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西南记(北纬三十度的河山地理)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杨献平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西南记:北纬三十度的河山地理》是实力散文家杨献平的一部散文随笔集。全书以一个“异乡人”漂泊或漫游的视角切入,以大西南北纬三十度附近最为神秘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及历史典故为叙述内容,全方位解读西南边陲重镇的河山地理、奇特构造:既有李冰父子水利工程都江堰沃野千里的不朽传奇,又有名将余玠钓鱼城抗蒙三十六年的威武霸气;既有诸葛亮运筹帷幄七擒七纵孟获决胜千里之外的神机妙算,也有冀王石达开兵败大渡河为救部下随从投降惨遭凌迟的悲壮激越;既有刘伯承与小叶丹歃血为盟跳出敌军重围的气冲霄汉,又有毛主席神鬼莫测指挥红军四渡赤水强攻大渡河的天降神勇……作者或独行,或同伴,翻山越岭,实地考察,用心观摩,凭吊先贤,热情澎湃,以文字当笔、以热情作墨,在风光神奇隐秘的西南大地上勾勒出一大批或忠臣良将、或世袭豪强、或文化巨匠、或专家学者、或豪侠英雄、或障匪强人、或佛门高僧、或奇人异士的群体形象,在字里行间上下千年、纵横万里,可谓精骛八极,心游万仞,讴歌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千古不变之真理。全书内容厚实,丰饶的沧桑历史、奇绝的地理环境、优美的典故传说、玄幻的仙风道骨以及作者的博闻强记是本书的一大亮点,不失为一部北纬三十度自然风光与人文历史的导游书,读来令人欲罢不能,爱不释手。
作者简介
杨献平,河北沙河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曾获全国第三届冰心散文奖单篇作品奖、全军优秀文艺作品奖和首届林语堂散文奖提名奖等。主要作品有《匈奴秘史》《沙漠之书》《生死故乡》《丝绸路上的月光马蹄》等,另主编有《原生态散文十三家》《笔尖下的西藏》及系列丛书《散文中国》等30多部作品。
目录
成都:天府之国、文殊院与武侯祠
杨慎和艾芜:新都的清流
问道青城山,拜水都江堰
灵岩山:神秘的马师爷、二郎神、劈山救母与民国大儒
赵公山:武财神赵公明与道人张信元
阿坝门户:平武报恩寺与白马王朗
剑门关:诸葛武侯、诗仙李白和平襄侯姜维
雾都重庆:红岩、大足石刻,火锅的味道
泸州:名将余玢、变节之人刘整和尧坝古镇
水富:遥远的焚人和仙境铜锣坝
眉山:三苏、彭祖、张献忠沉银处与沿江的石棺墓葬
在江口镇猜想
春行之心:川中记
仪陇:元帅故里与颜真卿《鲜于氏离堆记》
阆中:丰饶的秘境
壤塘:觉囊派与黄财神之地
雅安四题:蒙项山上,二郎山下
汶川:羌人之地与威州史迹
康定:蜀山之王、岳钟琪与仓央嘉措的理塘
石棉:安顺场、石达开与蟹螺藏族
攀枝花:空谷起高楼
阳光米易:颛顼溶洞与普威土司衙门
会理:古城沧桑与绿陶石榴
赫章:夜郎国与最高处的韭菜
金海湖:海马宫与双山大峡谷
七星关:丰饶历史与自然胜境
黔地的往圣和箫笛(二题)
深冬登临海龙屯
在游历中渐行渐近,也渐行渐远(代后记)
导语
