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了由《齐鲁晚报》与中国小说学会联合主办的2005年度中国小说排行榜评选活动评选出来的精品小说,包括长篇小说《藏獒》、中篇小说《太平狗》、乔叶的《取暖》,以及孙春平《讲究》小小说·微型小说十五篇在内的40部作品榜上有名。《齐鲁晚报》已经连续第三年主办中国小说排行榜这项全国范围的小说评选活动。三年以来,中国小说排行榜的公信力、影响力稳步提升,作为一个由专家、学者评选出的小说奖项,它坚持以历史深度、人性内涵、艺术魅力为主要评选尺度。不考虑作家的名气,不考虑刊载作品的刊物或出版社,不考虑作家的年龄、性别、地区以及作品题材、商业效益等因素,体现公平、公正、科学的学术精神,倡导中国小说界的学术标准,日益受到广大作家和海内外文学爱好者的关注和重视。
本书汇集了2005年的精品长篇小说5篇,中篇小说10篇,短篇小说10篇,微型小说15篇,堪称这一时期实力派作家的扛鼎之作,既反映现实生活,又给人以新的审美享受。
中国小说学会2005年度中国小说排行榜评委会
中国小说学会2005年度中国小说排行榜
学者视野中的2005年度中国小说
——《2005中国小说排行榜》序言
上榜长篇小说
《藏獒》
■升华了的历史精神和飞扬的道德激情——评《藏獒》
《圣天门口》
■触摸历史的“伤痕”——评圣天门口》
《秦腔》
■贾平凹的还乡冒险——评《秦腔》
《平原》
■抽刀断水水更流——评《平原》
《恍惚远行》
■现代性观照下的乡士之魂——评长篇小说《恍惚远行》
上榜中篇小说
《太平狗》
■生存的本真与警示——评《太平狗》
《世界上所有的夜晚》
■“因为再也不会有其他男人用这片鹅毛叫我苏醒了”。——评《世界上所有的夜晚》
《冰雪荔枝》
■成长的破碎——评《冰雪荔枝》
《我们的路》
■底层劳动者的情感寄寓与精神追问——评《我们的路》
《雁过藻溪》
■三代女性悲怆的咏叹调——评《雁过藻溪》
《黑雪球》
■悲歌当哭 哀感无穷——评《黑雪球》
《我的左手》
■一曲心理和情感残缺者的挽歌——评《我的左手》
《铠甲的人》
■灵魂的哭泣谁又能听到呢?——评《穿铠甲的人》
《姑父》
■丰满的细节总是充满力量——评《姑父》
《大声呼吸》
■愿他们不再渴求“大声呼吸”——评《大声呼吸》
上榜短篇小说
《取暖》
■悲凉的展示与热情的呼唤——评《取暖》
《方向盘》
■世事洞明与人情练达——《方向盘》
《锦衣玉食的生活》
■当活着失去理由——评《锦衣玉食的生活》
《负一层》
■浅思维和精神深度——评《负一层》
《那与那之间》
■沙子在眼里的感觉——评《那与那之间》
《我们的战斗生活像诗篇》
■回眸皆诗意:神秘·隅的一首老歌——评《我们的战斗生活像诗篇》
《流亡者社区的雨夜》
■“闲笔”的魅力——评《流亡者社区的雨夜》
《西瓜船》
■心灵记忆的的精致传达——评《西瓜船》
《永远的谢秋娘》
一长沟流月去无声——评《永远的谢秋娘》
《果院》
■博尔赫斯的果院——评《果院》
上榜小小说·微型小说
《讲究》
《朋友,你在哪儿》
《刻舟求剑》
《现场——异乡人系列小说》
《偷盐》
《逍遥游》
《祝福》
《身后的眼睛》
《小站》
《燕子在冬天里毪》
《彻恋》
《人户合一》
《我的网恋手记》
《仇恨》
《有罪》
藏獒
