得由里根总统授予的国家级技术勋章。1997年成为《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同年被评为最成功的管理者,是声名显赫的“计算机狂人”。2007年被《财富》杂志评为年度最伟大商人。2009年被《财富》杂志评为这十年美国最佳CEO,同年当选《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之一。
他是一个美国式的英雄,几经起伏,但依然屹立不倒。他创造了“苹果”,掀起了个人电脑的风潮,改变了一个时代,但却在最顶峰的时候被“驱逐”。12年后,他卷土重来,开始了第二个“史蒂夫·乔布斯”时代。2010年5月,乔布斯领导的苹果公司市值超过微软,成为全球第一大科技公司。2011年8月10日,苹果公司市值超过埃克森美孚,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
活着就是为改变世界——难道还有其他原因吗?乔布斯的这句话,不知激励了多少人。
他走了,除了苹果,他还留下什么?
王禹澎编著的《乔布斯语录》是史蒂夫·乔布斯留给世人最好的礼物!
王禹澎编著的《乔布斯语录》是第一本浓缩乔布斯精华语录并加以点评的励志读本,是献给果粉们的珍贵礼物!《乔布斯语录》视角独特,精选出乔布斯说过的最有启发的话,加上语录点评,既有原汁原味的内容,让人们更加了解真正的乔布斯,又有进一步的点评和背景介绍,很有启发性。《乔布斯语录》以乔布斯的人生轨迹为纲来编织材料,使读者在阅读语录的同时,能够根据乔布斯当时所处的人生阶段和相应的重大事件来体味语录,能收获更多。
第一章 “被遗弃”与“被选择”,少年乔布斯
叛逆少年(1955年—1975年)
17岁他退学了
18岁他从禅道中领悟人生真谛
19岁他去印度攀登了喜马拉雅山
第二章 苹果诞生,两个史蒂夫缔造了一个时代的传奇
创业艰辛(1976年—1983年)
25岁他的苹果公司成功上市
27岁他重组麦金塔团队
第三章 帮主被逐,流落江湖
被逐出苹果(1983年—1986年)
28岁他招聘约翰 斯卡利出任
苹果公司CEO
29岁他极力宣传麦金塔
30岁他被赶出了苹果公司
第四章 另起炉灶,开启复仇之旅
另起东山(1986年—1996年)
31岁他创立皮克斯动画工作室
40岁他的皮克斯动画工作室上市
第五章 帮主归来
再掌苹果(1996年—1998年)
41岁他返回苹果担任顾问
42岁他再次领导苹果,出任“临时CEO”
43岁他推出iMac计算机
第六章 续写神话,再造传奇
铸就辉煌(1999年—2011年)
45岁他正式成为苹果CEO
50岁他在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上进行主题演讲
52岁他宣布苹果电脑公司正式更名为苹果公司
55岁他领导的苹果市值超过微软成为市值最高的科技公司
附录 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
参考文献
29岁他极力宣传麦金塔
我认为一个人对自己的出生抱有好奇心是十分自然的事,我就曾探究过自己的身世。但我是一个深信后天环境影响一切的人,我认为一个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都与自身成长过程中所遭遇的实际经验密切相关。
——史蒂夫·乔布斯1984年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时说道
语录解读
每一个成功人士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根据自己的性格选择自己喜欢并适合自己的职业。乔布斯是一个私生子。在美国20世纪50年代,私生子被收养的情况比较普遍。乔布斯长大后曾经寻找过他的亲生父母。关于他的身世,有许多不同的版本,其中最流行的是他自己所给出的一个说辞——他的生父是加州某大学的助教,跟大学里的一个女研究生产生感情生下了乔布斯。乔布斯出生后不久就被他的亲生父母送给了旧金山的一对夫妇,这对夫妇就是乔布斯现在的父母——保罗·乔布斯和克拉拉·乔布斯。乔布斯是一个典型的叛逆少年,聪明又淘气。他的养父母对他宠爱有加。乔布斯很小的时候就知道自己是一个特别的人。他的身上有许多鲜明的个性,和其他的孩子有所不同。后来乔布斯不断地创造奇迹,也许一切都源于他这种鲜明的个性。
麦金塔的每一位成员都是非常出色的,最为重要的是,他们每一个人对待生命都有一致的看法:产品最终的成果就是对生命最好的回馈。
麦金塔的每一位成员都期盼着这项产品问世,在他们看来,这项产品甚至比他们自己的生命更为重要。麦金塔电脑的成败将决定苹果电脑公司的未来,麦金塔的所有成员都认为麦金塔电脑将会是我们一生中创造出的最好的产品。麦金塔电脑问世以后所有成员仍然可以继续留在这里共同研发后续机型,最后,再各奔前程。
——史蒂夫·乔布斯1984年写于MacWorld杂志创刊号
语录解读
