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离心泵设计通用技术 |
分类 |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机械工业 |
作者 | 编者:牟介刚//谷云庆 著 牟介刚,谷云庆 编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作者简介 \t牟介刚,男,1963年4月生,吉林省辉南县人,博士、教授、教授级高工、博士生导师,现任浙江工业大学工业泵研究所所长。1981年至1985年本科于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水力机械专业读书,2002年至2005年于浙江大学化工过程机械专业在职攻读博士学位。1985年至2004年于沈阳水泵研究所工作,2004年至今于浙江工业大学工业泵研究所工作,30多年来一直从事泵专业的研究、设计、检测、标准化、教学等方面工作。先后担任的职务为:沈阳水泵研究所副所长兼总工程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泵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泵类产品质量检验中心副主任、全国泵产品节能中心主任、中国泵系统绿色节能产业联盟理事长、中国水利企业协会流体装备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各种职务。研究方向为泵类产品的基础理论及工程应用。主要工作业绩:科研方面:完成国家科技部、国家发改委、省部级各种科研项目20余项,全部通过验收。产品方面:组织2个系列产品的全国行业联合设计,完成各种离心泵、混流泵等产品设计60余个规格,全部通过鉴定。论文方面:在《农业机械学报》、《上海交通大学学报》、《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WorldPumps》等靠前外期刊杂志上发表泵方面的学术论文200余篇。专著方面:出版泵方面著作7部,其中3部为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4部为泵行业内部出版。标准方面:主持召开全国泵标准化行业会议10余次,组织编制、审查泵方面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100余项,负责主持制定GB19762-2007《清水离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强制性国家标准。获奖方面: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级等各种奖励和表彰16项。方面:申报有关泵方面的发明、实用新型共计100余项,其中60余项已获授权。发明《新型高效节能泵》ZL200910154110.2于2014年被浙江省知识产权局评为十大具有价值的,获第十六届中国奖提名。成果转化:科研成果广泛应用于泵行业中,产业化产值达10亿余元。 目录 \t前言 \t章泵零部件常用公差配合选择设计1 \t1.1基础知识介绍1 \t1.1.1术语和定义1 \t1.1.2部分有关术语和定义的详细说明3 \t1.1.3标准公差5 \t1.1.4基本偏差7 \t1.2一般配合面的选择设计8 \t1.3滚动轴承部分的选择设计9 \t1.4滑动轴承部分的选择设计9 \t1.5一般转动摩擦面的选择设计10 \t1.6螺纹配合的选择设计10 \t1.7零部件密封面的选择设计11 \t1.8未注公差的技术要求11 \t1.8.1线性尺寸的一般公差等级和极限偏差11 \t1.8.2未注角度的技术要求12 \t1.8.3未注螺纹的技术要求12 \t1.9铸件过流部位尺寸公差13 \t1.9.1概述13 \t1.9.2一般技术要求14 \t1.9.3特殊要求15 \t1.9.4水力尺寸检测项目15 \t第2章泵零部件表面粗糙度选择设计25 \t2.1表面粗糙度概述25 \t2.1.1表面粗糙度25 \t2.1.2对机械零件的影响25 \t2.1.3对机械设备功能的影响27 \t2.1.4表面粗糙度选用原则27 \t2.1.5世界各国表面粗糙度标准27 \t2.2常用公差配合表面粗糙度选择设计29 \t2.3常用工作表面粗糙度选择设计32 \t2.4常用加工方法可能达到的表面粗糙度等级35 \t2.5表面粗糙度参数值选用推荐37 \t2.6泵配合面的表面粗糙度选择设计38 \t2.7泵滚动轴承部分的表面粗糙度选择设计41 \t2.8泵滑动轴承部分的表面粗糙度选择设计42 \t2.9泵零部件密封面的表面粗糙度选择设计43 \t第3章泵的防锈方法及产品清洁度44 \t3.1产品防锈的技术要求44 \t3.2防锈前处理44 \t3.2.1零件表面清理44 \t3.2.2零部件清洗44 \t3.2.3零部件干燥45 \t3.3产品防锈处理方法45 \t3.3.1产品及零件装备包装时的防锈方法45 \t3.3.2库房防锈方法50 \t3.3.3防锈包装方法50 \t3.4防锈的检验方法52 \t3.4.1零件清洗后表面清洁度的检验52 \t3.4.2防锈处理检查52 \t3.5产品清洁度术语和定义52 \t3.5.1清洁度52 \t3.5.2清洁度限值53 \t3.6清洁度测定方法53 \t3.7泵清洁度限值53 \t第4章泵产品的表面质量及涂装技术55 \t4.1泵产品的外观质量55 \t4.1.1产品表面修整55 \t4.1.2外连接螺栓56 \t4.1.3配管56 \t4.1.4标牌56 \t4.2表面质量的打光要求56 \t4.2.1打光前零件表面质量56 \t4.2.2打光方法57 \t4.2.3打光工艺方法的选用57 \t4.2.4打光工具57 \t4.2.5打光工艺操作规程59 \t4.2.6打光表面质量验收60 \t4.3涂装范围61 \t4.4零部件涂装前期准备61 \t4.4.1表面预处理61 \t4.4.2涂装环境62 \t4.5产品涂装方法与要求62 \t4.6产品涂漆的颜色与厚度65 \t4.7涂装检查69 \t第5章泵常用的轴承部件标准件70 \t5.1滑动轴承部件B1207-7270 \t5.1.1滑动轴承甲部件70 \t5.1.2滑动轴承乙部件72 \t5.2干油滚动轴承部件B1204-8476 \t5.2.1干油滚动轴承甲部件76 \t5.2.2干油滚动轴承乙部件77 \t5.3托架部件B1201-9080 \t5.4油位计部件B1301-82(72)81 \t5.4.1油位计部件B1301-7281 \t5.4.2油位计部件B1301-8284 \t5.5悬架部件B1208-8288 \t5.5.1悬架部件B1208-8288 \t5.5.2油孔盖B1208-82-0390 \t5.6悬架部件B1208A-8990 \t5.7悬架部件B1209-8292 \t5.8悬架部件B1210G-9694 \t5.9防尘盘B2110-6796 \t5.10挡水圈B2107-82(66)98 \t5.10.1挡水圈B2107-6698 \t5.10.2挡水圈B2107-8299 \t5.11挡水圈B2107A-84100 \t5.12螺塞B3301-72101 \t5.13管堵B3303-66102 \t5.14管背帽B3304-84103 \t5.15油孔盖B5106-72104 \t5.16气孔盖B5106-82105 \t第6章泵常用的联轴器标准件107 \t6.1柱销弹性联轴器B1101-84107 \t6.1.1柱销弹性联轴器B1101-84107 \t6.1.2泵联轴器109 \t6.1.3电动机联轴器111 \t6.1.4柱销B1101-66-3113 \t6.1.5弹性圈B1101-66-4114 \t6.1.6挡圈B1101-66-5115 \t6.2爪形加长联轴器B1103-82116 \t6.2.1爪形加长联轴器B1103-82116 \t6.2.2泵联轴器118 \t6.2.3爪形联轴器119 \t6.2.4中间联轴器121 \t6.2.5电动机联轴器122 \t6.3弹性块B1104-66124 \t6.4联轴器罩125 \t6.4.1联轴器罩B1105-82125 \t6.4.2联轴器罩B1105-82B126 \t6.4.3联轴器罩B1105-89129 \t6.4.4联轴器罩B1105-89C130 \t第7章泵常用的密封标准件135 \t7.1机械密封端盖135 \t7.1.1机械密封端盖(平衡型)B2111-82135 \t7.1.2机械密封端盖(不平衡型)B2111-82136 \t7.2机械密封端盖B2111A-96(89)138 \t7.2.1机械密封端盖B2111A-89138 \t7.2.2机械密封端盖(平衡型)B2111A-96140 \t7.2.3机械密封端盖(不平衡型)B2111A-96141 \t7.3软填料密封部件B8102-96(82)143 \t7.3.1软填料密封部件B8102-82143 \t7.3.2软填料密封部件B8102-96145 \t7.4填料密封部件B8102A-89146 \t…… \t第8章泵常用的其他标准件 \t参考文献 内容推荐 本书从离心泵产品的实用性、可操作性设计和制造通用技术角度,为泵行业设计人员提拱了全面、系统、准确、可靠、实用的泵产品通用设计技术。主要内容包括泵零部件常用公差配合选择设计、泵零部件表面粗糙度选择设计、泵的防锈方法及产品清洁度、泵产品的表面质量及涂装技术、泵常用的轴承标准件、泵常用的联轴器标准件、泵常用的密封标准件及泵常用的其他标准件。本书将通用技术与离心泵产品的设计制造完美地结合起来,便于专业读者学习和使用。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