前往西结古草原的路上,父亲遇到了七个上阿妈草原的流浪孩子和大黄狗冈日森格。他把自己仅剩的花生分给了孩子们和冈日森格。在这些孩子眼中,花生是生长在海生大雪山冈金措吉的天堂果;于是,他们带着冈日森格跟随父亲来到了西结古草原。而对于西结古草原来说,上阿妈草原的人是血洗西结古的历史冤家。当巴饿秋珠看到上阿妈的孩子,仇恨的怒火在他的眼中闪烁,他疯狂地教唆领地狗向这几个仇家奔去。七个上阿妈的孩子边逃边喊着神秘的咒语“玛哈噶喇奔森保”。为了保护自己的主人,冈日森格迎头而上,与西结古的藏獒展开了激烈的对抗;在打败几只公獒后,它严守着獒种里恒定的规则,不与母獒那日、果日姊妹厮咬,最终伤痕累累地倒下。父亲背着白主任救起了冈日森格,他找来了仙女一样美丽的大夫梅朵拉姆为它治伤;这一举动遭到了白主任的训斥,倔强的父亲与冈日森格一起睡在了马圈里。秋珠并没有放过冈日森格,他带着那日来到了碉房。将枣红马咬伤后,那日疯狂地扑向了父亲。情急之下,父亲掀掉了盖在冈日森格身上的被子。被马踢伤的那日将父亲咬伤后瘫软在地上;而醒来的冈日森格吸引住了其他的藏獒,给父亲解除了暂时的危机。就在父亲绝望的时候,三个喇嘛及时赶到,救出了他和冈日森格,并把他们背到西结古寺养伤。藏医尕字陀为父亲和冈日森格上了药;丹增活佛也赶来看望,他相信老喇嘛顿嘎所梦到的:冈日森格是阿尼玛卿雪山狮子的转世,保护过所有在雪山上修行的僧人,而把雪山狮子带到西结古草原的父亲则是个吉祥的汉人。父亲与两只受伤的藏獒住在同一所碉房里,他用亲昵温柔的抚摸获得了那日的信任和好感;而父亲对藏獒的这份真挚情感也得到了喇嘛们的赞誉。冈日森格终于醒了——为了救它,藏扎西、藏医尕宇陀、丹增活佛、老喇嘛顿嘎还有父亲都为它献了血,冈日森格深为感动,泪水汩汩流淌。
巴俄秋珠不断和七个上阿妈的孩子遭遇,他决定召集西结古草原的另外几个孩子和他们进行一对一的决战。此时,上阿妈的孩子已经来到西结古寺寻找冈日森格,草原上的领地狗也悄悄地赶来。那日和其他的领地狗真诚地交流着,它希望能够阻止狗群对冈日森格的进攻。“玛哈噶喇奔森保”的咒语能够挡住藏獒,却改变不了草原上的规矩,孩子们问的角斗成为不可避免的事。上阿妈的孩子最终还是输掉了,他们被绑起来,面临着每人被砍掉一只手的危险。巴俄秋珠趁机再次煽动狗群咬死受伤的冈日森格。那日夹在日渐生情的冈日森格和自己朝夕相处的伙伴中左右为难,最终选择了撞墙自杀。父亲没有放弃那日,给它做人工呼吸并包扎伤口,终于保住了那日的生命。
七个上阿妈的孩子被关在寺院的降阎磨洞。负责看守的藏扎西悄悄放走了他们,但牧马鹤部落的军事首领强盗嘉玛措又把他们抓了回来,孩子们再次面临着被行刑的危险。父亲带着冈日森格摸索到了行刑台,他以砍自己手的办法威胁各部落的头人们。此时,藏扎西在丹增活佛的授意下带着十几个铁棒喇嘛和一大群寺院狗赶来,解救了父亲和七个孩子。而藏扎西却因为违反了草原的规矩不得不离开寺院四处流浪。丹增活佛派人把七个孩子和冈日森格、那日送到了昂拉雪山的密灵洞。巴俄秋珠发现了他们的行踪,送鬼人达赤也尾随而来。父亲的到来给委员会在草原的工作带来了许多麻烦,触怒了白主任,他被强行送往多猕总部。在甩掉送他的军人返回西结古的路上,父亲遇到了藏扎西,了解到了七个孩子的情况和藏扎西目前的处境,面对满眼企望的流浪汉藏扎西,父亲翻身上马,朝着多猕草原的方向打马而去。
按照头人索朗旺堆的意思,尼玛爷爷家要迁徙到远方的山上去放牧,他们把牧羊狗嘎保森格的孩子嘎嘎送给了梅朵拉姆。孤独的嘎嘎独自跑出来寻找亲人,却被三只雪狼捕获,并带到了昂拉雪山,这被一直在雪山寻找冈日森格的獒王发现,但出于对嘎保森格的报复,獒王放过了这三只雪狼。梅朵拉姆和李尼玛的关系在去西结古寺看望父亲的日子里不断升温;当他们在草原上寻找嘎嘎的时候,李尼玛强行夺去了梅朵拉姆的贞操。此时,因为梅朵拉姆的一句“你该穿双靴子”而费尽心思的巴俄秋珠正穿着从头人儿子那里偷来的靴子向草原奔来,他看到了赤裸的李尼玛和梅朵拉姆,也从梅朵拉姆惨烈的叫声里听出了怨怒的心绪,于是他拿走李尼玛的衣服并让领地狗们将其撕碎。齐美管家及时赶走了追逐着赤裸的李尼玛的领地狗,并把自己的藏袍送给了他。
