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刑事诉讼的中国问题与地方经验
分类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作者 王彪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由于法律传统、具体国情的影响,我国刑事诉讼中存在若干独特的问题,表现为一系列中国刑事诉讼中特有的现象、机制和问题,例如,在检察权运行方面,存在“逮捕中心主义”现象和“过度起诉”现象,在审辩关系方面,存在“审辩交易”现象和“辩审冲突”现象;在审判权运行方面,存在以院庭长讨论案件为代表的法院内部控制刑事裁判权的机制,在疑罪案件的处理方面,在程序和实体上均有较为独特的机制;在非法证据排除方面,存在被排除的非法证据对法官心证的影响问题。本书以地方性经验为基础,对上述中国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力图在准确描述问题的基础上,解释问题的成因,并为问题的解决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作者简介
王彪,男,1984年1月出生于安徽省六安市,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教师,法学博士。2005年7月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英语系,获文学学士学位,2008年7月、2014年7月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诉讼法学专业,获法学硕士和法学博士学位。2008年8月至2015年4月期间,曾先后任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法院刑庭法官、研究室副主任,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刑一庭法官、审判长;曾先后借调至中共重庆市渝中区委组织部、最高人民法院刑三庭工作。2015年5月至今,在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任教。2011年以来,在《现代法学》《中国刑事法杂志》以及《人民法院报》等刊物公开发表文章50余篇,其中有1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载,有6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全文转载。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司法部部级研究项目等课题数项。获得首届“董必武青年法学成果奖”三等奖、第6届陈光中诉讼法学博士奖学金以及第8届中国法学青年论坛一等奖等奖项十余项。博士论文被评为2014年西南政法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15年重庆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第3届陈光中诉讼法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目录
引言
第一编 刑事检察权的运行情况
第一章 刑事诉讼中的“逮捕中心主义”现象评析
第二章 刑事诉讼中的“过度起诉”现象评析
第二编 刑事审判权的运行机制
第三章 基层法院院庭长讨论案件机制研究
第四章 法院内部控制刑事裁判权的方法与反思
第三编 刑事诉讼中的审辩关系
第五章 刑事诉讼中的“审辩交易”现象研究
第六章 刑事诉讼中的“辩审冲突”现象研究
第四编 非法证据排除制度的深层次问题
第七章 非法证据对法官心证的影响与消除
第八章 非法口供排除规则威慑效果实证分析
第五编 刑事案件处理模式的二元化
第九章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争议问题研究
第十章 基层法院疑罪处理的双重视角与内在逻辑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导语
本书主要讨论五个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基本上属于具有中国特色的问题。具体内容如下:一是刑事检察权的运行情况,具体来说,即检察官的客观义务在司法实践中的实现情况,主要通过对“逮捕中心主义”和“过度起诉”两种现象的描述,来说明检察官客观义务的局限性。二是刑事审判权的运行机制,根据立法规定,法定裁判主体是独任庭、合议庭和审判委员会,而实践中的情况则较为复杂,法院系统内部有一套控制刑事裁判权的方法,由此造成立法与司法的脱节。三是刑事诉讼中的审辩关系,主要是对“审辩交易”和“辩审冲突”两种现象进行实证考察。四是非法证据排除制度的深层次问题,主要讨论两个立法没有规定的问题,即被排除的非法证据对法官心证的影响和非法口供排除规则的威慑效果问题。五是刑事案件处理模式的二元化,区分认罪案件和不认罪案件,对于认罪案件,可以通过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进行处理,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如何确立和完善则面临一定的争议;对于不认罪案件,法律规定的处理方式有三种,即有罪、无罪和证据不足的无罪,司法实践中,对于事实疑罪的处理,实体和程序两个方面均有规律可循。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1:0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