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法布尔传/世界名人传记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法)乔治-维克托·勒格罗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让-亨利·法布尔(1823-1915年),法国著名昆虫学家、动物行为学家、文学家、教育家,一生清贫而勤奋。他的著作《昆虫记》不仅是一部科学百科,也是一部文学巨著,在法国乃至世界自然科学史与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法布尔也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昆虫界的维吉尔”
乔治-维克托·勒格罗博士是法布尔忠实的门生兼挚友,曾长期陪伴法布尔至其生命最后时光。作者对法布尔的认识全面、真实,且传记所依据资料均属一手,“我主要是听他讲,动员他的思绪,唤起他对同时代人的回忆或者对过去学生的印象,对证据加以确认,同时收集他的手稿,利用有幸得来的他的全部书信。”
《法布尔传》的初稿在法布尔在世时完成,由法布尔亲自作序。法布尔在序中写到:“所以(勒格罗)就在我身旁复原了我曾经长期注视的那个世界,把我的方法、思想以及全部著作和发现压缩在一部感人的传略中,准确地表现出来。”
作者简介
乔治-维克托·勒格罗(G.-V.Legros),是法布尔的崇拜者、挚友和知己,曾长期陪伴传主直至其最后的岁月。
目录

前言
一 对自然的直觉
二 小学教师
三 旅居科西嘉
四 在阿维尼翁
五 一位伟大的教育家
六 隐居
七 诠释大自然
八 神奇的本能
九 物种变化论
十 道德的假象
十一 和谐
十二 不和谐
十三 复圣
十四 表现大自然
十五 动物史诗
十六 另几位大师
十七 工作之余
十八 暮年
十九 盛名之下
二十 诸多小奥秘之后的大奥秘
译者后记
序言
能把认为该做的事办得
如此成功的这位挚友认为,
如果再把我的生平以及受命
完成事业的全貌介绍给读者
,作为补充,那将大有裨益

为了办好这件事,他通
过我的书信和多次长谈,挖
掘出在一定程度上值得回忆
的大量内容,它们足以勾勒
出一个人的生平,尤其是像
我这样,虽不乏忧虑,但缺
少小插曲和大反复的人。因
为我的一生,尤其是近三十
年,几乎完全处于隐居状态
,无声无息。
况且,不无益处的是,
他提请公众警惕那些关于我
本人的谬误、夸张和谣言,
恢复事物的本来面目。
我这位忠实的门生认为
,应该放弃太宽的涉猎和“
太多的想法”,并自己承担
了这项工作。这在一定程度
上出色地代替了他曾经建议
由我来写的那份回忆录——
但是不佳的健康状况令我难
以完成。
然而,再次看到他从故
纸堆里找到并且虔诚地整理
出来的旧日信函,我似乎又
总是感到内心深处翻腾着年
轻时候的狂热和往昔的激情
,觉得如果不是今天的老眼
昏花和体力不支带来了无法
克服的障碍,工作热情会依
然不减当年。
此外,他很清楚,如果
不深入了解使我人生有意义
的那些思想,就无法完成这
部传记,于是他在我周围重
现了我曾经长期注视的那个
世界,他把我的方法(大家
将看到它们适用于所有的人
)、思想以及全部著作、发
现压缩在一部感人的传记当
中,准确地表现出来。而且
,尽管这一意图似乎遇到了
明显的困难,他还是完美地
把它变成了现实,这是我能
期望看到的最清晰、最生动
和最完整的表述。
让-亨利·法布尔
1912年于塞利尼昂(沃
克吕兹省)
导语
乔治-维克托·勒格罗著的这本《法布尔传》精心刻画出了科学文艺作家、昆虫学家法布尔(1823一1915)的生活及其重要业绩,是科学家传记中的优秀作品。书中从“直观自然”、“小学教师时代”、“侨居科西嘉时代”、“任职亚威农时代”、“大教育家”、“退隐”、“昆虫诗”和“晚年时代”等角度,全面绘制传主的多彩人生。本书可信度高,作者堪称法布尔的知己和崇拜者,曾长期陪伴传主直至最后的岁月,法布尔生前亲自为此书作序。