在密灵洞里,半个月的平安宁静加上藏医尕宇陀的精心治疗和喂养,冈日森格的伤口迅速痊愈,精神也日渐饱满,它还为那日捉来了雪鼬。留下来守护的两个铁棒喇嘛需要回西结古寺取食物,他们的出现惊动了雕巢崖上的雪雕,这让前来寻找他们的强盗嘉玛措闻声而来。骑手们顺着两个喇嘛的脚印找到了隐蔽的密灵谷。此时,冈日森格正奔驰在广阔冷峻的雪山上,被迫留在洞内的那日觉察到了他们的到来,它引导着尕宇陀来到洞外。看到这一切后,尕宇陀让七个孩子从洞后面爬走。当冈日森格回到密灵洞时,嘉玛措和骑手们已经来到洞前,它飞快地跑到洞内,却发现主人已经走了,于是,它把刚从雪狼嘴里救出的嘎嘎放在那日面前,直奔洞后面的冰坡。没走多久,冈日森格似乎就明白了跟在后面的骑手们的意图,它带领着骑手们翻过一座座雪山,绕来绕去走出了昂拉雪山。它一次次蹬过野驴河,最后又朝着昂拉雪山小跑而去。
七个孩子离开密灵洞不久,送鬼人达赤就跟了上来,他骗取了孩子们的信任,把他们带到了党项大雪山。达赤是秋珠妈妈的第三个丈夫,他曾经发毒誓,要为女人的前两个丈夫报仇,为了这不死的誓言,他离开西结古把家安在了党项大雪山的山麓原野。他用极端的方式训练了一只狗一一饮血王党项罗刹,这是一只内心装满了仇恨的藏獒。当七个孩子来到党项大雪山的原野时,达赤解开了拴在党项罗刹脖子上的铁链,它迅雷霹雳般地奔跑过来。这时“玛哈噶喇奔森保”的神秘咒语再次解救了七个孩子。
冈日森格离开密灵洞后,那日服从了藏医尕宇陀的意志呆在他身边,但心里想的却是走。最终,它叼起了嘎嘎,奔向了冈日森格这只惟一能让它变成一个妻子和一个母亲的雄性藏獒。见面的那一刻,它们缠绵了许久才平静下来。冈日森格带着那日和嘎嘎来到狼峡道找到了父亲以及前来解救七个孩子和藏扎西的麦政委。在确信强盗嘉玛措不再跟踪它的时候,冈日森格带领父亲开始寻找自己的主人。他们来到了野驴河部落的南部边界,住在牧民仁钦次旦家,在那里,那日与冈日森格完成了至真至纯的性爱。白狮子嘎保森格闻到了小白狗嘎嘎的气息,向这边奔来,它扑向抱着嘎嘎的父亲,那日突然出现在父亲面前,不欺负母獒的远古祖训使嘎保森格放弃了攻击。它叼起了慢慢爬向自己的嘎嘎疯跑起来,被弄疼的嘎嘎吱吱地叫着。那日以为嘎保森格在虐待它,想都没想就扑了上去。嘎保森格怒不可遏,它似乎已经意识到小白狗嘎嘎不可能被带回尼玛爷爷家,最终疯狂地吞掉了它,这一举动震惊了在场的所有人和藏獒。冈日森格和嘎保森格的恶战开始了,打斗持续了很久,最终伤痕累累的嘎保森格带着耻辱离开了。它来到雪山的高处,大叫一声,从悬崖上扑了下去。
按照白主任的指令,李尼玛要把齐美管家的藏袍还给人家。路上,他又遇到受巴俄秋珠指使的领地狗的围击,慌乱中,李尼玛用枪打死了铁包金公獒。藏扎西赶走了领地狗,却被强盗嘉玛措俘虏。白主任决定带着李尼玛去头人索朗旺堆那里道歉,但李尼玛被狗群堵在了屋里,他只好独自一人上路。途中,他遇到了要前往仁钦次旦家的素朗旺堆,白主任意识到他们所说的汉人可能是多猕总部的人,就与他们一起向草场走去。在仁钦次旦家父亲遇到了押解着藏扎西的嘉玛措和他的骑手们,他们要到牧马鹤部落,按照草原的规矩砍掉藏扎西的双手。为了救藏扎西,父亲和麦政委等人在冈日森格和那日的带领下来到了牧马鹤部落头人大格列的帐房,经过最后商讨,大家决定:只要冈日森格战胜了獒王,七个孩子和藏扎西就可以获得赦免和自由。 被困在碉房里的李尼玛焦急地等待着,在干渴与恐惧中,他歪歪扭扭地瘫倒在地毡上。第二天早晨,梅朵拉姆穿过密密麻麻的狗群敲响了牛粪碉房的门,房内一片死寂,但她知道里面肯定有人,于是她叫来了寺院的喇嘛,救醒了李尼玛。此时,巴俄秋珠像幽灵一样出现在门口,他要保护仙女一样的梅朵拉姆。白主任从牧马鹤部落返回,他请丹增活佛前往却被拒绝;但丹增活佛派去了藏医尕宇陀。在西结古寺最高处的密宗扎仓明王殿里丹增活佛念起了佛经,他已经预感到了结果。