这是一部精美的旅游随笔集,也是一部徒步导引书,更是一部大西南人文旅游地理读本。作者从成都慢生活起步,以一个异乡者漫游漂泊的个性化体验切入,全面解读千年水利工程都江堰、道教名山青城山的神奇与不朽,赵公山、灵岩山、平武报恩寺、眉山、阆中仙境、康定、阿坝州、古渝州、剑门关、攀枝花、仪陇、蓬溪、水富、七星关、海龙屯等地的良好生态、神奇人文和风云际会。
后记
在游历中渐行渐远,也渐
行渐远
路灯发黄,行人渐渐少了
,想来也必定是各有归处的
了。庞大和茂密的榕树和银
杏树叶掩映的楼房里,有些
窗户还在亮着。远处不断传
来车辆渐渐减少的呼啸声,
一切都在归于沉寂。我坐在
其中一条小街的一侧,背靠
着一段围墙,其中是西南佛
教名刹文殊院,之外是兜卖
各种货品的文书院街,以公
墓办事处和丧葬品居多,还
有几家餐馆、茶楼、糕点店
、蜀锦和银制品店。不知道
多少人坐过的藤椅上油光发
亮。杯中的茶早就淡了。我
仍旧独自在这里发呆,内心
漫无目的地想。这是偌大的
成都市区,直到接近午夜的
时候,我才起身买单,往住
处走。
再或者,我一个人坐在万
福桥的府南河边,沉浸在万
千蚊虫之间,看着衔泥带沙
的府南河,不知何往地流动
。两边的灯光在河水中又制
造了一个新的世界,虚幻、
隐秘、透亮而又幽暗。这样
的情景,持续了差不多一年
时间。那是二〇一〇年末,
我从西北的巴丹吉林沙漠军
营调到了原成都军区政治部
文艺创作室,由此结束了多
年以来写公文及其他一些行
政工作,以军队专业文艺创
作员和《西南军事文学》杂
志编辑的身份,融入了这座
我向来陌生的城市。
在此之前,我始终没有踏
入四川一步,距离最近的,
也只是一次次地路过西安。
也从没有想到人生的某一天
,我会来到这样的一座从不
沾亲带故、地处西南、远离
故乡的他人的城市生活。这
非常蹊跷,充满戏剧性。单
位就在北较场,没事的时候
,我总是在周边转悠。起初
不熟悉,走到大安西路就觉
得很远了,到营门口也认为
距离单位有了很长的一段距
离。一个人在一座陌生的城
市里的所有行踪,其实是一
个慢慢熟悉的过程,而个人
的感觉,则更像是一匹行走
在满是人群和楼宇当中的孤
狼。
西北巴丹吉林沙漠的空旷
与幽深,人口的少,乃至地
理环境的荒芜,长期生活在
军队之中的整齐划一与令行
禁止,使得我对沙漠戈壁的
旷达有了莫名而又深刻的依
赖和信任,甚至不想改变。
而城市于我的诱惑,仅仅是
为了孩子读书环境好一些,
长大之后省得再从西北往内
陆迁徙。起初,我已经在河
北老家买了房子,也想着,
有朝一日离开部队,就回到
老家的那座城市去,尽管,
我很不喜欢北方城市那种说
不清楚的乱,以及人心和习
俗行为中的那一些说不清道
不明的东西,诸如促狭、小
、眼界的窄与文化、思维上
的故步自封,以及近乎赤裸
的世道人情等等。
这只是我当年在西北沙漠
戈壁当中对故乡的一种个人
看法,浅薄而又固执。及至
我融入成都,一下子就被这
座城市自身所具备且绵延久
长的热闹与安闲气氛感染了
。它的慢生活对多年劳碌的
我来说是一种安顿。它的丰
裕的物质环境又让我蓦然觉
得了人生当中的某种富足,
尽管这很外在,也需要更多
的付出和交换。它的多文化
的糅杂气息又让我觉得了内
心的一种丰盈状态。比如我
常去的文殊院,这座建于隋
代的古刹当中,至今令人心
生幽静与敬畏。我几乎每一
天都在它的周边晃悠,有时
候也会穿过去,到东大街或
者更远的街道上去溜达,更
或者,从五丁桥再转向宁夏
街等地。很多时候下班,我
一个人沿着人民中路一直走
到天府广场,再原路返回。
盛夏是成都最美的时候,
虽然溽热难耐,但到处都很
热闹,走在街道上,人群汹