后记
以往我翻译的多是一些
不同领域的学术名著,如哲
学、社会学、现象学、人类
学、汉学等,主要把这看作
一个学习的途径和手段。所
以当出版社约我翻译一本传
记_的时候兴趣并不是很大
,答应下来的原因首先是想
帮助年轻的同事们找一个锻
炼和发表成果的机会。但是
,当我仔细读了这本书,特
别是亲身进入荒石园和那简
陋的工作室,看到数不胜数
的实物和精美的标本时,一
个全面立体的法布尔活生生
地出现在眼前,感触颇深。
他长期寂寞、孤独,屡
遭不解甚至非议,生活艰难
。但是,“硕果累累的一生
持续了近九十年,在做人的
尊严、学者的正直、观察家
的天赋和作家的独创方面颇
具代表性”。
他不在乎头衔,深知“只
有才智才能造就一个体面的
、受人尊重的人”,在劳动
让他不得片刻空闲时感到无
比幸福,认为有了激情才可
能发现真谛,他“以哲学家
的方式思考,以艺术家的眼
光观察,以诗人的方式感受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开辟了昆虫学的新天地。
他坚信,尽管教书收入
微薄,但却是“一种最高贵
,最适合品德高尚、心地善
良的人的职业”,在不同层
次、不同场合、不同目的、
不同对象,甚至不同科目的
教学中都取得了良好效果。
虽然古今中外很多成功
人士都有类似的经历,也必
须具备同样的品质,但是由
于种种主客观原因,这些在
法布尔身上表现得似乎更加
充分和突出,相信经过艰苦
努力会取得一定成绩的人或
多或少都能从中得到共鸣。
《昆虫记》原文洋洋洒
洒四千页,译成中文约二百
万字。本传记虽然仅有十几
万字的篇幅,但是它不仅全
面具体介绍和评价了法布尔
的重大学术贡献,而且挖掘
了他的精神世界,既有史实
又有思考,夹叙夹议,生动
且有深度,颇为感人。所以
,现在我又庆幸当时决定翻
译这本书,它同样让我学到
很多很多。
传记作者并没有掩饰主
人公在世界观、方法论、学
术观点乃至习惯和性格方面
的缺点与不足,正是这样才
让我们认识了一个真实、完
整的法布尔。他试图通过这
一传记展示那些终生默默无
闻投身于科学观察的人崇高
生活的画卷,并认为,“如
果有意重操此业的人能够这
样来理解,它将成为人们可
能为博物学研究设计出来的
最生动的导言”。我想,法
布尔们的人生意义还不止于
此,应该说它远远超出了博
物学乃至科学的范畴,对所
有人都有裨益。如果有了他
们那样的品德和信念,还有
什么不能做和做不好的吗?
因为,“科学是驱除魔鬼的
最好祷告”。
在翻译中,我们尽量尊
重作者的文风,并且保留了
原文在分段、注释,乃至标
点和字体等方面的体例(包
括一些不统一之处),但略
去了书后专业性比较强的有
关《昆虫记》的两个索引以
及勘误,它们主要是在该书
原文在手的情况下才能更好
地发挥作用。为了避免混淆
,在人物、地点、著作、机
构等专名首次出现的时候,
都附以原文,必要时还进行
了简单的考证,对文中的个
别疏漏也做了说明。法国友
人皮埃尔一路易·高蒂埃
(Pierre-Louis Gauthier)
先生不仅帮助鉴别了一些方
言和典故,还促成了法布尔
故居博物馆关闭期间对我的
特别开放,使我也有幸完成
一次“朝圣”,在此谨对他的
帮助和博物馆方面的盛情表
示诚挚的感谢。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虽
然我们在翻译中满怀崇敬之
情,不敢怠慢,但文中涉及
的学科和知识毕竟离自己的
专业太远,肯定有不准确之
处,恳请专家和广大读者批
评指正。
谨以此书纪念让-亨利·法
布尔逝世一百周年。
邢克超
精彩页
一 对自然的直觉
