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金手表》是台湾著名作家琦君回忆童年、故乡与域外生活的散文合集,精选了她的五十四篇回忆散文,根据题材的不同分为“水是故乡甜”、“母亲的手艺”、“异国的仙桃”三辑,以平和、温馨的笔调描写了作者在大陆、台湾和域外的生活经历,抒发了作者对故乡和亲友的怀念之情。
琦君的文字,风格质朴而细腻多情,文笔流畅而清新,情感真实而动人,尤其是作者透过童稚的眼睛对童年故事的真实刻画,那种真切的喜怒哀乐,让人非常感动。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母亲的金手表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琦君 |
出版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母亲的金手表》是台湾著名作家琦君回忆童年、故乡与域外生活的散文合集,精选了她的五十四篇回忆散文,根据题材的不同分为“水是故乡甜”、“母亲的手艺”、“异国的仙桃”三辑,以平和、温馨的笔调描写了作者在大陆、台湾和域外的生活经历,抒发了作者对故乡和亲友的怀念之情。 琦君的文字,风格质朴而细腻多情,文笔流畅而清新,情感真实而动人,尤其是作者透过童稚的眼睛对童年故事的真实刻画,那种真切的喜怒哀乐,让人非常感动。 内容推荐 从古典文言过渡到现代白话,琦君的文字被公认是最成功的典范。她文章最为人称道的是温柔敦厚。她不谴责、不控诉,而是悲悯人性的弱点。《母亲的金手表》精选自《水是故乡甜》、《此处有仙桃》,从难忘的往事、母亲的手艺与生活随笔,将时空定格:缤纷的童年、中国妇女质朴温煦的剪影以及随处可见的人间美善。 《母亲的金手表》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目录 代序:琦君 一生儿爱好是天然 卷一 水是故乡甜 水是故乡甜 猫债 不放假的春节 母亲的金手表 鞋不如故 下雨天,真不好 敬爱的“号兵” 猪年感怀 想念荷花 春雪·梅花 “哈背牛年” “代书”岁月 此处有仙桃 笑的故事 头发与麦芽糖 思“厕”幽情 旧日情怀 宝松师傅 阿标叔 箫琴公 碎了的水晶鞋 小小颜色盒 卷二 母亲的手艺 母亲的手艺 绣花 打纻线 红豆糕 编草鞋 穿花球 玉兰酥 补袜子 桂花卤·桂花茶 腌咸菜 百补衣与富贵被 菜干 柚子碗、盒及其他 春酒 卷三 异国的仙桃 一饼度中秋 再做“闲”妻 鼠年怀鼠 报上见 一望无“牙” 五个孩子的母亲 母亲节礼物 妈妈,让鸽子回家 最后的两片叶子 快乐的罗拔多 花与叶 静夜良伴 黑吃黑 小黑人与一毛钱 小镇温情 家有“怪妻” 窗外 试读章节 猫债 小时候在家乡,每天只要读完书被老师放出来,就到厨房的灶下柴堆里抱起小猫,唱着歌儿,东走西走。有一次,走近有洁癖的五叔婆身边,她大喊:“走开走开,你跟小猫一样,身上的跳蚤有一担。”我马上觉得浑身奇痒起来,放下小猫,缠着母亲给我捉跳蚤。忙着做饭炒菜的母亲哪有时间呢,努努嘴说:“到廊前太阳底下晒暖的外公那儿去,他会给你捉。”我说:“外公老了,手指头不灵活,捉不到跳蚤。”