冈日森格与獒王的战斗是智慧与实力的比拼。经过几个回合的较量,在双方都受伤的情况下,冈日森格以卓绝的胆识迷惑住了獒王,最后迎击反扑撕裂了獒王的喉咙,“獒王用它的死给草原带来了和平的福音”。此时,强盗嘉玛措却将藏扎西绑走了,各部落的骑手们开始搜寻藏扎西。白主任和麦政委要返回西结古草原,父亲留下来守护受伤的冈日森格。这时送鬼人达赤出现了,他紧追着藏医尕宇陀要一种叫“十八老虎虚空丸”的药,气急败坏的他喊出了“玛哈噶喇奔森保”的咒语,这隐约提供了七个孩子的线索。于是白主任、麦政委、丹增活佛和寺院喇嘛,还有梅朵拉姆一起前往党项大雪山,巴俄秋珠带着领地狗也跟了来。麦政委走后的第二天,冈日森格就不再养伤,它和那日带领着父亲走上了一片陌生的草原,三天后父亲看到了党项大雪山,也碰到了麦政委和丹增活佛。夜晚,一个黑影在驻扎的草原上闪来闪去,咬死了五只领地狗,大黑獒果日也受重伤,丹增活佛说,这个黑影就是达赤所说的饮血王党项罗刹。冈日森格经过几天的休息气象森然,它做好了迎战党项罗刹的准备。面对对手,冈日森格知道这是一场空前残酷的打斗,但它还是低估了对方的实力,前几个回合,它受伤了,但随后成功躲开了对方闪电般的击打;关键时刻,它突然发出了一阵母獒的叫声,饮血王党项罗刹的嘴松动了;冈日森格抓住这短暂的瞬间,咬住了对方的喉咙,饮血王党项罗刹最终倒下。人们围住了勇敢机智的冈日森格,对它产生了由衷的敬意。那日急切地舔着冈日森格的伤口,领地狗们也争着挤着舔起来。在父亲的乞求下,藏医尕宇陀也给党项罗刹上了药。冈日森格很快站起来了,它和领地狗们带领麦政委向党项大雪山走去;而为了饮血王党项罗刹的安全父亲留了下来。
在关着七个孩子的窖口,送鬼人达赤遇到了前来找他的嘉玛措,嘉玛措让达赤把藏扎西也关了起来。凭着敏锐的嗅觉,冈日森格和那日很快找到了冰塔林中关着七个上阿妈孩子的地下冰窖。此时,躲在冰凌后面的嘉玛措把枪对准了冈日森格。麦政委觉察到了危险,他向冈日森格扑了过去,在这危急的时刻,白主任扑在了紧抱着冈日森格的麦政委身上。那日疯狂地扑向了嘉玛措,咬断了他的两只手。受伤的白主任胸口血涌如泉,再也没有站起来。雪崩发生了,受伤的冈日森格忍着疼痛奔向自己的主人。达赤感到复仇的希望正在破灭,他把冰岩对准了窖口,眼看就要松手的时候,被梅朵拉姆感化的巴俄秋珠大喊一声“阿爸”,扑了过去,沉重的冰岩离开了窖口。此时,掀天揭地的雪粉在离冰窖二十步远的地方戛然而止。
经过众多考验,冈日森格成为西结古草原的新獒王,人们给白主任举行了隆重的天葬仪式,美好的故事传遍了草原。不久,西结古草原有史以来的第一所帐房学校诞生了,父亲担任校长,学生是七个上阿妈的孩子、巴俄秋珠,还有十多个愿意来这里寄宿上学的西结古草原的孩子。饮血王党项罗刹被父亲收养在学校,它咬死了黑夜前来的送鬼人达赤,父亲终于用自己的爱感化了一颗仇恨的心,饮血王党项罗刹有了自己的新名字一一多吉来吧。两个月后,李尼玛离开草原回到了西宁,梅朵拉姆没有跟他一起走,传说,她与巴俄秋珠结了婚。后来父亲也结婚了,他从家乡给领地狗和孩子们带来了天堂果。多吉来吧和果日相爱,有了自己的孩子,它先后被多猕镇的监狱和西宁动物园相中弄走,但都跑了回来,最终躲藏在送鬼人的房子里烦躁地死去。那日在草原上遇到雪灾的时候用自己的乳汁拯救了尼玛爷爷一家人,元气大伤,死去了;那日死后,冈日森格再没有同任何一只母獒发生过爱情。冈日森格死于文化大革命的1976年,它在部落纷争中被人用枪打死在西结古的碉房山下。没有了獒王的领地狗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接着就是狗瘟的蔓延。大黑獒果日活到了1972年,它是父亲认识的藏獒中惟一一个寿终正寝的。果日死后,父亲离开西结古草原回到了西宁。慢慢变老的父亲努力地活着,在没有藏獒陪伴的日子里,他曾经自豪地给我说起他的过去。父亲的藏獒成了我们永恒的梦念。
