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笛卡尔(精)/牛津通识读本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
作者 | (英国)汤姆·索雷尔 |
出版社 | 译林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笛卡尔因“我思故我在”之说闻名于世,他从“我思”的原则出发,借助“直觉”和“演绎”,推导出物质世界存在的证明。然而,笛卡尔并不希望这种形而上学独立于他的科学研究而存在,他在基础物理学、数学、心理学和光学领域都有重要探索。汤姆·索雷尔的这本书表明,笛卡尔最大的成就在于倡导和实践了以数学为研究工具的物理学,他的哲学则是为支持自己的自然科学研究而发展起来的。 作者简介 汤姆·索雷尔,英国伯明翰大学哲学、神学与宗教学院教授,国际伦理研究中心主任。曾任教于牛津大学、埃塞克斯大学、开放大学,1996至1997年任哈佛大学伦理学研究员。致力于早期现代哲学与哲学史学、道德理论与应用伦理学等领域的研究。著有《霍布斯》(1986)、《道德理论与死刑》(1987)、《科学主义》(1991)、《道德理论与反常行为》(2000)等。 目录 引用文献说明 第一章 物质与形而上学 第二章 发现自己的天命 第三章 统一的科学,统一的方法 第四章 “绝对项”、简单本质与问题的处理 第五章 在世界浪游 第六章 巴黎岁月 第七章 秘而不宣的物理学 第八章 一种方法的三个样本 第九章 一种新“逻辑” 第十章 形而上学之必要 第十一章 《沉思集》 第十二章 剔除怀疑主义的怀疑 第十三章 神学家与物理学的上帝 第十四章 概念 第十五章 心 第十六章 体 第十七章 公之于众的物理学 第十八章 “其他科学” 第十九章 最后的日子 第二十章 笛卡尔的幽灵 译名对照表 扩展阅读 序言 在人类哲学思维的全 部历史上,以自己的一句 话或一个命题而与自己以 前的一切繁琐论述划清了 界限,从而也就开创出了 一个崭新的时代,或者理 解为奠定了一个全新的基 础,确立了一个完全不同 的领域,并使得自己以后 的所有哲学家都不得不面 对的,恐怕就只有笛卡尔 一个人了。 这句话或这个命题就 是“我思故我在”(Cogito ,ergo sum),后来也 有人干脆把这句话简化为 “我思”(cogito);因为“ 我思故我在”中的这个“故 ”字给人一种“所以”“因此” 的感觉,于是从“我思”到 “我在”就似乎成了一种推 论。 这恰恰是笛卡尔最反 对的,这种反对针对的就 是中世纪以来所流行的亚 里士多德的三段论式的推 论模式:凡思维者均存在 ——现在我在思维——所 以我存在;或者从思维中 的观念推导出观念的存在 :因为我的思维中有上帝 的观念,所以上帝一定存 在。 其实,“思维中有上帝 ”,只能证明思维存在, 既不能证明上帝存在,也 不能证明“我”(思维者) 的存在,尽管这二者的存 在也是他在后向所想证明 的。 罗素后来在他的《西 方哲学史》中指出,“我 思”中的“我”字于理不通 ,因为这里的“我”指的就 是“思”,“我在”即“我思” ,它并不是指笛卡尔(自 己)的存在或任何一个思 维者(作为肉身)的存在 ,它确定的只是“思维自 身”的“存在”。 有思维存在,哪怕这 个思维受了蒙蔽,受了欺 骗,哪怕这是一种正处于 想象、幻想、梦境中的思 维,但只要有思维的活动 ,思维就总是存在着的, 他把这视为他的“第一哲 学”。 这种前所未有的“第一 哲学”具有如下的非凡意 义: 第一,思维与存在的 同一是一个最简单不过的 命题,它说的只是思维存 在;因为没有思维,什么 都谈不上。大家在哲学上 争论的唯物、唯心,辩证 法、形而上学,哪个是第 一性、哪个是第二性,谁 决定谁,以及历史是否有 规律,上帝是否真的存在 等等,都需要有一个前提 ,这就是先得有“思维存 在”,或者说“有思维”。 于是,当那个时代的所有 的科学家们都在努力理解 物质世界的运动规律时, 笛卡尔所告诉我们的却是 :这种理解与争论之所以 可能,是因为有思维存在 。 这难道不是一句废话 或多余的话吗? 不是。汤姆·索雷尔在 他这本小书中告诉我们, 当伽利略率先开始以几何 学的图景理解物理学时, 笛卡尔说:“他还没打地 基就开始盖楼了。”(本 书第2页) “地基”是什么?笛卡 尔又比喻为“树根”。他说 ,哲学(也就是他那个时 代的科学)就如一棵树一 样,形而上学是树根,物 理学是树干,其他学科是 树枝,比如医学、构造学 、道德学(第97页);这 并不是说形而上学最重要 ,重要的是“树枝”,因为 所有的果实都结在“树枝” 上。 但形而上学毕竟是“地 基”或“树根”,是人类“最 高层次的智慧”。(第102 页) …… 但所有这一切并不足 道,至少,牛顿的成功就 已经沉重打击了笛卡尔在 自然科学上的成就与声望 ;也许正如有些人所说的 ,笛卡尔是一位很少有兴 趣用实验来验证自己理论 的沉思型人物,他的沉思 最能满足的,就是他的形 而上学两原则(“我思故 我在”与“上帝存在”)之 间的关系,是他对一切成 见与权威的怀疑和坚定地 把“开端”奠基于普遍性思 维的努力,是他的对事物 是否具有统一本性的思考 与简洁明了的文风、自我 敞开的坦白。 说到底,他是一位真 正的哲学家,尽管在黑格 尔看来,在自由问题上, 他无法解决一个问题:如 果人是自由的,是否会与 神的全知全能、预先安排 发生矛盾;而且他把哲学 (科学)比喻为大树的说 法,事实上也导致了以后 集各种科学之大成的体系 化趋向,如从逻辑学、形 而上学讲起,再讲自然哲 学,包括物理学、数学等 等一最后再讲伦理学,研 究人的本性、义务、国家 与公民。而黑格尔自己恰 恰就是这一体系的最后一 个完成者,其间历经将近 两百年。 我自己最有兴趣的是 这样一个哲学问题:笛卡 尔认为感官并不再现任何 事物,感官仅仅负责从周 围的物质接受碰撞;再现 (包括颜色、味道、质地 、温度)是理性灵魂的职 司;于是,身边有一个又 红又大的苹果是理性的灵 魂单独感知到的,感性只 能感知到苹果与我身体的 碰撞。是这样吗?笛卡尔 为什么要这样认为?其实 ,他的意思是说:人的感 性只能感知到苹果,但当 我们说到或想到“苹果”这 个词语时,它在我们心目 中所唤起(也就是“再现” )的“又红又大”是理性灵 魂的功能。于是,他又从 这里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 :人的感官会接触到一些 具体的事物,这种接触只 会在人的心智中引起“再 现”(包括联想);而且 人的心智中也会有一些概 念(词语)是无须到外界 寻找对象的;也就是说, 理性灵魂会有一些天生的 或自己制造的概念(词语 ),这些天生的或自己制 造的概念也可以在人的心 智中衍生出更多的句子, 用以表达那种仅仅“再现” 于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