就这么缠着的时候,一不小心,碰倒了一张条凳,那沉重的木板恰巧切在地上趴着的小猫脖子上,它立刻惨叫起来,痛苦地蹦弹起一尺多高,蹦弹了好几下,眼看它倒在地上,气绝而死。我惊骇得大哭起来。五叔婆说:“一条猫九条命,这下子看你怎么还得了这笔债。”我心里既害怕,又伤心,看看五叔婆脸上那副表情,不知怎地越来越生气,忽然直起脖子,冲着她喊:“你这个老太婆,我好讨厌你,你走,不要你在我家。” “啪”的一下,母亲的一记手掌,重重地掴在我的嘴巴上,命令道:“给我跪下。”我一时吓呆了。因为母亲从不打我的,尤其从没叫我跪过。她为了我触犯五叔婆,这样惩罚我。我满心忿怒与委屈,不顾一切地奔出厨房,正看见外公慢慢走过来,就一头钻进他怀里,昏天黑地地大哭起来。外公轻轻拍着我,等我哭够了,在我身边小声地说:“去向五叔婆赔个不是,你太没有规矩了,所以惹妈妈生气。五叔婆比你妈妈还长一辈,跟外公同辈的呀。” 我只好抹着眼泪,怯怯地走回厨房,看见母亲沉着脸。五叔婆坐在凳子上咒骂自己不孝的儿女害她受气,怨自己命苦。形势这样严重,我真是好害怕。想想小猫被我压死了,五叔婆不喜欢我,妈妈又狠狠地打了我一巴掌,连外公都说我错了。我这样做人还有什么意思,真恨不得掉头就跑,跑到后山的尼姑庵里躲起来,躲上几天几夜,看他们急也不急。但是又想起妈妈为我蒸的中段黄鱼,还香喷喷地闷在饭锅里。本来说好我吃黄鱼肉、卤汁拌粥给小猫吃的。现在小猫死了,我肚子仍然很饿,一个人跑到尼姑庵里,尼姑会给我饭吃吗?没有大人一起去,尼姑是不大会理我的。左思右想,还是待在家里好。只好像爬虫似地拖着双脚到五叔婆面前,抽抽噎噎地说:“五叔婆,别生气,我下回不敢了。妈妈已经打了我,我会永远永远记得的。”说着说着,又忍不住眼泪扑簌簌掉下来,五叔婆大声地说:“我是好心,总劝你不要玩猫。畜生是前世作的孽,投胎做一世苦命的猫,也算还了孽债。你把它弄死了,害它还要再转一世猫,你就欠它的债了。”昕得我打起哆嗦来。母亲连忙把我拉过去,用热毛巾擦了我的脸,温和地说:“我已经念了经,把小猫埋了,你放心吧。现在跟外公去谷仓门前晒太阳,吃晚饭时会叫你。” 我和外公靠在谷仓边的稻草墙坐着,后门开在那里,深秋的寒风从门外阵阵地吹进来,院子里枯黄的树叶在地上沙沙地卷来卷去。太阳偏西了,蛋黄色的光照着外公满是白胡须的苍老容颜。我忽然觉得这个世界好荒凉、好冷清。外公老了,我还这么小,我把双手伸进外公旧棉袄的大口袋里,嗫嚅地问:“外公,小猫是我压死的,五叔婆说一条猫有九条命,我真的会欠它债吗?”外公说:“你不是存心杀它。小猫不会恨你的。妈妈已经念了《往生咒》,菩萨会超度它的。”我又迫切地问:“它还会投胎做猫吗?”外公笑笑说:“我想不会了,它这么小就死了,早早了结孽债,倒也好了。”我还是很害怕地问:“那么我会不会有孽债呢?”外公把我搂得紧紧地说:“你放心,只要你端端正正做人,心肠好,什么孽债都会消除的。往后不要再想小猫的事了。” 太阳已经下山,外公牵着我的小手,走回厨房。母亲已经把热气腾腾的饭菜摆在桌子上,中段黄鱼仍然放在我的面前,外公面前是鸡蛋蒸肉饼。这样好的菜,我肚子也好饿,可是在吃黄鱼卤汁拌饭的时候,又不禁想起可怜的小猫来。我在心里默默地祈祷着:“小猫,你知道我是爱你的,原谅我的粗心大意吧。从今以后,我一定要好好看顾所有的猫,因为做一世猫很苦。