P2-6
自2OOO年中国小说学会现任会长冯骥才先生倡导每年由中国小说学会发布一次年度“中国小说排行榜”并在排行榜基础上每三年评选一次“学会大奖”(长、中、短篇小说作者各一人)以来,至今已连续发布了五次“排行榜”,评选出一次“学会大奖”(2O02年)。从目前媒体、网络、出版商、作家和读者反馈的信息看,不管是持肯定、支持态度的,还是持质疑、不屑态度的,都说明它已引起了中、外媒体和作家、读者的高度关注。中国小说学会的这一连续性的重大举措,对中国当下小说创作的繁荣和艺术质量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日前,中国小说学会第六年度(2005年)“中国小说排行榜”,业已在《齐鲁晚报》社大力支持下于20O6年3月7日在“山东新闻大厦”向媒体和公众公开发布。在此次上榜作品即将汇编成册、付梓成书之际,作为评委会的成员,我想再次强调一下我们这个中国小说学会年度小说“排行榜”及所颁发的“学会大奖”与国内目前存在的其他官方、半官方、出版商及某些刊物发布的“排行榜”和颁发的奖项有着哪些不同的地方和自身的特点。
中国小说学会年度小说“排行榜”和“学会大奖”,是一种“学者视野”范围内的对当下中国小说创作质量的筛选、过滤和提纯。这是因为参与评委会的绝大多数成员都是来自全国各高校专门从事当代小说研究和教学的教授、专家、学者(像汤吉夫、王科、毕光明、杨扬、马相武、李大鹏、李运抟、吴义勤、陈公仲、金汉、施战军、夏康达等),一些学者型的编辑家(像李星、李国平、韩石山、夏康达、谭湘等),学者型的作家(像汤吉夫、韩石山、陈冲等)和学者型的评论家(像博士生导师雷达教授、陈骏涛教授、吴义勤教授、施战军教授等),以及在全国有很高知名度的老、中、青三代文学评论家(像著名的女性文学评论家盛英先生及汪政、吴义勤、施战军、何向阳、洪治纲、阎晶明、谢有顺等青年新锐评论家)。正是由于评委会的这种学者化构成,就使得整个评选过程显示出其民间性、公正性和学术性的特点。从整个评选过程看,初选篇目的提名既不是由中国作家协会和各省市作家协会推荐的,也不是由作家自我推荐的,而是由这些学者、教授和他们的弟子博士生、硕士生们,经过对国内大多数重要文学期刊和出版物整年的追踪阅读,反复比较,筛选过滤,最后以超过上榜长、中、短篇小说三至四倍的篇目提交到评委会。然后由学会将初选篇目提前分发给散居全国各地的评审委员,经他们细读作品之后,进行再次的筛选并带着他们的意见集中到评委会上来。而评委会用三天时间让评委们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对每篇作品进行反复而激烈的讨论、争议,最后对长、中、短三种小说文体各自进行三轮无记名投票,实际上是再进行三次筛选、过滤,最后按得票多少的顺序,产生的前五名长篇小说、前十名中篇小说、前十名短篇小说就是当年(2OO5年)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的上榜小说。我之所以这么详尽地介绍“排行榜”评委会的构成和整个评审过程,是为了说明我们小说学会对年度小说“排行榜”工作是严肃的、认真的、负责任的,它排除了来自官方、半官方、商业炒作和作者本人的诸种干扰,而突显了它的民间性、公正性和学术性。当然,面对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每年以上千计的长篇小说,数千、上万计的中、短篇小说(还不包括数量更大的网络小说)的产出,只靠着这二三十位学者是无论如何也阅读不完的,遗珠之憾肯定在所难免。但我们相信,所有上榜作品都是这些学者视野所及中最优秀或比较优秀的。