无论什么样的企业,只要你想创造出与众不同的产品,那么首先你就要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团队。乔布斯深明此理,于是他就组建了一个这样的团队——麦金塔电脑小组。麦金塔是苹果公司海盗文化的灵魂所在。在早期,苹果公司曾在自己的公司大楼楼顶悬挂海盗旗帜,乔布斯要以此来告诉世人苹果是一个多么与众不同的公司。其实,麦金塔小组原本是由拉斯金负责的,后来乔布斯介入并完全接管了该小组,成为了麦金塔小组的负责人。麦金塔小组的成员不仅仅是工程师,更是艺术家。对他们来说用科技改造社会的方法就是最完美的艺术,科技创新出来的产品是最完美的艺术品。曾任麦金塔小组程序员的安迪·赫兹菲尔德(Andy Henzfeld)说:“我们都非常喜欢AppleⅡ,而且也都很喜欢艺术。所以我们才会希望麦金塔电脑能够成为AppleⅡ的继承者,并且成为作家、音乐家以及艺术家的专属电脑。”
产品的与众不同来自于创造团队的不断创新,同样,能生产出与众不同的产品的公司一定拥有一个极具创新精神的团队。苹果公司的海盗团队就是这样一个与众不同且极具创新精神的王牌军团,而乔布斯就是这个王牌军团的核心。
从事麦金塔电脑设计工作的成员是麦金塔电脑的前进动力,这是一群有创意的人。我的工作就是为他们清除团队中的害群之马,扫清障碍,为他们的提供创造的空间。
——史蒂夫·乔布斯1984年写于Macwlorld杂志创刊号
语录解读
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有才华、有想法与有创意的人,但格外缺乏对关键人员进行优化组合的人。有人曾形容乔布斯是人才的挑选人。这是对乔布斯很高的一个评价,因为人才挑选人这个术语是用来形容那些独具慧眼、能很好地识别人才的高人,无疑乔布斯就是这样的高人中的高人。乔布斯是一个杰出的领导者,首先他是一个杰出的人才挑选人。他懂得如何选择和任用不同的人才,剔除害群之马,为真正的人才创造良好的施展才华的空间。事实上,很多新创建的公司往往有很多工程师,他们有才华、有想法,但是却不知道谁的声音是对的,这时就需要一个决策者来为他们指明方向,找出最优秀的队员,放大他的声音,同时找出不合格的人员,阻止他破坏团队。杰出的领导者就要有杰出的判断抉择能力,发现优秀者让其发挥优势,找出“老鼠屎”让其早早离开团队。
我们所有人走到一起创造这个新产品,我们觉得这可能是我们一生中所从事的最伟大的事业。除非你对此充满激情,否则你将无法取得成功,最后你终将放弃。
——史蒂夫·乔布斯1984年为MacWorld杂志创刊号撰写的一篇文章
语录解读
激情是一种精神境界,是一种力量源泉。如果你能充满激情地进行工作,那么便能大大提高你的工作效率。只有热爱,才会有激情。如果你对工作缺乏兴趣,只是消极被动地应付了事,那么你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原地踏步,毫无生气可言;反之,如果你热爱你的工作,那么你就会对它充满激情、充满热忱,最终你必将取得成功。其实很多时候,不是因为许多事情难以办到,才让我们失去了激情;而是因为我们失去了激情,所以许多事情才难以办到。在生活中,当我们开始打算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决不能只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而应该全身心地投入,注入足够的激情,只有这样你才能披荆斩棘,克服诸多困难。
乔布斯的成功也正是因为他充满了激情,他时刻关注的是自己创造出来的产品能否真正地改变世界。乔布斯之所以能够获得巨大的声誉,其实并不在于他创造出了伟大的电脑、伟大的手机,而在于他那改变世界的激情鼓舞人心,激励着无数的青年创业者。
我们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要以创新产品来引导行业,不仅仅是针对那些每天都在使用计算机的专业人士,同时也针对几百万从来没使用过计算机的人。换句话来说,就是我们要提供目前最具弹性与技术最先进的电脑。
——史蒂夫·乔布斯在1984年的年度报告中说道
语录解读
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它起源于拉丁语,原意有三层含义,第一,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改变。
乔布斯一直致力于创新,他所投入的心力甚至可以用疯狂来形容。但是乔布斯在接受采访时却说,他并非为创新而创新,他只是想要创造一些与众不同的产品,或是非常棒的产品。因为他要用苹果的创新产品来引导行业,这是他的目标。乔布斯想制造出目前最具弹性和技术最先进的电脑,不仅仅给那些每天都在使用计算机的专业人士,同时也针对那些从来没有使用过计算机的人,让他们也对计算机产生兴趣。
乔布斯认为,苹果公司的首要目标是制造世界上最优秀的个人计算机,而不是成为全球最大或者最富有的公司。他认为创新的关键是动机,一定要搞明白消费者真正想要什么。只有知道了消费者的需求,才能更好地投入,取得最后成功。
P26-35
有3个著名的“苹果”对人类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一个诱惑了夏娃,一个砸醒了牛顿,一个由乔布斯创造,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惊喜。如果说从牛顿那里我们学到的是努力探索世界,那么,从乔布斯那里,我们学到的是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是创新,是坚忍不拔、越挫越勇,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活!
