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泰州学派思想研究(精)/阳明学系列/吴震著作集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作者 吴震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20世纪初,近代中国学术向现代转型之际,以王艮为代表的泰州学派备受关注。刘师培和吴虞等撰文表彰王艮以及被认为是泰州传人的李贽,现代新儒学第一代人物梁漱溟对王艮尤其是泰州后学更是推崇备至。这说明泰州学派在明代思想史上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泰州学派在阳明后学中是一支个性鲜明、色彩独特的思想流派。与擅长思想论辩的其他阳明后学诸子不同,泰州诸子大多出身平民或属于底层士人,故他们的思想言行与精英士大夫相比确有诸多不类之处,他们热衷在社会基层开展讲学,然其思想关怀仍在于维护儒学价值和重整社会秩序。
《泰州学派思想研究》首先对黄宗羲《明儒学案·泰州学案》的人物设定进行了重新厘定,并在此基础上,挑选了七位泰州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深入考察了这些人物的生平、著述、言行及其历史地位等。本书对泰州学派思想进行了仔细解读,揭示了泰州学派的整体思想风貌,指出其思想作为中晚明时期民间儒学的典型形态,值得我们加以充分关注和重新评估。
作者简介
吴震,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复旦大学上海儒学院执行副院长,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儒学研究会会长、中华日本哲学会常务理事、国际儒联理事暨学术委员会会员等。主要从事中国哲学、宋明理学、东亚儒学等。主要著作有:《阳明后学研究》《泰州学派研究》《明末清初劝善运动思想研究》《儒学思想十论——吴震学术文集》《朱子思想再读》《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传习录》《孔教运动的观念想象》等。
目录
第一章 绪论:泰州学案的重新厘定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泰州学案之设定
第三节 赵贞吉与泰州学派
第四节 耿定向与泰州学派
第五节 李贽与泰州学派
第六节 结语
第二章 王艮:泰州学的创立
第一节 家世与生平
一 安丰盐场
二 身份转变
三 拜师阳明
四 布衣儒者
五 学凡三变
第二节 现成良知
一 问题缘起
二 良知见在
三 日用即道
四 余论
第三节 淮南格物
一 “形成说”再议
二 道学与格物
三 格物安身
四 余论
第四节 学与政
一 政学合一
二 讲学为先
三 出入为师
四 明哲保身
五 王道论
六 讲学与乐学
第五节 结语:孝弟与师道
一 孝弟
二 师道
三 小结
第三章 王襞:恪守家学传统
第一节 生平及家族
第二节 良知见成
第三节 乐即道也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王栋:诚意慎独之学
第一节 生平及著述
第二节 反对“以知是知非为良知”
第三节 良知之上“不必加致”
第四节 良知本体、人人具足
第五节 从格物认取良知
第六节 意是心之主宰
一 诚意一言,关系总要
二 意是心之主宰
三 独即意之别名
第七节 小结
第五章 颜钧:思想与实践的宗教趋向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生命体验与乡村教育
第三节 “放心体仁”与“开心遂乐”
第四节 急救溺世的政治主张
第五节 小结
第六章 何心隐:乡村改良运动的实践家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乡村改良运动
第三节 以“讲学”为生命
第四节 原学原讲
第五节 小结
第七章 罗汝芳:泰州学的终结
第一节 生平学履
第二节 仁学思想
一 “求仁”宗旨
二 《中庸》与“仁学”
三 《易》与“仁学”
四 仁即是心
第三节 孝弟慈
一 孝弟慈
二 赤子之心
三 源头与后来
四 日用即道
第四节 良知说
一 良知评议
二 良知见在
三 破除光景
四 当下与因时
第五节 身心观
一 身心灵妙
二 身心不离
三 形色与天性
第六节 天心观
一 问题由来
二 天心人心
三 魂只去来
四 上帝监临
五 宗教趋向
第七节 结语
一 万物一体
二 政治化取向
三 历史评价
第八章 结论:关于泰州学派定位问题的几点探讨
附录 “名教罪人”抑或“启蒙英雄”?——李贽思想的重新定位
征引文献
“吴震著作集·阳明学系列”后记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5 12:2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