评委会的这种学者化构成,决定了它在对小说的筛选、过滤、提纯过程中,以及最后形成的学者视野中的年度小说“排行榜”,所坚持的必然是一种学术化的尺度。对于小说艺术来说,所谓学术化,指的就是作家对小说这一独特艺术文体所必具的审美要素、美学特征、艺术功能及其最基本的文体规定性和同时具有的多种可能性的认知、把握的深彻程度和自由运用的能力。不管他写的是什么内容、什么人物、什么故事,我们所看重的不仅仅是他在“写什么”,还要看他是“怎么写”的,是看作家采用了什么样的既有独创性又极富智慧性的叙述手段和叙事策略,在多大程度上将那些原本非文学、非艺术、非小说的因素转化为文学化、艺术化、小说化的因素,转化得越彻底、越自然、越不留痕迹,小说的艺术质量、美学品格就越高。其实,早在第一次尝试评选“排行榜”的时候(2O00年),评委会就议定了几条评选标准,正如陈骏涛先生所说的:它应该“兼有历史内涵、人性深度和艺术水准”。我再把这三条标准延伸开来说一下,就是优秀的、好的小说,它在反映和表现现实或历史生活时应该具有较大的生活包容量和历史的深广度,在塑造人物时应该能深入到人物的深层心理,发掘出人性内涵的丰富性、复杂性和变异性,在提炼主题时能超越一般的社会、政治、经济、历史、伦理、道德的层面而上升到生存、生命、哲学和文化的抽象高度,同时在选择叙述方法和安排叙事策略上显示出某种独具的创造性和智慧性。
在这篇短短的“序言”中,我们不可能对所有上榜小说一一进行分析。但我们可以从这次上榜小说中名列榜首的几部作品,看看它们是凭着什么荣登榜首的,并以此来说明和验证一下我们的评选标准。
在五部上榜的长篇小说中,《藏獒》是名列榜首的。《藏獒》的作者杨志军虽然已有二十多年的创作历程,也发表了不少作品,但都没引起读者和评论界的重视。但这次不同了,一部充满西部风情和神奇艺术魅力的《藏獒》就足足可以使它站立在中国文学史上了。可以说《藏獒》是一部奇书,一部写狗(藏獒)的奇书。如果单从故事层面看,似乎并没什么神奇之处,它只不过写了发生在青藏草原上人与人、族群与族群之间的一场血腥、残酷的战争,一场族群与族群的仇杀。当我们的民族工作委员会干部白主任、麦书记和随队记者“父亲”入住草原,并为草原的和平付出了坚苦卓绝的努力和牺牲之后,终于感化了争斗双方,化解了这场一触即发的战争,使草原呈现出一派和平祥瑞的景象。但是,作者之意决不在于只讲述这样一个简单的战争与和平的故事,而是在人与人、族群与族群的争战中用更多的笔墨,更饱满的激情,写了一群被卷入这场人世纠葛、族群仇杀的“藏獒”(一种产于青藏高原的纯种猎犬):被称为雪山狮子的藏獒冈日森格、当地獒王虎头雪獒、白狮子藏獒嘎保森格、饮血王藏獒党项罗刹、大黑獒果日和那日……这一群集勇毅、果敢、情义、忠贞于一身的藏獒之间的争斗,不是为了争夺食物或配偶的争斗,而是为了保护各自的主人和族群及其领土的战斗,是一种为了荣誉、信念、责任的战斗。他们在战争中所表现出的各种优秀品质,那种兴奋与激情、理想与信念、冷静与智慧、荣誉与耻辱及其所显示的高尚素质和道德情操,已经远远超越了獒群争斗本身而提升到一种生命哲学和精神哲学的高度。作品通过对藏獒的人性化描写,对藏獒身上表现出的真善美的揭示和“獒”精神的发扬,不仅传达了作者试图以獒性呼唤人性及对人生最高意义与生命价值的思考,也表达了作者对人类的生存状态和生命形式的终极人文关怀。《藏獒》的责任编辑曾对作品作过这样的评价:“这群比人类更珍惜人性的藏獒的快乐和悲伤、尊严和耻辱、责任和忠诚,凝聚了青藏高原的情怀、藏传佛教的神秘、人道作家的悲悯和武侠巨著的酣畅,在长篇小说沉闷的阅读中,可以说是石破天惊的痛快淋漓之作。”而以我看,《藏獒》更是一部具有象征意味的小说。其题材的奇异、草原的风情、宗教的神秘、对藏獒生活习性及崇高品质的讴歌,都充满了奇特而丰富的想像力和创造力,而作者对兽性的人性化处理,以“獒”性映照人性,对当今商品社会某些世风日下、道德沦丧所产生的巨大冲击力和颠覆力等等,无疑都成了它名列2OO5年中国长篇小说排行榜榜首的理由。
