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在界定华语的概念与范围的基础上,对华语语法研究的框架和方法进行了阐述,并以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地的实际语料为基础,对华语的某些现象进行了分析,对于推进华语研究的系统性、理论性都有参考价值。本书在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海外华语词汇和语法描写的基本框架及方法,区分了海外华语词项特色词、义位特色词、搭配特色词、频率特色词的概念和内涵。随着汉语在世界的升温和海外华人的日益增长,业内的确需要对海外华语进行梳理和研究,本书正是顺应了这一趋势,很有学术价值,值得肯定。 作者简介 李计伟,北京大学博士,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副教授,研究生导师。研究领域为汉语语法、海外华语和华文教育。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两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一项,出版学术著作、教材三部,在《外语教学与研究》《语言文字应用》《语言教学与研究》《语言科学》《语言学论丛》《汉语学报》《全球华语》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 目录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关于“华语” 第二节 华语研究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第三节 本书的写作目的与结构安排 第四节 本书的语料来源 第二章 华语词汇语法描写的基本框架与方法 第一节 华语特色词的分类及其意义 第二节 华语语法特征描写的基本框架 第三节 华语词汇语法特征的跨变体研究 第四节 华语词汇语法的多样性考察 第三章 华语语法现象的描写与研究 第一节 马来西亚华语动词描写 第二节 马来西亚华语副词描写 第三节 菲律宾华语代词描写 第四节 菲律宾华语的比较句与兼语句 第五节 华语动词“相信”的情态功能及其来源 第六节 印尼华语使用状况与印尼华语动词“成” 第四章 华语的研究视角与华语视角 第一节 华语语法的研究视角:“两个三角”理论 第二节 以华视普:华语视角下现代汉语词汇变化研究 第三节 以华视方:粤方言中“(一)把嘴/口”的来源与扩展 第四节 华语视域中动词“帮忙”用法的共时差异与历时变化 第五章 华语历时文献的整理与研究 第一节 华语历时文献的分类 第二节 早期华文报刊文献的整理 第三节 南洋华侨早期国语推广研究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