汹,男的女的,来来往往,
一色的生面孔。相比在沙漠
天长日久之后的人人相识,
城市最大的特点是使得人走
在其中,即使出丑,也不会
传到熟人耳朵当中,除非去
做那些不法甚至激烈极端之
事。之前,我总是听说成都
这地方出美女,也确实是。
她们穿着时髦、新潮的衣服
,以骄傲的神情或者平静的
面容橐橐而行,罔顾周边的
任何人。我在其中,感觉自
己就像是万花丛中的一只麻
雀或者苍蝇,别扭、自卑而
又充满了勃勃的欲望。唯有
夜深人静的时候,坐在文殊
院某个茶摊旁边,喝茶、看
书、玩手机、想心事,直到
夜灯空照,四下无人,远处
近处的喧嚣渐渐有了稀释和
终止的迹象,方才觉得,该
回去睡觉了。
如此大半年的光景,我竟
然没有去过近在咫尺的都江
堰,雅安、南充、绵阳、广
安等地虽说也很近,但对我
这样一个外来的异乡客来说
,在心理上也觉得遥不可及
。直到二〇一二年春天,受
朋友之邀,我第一次去了雅
安,那里的碧峰峡、蒙顶山
、二郎山,以及青衣江和岷
江边上,对我来说都是极为
新鲜的,也使得我第一次领
略了川地的自然风貌。特别
是在碧峰峡,第一次看到熊
猫。这看起来笨拙的家伙,
很喜欢在高高的树上睡觉,
抱着翠竹不断地啃食。
徒步在碧峰峡之间,清亮
的流水和瀑布,葳蕤的植被
和摇曳的花朵,使得我第一
次体验到了蜀地的丰茂与温
润。二郎山下的感觉也好,
山谷之中,河流悠然,与当
地的朋友们喝起酒来,也是
极为畅意和快乐。似乎从这
时候起,我毫无计划地开始
了对整个四川和西南地区的
游历,这北纬三十度线上的
河山地理,奇峻的峰岭,旷
达的地脉,幽深的峡谷,诸
多的遗址,包
精彩页
成都:天府之国、文殊院与武侯祠
此前,我一直在西北那片名叫巴丹吉林的沙漠生活。其中热爱“生活”一词,我觉得其中意味最为繁复。因为,人直接面对的却是刀刃般的生存生活,生存是基本的,而生活则充满多义性和多角度。至成都,从荒僻之地到繁华都市,多年的落寞环境与单调生活从此有了根本性的变化,包括情感、处世态度和精神灵魂等。城市和乡村的区别在于,一个使人安静而不得不贫困,另一个,则使人不安静又无法确定自己的命运。
人类的未来也宛若历史,它们都是幽深的。未来不明朗,历史不可回。两者都具备不可臆测与揣摩的性质。就像我现在的成都,最先知道它是地理课本,再后来是李白的《蜀道难》,其中说:“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干岁,不如秦塞通人烟。”其中的“蚕丛”和“鱼凫”都是极其令人费解的,他们的故事出自杨雄(明·郑朴辑录)的《蜀王本纪》,第一个蜀王名字叫蚕丛,后者分别是柏灌、鱼凫。这三代君王都活了数百岁,最终被神化。他们的民众也随之而去。
但他们都是神秘的,几乎没有任何记载。现在比较统一的认识是,蚕丛及其后嗣,都是人皇的后代。所谓人皇,西晋皇普谧《帝王世纪》中说“天地开辟,有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大抵可以认为,人皇是神性和地位仅次于地皇的神祗。关于入川的行迹,大抵是由现在的山东寿光而至四川广元,再蔓延至绵阳等地。在长期的生活中,人皇至川之后人因地制宜,发明了养蚕的手艺。如果与嫘祖的故事联系起来,这一说法是可以成立的。
历史混沌不明,也只有经历了的人才能准确说出,后世之研究,无非是只言片语的推测,即便有实物佐证,但也是笼统的。根据杨雄的记叙,蚕丛之后的柏灌,也是一位在蜀地做出过实际贡献的人,不然的话,人们也不会记得这个人及他的名讳。至于鱼凫,可能是蜀国最后的一位有为之王。