无独有偶的是,这次名列中篇小说排行榜榜首的也是一篇写狗的小说,这就是陈应松的《太平狗》(陈应松的中篇小说已经两次荣登“排行榜”)。应该说这也是一部具有浓厚象征意味的小说。作品在叙事上的独特之处是采用了复调叙述的手法:一条线以纪实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大别山农民为了孩子能读书,为了家人能过上好点的日子,辞别妻儿故土进城打工以及当他千里迢迢来到了九省通衢的大都市,所遭遇到的却是一系列死不公平的待遇(城里人对乡下人的冷漠、歧视,包工头对民工的欺骗、克扣、敲诈,工厂老板隐瞒真相让农民工在无任何防毒设施的情况下进入有毒车间操作)以致最后悲惨地客死他乡的不幸故事。虽然这是一个已被无数人重复讲述了无数次的“打工仔”的故事,但从字里行间我们还是读到了作者对进城打工农民生存现状的真实披露,对城里人在商品社会利欲熏心的驱使下的道德沦丧和人性异化的谴责,更读到了作者对农民工不幸遭遇深厚的人道主义悲悯情怀和人文关爱。但是作品最精彩的地方不在这里,而在这篇复调小说的另一条情节线即写狗的这条线里。两条情节线有时并行有时交叉。如果说写人的这条线用的是纪实的方法,那么写狗的这条线则完全出自于作者的虚构、想像和创造。而正是这种通过虚构、想像创造出来的艺术真实,就更具审美意味和美学价值,也更具艺术的震撼力。这条写狗的情节线,成了这篇复调小说的主旋律。作者以超凡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深情而细腻地写了一只名叫“太平”的产自神农架的纯种猎犬,它高大威猛、充满灵性,偷偷跟随着进城打工的主人,被主人发现后无论怎么骂它、打它、踢它,甚至用铁锨几乎打折它的腰,它都义无返顾地远远追随着主人一起来到这座大都市。而进城后它所遭受的一次次劫难和生死考验,比它的主人还要酷烈和悲惨。而每次几乎使它陷入绝境的磨难,都被它神勇而机敏地逃脱。最后,当它再次找到主人时,主人已经惨死在工厂里。这只充满灵性的神农架猎犬,看着主人被拉进火葬场火化,嗅着烟筒里飘出的有着主人身体气息的白烟,带着无限的悲伤,拖着遍体鳞伤的身体,千里迢迢回到大别山老家,向女主人报丧去了。当它见到了女主人,仆伏在她脚下,伤心地流下了眼泪。它始终不明白:这个世界到底怎么了?整篇作品写出了狗的忠,狗的义,狗的勇,狗的威,狗的坚忍不拔和面对一切劫难都威武不屈的精神。对这篇作品,作者有一番自白,他说:“我只想书写这么一种生存的精神,带有美学意义的、浪漫而残酷的生存精神。我喜欢这些。……我写的是一条神农架灵犬,一条伟大的狗,具有超越死神的神力,可我也真实地写了它在城市遭受的一次次劫难。……我把它往死里写,又把它往高处抬,抬到充满着神性的高度,这种高度就是我所追求的……这就是:用你的生存表现生命的伟大卓绝和无所不能。生命是神奇的,是不可战胜的。”正是由于作家对这种充满神性的精神高度的追求,他对人类生存现状的深刻探究和揭示,以及整部作品所表现出的超凡的艺术想像力、创造力和充满诗化激情的叙述语言,使这部作品荣登了2OO5年度中篇小说排行榜的榜首。