这里面也许有你再投胎的呢,我一定要好好待你啊。” 我跪在长凳上喃喃地自语着,外公和母亲慈祥地看着我。这幅情景,时时出现眼前。 童年时对猫许下了这样的心愿,可是长大后由于生活环境的不时变动,一直无法养猫。到台湾很多年以后,才开始养猫,可是竟没有一只猫得享天年。如今一件件追忆起来,心中好难过,难道我真的欠猫一辈子的债吗? 一九八三年岁暮于新泽西州 P8-11 序言 一生儿爱好是天然 当琦君住在水晶宫的时候,我正每天乌烟瘴气地烧那煤球炉;先把一团报纸几根竹篦点燃,投入几块相思炭,再把煤球放下去,然后扇呀扇呀扇呀,煮了稀饭煮干饭、炒菜炖肉、泡茶洗澡,全靠这一炉火。有时我技术不佳,一炉火烧几次,在火光照耀下,就成了“浴火的凰凰”。但别以为她的水晶宫是个什么玲珑剔透的好地方,原来那不过是公家大楼地下室中的一间公共洗澡间,改造成宿合,墙上布满了水龙头,地上常年返潮,水龙头终年滴水,她有文学家的想象力,叫它“水晶宫”罢了。 她在水晶宫的年月,写的是《一身飘零》,我则把“三只丑小鸭”当作写作材料。我们都向《中央日报》的“妇家版”投稿。 有一天,我去主编的宿合,在巷口看见一位穿黑白格外套的女士。进去后,主编告诉我:“写《一身飘零》的琦君刚刚走。”我说看见了,定是那位黑白格。主编说你怎么知道?我说灵感嘛!三十多年来,琦君的模样身材都没有变,我相信她如果拿出那时的旗袍,现在还能穿。我也老记得她那天一瞥而过的苗条身影。 琦君离开水晶宫搬了多次家,我则钉在重庆南路三段没挪窝,好在她迁移的新址总离我家不远,我们因为谈得来就时相往来。她有了孩子以后,周末常带孩子到动物园去玩,然后再来我家。她对孩子说:“我们到动物去看猴猴。”孩子总会跟一句:“看林阿姨和猴猴。” 她来了,我家女儿就会端茶拿瓜子,然后搬个竹凳坐在她脚下,听潘阿姨说故事。我们年龄相仿,处同时代,虽然在大陆上一南一北,但所读的书、所体验的生活是差不多的,因此有的是话题。只是她更勤于学问,又有好的国学根基,就不是我这“大白话儿”所能比的了。她故事多,说话又动听,多少年来,除了学生以外,还交了许多年轻朋友。她没有女儿,特别喜欢女孩子,我家女儿们从小到现在做了母亲,一直都是喜欢听潘阿姨聊天的。当初,连我家的猫见她来了,都会跳上她膝头,咕噜咕噜地睡大觉。她不嫌脏,一边摩挲着猫儿,一边侃侃而谈。古今文学的比较、李杜诗篇的讲解、家乡西子湖畔的风光,都听得让人出神。虽然她的童年充满了忧伤,但她总把最美好的写给少年读者,让孩子们读她的书开卷有益。 近年来她的散文风行得不得了,大家都在争取出版她的散文集子。她散文的风格,文字朴实无华,但在淡雅中也可看出是经过细心琢磨的。她自己对于写作风格喜欢引用《牡丹亭》里的两句词: 一生儿爱好是天然,却三春好处无人见。 林海音 出自《英子的乡恋》 书评(媒体评论) 琦君写得最感人的几篇文章几乎都是写她母亲,可以说母亲是琦君最重要的创作源泉。 ——白先勇 往往在不自觉的一刻,琦君突然提出了人性善与恶、好与坏,难辨难分,复杂暧昧的难题来,这就使她的作品增加了深度,逼使人不得不细细思量了。 ——夏志清 文字清丽雅洁,委婉多姿。写风景有诗意,写动作颇细腻,写人物颇富于温柔敦厚的人情味。 ——罗家伦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