爱默生①曾经这样说过,世间每一个被创造出来的事物都有人为其吟诗作画,并且像童话故事中令人如醉如痴的公主一样,“等待着她命中注定的救星降临”。
大自然的每个部分都充满着奥妙和魅力,逻辑和道理,让-亨利·法布尔向我展示并成为本书中心的这种思想并非谎言:陷入泥潭或者迷失草丛的小昆虫足以令他联想到最高深、最引人关注的问题,从中发掘出一个神奇的诗一般的世界。
1823年12月22日,法布尔生于阿韦龙省(Aveyron)维赞区(Vezins)的一个叫作圣莱昂(Saint-Léons)的小村庄,距上鲁埃格(le haut Rouergue)的米约(Millau)不远,比同为南方人却举世闻名的米斯特拉尔(Mistral)早七年,不过后者的显赫声名将令他相形见绌。
村庄风景秀丽,遍地溪水潺潺,几乎与世隔绝。就是在这里,法布尔开始蹒跚学步,咿呀学语。
圣莱昂曾经是一个重要的中心,历史遗迹至今仍随处可见。实际上,它是石灰岩沙漠中一片郁郁葱葱的绿洲。四周光秃秃的山丘和贫瘠的土地上,只生长着一点黑麦和稀疏的燕麦。除此之外,到处可见的只有黄杨、油亮的冬青、斑鸫造访的刺柏和野猪出没的赤松林。时至今日,野猪有时候还一直跑到村子附近,在暴风雨过后路边的水坑中嬉戏玩耍。
但是,法布尔的幼年时光几乎都是在拉维斯(Lavaysse)堂区的小村庄马拉瓦尔(Malaval)度过的,从那里可以看到耸立在不远处的教堂钟楼。要想来这个村庄,需要穿越大约四十公里高高低低的山路,走过青翠葱绿但却有些荒凉、缺乏吸引力的田野。两旁种着白桦树的道路崎岖不平,在荆棘丛生的荒原和布满岩石的牧场中间蜿蜒起伏,羊群常来牧场觅食。放眼四周,目光所及之处荒无人烟,只见一片片染料木林、欧石楠林和马铃薯田,无边的寂静偶尔会被鹌鹑的叫声、山毛榉树上乌鸫的啼鸣或猛禽无声的飞掠所打破。
就是从这个小村庄走出了法布尔的前辈祖先。他的父亲安托万·法布尔(Antoine)在与法庭执达员的女儿维多利亚·萨尔戈(VictoireSalgues)②完婚后离开这里到圣莱昂定居,并在那里作为见习律师为从事诉讼职业做准备。③
法布尔对大自然的第一印象,来自马拉瓦尔布满荆棘的小路、长满蕨类植物的林中空地以及种植着染料木的田野,他的祖母住在那里。夜晚,和蔼的老人一边用纺锤纺线,一边给他讲述美丽、纯朴的童话故事,哄他睡觉。然而,与他已经开始感受到的神奇的真实世界相比,这些假想的童话世界,不论是能够闻出新鲜人肉味的吃人魔王还是可以把南瓜变成马车、把蜥蜴变成仆人的仙女,又算得了什么?
因为法布尔首先是天生的诗人,这是他的本能也是他的志向。从“头脑刚刚摆脱无意识的襁褓”开始,外界事物就给童年的他留下了强烈而深刻的印象。在他能够回想起来的最遥远的记忆中,他看到自己“还是一个穿着棕色粗呢罩衫的六岁小男孩”或者“第一次穿上吊带裤”的时候,就已经对“步行虫华美的鞘翅或蝴蝶的翅膀如痴如醉”。傍晚时分,他伏在荆棘丛中,试着辨别蝈蝈儿清脆的鸣叫。用他自己的话说:“他走向花朵,走向昆虫,就像粉蝶寻找卷心菜,蛱蝶寻找荨麻。”
瑰丽多彩的岩石,糜集攒动的水底生命,“神奇诗篇”般的动物和植物,整个自然界都令他惊讶,使他为之赞叹,如同“一种难以言传的声音,比语言更温柔,似梦幻般缥缈,抚慰着他”。
更令人惊奇的是,这些爱好完全是天赋,绝非遗传。他自己曾经亲口对我们说,父母和祖辈都从事小农耕作,收入微薄,家境清贫,“他们耕地、播种和放牛”。幼时,为了照明,家人常将一块石板固定在墙上,把沾满松脂的枝条点燃后插在上面。当严寒袭来的时候,为了节省柴草熬过寒夜,大家不得不躲进羊圈,而不远处可以清晰地听到寒风中野狼的嚎叫。这样看来,似乎没有任何特殊的环境可以造就他的这份兴致。
P7-9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7:2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