这次荣登2O05年度短篇小说排行榜榜首的作品是乔叶的《取暖》(她的一部长篇小说《我是真的热爱你》曾进入20O4年度中国小说排行榜)。短篇小说作为一种小说体裁,我以为是最能考验作家语言驾驭能力和艺术审美功底的艺术。它要求作家在有限的篇幅、相对狭小的时空、较少的人物和简练的情节中,包含尽可能多的社会生活内容、揭示出人性内涵的丰富性、复杂性,并能提炼出发人深省充满艺术张力的思想主题,当然这是很难做到的。但我以为《取暖》就是这样一篇作品。它给我们讲述了两个有着相似经历却又有极不相同的人生态度的一男一女,在大年除夕夜的一次偶然相聚,然后运用笔锋的闪回、跳跃,既交代了两个人的身世经历,又揭示了当今社会的世态炎凉、人情冷暖,最后写出了人性中的至善至美对孤独、冷漠甚至邪恶的温暖与化解。作者用她那一贯擅长的散文笔法,以那种平静中带着忧伤,忧伤中又流露出温馨的笔调,来写这个故事。读这样的作品,像欣赏一首委婉曲折、旋律起伏的乐曲,让人联想起著名的萨克斯管独奏曲《回家》。作品中深涵的诗情意味和意义的多元指向不仅叫人怦然心动,更会让读者认同作家对人性的严肃审视和深沉反思,作者直接将笔锋插入人物的心灵深处,在对人生存状况的叙写中,发掘出人性深处的某些隐秘:正与邪、善与恶、爱与恨、痛苦与欢乐、冷漠与温情……《取暖》就是这样一篇抒写人性和人情冷暖的优秀小说。
从以上所举的作品案例,不难看出中国小说学会对上榜小说进行艺术筛选的审美标准和它所坚持的美学原则。
另外不得不特地说明的是,与往年相比,2005年度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新增加了十五篇上榜的“小小说·微型小说”。这既是应《小小说选刊》和《微型小说选刊》两位主编的要求,也是中国小说学会自认为不可推辞的义务和责任。它不但促进了“小小说·微型小说”进一步的发展、繁荣,也确定了它在小说研究领域内的历史定位,同时也开阔了中国小说学会的学术视野。为此,中国小说学会特地抽调了十几位评委亲赴郑州,对由两位主编提供的四十余篇“小小说·微型小说”进行了严肃、认真的审读、筛选,最终评选出十五篇上榜作品。
在这篇“序言”即将结束的时候,我们不得不再次向《齐鲁晚报》社几年来对中国小说学会的鼎力扶植和支持表示我们的感谢之情。没有他们的参与,中国小说学会及其年度小说排行榜就不会产生今天这样的巨大影响。当然,这几年双方融合而愉快的通力合作及其所产生的文化效应,也证实了中国小说学会会长冯骥才先生所说的那句话:“《齐鲁晚报》社是一家拥有文化眼光、文化品位、文化情怀和文化责任的优秀媒体。”但愿我们的合作继续保持下去,而我们的友谊也地久天长。
(作者系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浙江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中国小说学会第六年度(2005年) “中国小说排行榜”,业已在齐鲁晚报社大力支持下于2006年3月7日在“山东新闻大厦”向媒体和公众公开发布。
中国小说学会的这一连续性的重大举措,对中国当下小说创作的繁荣和艺术质量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评委会的学者化构成,决定了它在对小说的筛选、过滤、提纯过程中,以及最后形成的学者视野中的年度小说“排行榜”,所坚持的必然是一种学术化的尺度。
与往年相比,2005年度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新增加了十五篇上榜的“小小说·微型小说”。它不但促进了小小说·微型小说进一步的发展、繁荣,也确定了它在小说研究领域内的历史定位,同时也开阔了中国小说学会的学术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