历史大浪淘沙,所有在民间留下名字和故事的人,都是杰出的。《初学记九引七经义纲》中孔子所言:“天子之德,感天地,洞八方,是以功合神者称皇,德合天地称帝,仁义和者称王。”如果人皇之后渐渐迁入四川,那么,位于广汉的三星堆遗址以及成都市内的金沙遗址的发现,则显得另类了很多。也可以说,古蜀文明至今是一个巨大的谜团。三星堆的纵目人、摇钱树,金沙遗址的太阳鸟,都显示出古蜀文明的不同寻常与迥异另类。
但在常璩的《华阳国志·蜀志》中,蜀国是与中华民族连为一体的,并没有什么别异之处,如该书《蜀志》中所说:
蜀之为国,肇于人皇,与巴同囿。至黄帝,为其子昌意娶蜀山氏之女,生子高阳,是为帝颛项;封其支庶于蜀,世为侯伯。历夏、商、周,武王伐纣,蜀与焉。其地东接于巴,南接于越,北与秦分,西奄峨嶓。地称天府,原日华阳。故其精灵则井络垂耀,江汉遵流。《河图括地象》曰:“岷山之地,上为井络,帝以会昌,神以建福。”《夏书》曰:“岷山导江,东别为沱。”源深盛,为四渎之首,缎拗为九江。其宝则有璧玉、金、银、珠、碧、铜、铁、铅、锡、赭、垩、锦、绣、罽、氂、犀、象、毡、毦,丹黄、空青、桑、漆、麻、纻之饶,滇、獠、寅、焚僮仆六百之富。(见《华阳国志》,成都时代出版社2007年6月第1版第89页)
从中可以看出,《华阳国志》是完全写实的,有别于杨雄的《蜀王本纪》之神话。所谓的巴国,《华阳国志·巴志》说“其地,东至鱼复,西至僰道,北接汉中,南极黔涪”。即今天的重庆奉节为其东,宜宾县安边镇在其西,北面为陕西汉中,南边则到今重庆市的黔江区。而成都这个地方,古来便隶属于蜀国。大致在公元前五世纪开始设立城池,其主政者是开明王朝,即古蜀王杜宇开创的望帝时代,历十三朝,及至杜芦而覆灭,其君主为开明氏。《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杜宇‘‘自以功德高诸王,乃以褒斜为前门,熊耳、灵关为后户,玉垒、峨眉为城郭,江、潜、绵、洛为池泽,以汶山为畜牧,南中为园苑”。而这个开明氏的杜宇,其最初在岷江上游,渐渐而平原,至华阳再成都。从时间上看,杜宇是位于鱼凫之后的蜀国君主。而成都之名,是借用周王迁歧“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史记.五帝本纪》典故而得。又有说,成者终也、毕也,而名之为蜀都,即蜀国最后的都邑。至李冰父子修都江堰,此地大成,而为成都。
据现有的史料看,在公元前三一六年之前,巴蜀之地,大致是自成一体的,而被秦吞并之后,便与秦塞互通,渐渐与中原文明融为一体。公元前一〇六年,即西汉崩塌之际,成都始称天府。而此名最早却出自苏秦之口,《战国策·秦策》记载苏秦谓秦文惠王日:
大王之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东有肴、函之固。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而最令人信服的,当然是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之后,使得以前灾害频繁的成都平原自此: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3:5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