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难道还有其他原因吗?(We re here to put a dent in the universe.Otherwise why else even be here?)乔布斯的这句话,不知激励了多少人。
在所有伟大的硅谷创业英雄里,乔布斯是我们无法绕过的一颗最闪亮的明星。同时,他还是世界舞台上最具沟通魅力的大师级人物,也是全世界最擅长掳获人心的演讲者。
乔布斯说,自己真的是非常幸运,在很早的时候就找到了感兴趣的那些东西。他和史蒂夫·沃兹尼亚克在20多岁的时候就开创了苹果公司。10年之后,这个公司从只有两个穷小子发展到拥有4000多名员工、市值超过20亿美元的大公司。
令乔布斯如此卓尔不凡的,真的是幸运吗?不是的。实际上,乔布斯可谓命运坎坷。1955年2月24日,乔布斯出生于美国旧金山。他的母亲是一名年轻未婚的在校学生,乔布斯出生不久,没有养育能力的母亲就将他送给别人抚养。乔布斯的养父母没有受过大学教育。乔布斯年轻时也迷茫过,曾是个才智超群而又玩世不恭的叛逆少年,他有着平常人所具有的很多毛病和缺点,但是,他居然凭着自己超凡的努力,逐渐找到了自己的真正使命,终于实现了“改变世界”的承诺。
2001年,美国《洛杉矶时报》公布“本世纪经济领域50名最有影响力人物”的评选结果,乔布斯和苹果电脑公司另一位创始人史蒂夫·沃兹尼亚克并列第5名。他们的主要贡献是“创办苹果电脑公司,苹果I和苹果II的出现带动了全球个人电脑的普及应用浪潮,并迫使IBM PC于1981年面世”。作为个人电脑发明时代的巨人,乔布斯影响了今天我们所有人获得与交流信息的方式。在全球的消费电子产品领域,乔布斯带领的苹果公司一直以其超前的工业设计引领潮流。
2011年10月5日,乔布斯因身患胰腺癌去世,享年56岁。乔布斯逝世后,美国总统奥巴马、俄国总统梅德韦杰夫亲自致悼词,而整个通信与IT行业都在悼念这位传奇人物。奥巴马说:“史蒂夫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创新者之一,他勇于与众不同地思考问题,敢于相信自己可以改变世界。他的天赋和才华也使他能够做到。他改变了我们的生活,重塑了整个业界,并实现了人类历史上最罕见的壮举之一,即他改变了我们每个人看这个世界的方式。”
乔布斯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每天早晨都会对着镜子问自己:“如果今天是你生命中的最后一天,你会不会完成你今天想做的事情呢?”如果答案连续好几天都是“不”的话,他就明白自己需要改变一些事情了。
乔布斯说,“记住你即将死去”是他一生中遇到的最重要箴言。这句话帮他指明了生命的方向。“因为几乎所有的事情,包括所有来自外部的期望、所有的荣誉、所有的骄傲、所有对困难和失败的恐惧,所有的这些在死亡面前都会消失。你已经什么都没有了,你没有理由不去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
对于失败,乔布斯也有异于常人的豁达和智慧。他说:“被苹果公司炒鱿鱼是我这辈子发生的最棒的事情。因为,作为一个成功者的负重感被作为一个创业者的轻松感所代替,对任何事情都不再那么特别看重了。这让我感觉很自由,我进入了生命中最有创造力的一个阶段。
“我可以非常肯定,如果当初我不被苹果开除的话,那么后来的这些事情一件也不会发生的。良药确实苦口,但是我想病人需要这个药。有些时候,上帝会跟你开一个很大的玩笑。这时不要失去信仰。我确信,我热爱我所做的事情,是这些年来支持我继续的唯一理由。
“你需要去找到你所爱的东西。你的工作将会占据生活中很大的一部分。你只有相信自己所做的是伟大的工作,你才能怡然自得。如果你现在还没有找到,那么继续找,不要停下来。只要全心全意地去找,在你找到的时候,你的心就会告诉你的。所以继续找,直到你找到它为止,千万不要停下来!
“你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不要浪费时间活在别人的生活里。不要被教条束缚,那意味着你将按别人的想法生活。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勇气去听从来自内心的指示。
“求知若饥,虚心若愚。我总是希望自己能够那样,我也希望你们能这样!”
乔布斯语录,这是乔布斯留给世人最好的礼物。
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得到欧思佩、宋婧琳、谢吉瑞、李妍、邢松、仇奇、张永政、耿换梅、王妍苹、杜忠明、秦涛、王立群等的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王禹澎
2011年10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